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楊維楨《行書真鏡庵募緣疏卷》相關問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施錡 《书法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57-71,共15页
本文從成書年代、書風特色、文體情况和鑒藏歷程四個方面,系統地研究了上海博物館藏楊維楨《行書真鏡庵募緣疏卷》的相關問題。認爲《募緣疏》有奇古之風,相容多種書體和筆法,是體現楊維楨晚年書風的上品佳作,具體的書寫年代基本可確定... 本文從成書年代、書風特色、文體情况和鑒藏歷程四個方面,系統地研究了上海博物館藏楊維楨《行書真鏡庵募緣疏卷》的相關問題。認爲《募緣疏》有奇古之風,相容多種書體和筆法,是體現楊維楨晚年書風的上品佳作,具體的書寫年代基本可確定爲1368年。此外《募緣疏》在文體方面,採用了宋代以來專爲募緣所作之疏體,頗有復古之用心,與帶有募緣性質的山門疏并不一致。在鑒藏史方面,晚期曾由傅增湘過手,并在他的囑託下,由王乃徵和郭則沄題跋,後被徵集到上海博物館。該《募緣疏》是體現楊維楨在滬上文化活動的珍貴書法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楊維楨 《行書真鏡庵募緣疏卷》 疏體 上海 真鏡庵
原文传递
試論康僧會與長江中下游吴晋佛像的關係
2
作者 何志國 李建南 《佛教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211-241,413,共32页
赤烏十年(247),康僧會到建業采用“設像行道”的方式傳播佛教,在稍後的永安(約260)年間,長江中、下游地區涌現出七種載體佛像。康僧會雖然出生漢地,但其佛學來源於流寓漢地大月氏和安息佛教徒,使得吴晋佛像包含了較多的犍陀羅藝術元素。
关键词 康僧會 設像行道 吴晋佛像 犍陀羅元素
下载PDF
清初“貳臣”書家之間的交游與紀念——從王鐸贈别周亮工相同内容書作談起
3
作者 趙明 《书法研究》 2019年第4期59-68,共10页
清初順治七年(1650),同爲由明仕清的河南書家王鐸與周亮工覯面于京,離别之際,王鐸贈予周亮工兩幅書法作品,其中一幅内容爲送别周亮工的自作五律詩,但這同一内容書作却現存兩幅(落款内容不同)。本文通過涉及書作的作品分析與文獻互證研究... 清初順治七年(1650),同爲由明仕清的河南書家王鐸與周亮工覯面于京,離别之際,王鐸贈予周亮工兩幅書法作品,其中一幅内容爲送别周亮工的自作五律詩,但這同一内容書作却現存兩幅(落款内容不同)。本文通過涉及書作的作品分析與文獻互證研究,對兩幅相同内容書作的書寫内容、時間、受贈人、受贈情境等做出考論。由此進一步對清初儒家觀念視閾下,以王鐸、周亮工爲代表的"貳臣"書家群體所體現的心理認同感、藝術實踐與補償心理之間的關系、饋贈書法的紀念性問題進行探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學觀念 “貳臣”交游 書作考論 補償心理 紀念性
原文传递
蘇軾書法鑒藏體系研究——以《東坡題跋》爲中心
4
作者 張榮國 《书法研究》 2019年第4期97-110,共14页
《東坡題跋·卷四》是蘇軾過眼的宫廷與私人書法藏品的跋文,體現了其書法創作觀、史學觀、審美觀、價值觀、鑒藏觀。本文由此初步構建蘇軾的書法鑒藏體系:一、鑒藏目的爲適情悦性、涵養創作。二、鑒藏標準爲美勝于真、以藝論書;格... 《東坡題跋·卷四》是蘇軾過眼的宫廷與私人書法藏品的跋文,體現了其書法創作觀、史學觀、審美觀、價值觀、鑒藏觀。本文由此初步構建蘇軾的書法鑒藏體系:一、鑒藏目的爲適情悦性、涵養創作。二、鑒藏標準爲美勝于真、以藝論書;格高韵遠、古今同儔;非以"人""名"論書。三、鑒藏方法爲神采爲要、技道并進;不踐古人、自出新意;筆勢、筆意、意相與意趣;圖像與文獻互證;考據法;語言學與文字學;常理判斷與歷史還原;遞藏與鈐印。蘇軾的書法鑒藏理念築基于實踐經驗,雖未完全自覺進行體系構建,但其中蕴藏的觀念、理論與方法等無疑爲當世及後世書畫鑒藏家提供了有力支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東坡題跋》 蘇軾 書法 鑒藏體系 研究
原文传递
河西漢簡章草演進的三個階段及書法風格
5
作者 顧琴 《书法研究》 2020年第1期34-47,共14页
本文以河西漢簡章草爲主題,分别從章草的歷史發生,章草演進的三個階段,章草的章法、筆法形式語言基本特徵,河西簡牘代表作的書法風格異同,章草與隸草、行草、今草之間的關係展開研討,認爲秦古隸時代就有章草元素出現,而河西漢簡章草演... 本文以河西漢簡章草爲主題,分别從章草的歷史發生,章草演進的三個階段,章草的章法、筆法形式語言基本特徵,河西簡牘代表作的書法風格異同,章草與隸草、行草、今草之間的關係展開研討,認爲秦古隸時代就有章草元素出現,而河西漢簡章草演進的三個階段及書法風格,足以展示漢簡章草文字體系的發展脉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漢簡 漢代草書 章草 隸變 波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