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产前及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2256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晓黎 张艺川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16期2230-2231,共2页
目的:探讨孕产妇、手术患者以及输血患者中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性别年龄分布特点。方法对我院术(产)前、输血前检查的2256例标本传染性指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BsAg阳性139例(6.16%),男性高于女性(103:36);抗-T... 目的:探讨孕产妇、手术患者以及输血患者中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性别年龄分布特点。方法对我院术(产)前、输血前检查的2256例标本传染性指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BsAg阳性139例(6.16%),男性高于女性(103:36);抗-TP阳性48例(2.13%),女性高于男性(29:19);年龄均以20岁~60岁患者为主,乙肝和梅毒阳性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产)前、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查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地区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 产前 输血前 传染性指标检测 传染病流行趋势
下载PDF
喹硫平+帕罗西汀结合用于双向情感障碍治疗68例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光勇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5年第6期267-269,282,共4页
目的研究喹硫平和帕罗西汀联合用药对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精神科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68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单纯服用帕罗西汀药物,实验组患者服用... 目的研究喹硫平和帕罗西汀联合用药对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精神科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68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单纯服用帕罗西汀药物,实验组患者服用喹硫平和帕罗西汀两种药物,治疗56d后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蒙哥马利抑郁量表和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评分,并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蒙哥马利抑郁量表总分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两组之间没有差异;两组的治疗有效率随着时间延长而升,但是组间没有差异;两组患者的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总分治疗前后无差异;两组虽有不良反应病例,但无严重不良反发生。结论对于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采用喹硫平和帕罗西汀联合用药,可以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且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帕罗西汀 双向情感障碍
下载PDF
氟哌定醇与奎硫平用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光勇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419-421,共3页
目的研究并对比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氟哌定醇与奎硫平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在我科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数字法抽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两种不同... 目的研究并对比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氟哌定醇与奎硫平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在我科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数字法抽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两种不同的口服药物进行分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分组治疗后,应用奎硫平口服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38/39),明显优于氟哌啶醇治疗的对照组76.9%(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的PANSS-EC分值逐渐降低,对比同一时间点两组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喹硫平治疗的试验组治疗后的PBL及PAN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发生4例不良反应现象,相对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奎硫平口服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能高,应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硫平 氟哌啶醇 精神分裂症 疗效
下载PDF
解郁汤加减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忠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6期79-80,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解郁汤加减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2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解郁汤加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 目的:研究分析解郁汤加减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2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解郁汤加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8.09±3.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5±3.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等均正常。结论:解郁汤加减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较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郁汤加减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疗效
下载PDF
精神病房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5
作者 张建红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6期256-257,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病房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对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院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其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对策。结果本文640例住院精神障... 目的:探讨精神病房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对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院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其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对策。结果本文640例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中共计发生院内感染68例,院内感染率为10.63%。68例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比例最高,达到61.76%,其次是口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所占比例最低。住院时间≥90d、年龄>45岁及夏季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χ2=22.46、6.68、7.52,P<0.05)。结论加强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长期住院患者的生活护理,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监督机制,改善精神科病房管理,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促进医学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房 院内感染 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海涛 《健康之路》 2018年第10期352-352,共1页
目的:研究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我院未发现病毒性肝炎的患者50例,设为参照组;两组人员均进行血... 目的:研究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我院未发现病毒性肝炎的患者50例,设为参照组;两组人员均进行血常规检查与生化检验。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的检验结果,血常规与生化检验指标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讨论:在诊断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可以将血常规与生化检验作为标准,这样可以提高病毒性肝炎的检出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生化检验 病毒性肝炎 临床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