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窦内皮细胞对肝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符思远 罗杏英 +4 位作者 门秀丽 张文健 娄晋宁 许诚 李宓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566-572,共7页
目的:探讨永生化人肝窦内皮细胞(IHLESC)能否提高肝细胞的代谢、解毒及合成功能。方法:设立永生化人肝细胞(IHH)单独培养组和IHLESC与IHH共培养组,评价两种不同培养方式对肝细胞代谢、解毒和合成功能的影响;将两组细胞分别接种于微载体... 目的:探讨永生化人肝窦内皮细胞(IHLESC)能否提高肝细胞的代谢、解毒及合成功能。方法:设立永生化人肝细胞(IHH)单独培养组和IHLESC与IHH共培养组,评价两种不同培养方式对肝细胞代谢、解毒和合成功能的影响;将两组细胞分别接种于微载体上,分别与肝衰竭患者血浆共孵育,比较两组IHH的解毒功能。结果:相比于单独培养组,共培养组IHH密切接触,聚集成团。共培养组IHH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鸟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A1(UGT1A1)、白蛋白(ALB)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P<0.01)。共培养组血浆总胆红素的下降及血浆尿素的上升均比单独培养组显著(P<0.01)。结论:用IHH与IHLSEC在微载体上共培养制备成新型生物人工肝的核心材料,可提高生物人工肝细胞的代谢、解毒及合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生化人肝细胞 永生化人肝窦内皮细胞 共培养 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无血清微载体培养对永生化人肝细胞增殖及其凝血因子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斌焕 门秀丽 +4 位作者 罗杏英 李盼 娄晋宁 许诚 李宓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30-434,F0004,共6页
目的观察无血清微载体培养对永生化人肝细胞(IHH)凝血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生物人工肝的安全性。方法实验分为有血清微载体培养IHH组和无血清微载体培养IHH组,分别培养0、5、10、15、20 d后观察两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应... 目的观察无血清微载体培养对永生化人肝细胞(IHH)凝血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生物人工肝的安全性。方法实验分为有血清微载体培养IHH组和无血清微载体培养IHH组,分别培养0、5、10、15、20 d后观察两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两种培养方式对IHH凝血因子I、II、V、VII、VIII、IX、X、XI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经0、5、10、15、20 d培养后,镜下两组细胞同时间点细胞密度相似,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两组细胞均能表达FI、FII、FV、FVII、FVIII、FIX、FX、FXI的mRNA,无血清培养组mRNA表达量相对较高(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两组细胞均可表达以上8种凝血因子蛋白,两组细胞的FI、FII、FVIII、FX、FXI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血清培养组FV、FVII、FIX的蛋白表达量相对增高(P<0.05)。结论成功建立无血清微载体培养IHH体系,且无血清微载体培养对IHH凝血因子的产生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血清微载体培养 永生化人肝细胞 凝血因子
原文传递
计算毒理学与中药毒性预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朱永亮 叶祖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424-2429,共6页
计算毒理学近几年受到美国及欧盟相关立法及研究机构的重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药毒性预测及环境化合物的安全评价。化合物毒性预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化合物本身为基础的计算方法,主要是研究结构与毒性的定量关系;另一类是以... 计算毒理学近几年受到美国及欧盟相关立法及研究机构的重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药毒性预测及环境化合物的安全评价。化合物毒性预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化合物本身为基础的计算方法,主要是研究结构与毒性的定量关系;另一类是以毒性靶分子结构为基础的方法,又被称为分子机理法。我国在环境化合物的毒性预测、算法及建立构效模型上取得进展,将计算毒理学应用于新药研发已经起步,但尚未见到计算毒理学用于中药及其化合物毒性的研究。而国外在天然化学成分的毒性预测、结构毒性关系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进展。由于中药化学成分与人工合成化合物在化学空间的差别,同时中药是多组分的混合物,毒性预测有较大的挑战性。随着"组学"技术被更多地应用于化合物毒性的研究,计算毒理学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应用也有新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毒性 计算 预测
原文传递
不同异位发酵床垫料的粪污处理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殷小冬 赵贺 +5 位作者 高飞 李辉信 焦加国 林曜朋 毕文 陈春根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1期96-101,共6页
