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olf运动功能量表的因子分析及信度和效度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强 園田茂 +2 位作者 植松瞳 星屋江里 才藤荣一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Wolf运动功能量表(WMFT)评定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信度、效度及内部一致性,同时进行因子分析。方法采用WMFT对2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同时测定作业时间。12例患者瘫痪侧上肢进行WMFT作业活动时,由检查者对其摄像,用于信度... 目的探讨Wolf运动功能量表(WMFT)评定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信度、效度及内部一致性,同时进行因子分析。方法采用WMFT对2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同时测定作业时间。12例患者瘫痪侧上肢进行WMFT作业活动时,由检查者对其摄像,用于信度检验。进行WMFT评定的同一周内用简易上肢功能评定量表(STEF)再次评估患者上肢功能。结果检查者内及检查者间的功能评分平均值信度分别为0.96和0.93,作业时间中位数的信度均为0.99。WMFT功能评分的内部一致性很高,Cron-bach′sα值为0.96。根据原始因子的特征值,提取2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第1个主因子与上肢近端功能有关,第2个主因子与手指功能有关。WMFT功能评分平均值及作业时间中位数均与STEF明显相关(分别为r=0.75,P<0.001;r=0.73,P<0.01)。结论WMFT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及内部一致性,通过因子分析可将其作业活动分为3组。WMFT项目可能过多,删除部分项目能否仍保持WMFT较高的效度和信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评定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吲哚菁绿荧光强度分析在颅内动脉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四方 王占祥 +4 位作者 谭国伟 郭剑峰 陈东汉 Yoko Kato Hirotoshi Sano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98-1201,共4页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及荧光强度分析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及荧光强度分析在4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夹闭术中的作用.术中行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观察动脉瘤、载瘤动脉及分支血管的血流情况,并...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及荧光强度分析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及荧光强度分析在4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夹闭术中的作用.术中行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观察动脉瘤、载瘤动脉及分支血管的血流情况,并通过荧光强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47例中有4例通过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检测到动脉瘤夹闭不全,术中荧光强度分析为3例动脉瘤的夹闭提供了重要信息.结论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能在术中对术野血流情况进行实时的分析,而通过荧光强度分析可进一步提高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对血流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吲哚菁绿 血管造影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费军 安野泰史 +4 位作者 近藤武 左藤贵久 皿井正义 菱田仁 片田和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4-316,共3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分别对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重建图像行影像学评价,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分别对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重建图像行影像学评价,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对照。结果58例患者共757(87.0%)节段的冠状动脉(血管直径≥1.5 mm)成像,638节段(84.3%)可用于多层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冠状动脉造影共发现狭窄101节段,多层螺旋CT发现狭窄104节段,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86.1%,特异性为96.8%。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无创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的临床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平田一郎 汪芳裕(编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49-450,共2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 靶向活检 内镜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映 王建华 +1 位作者 近藤武 安野泰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2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对冠状动脉支架的成像效果。