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芪强心汤”对气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翟天宋 朱微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89-0092,共4页
临床治疗气虚血瘀水停型的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过程中,应用参芪强心汤疗法的疗效及应用价值评价。方法 研究开展时间即2021年2月-2024年2月,88例气虚血瘀水停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参与该研究,按照抽签模式实施分组对比讨论,共划分两组,分... 临床治疗气虚血瘀水停型的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过程中,应用参芪强心汤疗法的疗效及应用价值评价。方法 研究开展时间即2021年2月-2024年2月,88例气虚血瘀水停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参与该研究,按照抽签模式实施分组对比讨论,共划分两组,分别命名为对比组、分析组,各组患者数量即44例,其中,对比组治疗方案是常规西医方案,以此为前提,分析组患者再联合参芪强心汤疗法,对两组中医证候、心功能、炎症因子、治疗疗效展开讨论。结果 分析组疗程结束后中医主、次症积分均低于对比组,P<0.05,差异显著;分析组疗程结束时的左心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数比对比组指标高,炎症因子水平比对比组水平低,总疗效比对比组疗效高,组间有显著区别P<0.05。结论 通过西医为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时,以中医参芪强心汤方进行联合治疗,可以快速减轻中医证候,恢复心功能,在抑制炎症反应、提高疗效方面有促进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 参芪强心汤 炎症
下载PDF
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5
2
作者 黄玉凤 《中国数字医学》 2016年第12期97-98,10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3年6月-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1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护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护理模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78... 目的:探讨不同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3年6月-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1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护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护理模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7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救护理路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进出急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进出急诊时间以及球囊扩张时间均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有15例患者对护理程度不满意,满意度为80.8%,观察组有6例患者对护理程度不满意,满意度为92.3%,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急救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缩短对患者的抢救时间,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提高患者对于医院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值得对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规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凝血检验、血常规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变异方法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黄祥丽 代治国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变异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5月本院招募的健康成年志愿者60名,行凝血常规和血常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压脉带使用3分钟时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 目的探讨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变异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5月本院招募的健康成年志愿者60名,行凝血常规和血常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压脉带使用3分钟时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分别为(24.60±1.85)秒、(16.54±4.18)秒和(9.80±2.96)秒,均明显低于压脉带即刻时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压脉带使用3分钟时的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分别为(5.28±0.64)×10^(12)/L和(155.97±6.75)g/L,均明显高于压脉带即刻时水平,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和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分别为(4.26±0.28)×10~9/L和(172.16±8.95)×10~9/L。离心前后放置2小时APTT分别为(37.18±2.68)秒和(30.05±3.19)秒,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TT和PT差异无显著性(P>0.05);离心前后放置4小时APTT、TT和PT差异有显著性(P<0.05)。标本放置24小时后RBC和PLT分别为(4.17±0.30)×10^(12)/L和(165.29±5.58)×10~9/L,明显低于其他放置时间点,而WBC为(5.32±0.26)×10~9/L,高于其他放置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标本采集和标本放置时间及方式对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有影响,重视控制变异方法,能极大提高检测数据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凝血常规 控制变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凡 蒋学俊 沈耀兵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9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片80 mg/d...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片8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2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心肌钙蛋白(c Tn 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血浆中LDH、c Tn T、SOD及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治疗组的LDH、c Tn T及CK-M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阿托伐他汀片 急性心肌梗死 乳酸脱氢酶 心肌钙蛋白 超氧化物歧化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邓长金 成威 +2 位作者 陈亚锋 代治国 魏国政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和行择期PCI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48例AMI患者被分为两组,急诊PCI组19例,择期PCI组229例。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用药情况及PCI后心功能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和行择期PCI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48例AMI患者被分为两组,急诊PCI组19例,择期PCI组229例。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用药情况及PCI后心功能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择期PCI组相比,急诊PCI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52.7±6.3)%比(54.1±2.7)%],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减小[(48.8±1.7)mm比(47.8±2.4)mm],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手段,可以防止再梗死和心肌缺血,进一步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室功能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高启军 董晓帆 邓长金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期107-109,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主要的致死致残原因,再灌注治疗是其标准的治疗方案,然而再灌注治疗伴随着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的机理目前还未完全清楚,分子、细胞、组织上的改变均与参与再灌注损伤,本文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钙蛋白酶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下载PDF