为了比较不同垫料的猪粪水消纳能力,本试验利用微生物异位发酵床技术,以锯末和稻壳为垫料,比较分析不同垫料配比的发酵工艺、发酵产物的理化性质及粪污消纳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垫料含水量为70%的情况下,各垫料均能正常发酵。垫料温... 为了比较不同垫料的猪粪水消纳能力,本试验利用微生物异位发酵床技术,以锯末和稻壳为垫料,比较分析不同垫料配比的发酵工艺、发酵产物的理化性质及粪污消纳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垫料含水量为70%的情况下,各垫料均能正常发酵。垫料温度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垫料的55℃以上高温期均维持了20天以上,其中稻壳垫料的最高温度达到了69.5℃。垫料发酵过程中为弱碱性,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不同垫料的有机碳含量变化均不大,但氮含量不断减少,磷和钾含量有所上升。锯末垫料的粪污消纳能力是稻壳垫料的2倍,锯末比稻壳更适合用做发酵床的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发酵床 畜禽粪便 垫料
下载PDF
中药化学成分对大鼠心脏毒性的QSAR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雷蕾 王新洲 +5 位作者 张黎 亢力 杨策 朱永亮 叶祖光 钱向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9期1833-1837,共5页
目的:建立中药化学成分对大鼠心脏毒性的预测方法,为常规的动物实验提供参考,为中药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方法:本文使用Mold 2软件(Version 2.0.0)对收集到的1 034个化学成分进行了分子描述符计算,采用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 目的:建立中药化学成分对大鼠心脏毒性的预测方法,为常规的动物实验提供参考,为中药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方法:本文使用Mold 2软件(Version 2.0.0)对收集到的1 034个化学成分进行了分子描述符计算,采用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RF)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对描述符进行筛选。然后使用推进式决策树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正则化判别分析算法和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模型,分别计算了模型的准确率和Kappa值,筛选出最优预测模型,并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预测。结果:通过比较预测模型的准确度和Kappa值,得出随机森林模型为最优算法模型,准确率为86.3%,Kappa值为0.725。最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记载的有毒中药,例如吴茱萸、北豆根、九里香等包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预测,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结论:定量构效关系模型(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预测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临床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心脏毒性 中药化学成分 预测研究 QSAR
下载PDF
益生菌复配富铬酵母缓解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于雷雷 周兴婷 +3 位作者 翟齐啸 郭仁妹 崔树茂 陈卫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62,共10页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在逐年上升,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将具有缓解2型糖尿病功能的鼠李糖乳杆菌CCFM0528、植物乳杆菌X1与富铬酵母进行复配,探究复配配方是否具有协同降糖...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在逐年上升,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将具有缓解2型糖尿病功能的鼠李糖乳杆菌CCFM0528、植物乳杆菌X1与富铬酵母进行复配,探究复配配方是否具有协同降糖作用。实验动物被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乳酸菌组、复合组。通过喂食高脂饲料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来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造模组体重明显降低,血糖达到造模标准,建模成功。乳酸菌组和复合组血糖明显降低,其中复合组降糖效果更加明显,血脂水平和炎症水平都得到缓解,说明复合组对缓解2型糖尿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此结果为开发安全有效的具有缓解2型糖尿病的益生菌复配产品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乳杆菌 富铬酵母 2型糖尿病 血糖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变异与分子诊断 被引量:11
7
作者 熊子军 张喆 +2 位作者 王雅琦 朱德芹 郭佑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3-478,共6页
快速准确的分子诊断是控制传染病和疫情暴发的关键工具。随着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肺炎患者数量迅速增加和疫情蔓延,已有SARS-CoV-2基因组序列、核酸检测的诊断试剂和方法相继报道,高深度全基因组测序和RT-PCR是目前检测S... 快速准确的分子诊断是控制传染病和疫情暴发的关键工具。随着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肺炎患者数量迅速增加和疫情蔓延,已有SARS-CoV-2基因组序列、核酸检测的诊断试剂和方法相继报道,高深度全基因组测序和RT-PCR是目前检测SARS-CoV-2的重要方法。但是,核酸检测阴性而影像学诊断阳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案例逐步增加,因此,提高核酸分子诊断的效能和灵敏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SARS-CoV-2的起源、动物和人的传播途径、分子诊断及临床治疗、疫情暴发科学预警等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遗传学、基因组学、病毒学和进化生物学的角度,对SARS-CoV-2基因组变异与分子诊断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分析。通过比较SARS-CoV-2与SARS-CoV(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以及感染患者基因组变异,以期为精准快速的分子诊断、抗病毒药物的靶点筛选提供依据,同时为SARS-CoV-2追踪溯源、精准快速核酸分子诊断方案设计、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基因组 序列变异 毒株 分子分型 新型冠状病毒