方法 将不同类型及内径的支架置入硅管内 ,制作成冠脉内支架模型。观察不同材料支架、灌注液、内径及MSCT重建层厚对支架成像效果的影响 ,并与冠脉内超声 (I CUS)结果比较。结果...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对冠状动脉支架的成像效果。方法 将不同类型及内径的支架置入硅管内 ,制作成冠脉内支架模型。观察不同材料支架、灌注液、内径及MSCT重建层厚对支架成像效果的影响 ,并与冠脉内超声 (I CUS)结果比较。结果 钽制支架不能显示 ,而内径 3mm以上的不锈钢支架可以清晰的由MSCT显示 ;MSCT灌注对比剂时所测得的支架内径值明显低于灌注蒸馏水的结果 (P <0 .0 5 ) ;3mm和 4mm不同内径的支架相比 ,灌注对比剂时的剖面曲线最低CT值明显高于灌注蒸馏水的值 (P <0 .0 5 )。且无论是灌注蒸馏水还是对比剂 ,内径 4mm的支架剖面曲线最低CT值都明显低于内径 3mm的支架 (P <0 .0 5 ) ;与 1.0mm重建层厚相比 ,0 .5mm重建层厚可得到较清晰的图像 ;MSCT和ICUS对支架内径的测定结果有高度相关性 (r =0 .85 ,P <0 .0 5 )。结论 MSCT可以对冠脉支架的形态进行评价 ,但其成像受支架材料、内径及重建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架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上气道狭窄与头姿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童茂荣 乐玮 +3 位作者 曹鄂洪 夏锡荣 Hiroki Sakakibara Susumu Suetsugu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54-559,共6页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患者上气道狭窄的程度、头姿改变情况,以及这些形态学指标与病理生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为86例男性OSA患者及37名健康男性。经整夜多导...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患者上气道狭窄的程度、头姿改变情况,以及这些形态学指标与病理生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为86例男性OSA患者及37名健康男性。经整夜多导睡眠仪检查诊断或排除OSA;采用数字化技术摄取受试者头颅侧位片,并用NIHImage软件测定上气道口径、面积及头姿指标共15项。OSA患者各水平上气道前后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经年龄及身高体重指数校正后,上述结果不变。重症OSA患者呈显著头颅前倾。头姿变化指标与呼吸暂停指数及多个水平的气道前后径呈显著相关。亚洲人种OSA患者存在明显及广泛的上气道狭窄;随OSA程度加重及上气道阻塞程度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颌面结构 上气道狭窄 头姿
下载PDF
阿司匹林哮喘 被引量:7
7
作者 童茂荣 夏锡荣 Susumu Suetsugu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00-702,共3页
关键词 哮喘 阿司匹林 诱发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轮椅碰撞试验:一种评估行为偏侧忽略的新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强 園田茂 +2 位作者 铃木美保 岡本さやか 才藤荣一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83-686,共4页
目的采用一种新的方法——轮椅碰撞试验(WCT)评估脑卒中患者是否存在行为偏侧忽略并探讨其有效性。方法对19例首发脑卒中患者进行WCT检查,患者自行驱动轮椅通过2排错位排列的圆凳,圆凳间距离为120或140cm,由检查者记录患者驱动轮椅时轮... 目的采用一种新的方法——轮椅碰撞试验(WCT)评估脑卒中患者是否存在行为偏侧忽略并探讨其有效性。方法对19例首发脑卒中患者进行WCT检查,患者自行驱动轮椅通过2排错位排列的圆凳,圆凳间距离为120或140cm,由检查者记录患者驱动轮椅时轮椅碰撞圆凳的次数。同时采用凯瑟林波哥量表(CBS)进行行为偏侧忽略的评定,采用独立功能评定(FIM)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与WCT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情况下,WCT的重测信度为0.68~0.97。经Kappa检验分析,圆凳间距120cm时WCT(以有碰撞和无碰撞来表示)与CBS(以有忽略和无忽略来表示)的一致率为68.4%,高于圆凳间距140cm时WCT与CBS的一致率(57.9%)。圆凳间距离为120cm和140cm时,WCT与CBS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72(P<0.001)和0.75(P<0.001);WCT和CBS与FIM评分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WCT是检测患者是否存在行为偏侧忽略的一种简单、客观的方法,其结果与CBS和FIM均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CBS 行为 WCT FIM 评估 轮椅 距离 结论 排列
原文传递
脑膜瘤术前栓塞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骁雄 入江惠子 +1 位作者 邱永明 李善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8-480,共3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术前栓塞的方法与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对17例脑膜瘤进行术前栓塞(栓塞颈外动脉分支15例、颈内动脉分支2例)。栓塞前进行激发试验,栓塞剂多为液体胶。栓塞后3-5 d手术切除肿瘤,观察术前栓塞效果及手术疗效... 目的探讨脑膜瘤术前栓塞的方法与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对17例脑膜瘤进行术前栓塞(栓塞颈外动脉分支15例、颈内动脉分支2例)。栓塞前进行激发试验,栓塞剂多为液体胶。栓塞后3-5 d手术切除肿瘤,观察术前栓塞效果及手术疗效。结果栓塞后的脑血管造影显示,肿瘤染色完全或几乎完全消失。患者未出现与栓塞有关的神经功能障碍和脑缺血等并发症,所有肿瘤均被成功切除,术中出血较少。