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被虫草无性型单孢子株间和单孢子株内的营养亲和性 被引量:19
1
作者 梁宗琦 R.T.V.福克斯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6-223,共8页
在含5%氨酸钾的KMM和KPS培养基上,粉被虫草无性型以3种途径产生不利用硝酸盐的突变株(nit突变株)。(1)由菌落基质菌丝形成的快速生长气生菌丝角变;(2)菌落表面快速生长的气生菌丝;(3)菌落基质菌丝缓慢生长形成的基质菌丝角变... 在含5%氨酸钾的KMM和KPS培养基上,粉被虫草无性型以3种途径产生不利用硝酸盐的突变株(nit突变株)。(1)由菌落基质菌丝形成的快速生长气生菌丝角变;(2)菌落表面快速生长的气生菌丝;(3)菌落基质菌丝缓慢生长形成的基质菌丝角变。来自18个单孢子株的94个nit突变株中,64.8%的突变株是稳定的。配对试验结果表明:在全部19个配对中,单孢子株内配对率为57.9%,单孢子株间配对率为42.1%。在全部nit突变株中,Cp-14c3突变株与其它突变株间的配对率最高(18.2%)。单孢子株间配对率高的孢子株是Cp-14Cp-7,Cp-5和Cp-6,将来自Cp-14同一单孢子株的Cpe-14C3分别与Cp-14cl和Cp-14c4nit突变株配对后发现,它们形成的浓密生长配接线的颜色是不相同的,前者橙色,后者白色。统计结果发现,所试全部的单泡子株可分成11个营养亲和群(VCGs),那些含有易与其它菌株配对的nit突变株的单孢子株,如Cp-1,Cg-4,Cp-5,Cp-6,Cp-7,Cp-13,和Cp-14等皆在同一营养亲和群内。用Hoche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发现,野生型菌株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单核,nit突变株的少量分生孢子中可见双核,互补配对形成的浓密菌丝丛中的分生孢子则常见双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虫草属 粉被虫草 单孢子株 营养亲和性
下载PDF
核盘菌在亚麻上侵染致病的微观过程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谦 Fox,RTV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第1次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核盘菌在亚麻叶片上侵染致病的微观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结果表明,该菌在侵入叶表面之前可能产生某些酶类物质来软化溶解亚麻叶表面角质层,以帮助该菌对叶表面的侵入。
关键词 亚麻 核盘菌 致病机理 电镜观察
下载PDF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在大豆叶片上致病过程的初步电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谦 R. T. V. Fox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12-317,共6页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核盘菌在大豆叶片上的侵染过程,初步发现该病菌首先在大豆叶表面上形成复合附着器。该附着器可能产生某些酶类软化溶解大豆叶表面,以帮助该病菌侵入叶片内。侵入叶片以后,该病菌既能在叶肉细胞间又能在叶肉细胞内生...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核盘菌在大豆叶片上的侵染过程,初步发现该病菌首先在大豆叶表面上形成复合附着器。该附着器可能产生某些酶类软化溶解大豆叶表面,以帮助该病菌侵入叶片内。侵入叶片以后,该病菌既能在叶肉细胞间又能在叶肉细胞内生长。在此过程中,该菌仍借助于酶的分解作用破坏寄主组织,直至再突破叶面角质层,出现在叶面上。然后该菌在叶面上形成菌核。在大豆不同生育期,该病原侵染寄主大豆的速度有所不同。苗期最快,花期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核盘菌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