下载PDF
癌症液体活检新思路:数字PCR检测DNA甲基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曹雷 郭利娟 +2 位作者 郭晓锦 巩燕 李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85-1100,共16页
癌症的早期诊断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微创采集人体体液的液体活检方法可避免传统肿瘤组织活检方法侵入性和异质性的问题,逐渐成为癌症诊断的新方式.另外,DNA甲基化作为预测癌症发生发展的标志物,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传统DNA甲基... 癌症的早期诊断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微创采集人体体液的液体活检方法可避免传统肿瘤组织活检方法侵入性和异质性的问题,逐渐成为癌症诊断的新方式.另外,DNA甲基化作为预测癌症发生发展的标志物,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传统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灵敏度不高,且容易出现假阳性.近年来,数字PCR技术因其超高的检测灵敏度和精确度、无需标准曲线即可进行核酸绝对定量检测的优势,被用于DNA甲基化的定量检测中.本文首先介绍了DNA甲基化与癌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总结了传统DNA甲基化检测方法及其在癌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阐述了基于不同核酸样本分散方法的数字PCR技术及其在微量DNA甲基化检测中的优势,总结了采用数字PCR技术检测癌症患者体液中DNA甲基化的具体步骤,列举了数字PCR技术在癌症DNA甲基化检测中的研究成果及应用进展,最后提出了数字PCR技术检测癌症DNA甲基化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并对数字PCR技术在癌症液体活检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数字PCR 液体活检 癌症早期诊断
下载PDF
黑色素瘤小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申付文 叶立 +3 位作者 刘敬阁 朱永亮 陶敏 钱向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1-287,共7页
黑色素瘤(melanoma)是一种恶性的黑色素细胞肿瘤。我国黑色素瘤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而中晚期黑色素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发新的治疗药物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当前黑色素瘤靶向药物进行了总结,重点讨论了MAPK/ERK信号通路的抑制剂(... 黑色素瘤(melanoma)是一种恶性的黑色素细胞肿瘤。我国黑色素瘤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而中晚期黑色素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发新的治疗药物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当前黑色素瘤靶向药物进行了总结,重点讨论了MAPK/ERK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如BRAF抑制剂和MEK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MAPK/ERK信号通路 BRAF抑制剂 MEK抑制剂 佯谬抑制剂 小分子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数学模型的药物成分肾毒性预测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新洲 朱永亮 +4 位作者 金若敏 刘敬阁 钱向平 姚广涛 叶祖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565-1568,1578,共5页
目的:探索使用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预测中药成分肾毒性。方法:从西药不良反应数据库(side effect resource,SIDER)收集得到了876个化合物(有肾毒不良反应记录的344个,无肾毒不良... 目的:探索使用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预测中药成分肾毒性。方法:从西药不良反应数据库(side effect resource,SIDER)收集得到了876个化合物(有肾毒不良反应记录的344个,无肾毒不良反应记录的532个),在对其描述符计算、挑选后,利用k近邻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模型构建,然后用22个中药成分作为外部测试集进行模型验证评价。结果:利用k近邻算法当参数k为1时构建的模型对有肾毒数据集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其对外部测试集中有肾毒成分的预测准确率也最高,达到64.29%。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的模型虽然有较高的自身预测准确率(80.25%),但是其对外部测试集的预测准确率仅有45.45%。结论:采用k近邻算法构建的模型对外部测试集22个中药成分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毒预测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K近邻算法 支持向量机算法
原文传递
植物乳杆菌最适生长底物解析及高密度培养工艺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玉林 黄洁 +5 位作者 崔树茂 唐鑫 毛丙永 赵建新 张灏 陈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27,共9页
