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角膜LASEK术后3年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苏敏 刘丹 何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4-326,共3页
目的评估薄角膜LASEK术后3年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行LASEK手术的108只眼(55例),术前中央角膜厚度〈500μm,回顾性观察术后3个月、1、2-,3年的视力、屈光回退、角膜曲率、安全指数及有效指数等情况。结果术前108只眼中央角膜... 目的评估薄角膜LASEK术后3年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行LASEK手术的108只眼(55例),术前中央角膜厚度〈500μm,回顾性观察术后3个月、1、2-,3年的视力、屈光回退、角膜曲率、安全指数及有效指数等情况。结果术前108只眼中央角膜厚度(485.22±10.84)μm,范围(462~496)μm,术前等效球镜-4.62±1.71D(-1.5—8.5D),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0.8,有效指数为0.99±0.12,安全指数为1.叭±0.08,术后3年3只眼(2.7%)屈光回退-0.5D,2只眼(1.9%)Haze I级,有效指数为0.96±0.08,安全指数为0.98±0.08,无圆锥角膜等并发症。结论LASEK手术对于薄角膜患者(〈500μm)的近视治疗具有安全陛和有效眭,经3年的临床观察视力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角膜 LASEK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过氟化碳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瑞菊 安良宝 何伟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分析过氟化碳液体在玻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8只眼在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过氟化碳液体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58只眼中,术后视网膜一次复位53只眼(91.38%)... 目的分析过氟化碳液体在玻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8只眼在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过氟化碳液体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58只眼中,术后视网膜一次复位53只眼(91.38%),其余5只眼中有4只眼分别2~3次手术后复位,有一只眼二次术后视网膜仍未复位,患者放弃治疗。术后视力>0.1者53只眼(91.38%)。58只眼中,有1只眼(1.72%)术中过氟化碳液体进入视网膜下,予后极部造孔吸出并光凝封孔。术后1只眼(无晶体眼)残留少量过氟化碳液体。结论过氟化碳液体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切除术中是有利于玻璃体手术操作的重要辅助工具,使用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过氟化碳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瑞菊 安良宝 何伟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16-418,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注射治疗各种黄斑水肿(macularede-m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108例122眼,术前视力指数至0.4。其中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弥...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注射治疗各种黄斑水肿(macularede-m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108例122眼,术前视力指数至0.4。其中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弥漫性黄斑水肿或囊样水肿50例64眼,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者58例58眼。通过眼部基础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证实黄斑水肿。所有病例均玻璃体腔一次性注射曲安奈德混悬液0.1 mL(4 mg)。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内炎症反应及晶状体改变,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黄斑水肿的变化。结果术后2周时视力提高3行以上者95眼(占77.87%),提高3行以内者20眼(占16.39%),不变者7眼(占5.74%)。术后3个月时视力提高3行以上者107眼(占87.7%),提高3行以内者8眼(占6.56%),不变者7眼(占5.74%)。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黄斑水肿均减轻或者消退,考虑视力不变的7眼因为黄斑水肿时间长,甚至囊样变性。但有3眼(占0.02%)治疗后4~6个月出现黄斑水肿复发(均为糖尿病者),给予再次曲安奈德注射。15眼(占12.3%)注射后1~2W出现眼压升高至22~26 mmHg,经对症降眼压眼药水治疗后均下降至正常眼压。无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继发白内障和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可以促使黄斑水肿消退或减轻,提高患者的视功能,除少数几例眼压升高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是一种有效且安全可行的方法。对黄斑水肿时间长,甚至囊样变性的患者,临床尚需研究比此更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玻璃体腔注射 黄斑水肿
下载PDF
合并白内障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联合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瑞菊 安良宝 +1 位作者 张欣 何伟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1月本院手术治疗的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 目的探讨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1月本院手术治疗的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28例(236只眼)。其中男108例,女120例;年龄39~76岁,平均57岁;糖尿病史2~26年,眼病史1月至8年。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6~16个月。患者手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198眼(占86.8%),不变15眼(占6.6%),术后视力下降或光感消失15眼(占6.6%);术后前房内纤维素渗出膜形成有76眼(占33.3%),观察1 w^3个月完全吸收的有65眼(占85.5%);术后角膜水肿、上皮愈合慢有52只眼(占22.8%),有1例经3个月的营养角膜治疗,最终恢复正常;术后发生后囊膜混浊(后发障)156眼(占68.4%),于取油同时处理,不注油者单行YAG激光切除;术后网膜再增殖,牵引网脱,或玻璃体再积血者16例(占7.0%),均再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剥膜、注油。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并发症少,能迅速恢复患者视力,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玻璃体切除术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 手术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RGP联合个性化弱视综合训练矫正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苏敏 杜丽玲 何伟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6-48,共3页