结论脑膜瘤术前栓塞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对血供较丰富、出血不易控制、手术难度较大的肿瘤可进行术前栓塞,但应重视其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术前栓塞 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神经内窥镜在动脉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骁雄 加藤庸子 佐野公俊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了解神经内窥镜在脑动脉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在78个脑动脉瘤的显微手术中应用了神经内窥镜。结果无手术死亡,无手术后新发生的神经功能障碍。有一例动脉瘤发生术中破裂,但和内窥镜的使用无关。在28... 目的了解神经内窥镜在脑动脉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在78个脑动脉瘤的显微手术中应用了神经内窥镜。结果无手术死亡,无手术后新发生的神经功能障碍。有一例动脉瘤发生术中破裂,但和内窥镜的使用无关。在28例动脉瘤中,内窥镜提供了显微镜所难以提供的信息。有10例根据内窥镜提供的信息对动脉瘤夹进行了调整。结论神经内窥镜能为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手术者能更好地了解动脉瘤是否完全夹闭,以及重要穿通支是否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显微手术 动脉瘤
下载PDF
淋巴瘤样丘疹病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慧 金行藻 +4 位作者 印洪林 周晓军 社本斡博 钱斌 石群立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研究淋巴瘤样丘疹病 (LyP)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以提高LyP的临床早期诊断率。方法 运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 (SP或ABC)法对 7例LyP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 (CD2 0、CD45RO、CD30、CD6 8及HTLV 1抗体 )观察。结果 临床表... 目的 研究淋巴瘤样丘疹病 (LyP)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以提高LyP的临床早期诊断率。方法 运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 (SP或ABC)法对 7例LyP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 (CD2 0、CD45RO、CD30、CD6 8及HTLV 1抗体 )观察。结果 临床表现为患者的躯干和 /或四肢皮肤多发性、复发性、小于 1cm的斑丘疹。临床上是一个慢性、良性经过 ,而病理组织学LyP是由多量小或大的异型淋巴样细胞组成 ,淋巴样细胞浸润小血管周围和真皮层皮肤附件周围 ,免疫组化标记CD45RO +。随访两例病人分别于 10年和 17年后死亡。结论 LyP是一类潜在恶性 (交界性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样丘疹病 T细胞 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牛眼晶体上皮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筱荣 袁佳琴 +1 位作者 高坂昌志 马挡庆直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牛眼晶体上皮细胞的作用。方法首先进行牛眼晶体上皮细胞原代与传代培养;在第2代培养细胞中添加bFGF,浓度10-2~1...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牛眼晶体上皮细胞的作用。方法首先进行牛眼晶体上皮细胞原代与传代培养;在第2代培养细胞中添加bFGF,浓度10-2~102ng/ml,借助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测定方法观察bFGF对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牛眼晶体上皮细胞体外具有易于贴附、细胞融合较快以及生长迅速等特点。添加bFGF后,可促进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尤其是102ng/ml显示出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结论bFGF在促进白内障术后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及后囊混浊上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因子 晶体 上皮细胞 增殖 BFGF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大鼠三重目的基因共表达的长期行为改善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扬 樊东升 +4 位作者 王立军 康德瑄 中野今治 小泽敬也 永津俊治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巴胺合成酶基因的三重共转导对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的效果。方法 分别构建编码酪氨酸羟化酶 (TH)、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 (AADC)和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I(GCH)基因的腺伴随病毒 (AAV)载体 ,用复合感染的方式将AAV TH、AAV AADC及A... 目的 探讨多巴胺合成酶基因的三重共转导对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的效果。方法 分别构建编码酪氨酸羟化酶 (TH)、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 (AADC)和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I(GCH)基因的腺伴随病毒 (AAV)载体 ,用复合感染的方式将AAV TH、AAV AADC及AAV GCH通过立体定向法注射入帕金森病大鼠损毁侧纹状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确定TH、AADC和GCH的表达 ;并连续观测基因转导后大鼠行为改善的情况长达 1年。结果 组织学依据显示TH、AADC和GCH基因均可在纹状体内长期有效而稳定的进行表达 ;三重基因转导可引起大鼠较TH和AADC共转导更为显著的行为改善(P <0 0 1)。结论 AAV载体介导的TH、AADC和GCH三重基因纹状体内共表达对于帕金森病大鼠的基因治疗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病毒 GTP环化水解 帕金森病 基因疗法