为提高植物乳杆菌的增殖浓度,分别测定菌株在添加不同氮源、不同缓冲盐、不同浓度的MnSO4和不同促生长物质时菌株的生长浓度。结果表明,酵母类氮源是植物乳杆菌的最适氮源,缓冲盐在恒pH培养时对菌株生长无促进作用,锰浓度与最高活菌数... 为提高植物乳杆菌的增殖浓度,分别测定菌株在添加不同氮源、不同缓冲盐、不同浓度的MnSO4和不同促生长物质时菌株的生长浓度。结果表明,酵母类氮源是植物乳杆菌的最适氮源,缓冲盐在恒pH培养时对菌株生长无促进作用,锰浓度与最高活菌数呈正相关,在以酵母浸粉为氮源时植物乳杆菌培养不需要添加其他生长因子。进一步优化菌株的最适pH值和碳氮比,基于可耐受渗透压,优化恒pH培养和恒pH自动反馈补料培养基和培养工艺,得到各菌株的最适培养策略。3株菌的最适氮源添加量为40~45 g/L,MnSO4的最适添加量为0. 25 g/L,最适碳氮比为对数生长期生长速率被抑制时的碳氮消耗比。恒pH 5. 5自动反馈补料培养植物乳杆菌X1,活菌数达到4. 1×10^10CFU/mL;恒pH 5. 5分批培养植物乳杆菌N8,活菌数达到2. 9×10^10CFU/m L;恒pH 6. 0分批培养植物乳杆菌N9,活菌数达到6. 2×10^10CFU/mL。该研究结果的应用将显著提高植物乳杆菌的工业化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氮源 渗透压 培养策略 活菌数
下载PDF
荧光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英夫利西单抗血药浓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扣柱 丁肖梁 +4 位作者 陈卫昌 奚沁华 庞雪芹 朱凡 缪丽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625-2628,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免疫层析法(fluorescence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 FIC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 IFX)血药浓度结果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方法:采用已上市的IFX药物浓度测定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与实验... 目的:探讨荧光免疫层析法(fluorescence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 FIC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 IFX)血药浓度结果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方法:采用已上市的IFX药物浓度测定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与实验室建立的检测IFX浓度的ELISA方法测定克罗恩病患者血液样本IFX浓度。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Passing-Bablok回归、单样本t检验、Bland-Altman散点图和Cohen’s Kappa系数等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44份血液样本,FICA和ELISA法检测IFX结果的Spearman系数为0.87(P<0.01)。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显示,FICA和ELISA法检测IFX结果的回归方程为CFICA=0.507 1CELISA+0.623 0。单样本t检验提示2种方法检测IFX结果差值与0有显著差异。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FICA与ELISA法所测IFX血药浓度的差值中有91.43%(32/35)在一致性界限内(差值均值±1.96 SD)。对2种分析方法检测IFX结果定性分析表明一致性为68.18%(30/44),Cohen’s KAppa系数为0.51。结论:FICA与ELISA法检测IFX结果高度相关,但一致性存在差异。ELISA法所测IFX浓度结果高于FICA,提示运用IFX检测结果进行临床决策时要关注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西单抗 荧光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克罗恩病 血药浓度
原文传递
我国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志强 崔亚青 +2 位作者 王素华 吴志刚 朱皓强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8期235-235,237,共2页
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由一些特殊功能的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作物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微生物制品。本文综述了复合微生物肥的功能特点与作用,介绍了国内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状,并对复合微生物肥料... 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由一些特殊功能的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作物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微生物制品。本文综述了复合微生物肥的功能特点与作用,介绍了国内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状,并对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肥料 特点与作用 行业现状 发展前景
下载PDF
利用树模型预测中药成分的肝毒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叶立 王新洲 +5 位作者 朱永亮 金若敏 叶祖光 姚广涛 刘敬阁 钱向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583-1588,共6页