目的通过对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配戴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联合个性化弱视综合训练的疗效观察,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矫治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方法。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随机分为A、B两... 目的通过对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配戴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联合个性化弱视综合训练的疗效观察,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矫治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方法。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1人(91只眼)配戴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B组52人(92只眼)配戴框架眼镜。两组患儿根据屈光异常类型和注视性质分为两个亚组,同时进行个性化弱视综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分别在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视力、立体视的变化。结果治疗1、3个月后A组有效率分别达92.3%,100%;B组有效率分别达54.3%,92.4%。6个月后A组治愈率达93.4%;B组治愈率达84.8%。6个月后A组立体视有效率65.6%;B组58.8%。。结论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联合弱视个性化综合训练矫正屈光参差性弱视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方法。尤其是对于立体视的建立尤为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 屈光参差性弱视 个性化治疗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后屈光结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苏敏 李庚营 +1 位作者 杜丽玲 何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929-1930,共2页
目的:通过对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后眼的屈光结果分析,为临床提供一种此类患者人工晶状体度数修正可以借鉴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08/2010-12白内障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后囊破裂并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25例25眼,根据眼轴长度... 目的:通过对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后眼的屈光结果分析,为临床提供一种此类患者人工晶状体度数修正可以借鉴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08/2010-12白内障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后囊破裂并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25例25眼,根据眼轴长度(A-Scanlength,AL)分为<22mm,22~25mm和>25mm三组,分别比较术后3mo的实际屈光值与术前预测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屈光度数的差别。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mo视力平均0.49±0.21,术前预测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屈光值分别为-0.43±0.34D(AL<22mm),-0.36±0.22D(AL:22~25mm)和-1.16±0.80D(AL>25mm);术后3mo三组患者眼实际屈光度数分别为-1.25±0.98D(AL<22mm),-1.22±0.82D(AL:22~25mm)和-2.4±1.39D(AL>25mm),各组间预测与实际屈光值比较,AL=22~25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实际屈光值较预测偏近视0.8D,其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0.061)。结论:为纠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后近视漂移,人工晶状体度数应根据AL做相应的调整。建议AL=22~25mm睫状沟植入人工晶状体度数应比预测囊袋内植入晶状体度数减0.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睫状沟 白内障 后囊膜破裂 屈光度数
下载PDF
特殊的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异常一例
7
作者 刘瑞菊 彭琦 《眼科》 CAS 2004年第5期287-287,i001,共2页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 先天性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22
8
作者 孔佑兰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最佳时机。方法 对 2 0例 (2 2眼 )白内障术后后发障形成的不同时间行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与后囊间存在微小间隙者 ,自视轴中心开始做离心击射 ;若后囊有张力线 ,先垂直张力线切开。...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最佳时机。方法 对 2 0例 (2 2眼 )白内障术后后发障形成的不同时间行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与后囊间存在微小间隙者 ,自视轴中心开始做离心击射 ;若后囊有张力线 ,先垂直张力线切开。人工晶状体紧贴后囊者 ,将爆破焦点置于后囊平面后 ,自视轴区外开始做向心击射。在后发性白内障形成后的不同时间进行激光治疗 ,并分组统计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后发障形成后 3~ 6月 ,治疗所需激光能量最低 ,视轴区囊碎片小 ,易吸收 ,眼前飞蚊症发生率低。结论 白内障术后成人后发性白内障Nd∶YAG激光治疗的最佳时机为其形成后的 3~ 6月 ,儿童后发性白内障应尽早进行激光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性白内障 激光手术 最佳时机 ND:YAG激光
下载PDF
42例(43眼)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观察 被引量:20
9
作者 杜丽玲 梁敦 +1 位作者 黄鹤 何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在晶体囊内摘除术后、囊外术中囊膜破裂或晶体小带大范围的松解、以及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玻璃体切割术后等无晶体囊膜的患眼中的应用.方法我院1997年1月~2004年8月间采用后房型IOL缝线固定术... 目的探讨人工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在晶体囊内摘除术后、囊外术中囊膜破裂或晶体小带大范围的松解、以及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玻璃体切割术后等无晶体囊膜的患眼中的应用.方法我院1997年1月~2004年8月间采用后房型IOL缝线固定术完成了42例(43眼),均获得满意效果.其中:1.晶体后囊膜破损在2个象限残存后囊膜者,以此为依托将一侧人工晶体襻置于其上,另侧襻睫状沟缝线固定,即'一点固定法'实施了7例.2.因严重外伤或晶体囊内摘除术后而无晶体后囊者,施行双襻睫状沟缝线固定,即'二点固定法'实施了35例(36眼).结果随访4~54个月,平均随访24个月复查时矫正视力最佳1.2,最低0.2,视力在0.6以上者22眼(占53.6%),视力偏低者多为角膜瘢痕或眼底病变所致.二期植入者术后视力均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均在正常范围.43眼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无晶体囊膜及晶体后囊膜破裂或晶体小带大范围松解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睫状沟缝线固定 晶体后囊膜破裂 外伤性白内障 摘除术后 晶体囊膜 矫正视力 缝合固定术 晶状体脱位 玻璃体切割 2004年 1997年 后囊膜破损 人工晶体襻 无晶体后囊 二点固定法 严重外伤 眼底病变