原文传递
氧化型脂蛋白(a)和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鲁静朝 崔炜 +5 位作者 石井润一 成濑宽之 刘凡 谢瑞芹 武宇洲 都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37-540,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型脂蛋白(a)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366例,于术前采血测定血清脂蛋白(a)和氧化型脂蛋白(a)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脂蛋白(a)含量(90.5 mg/L),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64.0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氧化型脂蛋白(a)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366例,于术前采血测定血清脂蛋白(a)和氧化型脂蛋白(a)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脂蛋白(a)含量(90.5 mg/L),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64.0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的氧化型脂蛋白(a)含量(0.09 nmol/L)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0.05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仅氧化型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病变的Gensini评分相关(r=0.122,P<0.05)。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1)、男性(P<0.01)、糖尿病(P<0.01)、高脂血症史(P<0.01)、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P<0.01)及血清氧化型脂蛋白(a)含量的上四分位(P<0.05)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氧化型脂蛋白(a)而非脂蛋白(a)是冠心病的独立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氧化型脂蛋白(a)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外伤性与非外伤性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骁雄 加藤庸子 +2 位作者 佐野公俊 邱永明 李善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04-1406,共3页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日本爱知县藤田保健卫生大学病院收治的7例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57-79岁...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日本爱知县藤田保健卫生大学病院收治的7例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57-79岁,其中1例为外伤性动脉瘤、6例为先天性囊状动脉瘤,均经三维CT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6例先天性囊状动脉瘤中,2例属未破裂动脉瘤,4例为破裂动脉瘤。对2例先天性囊状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栓塞,另5例进行手术夹闭。结论外伤性与非外伤性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在发生机制、发生部位以及治疗难度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 外伤性 先天性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TH和AADC基因的共转导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樊东升 小川松夫 +2 位作者 中野今治 永津俊治 小泽敬也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在多巴胺水平对帕金森病进行直接转基因调控。方法应用腺伴随病毒(AAV)载体共转导酪氨酸羟化酶(TH)和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基因于模型大鼠纹状体,以复合感染方式将AAVTH和AAVAADC通过立... 目的:探讨在多巴胺水平对帕金森病进行直接转基因调控。方法应用腺伴随病毒(AAV)载体共转导酪氨酸羟化酶(TH)和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基因于模型大鼠纹状体,以复合感染方式将AAVTH和AAVAADC通过立体定向法注射入帕金森病大鼠病损侧纹状体,连续观测转导后大鼠行为改善情况,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测定TH和AADC表达。结果TH和AADC基因共转导较单纯TH基因转导更明显改善大鼠行为(P<001),组织学证据表明两基因在纹状体内获有效而稳定的共表达。结论TH和AADC基因的共转导策略,对提高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疗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基因转移 TH AAV AADC
原文传递
线分法与行为偏侧忽略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强 園田茂 +2 位作者 花村美穗 冈崎英人 才藤荣一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26-529,共4页