目的建立能够预测中药成分肝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方法从LTKB数据库和国内文献中收集得到了286个人工合成化合物和62个中药成分,作为建立预测模型的训练集,利用简单决策... 目的建立能够预测中药成分肝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方法从LTKB数据库和国内文献中收集得到了286个人工合成化合物和62个中药成分,作为建立预测模型的训练集,利用简单决策树、随机森林和推进式决策树3种树形算法进行模型构建。为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选择了22个中药成分(外部测试集)进行肝毒性实验,然后将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种树形算法模型均具有较好的自我预测能力,模型内部交叉验证(1eave—one—out和leave一10%一out)结果都在78%~85%之间;但简单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模型对无肝毒化合物预测的准确率显著低于对有肝毒化合物预测的准确率,显示了较大的对有肝毒化合物预测的偏爱性;而利用推进式决策树算法所构建模型的预测偏爱性较小,总体预测能力也较高(准确率82%)。因此选用推进式决策树模型作为最优模型,对外部测试集中22个中药成分的肝毒性进行预测,准确率达到73%,比单用人工合成化合物作为训练集所构建的模型有更高的预测准确率和更小的偏爱性。结论用人工合成化合物及中药成分作为训练集,建立了对中药成分的肝毒预测能力较高的推进式决策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成分 肝毒性预测 推进式决策树 定量构效关系(QSAR)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紫堇属植物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桂正杰 申凯 +3 位作者 黄明浩 李光伟 黄泰奇 金卫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10-419,共10页
为了比较不同产地紫堇属植物的生物碱类成分差异,并探究地锦苗中的生物碱类成分,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酸性染料比色法比较不同产地紫堇属植物的原阿片碱和总生物碱含量差异,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 为了比较不同产地紫堇属植物的生物碱类成分差异,并探究地锦苗中的生物碱类成分,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酸性染料比色法比较不同产地紫堇属植物的原阿片碱和总生物碱含量差异,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鉴定地锦苗中生物碱类成分。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紫堇属植物的原阿片碱和总生物碱含量差异不明显;通过比对相关文献和质谱数据,确定了UPLC-Q-TOF-MS检测结果中的13种生物碱,包括1个缩醛类丽春花定碱类、1个简单异喹啉类、2个普罗托品类、2个原小檗碱类、1个苯酞异喹啉类、4个苯菲啶类、1个四氢小檗碱类、1个阿朴啡类。上述检测结果可对紫堇属药用植物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堇属 总生物碱 HPLC UPLC-Q-TOF-MS
下载PDF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富集技术在NIPT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莹 赵国栋 +1 位作者 乔龙威 王挺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5期1087-1090,共4页
目前,基于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的无创产前检测(NIPT)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产前筛查染色体非整倍体数目异常,且有效地降低了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出生,在出生缺陷二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但由于孕妇个体差异因素(如孕妇肥胖、异卵双胎... 目前,基于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的无创产前检测(NIPT)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产前筛查染色体非整倍体数目异常,且有效地降低了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出生,在出生缺陷二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但由于孕妇个体差异因素(如孕妇肥胖、异卵双胎、胎盘嵌合等因素)导致外周血游离DNA中胎儿DNA比例较低,使得NIPT技术在应用中面临一定挑战。对孕妇外周血中的短片段胎儿游离DNA进行富集后再分析的NIPT技术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且对于降低传统NIPT技术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具有明显改善效果。本文针对几种常见的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富集技术在NIPT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NIPT在临床应用改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外周血 胎儿游离DNA 富集 无创产前检测
原文传递
4种根际促生菌对菘蓝生长与生理的影响
17
作者 鲍婷婷 孙莉琼 +3 位作者 李晓帆 李宇峰 唐晓清 王康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4-863,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4种不同根际促生菌对菘蓝根际环境改变、生长及生理的影响,为菘蓝绿色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4种根际促生菌(肠杆菌GS-22、芽胞杆菌GS-27、鞘氨醇杆菌GS-72和不动杆菌GS-103)单施的方法开展盆栽试验,测定土壤...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4种不同根际促生菌对菘蓝根际环境改变、生长及生理的影响,为菘蓝绿色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4种根际促生菌(肠杆菌GS-22、芽胞杆菌GS-27、鞘氨醇杆菌GS-72和不动杆菌GS-103)单施的方法开展盆栽试验,测定土壤理化指标、菘蓝生长指标、光合指标、营养物质与相关酶活性以及活性成分等,评价根际促生菌对菘蓝的促生效果。[结果]4种根际促生菌对土壤理化性质有不同程度影响,GS-22和GS-72能够提高土壤全氮含量,GS-22和GS-103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提高。接种根际促生菌,土壤脲酶、土壤碱性磷酸酶和土壤蔗糖酶活性较不接种土壤根际菌(CK)的增幅分别为33.78%~73.70%、49.51%~83.93%和8.10%~186.26%。4种根际促生菌促进菘蓝生长,增加株高、主根直径、干重、鲜重等,其中GS-22对菘蓝生长性状影响最显著。根际促生菌对菘蓝生理也有显著影响,各处理菘蓝硝酸还原酶、蔗糖合成酶、酸性磷酸酶活性较CK分别增加53.81%~125.19%、57.64%~76.54%和7.87%~22.78%。4种根际菌有利于菘蓝营养物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与活性成分(总黄酮、靛蓝、靛玉红)的积累,其中GS-22与GS-27处理均可提高总黄酮、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结论]菘蓝根际促生菌GS-22、GS-27、GS-72和GS-103具促生能力,能够改良土壤环境,对菘蓝的生长与生理过程有促进作用,其中GS-27的综合效果最佳。所筛选的菌株可为开发菘蓝专用微生物菌肥、实现药材增产增效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根际促生菌 根际环境 促生能力 生长 生理