原文传递
复发性Salzmann结节样角膜变性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庚营 朱平利 +2 位作者 苏敏 杜丽玲 何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58-1259,共2页
患者女,69岁。于2013年10月12日起左眼磨痛伴流泪半年人院。6年前于我院诊断为“左眼角膜结节样变性”,并行左眼角膜上皮刮除术。近半年来,左眼又出现磨痛,畏光、流泪等眼部刺激症状。入院检查:有眼视力0.7,右眼晶状体轻度混浊... 患者女,69岁。于2013年10月12日起左眼磨痛伴流泪半年人院。6年前于我院诊断为“左眼角膜结节样变性”,并行左眼角膜上皮刮除术。近半年来,左眼又出现磨痛,畏光、流泪等眼部刺激症状。入院检查:有眼视力0.7,右眼晶状体轻度混浊,余前后节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变性 结节 复发性 眼角膜上皮 眼部刺激症状 入院检查 眼晶状体 刮除术
原文传递
挤压劈核在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庚营 朱平丽 +2 位作者 苏敏 杜丽玲 何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241-1243,共3页
目的:评价挤压劈核技术在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收录2010-06/2013-06于我院行超声乳化摘除术的过熟期白内障156眼,术中采用挤压劈核技术,1g/L台盼蓝辅助撕囊。观察术中超声乳化时间、并发症、术后... 目的:评价挤压劈核技术在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收录2010-06/2013-06于我院行超声乳化摘除术的过熟期白内障156眼,术中采用挤压劈核技术,1g/L台盼蓝辅助撕囊。观察术中超声乳化时间、并发症、术后角膜水肿及视力恢复情况。 结果:术后3mo,最佳矫正视力0.1~0.4者15眼(9.6%),0.5~0.7者82眼(52.6%),0.8~1.0者59眼(37.8%)。超声乳化时间25~56(平均42&#177;10)s,最大超声乳化能量30%。术中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2眼(1.3%),IOL植入睫状沟。术后角膜水肿Ⅰ级者12眼(7.7%)、Ⅱ级者5眼(3.2%),Ⅲ级及Ⅳ级者0眼。术后3mo平均角膜内皮丢失率为8.7%。 结论:台盼蓝囊膜染色技术增加了连续环形撕囊的成功率;挤压劈核减少了对悬韧带和晶状体囊膜的牵拉,缩短了超声乳化时间,减少了能量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劈核 过熟期白内障
下载PDF
睫状体全周脱离缝合复位术一例
12
作者 韩禹华 张丽娟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61-861,共1页
关键词 睫状体脱离 缝合复位术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1期80-82,共3页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80例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80例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7、30 d视力水平、角膜散光度;术后1年内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1年内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30 d的视力水平分别为(0.45±0.05)、(1.10±0.15),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98±0.09)、(0.45±0.03)D;对照组术后7、30 d的视力水平分别为(0.30±0.02)、(0.75±0.11),角膜散光度分别为(1.25±0.12)、(0.90±0.08)D;观察组术后7、30 d的视力水平及角膜散光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50%低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患者在常规切除基础上给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水平及角膜散光度得到良好恢复,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临床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常规切除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庚营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2期155-157,共3页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参照组予以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研究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参照组予以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研究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耐药性检出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分泌物、角膜水肿、角膜浸润、角膜溃疡、结膜充血和眼部组织坏死评分分别为(0.16±0.03)、(0.24±0.06)、(0.64±0.08)、(0.37±0.05)、(0.79±0.21)、(0.10±0.02)分,均低于参照组的(0.54±0.07)、(0.59±0.08)、(0.92±0.11)、(0.74±0.06)、(1.24±0.29)、(0.34±0.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细菌耐药检出率25.84%低于参照组的45.98%,敏感检出率66.29%高于参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效果显著,更有利于改善或消除患者相关症状体征,提升总体疗效,避免耐药性,值得临床大量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重症细菌性 角膜炎 结膜炎
下载PDF
加替沙星眼用凝胶与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健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5期123-125,共3页
目的:比较加替沙星眼用凝胶与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给予加替沙星眼用凝胶... 目的:比较加替沙星眼用凝胶与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给予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42/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膜充血、水肿、畏光感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2/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左氧氟沙星 眼用凝胶 细菌性结膜炎
下载PDF