血液感染诊断中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计数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7
作者 熊学丽 杨凡 《医学综述》 2016年第8期1628-1630,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计数(WBC)在血液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血液疾病患者180例,根据患者血液培养结果分为血液疾病感染组140例[细菌感染5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计数(WBC)在血液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血液疾病患者180例,根据患者血液培养结果分为血液疾病感染组140例[细菌感染58例(革兰阴性菌感染32例,革兰阳性菌感染26例),真菌感染42例,病毒感染40例],血液疾病非感染组40例。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RP、PCT、WBC的水平。结果血液疾病感染性组CRP(12.98±2.25)g/L、PCT(7.68±1.02)μg/L、WBC(19.98±3.02)×10~9/L水平高于血液疾病非感染性组[(7.85±1.12)g/L、(0.18±0.06)μg/L、(12.56±2.11)×10~9/L]及对照组[(2.21±0.08)g/L、(0.14±0.02)μg/L、(7.25±0.98)×10~9/L],而血液疾病非感染性组CRP、WB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分别为(14.97±2.78)μg/L、(15.96±2.56)g/L,显著高于真菌感染者(2.82±0.45)μg/L、(10.98±2.75)g/L及病毒感染者(2.22±0.36)μg/L、(10.75±2.32)g/L(P〈0.05),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者与病毒感染组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者PCT水平(16.21±2.63)g/L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13.41±2.78)g/L(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者CRP、WBC分别为(16.57±3.26)g/L、(20.48±2.26)×10~9/L,革兰阳性菌感染者CRP、WBC分别为(15.21±4.36)g/L、(20.60±2.19)×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PCT、WBC在鉴别血液感染及非感染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血清PCT对细菌性感染及非细菌性感染具有很好的鉴别价值,尤其在革兰阴性菌感染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感染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免疫机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成威 舒春明 周胜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2期362-364,共3页
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近来的一些研究已证实,在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病程进展中,包括靶器官损害、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缺血性心脏损害的进展等方面,免疫系统的激活包括自身免疫反应起着重要作用。... 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近来的一些研究已证实,在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病程进展中,包括靶器官损害、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缺血性心脏损害的进展等方面,免疫系统的激活包括自身免疫反应起着重要作用。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可能为其提供新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自身免疫 高血压病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STEMI直接PCI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邓长金 金露萍 +4 位作者 成威 魏国政 徐晓东 邵玲 彭娜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联合使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因STEMI行直接PCI治疗患者98例,其中单纯行血栓抽吸48例(血栓抽吸组),术中应...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联合使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因STEMI行直接PCI治疗患者98例,其中单纯行血栓抽吸48例(血栓抽吸组),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50例(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以及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随访情况。结果:(1)住院期间,与血栓抽吸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2.3±0.6)级比(2.7±0.3)级]、TIMI血流3级率(72.9%比90.0%)、术后90min ST段50%回落率(52.1%比74.0%)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而术后无复流明显降低(18.8%比4.0%,P=0.038);(2)随访6个月,联合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血栓抽吸组明显提高[(58±6.3)%比(51±5.6)%,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使用替罗非班既可有效减轻STEMI患者冠脉内的血栓负荷,又可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 心肌梗死 抽吸 替罗非班
下载PDF
大于75岁的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英文) 被引量:9
10
作者 苏锦锋 陈军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通过与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比较,分析75岁以上的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HFPEF)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为防治HFPEF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年龄大于75岁的心衰患者134例,以左室射血分数(... 目的:通过与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比较,分析75岁以上的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HFPEF)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为防治HFPEF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年龄大于75岁的心衰患者134例,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 50%值为分界点,分为HFPER组(63例)和HFREF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全因死亡和因心衰再次入院).结果:(1)临床特征:与HFREF组患者比较,HFPEF组患者LVEF[(36.46±6.84)%比(58.65±5.01)%]、高血压比例(49.3%比69.8%)显著升高,BNP水平[(1005.62±458.99) pg/ml比(646.57±333.56) pg/ml]、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降低[(11.97±1.29) g/dl比(10.76±1.21) g/dl],左房内径显著增大[(34.98±3.78) mm比(40.02±3.29) mm],左室内径显著减小[(57.17±7.52)mm比(47.73±5.48) mm],P均<0.01;(2)平均随访2.6年,HFPEF组和HFREF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7.5%和19.7%,无心衰事件缓解时间平均为286 d和258 d,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与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相比,高血压和贫血在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中更常见,然而二者的临床结局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输出量 心力衰竭 充血性 预后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口腔护理干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姚霞 罗铁柱 《护理学报》 2015年第6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口腔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12月因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入院的100例患者,入院时记录其简化口腔卫生指数,住院期间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管理,指导其采用水平颤动刷牙法、牙龈按摩法、... 