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7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5
1
作者 范瑞琴 苏传真 +2 位作者 朱刚剑 王健 王超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恩替卡韦治疗,疗程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恩替卡韦治疗,疗程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能、HBV-M、HBV DNA、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影像学等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乏力、纳差及肝区痛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T下降及HBeAg转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两组AST、TBIL、ALB、HBV DNA转阴率及腹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肝纤维化指标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联合组门静脉内径及脾脏厚度缩小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扶正化瘀胶囊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疗效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范瑞琴 王超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4年第2期17-18,21,共3页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阿德福韦酯治疗,两...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指标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腹部疼痛、乏力、纳差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ALT的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血清AST、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纤维化4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纤维化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复方鳖甲软肝片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范瑞琴 王超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15年第10期4-5,99,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4 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Hp感染状况,并进一步分析Hp感染与肝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Hp感染率为62.5%,高于对照组38.5%(P<0.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4 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Hp感染状况,并进一步分析Hp感染与肝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Hp感染率为62.5%,高于对照组38.5%(P<0.05);肝癌HBV-DNA阳性组患者Hp感染率为70.7%,高于阴性组40.0%(P<0.05);年龄和性别特征与Hp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Hp感染率显著增加,Hp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健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在治疗重型肝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6例重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以单纯血浆置换(PE)治疗,研究组以DPMAS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血常规...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在治疗重型肝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6例重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以单纯血浆置换(PE)治疗,研究组以DPMAS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血常规、肝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WBC、血小板计数(PLT)、Hb以及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浆白蛋白(ALB)均明显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8473,P<0.05)。结论DPMAS治疗重型肝炎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血常规指标,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重型肝炎 肝功能 凝血功能 血常规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健 苏传真 程杨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12期2110-2111,共2页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100mg/d),疗程1年。比较、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100mg/d),疗程1年。比较、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HBV DNA阴转率、肝纤维化指标(HA、LN、PⅢP、Ⅳ-C)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8%、86.5%,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1年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Child-Pugh评分及HBV DNA阴转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拉米夫定可抑制HBVDNA的复制,有效提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复常率,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恩替卡韦 肝功能
下载PDF
肝癌TACE术后破裂出血再急诊动脉栓塞治疗1例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毛宇红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4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总结肝癌TACE术后破裂出血再动脉栓塞1例护理体会。方法:配合肝癌TACE术后破裂出血再动脉栓塞针对性、周密性护理。结果:护理效果满意,患者情绪稳定,病情好转。结论:肝癌TACE术后破裂出血,护理难度大,需正确预见患者可能出现的突... 目的:总结肝癌TACE术后破裂出血再动脉栓塞1例护理体会。方法:配合肝癌TACE术后破裂出血再动脉栓塞针对性、周密性护理。结果:护理效果满意,患者情绪稳定,病情好转。结论:肝癌TACE术后破裂出血,护理难度大,需正确预见患者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急救护理,消除患者恐惧及对治疗怀疑心理,预防意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TACE术后 破裂出血 动脉再栓塞 护理体会
下载PDF
p62dok在脂质诱导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7
作者 田孝军 孙舟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6期1153-1158,共6页