下载PDF
基于ORF7基因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T-RAA检测方法的建立
18
作者 于娜 马佳镁 +6 位作者 张紫薇 黄春媛 范悦轩 郑佳馨 张艳 刘光亮 曹宗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119,共3页
根据GenBank公布的ORF7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RRSVORF7基因反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T-RAA)荧光法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RT-RAA荧光法在42℃、20min内即可检测到PRRSV特异性扩增曲线,最低检测浓度为9.9×10^(6)... 根据GenBank公布的ORF7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RRSVORF7基因反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T-RAA)荧光法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RT-RAA荧光法在42℃、20min内即可检测到PRRSV特异性扩增曲线,最低检测浓度为9.9×10^(6)copies/μL;与PRVBartha-K61、PCV、CSFV、PRRSVGD、PRRSVXH-GD、PRRSVGM2、PRRSVCH-1a病毒均无交叉反应。分别对157份样品进行荧光RT-RAA法与PCR方法的检测进行比对,结果显示,荧光RT-RAA法敏感性为94.0%,特异性为100%。建立的PRRSV荧光RT-RAA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ORF7基因 反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 特异性 灵敏度
下载PDF
大鼠血浆中雷公藤红素的HPLC法测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薛云云 玛尔江.巴哈.提别克 +2 位作者 王彦 朱永亮 阎超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32-535,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雷公藤红素。大鼠尾静脉给药,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以大黄素为内标,使用C_(18)色谱柱,以甲醇-10%乙酸(9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25 nm。雷公藤红素在0.05~1.6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雷公藤红素。大鼠尾静脉给药,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以大黄素为内标,使用C_(18)色谱柱,以甲醇-10%乙酸(9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25 nm。雷公藤红素在0.05~1.6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鼠尾静脉注射雷公藤红素(1 mg/kg)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_(max)(0.48±0.11)μg/ml,t_(max)(5.0±0.0)min,AUC_(0-t)(23.45±1.01)μg·ml^(-1)·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高效液相色谱 药动学 测定
原文传递
儿茶素单体对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金红娜 宋烨威 +1 位作者 崔卫波 谢宏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7-353,共7页
通过腹腔注射300 mg·kg-1氧嗪酸钾盐建立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儿茶素单体对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进一步进行血清、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实验和体外XOD抑制试验。结果显示,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 通过腹腔注射300 mg·kg-1氧嗪酸钾盐建立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儿茶素单体对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进一步进行血清、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实验和体外XOD抑制试验。结果显示,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EGC)的灌胃剂量均为600 mg·kg-1时,在体内具有极显著降尿酸的作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23%(P<0.001)、35%(P<0.001)和37%(P<0.001);ECG可降低小鼠血清和肝脏XOD活性,分别降低了31%(P<0.01)和32%(P<0.05);在体外ECG和EGCG具有抑制XOD活性的作用。因此,EC、ECG和EGC具有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作用,其中ECG的降尿酸效果与抑制小鼠体内XOD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高尿酸血症 黄嘌呤氧化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