目的观察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口腔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12月因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入院的100例患者,入院时记录其简化口腔卫生指数,住院期间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管理,指导其采用水平颤动刷牙法、牙龈按摩法、保持口腔卫生等。观察3个月后其简化口腔卫生指数的改变,评价口腔卫生状况改善的效果。结果 3个月后,其简化软垢指数与入院时相比较有了明显改善(P<0.05),简化牙石指数也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疾病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管理,能有效去除牙菌斑,防治牙龈萎缩,减少牙龈出血,改善口腔卫生状况,促进患者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口腔卫生管理 护理干预
下载PDF
H型高血压致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庆涛 孔祥辉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2771-2773,共3页
H型高血压是一种新被发现的"复合"疾病,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约75%为H型高血压,较国外明显增多,故H型高血压可能是导致我国脑卒中高发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H型高血压导致心脑肾血管疾病并发症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H型高血压是一种新被发现的"复合"疾病,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约75%为H型高血压,较国外明显增多,故H型高血压可能是导致我国脑卒中高发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H型高血压导致心脑肾血管疾病并发症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证据显示同型半胱氨酸(Hcy)在体内大量蓄积可能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关于Hcy导致动脉硬化的可能机制主要包括内皮细胞损伤、氧化应激、促进血管重塑、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内皮 变异性 损伤
下载PDF
长春西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魏国政 邓长金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638-4640,共3页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ACS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日1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口服,每日1次+苯磺酸...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ACS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日1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口服,每日1次+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口服,每日1次+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 mg,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ST段下移、血液黏度、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ST段下移、血液黏度、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频率、持续时间、ST段下移、血液黏度、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发作间隔时间显著长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长春西汀治疗ACS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西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血压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迎富 江洪 +1 位作者 杨波 夏豪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65-767,共3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遗传变异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251例冠心病患者和200例对照者,应用常规方法测定血脂和脂蛋白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技术对两组载脂蛋白E基因型频率分布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遗传变异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251例冠心病患者和200例对照者,应用常规方法测定血脂和脂蛋白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技术对两组载脂蛋白E基因型频率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出5种基因型,分别为栽脂蛋白ε3/3、ε3/2、ε4/3、ε4/2及ε4/4,ε2/2未见。不同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型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作用具有较大差异;在正常血脂水平亚组,冠心病组载脂蛋白ε4/3基因型和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ε3/3基因型和ε3等位基因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高脂血症亚组,两组之间载脂蛋白E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冠心痛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载脂蛋白ε4/3基因型和ε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并具有较低的ε3/3基因型频率。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对心脏功能有一定的作用;载脂蛋白ε4/3基因型和ε4等位基因是冠心病发病重要的遗传易患标记之一,并可能与冠心病心功能低下或心脏事件的发生有关;ε3/3基因型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下载PDF
microRNA-590在心肌梗死后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辉 成威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9-1103,共5页
目的:本实验研究了心肌梗死后梗死交界区miR-590、TGFβRⅡ的表达以及其在抗心肌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小鼠心肌梗死模型,2周后检测心肌梗死交界区TGFβ1、TGFβRⅡ、ColⅠ、ColⅢmRNA与miR-590的表达情况以及TGFβ1、TGFβRⅡ... 目的:本实验研究了心肌梗死后梗死交界区miR-590、TGFβRⅡ的表达以及其在抗心肌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小鼠心肌梗死模型,2周后检测心肌梗死交界区TGFβ1、TGFβRⅡ、ColⅠ、ColⅢmRNA与miR-590的表达情况以及TGFβ1、TGFβRⅡ、a-SMA蛋白的表达。分离、培养小鼠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AngⅡ以及miR-590干预细胞后检测上述纤维化指标。结果:心肌梗死后梗死交界区miR-590的表达下降,而TGFβ1、TGFβRⅡ、ColⅠ、ColⅢmRNA以及TGFβ1、TGFβRⅡ、a-SMA蛋白的表达均增加。miR-590干预心脏成纤维细胞能够通过降低TGFβRⅡ表达,抑制AngⅡ,导致TGFβRⅡ以及胶原蛋白表达升高,促进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效应,但并不能抑制TGFβ1的升高效应。结论:miR-590并不能影响TGFβ1的表达,而是通过抑制TGFβRⅡ的表达,部分阻断TGFβ1-TGFβRⅡ及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纤维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射血分数正常性心力衰竭患者胱抑素C与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苏锦锋 陈军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587-589,共3页