目的:探讨p62dok在脂质诱导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小鼠高脂饮食模型,观察p62dok表达与胰岛素信号转导在小鼠肝脂肪组织中的变化;利用游离脂肪酸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采用基因沉默方法,探讨p62... 目的:探讨p62dok在脂质诱导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小鼠高脂饮食模型,观察p62dok表达与胰岛素信号转导在小鼠肝脂肪组织中的变化;利用游离脂肪酸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采用基因沉默方法,探讨p62dok表达量对胰岛素信号转导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和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在高脂饮食处理的小鼠脂肪组织和游离脂肪酸处理的3T3-L1脂肪细胞中,p62dok的表达量显著增加,同时胰岛素诱导的AKT磷酸化降低。通过基因沉默方法降低p62dok表达可增加游离脂肪酸处理的3T3-L1脂肪细胞的AKT磷酸化,这一变化可被Ras抑制剂Manumycin A和PI3K抑制剂LY294002抑制,但不受MEK抑制剂U0126的影响。敲减p62dok对IRS-1酪氨酸磷酸化无明显影响。结论:脂质诱导的p62dok高表达可通过抑制Ras/PI3K/AKT信号通路导致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62dok 胰岛素抵抗 脂质 脂肪细胞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与克拉霉素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范瑞琴 但自力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20期1778-1780,共3页
目的比较以左氧氟沙星与克拉霉素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愈合率及Hp根除率。方法137例Hp阳性的DU(A1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左氧氟沙星组(A组)69例;克拉霉素组(B组)68例。A组:埃索... 目的比较以左氧氟沙星与克拉霉素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愈合率及Hp根除率。方法137例Hp阳性的DU(A1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左氧氟沙星组(A组)69例;克拉霉素组(B组)68例。A组:埃索关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每天2次1:7服;左氧氟沙星0.5g,每天1次口服。B组: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每天2次口服。连续7天,然后两组均继续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每天1次口服,共21天。用药结束后1~2周再次对患者进行内镜及Hp检查,观察溃疡愈合及HP转阴情况。结果左氧氟沙星组溃疡愈合率为91.3%,克拉霉素组为89.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氧氟沙星组Hp清除率为91.3%,明显高于克拉霉素组的72.1%(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高于A组的7.2%,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费用一效果比分别为653.2元和1082.2元,A组远低于B组。结论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Du的愈合率与以克拉霉素为基础的三联疗法相似,但Hp清除率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减少且药物经济学效益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螺杆菌 幽门 左氧氟沙星 克拉霉素
下载PDF
基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重型肝病的临床有效价值研究
9
作者 王健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3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重型肝病的临床有效价值。方法:2018-01~2019-12选取本院收治的重型肝病患者4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将其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开展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开展双重血浆分子吸... 目的:探究基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重型肝病的临床有效价值。方法:2018-01~2019-12选取本院收治的重型肝病患者4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将其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开展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开展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对比两组重型肝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血常规、肝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TA值高于参照组,PT、APTT值低于参照组,WBC、PLT、Hb等血常规指标低于参照组,TBIL、ALT、ALB等肝功能指标低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61%高于参照组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基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重型肝病,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其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血常规指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重型肝病 疗效 肝功能 凝血功能 血常规
下载PDF
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36例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朱刚剑 熊昌清 +1 位作者 魏端 彭翔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36例;对照组33例给予凯西莱片剂口服,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77.8%,对照组有效率75.8%(P>0.05);两组治疗对血清丙氨酸氨基... 目的探讨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36例;对照组33例给予凯西莱片剂口服,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77.8%,对照组有效率75.8%(P>0.05);两组治疗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改善都有明显效果,观察组降ALT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和凯西莱片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具有等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二氯醋酸二异丙胺
下载PDF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彭欢 许菲菲 +1 位作者 万小秋 陈丹丹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5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重型肝炎10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肝功能...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重型肝炎10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肝功能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3个月后,临床有效率研究组为95.71%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两组总胆红素(TBIL)和结合胆红素(DBIL)均较治疗前降低,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TBIL和DBIL低于对照组,ALB和PT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研究组发生低血压、发热反应和四肢麻木各1例,对照组发生恶心和呕吐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临床分期、治疗方法,TBIL、DBIL、ALB、PTA、血白细胞、血肌酐水平,以及是否并发感染、肝性脑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科常规治疗、PTA<60%、血肌酐≥120μmol/L和并发肝性脑病为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好,可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佳。内科常规治疗、PTA<60%、血肌酐≥120μmol/L和并发肝性脑病为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人工肝血浆置换 治疗结果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被引量:6