飞秒激光个体化准分子手术治疗近视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21期124-125,共2页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个体化准分子手术治疗近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5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近视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及知情同意分为对照组(n=44例)及观察组(n=44例),对照组接受机械刀制瓣个体化准分子手术治疗,观...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个体化准分子手术治疗近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5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近视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及知情同意分为对照组(n=44例)及观察组(n=44例),对照组接受机械刀制瓣个体化准分子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飞秒激光个体化准分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角膜全层厚度。结果:观察组中轻度近视和高度近视患者,在术后10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视力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轻度近视和高度近视患者,在术后10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全层厚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患者接受飞秒激光个体化准分子手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对患者的全层厚度影响较小,治疗精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机械刀制瓣个体化准分子手术 飞秒激光个体化准分子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实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0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两组均实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实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0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两组均实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小梁切除术后分别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两种术式在矫正视力、眼压以及前房深度方面效果相近,但是采用前者治疗方法安全性更好,且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所以值得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术
下载PDF
绷带镜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评价
18
作者 刘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24期167-169,共3页
目的:评析绷带镜在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本院眼科就诊治疗的68例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被选取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9年5月,为方便临床研究的顺利展开所有被选取对象均采用数... 目的:评析绷带镜在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本院眼科就诊治疗的68例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被选取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9年5月,为方便临床研究的顺利展开所有被选取对象均采用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处理,共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在确诊后均行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佩戴绷带镜。本研究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评析绷带镜在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结果:利用统计学软件对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后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最佳矫正视力差异较小(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虽略高于研究组,但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和治疗有效率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绷带镜在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视力提升,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绷带镜 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初发性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的疗效评价
19
作者 刘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18期140-141,共2页
目的:分析初发性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的治疗疗效。方法:研究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初发性近视患者122例,通过计算机表法方式将其划分为研究组(配戴角膜塑形镜,n=61)和参照组(配戴框架眼镜,n=61... 目的:分析初发性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的治疗疗效。方法:研究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初发性近视患者122例,通过计算机表法方式将其划分为研究组(配戴角膜塑形镜,n=61)和参照组(配戴框架眼镜,n=61)。所有患者均进行验光检查,对比两组患者佩戴前、佩戴1个月、6个月后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角膜曲率。结果:对比数据发现,两组患者佩戴眼镜前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而在佩戴之后,研究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少年近视初发期配戴角膜塑形镜能够帮助其视力恢复,降低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和屈光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眼镜 角膜塑形镜 初发性 近视患者
下载PDF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孔佑兰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7-217,共1页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对 1 8例 (1 9眼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施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出 ,通过 5 5mm切口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 1周裸眼视力 :0 1 2~ 0 3者占 57 8%...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对 1 8例 (1 9眼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施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出 ,通过 5 5mm切口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 1周裸眼视力 :0 1 2~ 0 3者占 57 8%矫正视力 >0 4者占42 1 1 %。结论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选择超声乳化吸出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术式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