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和腰围与肾结石住院风险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汪涵 樊俊宁 +7 位作者 余灿清 郭彧 裴培 陈君石 陈铮鸣 吕筠 李立明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协作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4-161,共8页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BMI)和腰围与肾结石住院风险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剔除基线自报患有慢性肾病、恶性肿瘤、BMI和腰围为极端值的研究对象,最终纳入502096人。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BMI)和腰围与肾结石住院风险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剔除基线自报患有慢性肾病、恶性肿瘤、BMI和腰围为极端值的研究对象,最终纳入502096人。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MI和腰围与肾结石住院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研究对象随访(10.7±2.2)年,随访期间记录肾结石导致的首次住院共12396例。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以BMI(kg/m^(2))20.5~22.4者为参照组,<18.5、18.5~20.4、22.5~23.9、24.0~25.9、26.0~27.9、28.0~29.9、≥30.0者的风险比(HR)(95%CI)依次为:0.96(0.87~1.05)、0.94(0.88~1.00)、1.11(1.05~1.17)、1.25(1.18~1.32)、1.29(1.21~1.37)、1.39(1.28~1.50)、1.54(1.40~1.71);BMI每增加1 kg/m^(2),肾结石住院风险的HR值增加4%(HR=1.04,95%CI:1.04~1.05)。与腰围(cm)75.0~79.9者相比,<65.0、65.0~69.9、70.0~74.9、80.0~84.9、85.0~89.9、90.0~94.9、≥95.0者的HR值(95%CI)依次为:0.82(0.74~0.91)、0.85(0.80~0.92)、0.95(0.89~1.00)、1.16(1.09~1.22)、1.22(1.15~1.30)、1.28(1.19~1.38)、1.46(1.35~1.58);腰围每增加5 cm,肾结石住院风险的HR值增加9%(HR=1.09,95%CI:1.08~1.10)。在上述模型中相互调整BMI或腰围后,BMI与肾结石住院风险的关联消失,腰围与肾结石住院风险的关联趋势不变。结论中国成年人BMI和腰围与肾结石住院风险呈正向关联,腰围增加是肾结石住院风险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腰围 肾结石 队列研究 中国人
原文传递
中国儿童肥胖的遗传易感性与成年期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文秀 黄宁浩 +8 位作者 吕筠 余灿清 郭彧 裴培 杜怀东 陈君石 陈铮鸣 黄涛 李立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5-451,共7页
目的分析儿童肥胖的测量学指标BMI相关基因序列变异与发生缺血性心脏病(IHD)、急性冠心病事件(MCE)的关联。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6.9万余名具有全基因组遗传数据的样本,剔除基线时患有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的个体,最终纳... 目的分析儿童肥胖的测量学指标BMI相关基因序列变异与发生缺血性心脏病(IHD)、急性冠心病事件(MCE)的关联。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6.9万余名具有全基因组遗传数据的样本,剔除基线时患有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的个体,最终纳入64454人。采用既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显著性遗传位点构建儿童BMI遗传风险评分,并根据其五分位数进行分组,最低五分位组为低遗传风险组,最高五分位组为高遗传风险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儿童BMI的遗传风险评分与IHD、MCE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研究对象平均随访10.7年,期间新发IHD 7073例,MCE 1845例。调整了性别、年龄、地区及前10个遗传主成分后,与低遗传风险组相比,高遗传风险组发生IHD、MCE的HRs值(95%CIs)分别为1.10(1.02~1.18)、1.10(0.95~1.27)。遗传风险评分每增加一个标准差,IHD的发病风险增加4%(2%~6%)(线性趋势P=0.001)。进一步调整基线BMI后,高遗传风险组与低遗传风险组的效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遗传风险评分与IHD发病风险间仍具有线性趋势(P=0.019)。结论成年人IHD风险随儿童肥胖遗传易感性的增加而增加,提示儿童肥胖是发生IHD的危险因素。儿童肥胖作为一个容易识别的特征,应定期关注其变化情况,实现成年人IHD的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肥胖 缺血性心脏病 遗传易感性
原文传递
中国成年人体力活动与肌肉重量、力量及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潘烺 吴曼 +9 位作者 温俏睿 吕筠 郭彧 裴培 杜怀东 陈君石 余灿清 陈铮鸣 李立明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协作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168,共7页
目的探索我国成年人体力活动、休闲静坐时间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的第二次重复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活动水平、休闲静坐时间与低四肢肌肉重量指数(ASMI)、低全身肌肉重量指... 目的探索我国成年人体力活动、休闲静坐时间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的第二次重复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活动水平、休闲静坐时间与低四肢肌肉重量指数(ASMI)、低全身肌肉重量指数(TSMI)、低肌肉力量和低肌肉质量(AMQ)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纳入24245名研究对象,体力活动水平为(18.3±13.8)MET-h/d,休闲静坐时间为(4.4±1.9)h。以体力活动最低组为参照组,高水平的体力活动与较低的低ASMI、低TSMI、低手握力和低AMQ有关,对应的OR值(95%CI)分别为0.68(0.60~0.77)、0.66(0.58~0.75)、0.82(0.72~0.94)和0.84(0.74~0.95)。工作、交通、家务和休闲相关体力活动亚型亦与上述指标呈现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与休闲静坐时间最短组相比,静坐时间最长组低TSMI的危险性增加(OR=1.13,95%CI:0.99~1.30)。结论体力活动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呈负相关,而休闲静坐时间与低肌肉重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静坐 肌肉重量 手握力 肌肉质量
原文传递
中国成年人饮茶与死亡风险的前瞻性关联研究
4
作者 聂佳 陈璐 +6 位作者 余灿清 郭彧 裴培 陈君石 陈铮鸣 吕筠 李立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5-153,共9页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饮茶与全因死亡和死因别死亡风险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分析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饮茶信息为基线自报。死亡信息主要通过链接死亡监测系统获取。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HR)及其95%CI。结果纳入...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饮茶与全因死亡和死因别死亡风险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分析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饮茶信息为基线自报。死亡信息主要通过链接死亡监测系统获取。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HR)及其95%CI。结果纳入分析的438443例研究对象随访11.1年共发生死亡34661例。与从不饮茶者相比,当前非每日饮茶者和每日饮茶者全因死亡HR值(95%CI)依次为0.89(0.86~0.91)和0.92(0.88~0.95)。分性别分析显示,饮茶对全因死亡风险的保护作用主要见于男性(交互P<0.05)。与从不饮茶者相比,当前每日饮茶者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死因的HR值(95%CI)依次为0.83(0.76~0.92)、0.82(0.69~0.97)、0.86(0.78~0.94)、1.03(0.97~1.09)、1.00(0.87~1.16)、0.84(0.78~0.90)。在不吸烟且不过量饮酒者中,每日饮茶与恶性肿瘤死亡风险间不存在有统计学显著性的关联,但在吸烟或过量饮酒者中,每日饮茶者死于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交互P<0.001)。结论饮茶者的全因死亡和部分死因别死亡的风险降低;但饮茶与恶性肿瘤的死亡风险不存在关联,反而在同时伴有吸烟或过量饮酒习惯者中表现出增加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 死亡风险 前瞻性研究 中国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