12
作者 尹明红 陆荫英 +3 位作者 苏淑慧 高旭东 王春平 杨永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肝硬化性、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60例不宜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总结预防及治疗经验。结果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肝硬化性、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60例不宜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总结预防及治疗经验。结果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可出现多系统、多器官的并发症,经积极干预,并发症明显减少,部分可恢复。本组研究中胸腔积液比例明显高于文献,未出现致命性并发症。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肝硬化基础上的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创伤小、疗效显著且安全的方法,其并发症是可防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 冷冻消融 并发症
下载PDF
自体胸腹水联合超滤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腹水 被引量:6
13
作者 关世运 秦新茂 +3 位作者 黄顺东 苏传真 刘昌华 朱刚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8-319,共2页
探讨顽固性肝性胸腹水的治疗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用腹水超滤治疗仪行胸、腹水联合低流量超滤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腹水 2 6例 ,1例并发急性肺水肿终止超滤 ,其余术后尿量均达2 0 0 0ml以上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增... 探讨顽固性肝性胸腹水的治疗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用腹水超滤治疗仪行胸、腹水联合低流量超滤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腹水 2 6例 ,1例并发急性肺水肿终止超滤 ,其余术后尿量均达2 0 0 0ml以上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增加 ,肌酐、尿素氮下降 (P <0 0 0 0 1) ,3— 7天胸腹水消失 ,无肝昏迷、感染、出血、电解质紊乱并发。术后随访 ,稳定 6月以上者 10例 (40 % ) ,3— 6月者 6例 (2 4 % ) ,1— 3月者 5例 (2 0 % ) ,1月以内者4例 (16 % )。自体胸、腹水联合低流量超滤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腹水安全 ,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胸腹水 超滤浓缩 静脉回输 治疗 顽固性肝性胸腹水 肝硬化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中药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丹丹 黄顺东 +3 位作者 王文虎 尹明红 孙舟 李忠斌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874-878,共5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中药方剂辨证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以及对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抗病...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中药方剂辨证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以及对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组8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辨证施治,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西医临床疗效、乙型肝炎病毒学指标[HBV DNA定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因子[Wnt-1诱导分泌蛋白1(WISP1)、WISP3、β-catenin]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和西医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患者胁肋不适、恶心呕吐、脘闷、纳呆评分以及中医证候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HBV DNA水平、血清ALT、TBil、HA、LN、PC-Ⅲ、Ⅳ-C以及WISP1、WISP3、β-catenin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时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5%vs 7.50%,P>0.05)。结论:中药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可有效促进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恢复,降低肝纤维化指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恩替卡韦 辨证施治 肝纤维化 WNT/Β-CATENIN通路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义文 廖春娇 黄顺东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1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单纯组和合并组,各70例,单纯组为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组为慢性乙型肝...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1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单纯组和合并组,各70例,单纯组为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组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两组均给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治疗24周后将两组的生物化学应答、病毒学应答和血清学应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单纯组氨基转移酶复常率72.86%、HBVDNA阴转率67.14%以及HBeAg阴转率57.14%,分别优于合并组的55.71%、51.43%、38.57%,且两组获得病毒学应答患者中,单纯组氨基转移酶复常率(93.62%)优于合并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获得病毒学应答患者中,单纯组、合并组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78.72%、7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脂肪样病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对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时,还要注意对脂肪肝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疗效
下载PDF
胃腺癌患者病变组织中PPARγ和PGC-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义文 廖春娇 樊利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1期16-20,F0004,共6页