目的研究射血分数正常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HFPEF患者189例,按Cys C水平分为Cys C正常组(Cys C<1.04 mmol/L)和Cys C异常组(Cys C≥1.04 mmol/L),比较2组... 目的研究射血分数正常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HFPEF患者189例,按Cys C水平分为Cys C正常组(Cys C<1.04 mmol/L)和Cys C异常组(Cys C≥1.04 mmol/L),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的差异,随访1年,通过Log-rank检验和生存曲线比较2组患者联合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Cys C水平对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与Cys C正常组比较,异常组心脏舒张功能较差(E/A:0.71±0.09 vs 0.81±0.25),NT-proBNP水平较高[(3248±1534)pg/ml vs(2513±1203)pg/ml],心功能分级较高(NYHAⅢ/Ⅳ分级:67.8%vs 4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随访1年,与Cys C正常组比较,Cys C异常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较高:全因病死率(24.1%vs 16.7%,P<0.05),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47.1%vs 26.5%,P<0.01);Cys C水平对联合终点预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5%、77.3%,临界值为1.23 mmol/L。结论 Cys C是预测HFPEF患者1年内临床事件的良好指标,可用于患者危险分层,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正常性 心功能 预后
下载PDF
溶栓后PCI术与直接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长金 彭娜 +3 位作者 成威 魏国政 徐晓东 邵玲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79-781,共3页
目的:评价直接PCI术与溶栓后不同血流状态患者行择期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AMI并行PCI术的患者,分为直接PCI组20例,溶栓后IRA血流TIMI 0、Ⅰ级组14例和溶栓后IRA血流TIMIⅡ、Ⅲ级组20例,... 目的:评价直接PCI术与溶栓后不同血流状态患者行择期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AMI并行PCI术的患者,分为直接PCI组20例,溶栓后IRA血流TIMI 0、Ⅰ级组14例和溶栓后IRA血流TIMIⅡ、Ⅲ级组20例,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3组术后3d、术后30d和术后90d的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血管再通率达100%。直接PCI治疗后30d、90d的AMI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较之术后3d时改善明显;溶栓后血流TIMI 0、Ⅰ级的患者术后LVEF值、LVEDVI、LVESVI有所改善,但较之直接PCI组却明显降低;但溶栓后血流TIMIⅡ级和Ⅲ级的患者术后上述指标的改善与直接PCI组无明显区别。结论:AMI起病7~10d再开通血管的患者心功能明显不如急诊开通者,而不管是急诊PCI还是溶栓开通血管后再行择期PCI均可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 心功能
原文传递
知心护理服务对冠心病患者健康知识及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道艳 何玲玲 +1 位作者 潘慧 李静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12年第7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知心护理服务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健康知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70例冠心病患者按收治病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5例。对照组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按照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注重护士礼... 目的探讨知心护理服务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健康知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70例冠心病患者按收治病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5例。对照组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按照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注重护士礼仪及专业知识培训,实施知心护理服务:包括设立知心小教员,利用知心小语吧及金色阳光俱乐部开展健康教育。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调查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出院时调查患者满意率。结果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冠心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知心护理服务干预能提高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知心护理服务 疾病知识 健康教育 满意度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勇胜 赵运梅 +5 位作者 孔祥辉 李琳 高晓 朱丽 杨凡 沈耀兵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研究其与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30例,根据2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资料,计算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比较2...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研究其与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30例,根据2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资料,计算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比较2组之间的差别,并分析震荡初始、震荡斜率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24h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分钟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DD)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组震荡初始明显高于对照组,震荡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力衰竭组震荡初始与震荡斜率均与LVEF、LVEDD、SDNN、SDANN、rMSDD明显相关,震荡初始与震荡斜率不相关。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后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减弱,心率震荡可能作为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猝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率震荡 心率变异 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原文传递
161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辉 许先进 +5 位作者 董旭 郭万锋 聂红秀 钟飞 刘继伟 胡琴兰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11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改变情况。方法检测161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的心脏病患者(观察组)与425例无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心脏病患者(对照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脉...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改变情况。方法检测161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的心脏病患者(观察组)与425例无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心脏病患者(对照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脉压差、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吸烟率、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以及冠心病、血脂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房内径、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E峰/A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退行性钙化性心脏瓣膜与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存在相似发病机制,是心脏瓣膜和心腔结构重塑及加重心功能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心脏结构 心功能 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