目的研究线分法与行为偏侧忽略的相关性,探讨线分法能否预测行为偏侧忽略。方法根据行为偏侧忽略的评估量表——凯瑟林-波哥量表将30例脑卒中致左侧偏瘫的患者分为4组严重偏侧忽略组,中度偏侧忽略组,轻度偏侧忽略组和无偏侧忽略组。11... 目的研究线分法与行为偏侧忽略的相关性,探讨线分法能否预测行为偏侧忽略。方法根据行为偏侧忽略的评估量表——凯瑟林-波哥量表将30例脑卒中致左侧偏瘫的患者分为4组严重偏侧忽略组,中度偏侧忽略组,轻度偏侧忽略组和无偏侧忽略组。11例年龄匹配的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线分法检查时,在A4纸的左侧、中央和右侧分别画6条水平线段,让患者用右手持圆珠笔在线的中央划一垂直分隔线。计算分隔线右侧长度占该线段全长的百分比。结果除轻度偏侧忽略组外,被分割线段空间的位置对其它各组人员的线分结果有明显影响。严重偏侧忽略组、无偏侧忽略组、对照组出现线分法中的位置“反转效应(crossovereffect)”。严重偏侧忽略组的患者在分隔A4纸左侧及中央的线段时出现向右的偏差,而在分隔A4纸右侧的线段时出现向左的偏差。在无偏侧忽略组及对照组,被检人员在分隔A4纸左侧线段时出现向左的偏差,而在分隔中央及右侧线段时出现向右的偏差。结论本研究表明线分法中的位置“反转效应”若出现在位于患者右侧的线段,则强烈提示患者有重度行为偏侧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忽略 线分法 行为 脑卒中 偏侧 分法 左侧偏瘫 评估量表 反转效应 对照组
原文传递
晶体上皮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动物实验研究──第二部分 晶体上皮细胞膜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8
作者 汤欣 袁佳琴 +1 位作者 马湮笕直 葛谷博磁 《眼科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88-89,共2页
通过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HGPRT缺陷的NS-1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并经HAT培养液对融合的杂交瘤细胞进行选择培养,再经二次限界稀释法对此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采用无血清细胞培养技术,得到较高浓度而且较纯化的抗家兔晶体上皮... 通过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HGPRT缺陷的NS-1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并经HAT培养液对融合的杂交瘤细胞进行选择培养,再经二次限界稀释法对此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采用无血清细胞培养技术,得到较高浓度而且较纯化的抗家兔晶体上皮细胞膜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晶体上皮细胞的特性,以及利用免疫学方法抑制白内障术后晶体上皮细胞增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细胞融合 晶体上皮细胞
下载PDF
心电向量图和心肌断层显象对比评价心肌梗塞范围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建华 王玉方 +1 位作者 近藤武 渡边佳彦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8年第6期431-435,共5页
为探讨心电向量图评价心肌梗塞范围的准确性,采用铊—201心肌断层显象参数—缺损心肌容积百分比(%DV)为标准,分析了63例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向量指标与%DV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前间壁梗塞,20ms向量的Z轴投影值与%DV相关性良好(r=0.832,P<... 为探讨心电向量图评价心肌梗塞范围的准确性,采用铊—201心肌断层显象参数—缺损心肌容积百分比(%DV)为标准,分析了63例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向量指标与%DV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前间壁梗塞,20ms向量的Z轴投影值与%DV相关性良好(r=0.832,P<0.001);在前间壁+侧壁梗塞,30ms向量的水平面角度和X轴投影值与%DV呈负相关;在下壁和下后壁梗塞,30ms向量的额面角度和Y轴投影值与%DV显著相关.本文表明:心电向量图可简便而且准确地评价心肌梗塞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向量图 心肌梗塞 梗塞范围 SPECT
下载PDF
心肌代谢和灌注不匹配的定量评价及心功能恢复的预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建华 近藤武 +1 位作者 韩若凌 王岳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 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再灌注后心肌代谢和血流灌注不匹配区域与发病 1个月后左室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 接受再灌注治疗的AMI患者 18例 ,1周内实施2 0 1TlCl和12 3 I β 甲基碘苯十五烷酸 (12 3 I BMIPP)双核素心肌断... 目的 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再灌注后心肌代谢和血流灌注不匹配区域与发病 1个月后左室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 接受再灌注治疗的AMI患者 18例 ,1周内实施2 0 1TlCl和12 3 I β 甲基碘苯十五烷酸 (12 3 I BMIPP)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并制成BMIPP/Tl图像 ,分析BMIPP/Tl异常区域与 1个月后左室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 BMIPP/Tl在 0 .94~ 0 .85区域的像数与 1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室壁运动计分的改善 (ΔLVEF和ΔWMS)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但BMIPP/Tl<0 .85区域的像数和ΔLVEF和ΔWMS不相关。结论 应用BMIPP/Tl图像定量评价AMI再灌注后心肌代谢和灌注的不匹配程度 ,可以客观地评价疗效和预测慢性期心功能的恢复 ,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心肌代谢 匹配 左室功能 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