目的检测PPARγ与PGC-1在胃腺癌演变各阶段过程中的表达,探讨PPARγ和PGC-1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9月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集的135例胃腺癌组织标本、5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以及19例慢性萎缩... 目的检测PPARγ与PGC-1在胃腺癌演变各阶段过程中的表达,探讨PPARγ和PGC-1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9月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集的135例胃腺癌组织标本、5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以及1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1例肠上皮化生、16例不典型增生等不同程度癌前病变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PARγ、PGC-1在各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正常胃黏膜、癌前病变、胃腺癌组织中PPARγ、PGC-1的阳性表达差异以及PPARγ、PGC-1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PARγ及PGC-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癌前病变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5例胃癌中,PPARγ与PGC-1的表达成显著正相关(r=0.956,P<0.05);PPARγ、PGC-1阳性表达随着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P<0.05),PPARγ、PGC-1阳性表达与患者的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组织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0.05)。PPARγ、PGC-1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与否无相关性(P>0.05)。结论 PPARγ、PGC-1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检测PPARγ、PGC-1表达水平有助于预测胃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癌前病变 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辅助活化因子1
下载PDF
肝康宁片联合替诺福韦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义文 廖春娇 黄顺东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5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探讨肝康宁联合替诺福韦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根据就诊号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300 mg/次,1次/d... 目的探讨肝康宁联合替诺福韦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根据就诊号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3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肝康宁片,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95%和97.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白细胞介素-18(IL-18)、降钙素原(PCT)、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康宁联合替诺福韦治疗病毒性肝炎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还可以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增加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康宁片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 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 肝纤维化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检测4种微小RNA对于诊断肝细胞性肝癌的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丹丹 王洪流 +1 位作者 黄顺东 曾令梅 《安徽医学》 2016年第5期582-586,共5页
目的检测4种微小RNA(miRNA)含量对于诊断肝细胞性肝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HCC患者为试验组,肝硬化及肝血管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iRNA-18、miRNA-21、miRNA-122... 目的检测4种微小RNA(miRNA)含量对于诊断肝细胞性肝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HCC患者为试验组,肝硬化及肝血管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iRNA-18、miRNA-21、miRNA-122、miRNA-192含量之间的差异性,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提取独立敏感指标,绘制相应指标的ROC曲线。结果试验组共纳入46例符合要求的HCC患者,对照组纳入肝血管瘤患者53例、肝硬化患者40例。3组间资料比较显示:癌胚抗原(CEA)、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癌抗原242(CA242)、miRNA-21、miRNA-192共7项指标存在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FU、AFP、TSGF、miRNA-21、miRNA-192为区分HCC患者与其他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其中miRNA-21与AFU存在正相关(r=0.621,P<0.05)、与AFP存在正相关(r=0.819,P<0.05);miRNA-192与AFU存在正相关(r=0.650,P<0.05)、与TSGF存在正相关(r=0.598,P<0.05);AFU、AFP、TSGF、miRNA-21、miRNA-192对于诊断HCC患者均具有较好的区分价值(AUC均>0.7);AFU、AFP、TSGF联合诊断HCC的ROC AUC为0.850;将miRNA-21、miRNA-192纳入上述联合诊断体系,AUC增加至0.881。结论血清miRNA-21、miRNA-192对于HCC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与部分临床常用的HCC肿瘤标志物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趋势,将其纳入当前诊断体系有助于提升HCC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肝细胞性肝癌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16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顺东 熊昌清 +2 位作者 吴国栋 尹明红 王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06-307,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失代偿期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肝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舟 王文虎 +1 位作者 黄顺东 吴国栋 《肝脏》 2020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肝损伤情况,跟踪其进展情况以期了解临床意义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53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肝功能情况、预后转归及治疗周期。结果53例普通型新冠肺患者中有10例...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肝损伤情况,跟踪其进展情况以期了解临床意义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53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肝功能情况、预后转归及治疗周期。结果53例普通型新冠肺患者中有10例出现肝损伤,主要表现为ALT和/或AST升高,均预后良好。其中合并肝损伤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5.2 d,肝功能正常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1.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合并肝损伤相对常见,其发病机制可能与SARS-CoV-2感染有关。ALT和AST也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预后的一个血清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损伤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