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参粉微丸制备工艺 被引量:2
1
作者 喻樊 蔡蓉 蔡伶丽 《食品工业》 CAS 2023年第1期8-12,共5页
研究海参粉微丸的制备工艺。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海参粉微丸;以圆整度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优制备工艺参数;考察微丸的粉体学性质;用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等方法对微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挤出滚圆法最... 研究海参粉微丸的制备工艺。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海参粉微丸;以圆整度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优制备工艺参数;考察微丸的粉体学性质;用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等方法对微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挤出滚圆法最佳工艺参数为挤出频率30 Hz、滚圆频率50 Hz、滚圆时间4 min。制备的海参粉微丸圆整度、流动性及堆密度均较好,且药物高度分散于微丸中。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海参粉微丸,简单易行,可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粉 微丸 挤出滚圆法 粉体学性质 表征
原文传递
海参粉微囊制备工艺 被引量:1
2
作者 喻樊 蔡蓉 蔡伶丽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12期95-99,共5页
研究海参粉微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以乳铁蛋白粉为囊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海参粉微囊。以微囊形态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微囊的制备工艺进行考察,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固体紫外测定仪、红外光谱测定仪、XRD等仪器对... 研究海参粉微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以乳铁蛋白粉为囊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海参粉微囊。以微囊形态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微囊的制备工艺进行考察,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固体紫外测定仪、红外光谱测定仪、XRD等仪器对海参粉微囊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囊的最佳工艺为乳铁蛋白质量浓度5%、进风温度170℃、进料速度0.4 L/h、风机频率45 Hz。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拍图表明该制备工艺下制得的微囊形态光滑、大小均一。固体紫外、红外光谱、XRD结果显示海参粉成功包覆于微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粉 微囊 喷雾干燥法 表征
原文传递
阿魏酸凝胶剂和巴布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缪怡烨 王晗佳 +1 位作者 喻樊 沈净燕 《海峡药学》 2020年第8期12-16,共5页
目的制备阿魏酸凝胶剂及巴布剂,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体外透皮研究。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西黄蓍胶为基质制备两种水溶性凝胶剂,并对其性状、pH、含量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价;以明胶、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和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 目的制备阿魏酸凝胶剂及巴布剂,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体外透皮研究。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西黄蓍胶为基质制备两种水溶性凝胶剂,并对其性状、pH、含量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价;以明胶、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和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基质制备两种巴布剂,并对其粘着力、赋形性、剥离度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价;并比较了用不同基质制备的凝胶剂和巴布剂的透皮效果。结果羧甲基纤维素钠凝胶剂、西黄蓍胶凝胶剂、明胶巴布剂、聚乙烯醇巴布剂,累积渗透量分别为11.958、12.846、2.197、2.169mg·mL^(-1),渗透速率为0.343、0.408、0.030、0.037J/mg·(cm^2·h),皮肤滞留量为0.885、0.672、0.979、0.901mg。结论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制备的凝胶剂性质稳定;用明胶、阿拉伯胶制备的巴布剂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粘性;与酊剂相比凝胶剂和巴布剂能够延长药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凝胶剂 巴布剂 质量控制 体外透皮实验
下载PDF
槲皮素缓释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研究
4
作者 缪怡烨 吉冬洋 喻樊 《海峡药学》 2020年第7期9-12,共4页
目的以HPMC为亲水凝胶骨架,以可溶性淀粉、交联CMC-Na、滑石粉为辅料自制规格为0.25g/片的槲皮素缓释片,以达到减少用药量、用药次数以及节约成本的目的。方法以HPMC K4M、可溶性淀粉、交联CMC-Na、滑石粉为辅料,采用压片法制备槲皮素... 目的以HPMC为亲水凝胶骨架,以可溶性淀粉、交联CMC-Na、滑石粉为辅料自制规格为0.25g/片的槲皮素缓释片,以达到减少用药量、用药次数以及节约成本的目的。方法以HPMC K4M、可溶性淀粉、交联CMC-Na、滑石粉为辅料,采用压片法制备槲皮素缓释片,利用硬度计测定硬度,根据药典测定释放度的方法测定释放度。结果自制槲皮素缓释片的配方是槲皮素74%、HPMC为2%、可溶性淀粉为20%、交联CMC-Na3.5%、滑石粉0.5%。结论自制的槲皮素缓释片基本符合缓释要求,达到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缓释片 溶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