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腓肠肌内侧头动脉供血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刘澒洞 周正虎 +6 位作者 李雷 鞠文 李昌松 夏宇航 陈鲁成 巨积辉 刘跃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99-102,115,共5页
目的探讨以腓肠肌内侧头动脉为受区供血动脉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9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的11例小腿复杂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存在小腿大面积皮肤及皮下... 目的探讨以腓肠肌内侧头动脉为受区供血动脉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9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的11例小腿复杂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存在小腿大面积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缺损,均接受游离对侧大腿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受区以腓肠肌内侧头动脉为供血动脉,供区皮肤直接缝合。结果11例患者11块游离皮瓣均成活,供区、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出院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5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创面愈合良好,皮瓣外观、弹性良好;所有患者恢复正常膝、踝关节功能,具有自主生活能力;供区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末次随访时,皮瓣感觉功能评定为S 3级者2例、S 2级者9例;患肢功能评分达优者5例、良者6例,优良率高达100%。结论腓肠肌内侧头动脉血管口径适于吻合、位置恒定,以该动脉供血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严重创面,可有效覆盖软组织缺损,并避免损伤小腿残留主干血管,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创面 腓肠肌内侧头动脉 股前外侧皮瓣 血管吻合
下载PDF
不同闭合方式的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术后供区并发症的分析
2
作者 张盼 李雷 +1 位作者 唐林峰 巨积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 分析不同供区闭合方式的背阔肌肌皮瓣术后供区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手外科收治的52例背阔肌肌皮瓣手术患者。其中游离背阔肌肌皮瓣30例,带蒂转移背阔肌肌皮瓣22例;修复创面43例... 目的 分析不同供区闭合方式的背阔肌肌皮瓣术后供区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手外科收治的52例背阔肌肌皮瓣手术患者。其中游离背阔肌肌皮瓣30例,带蒂转移背阔肌肌皮瓣22例;修复创面43例,行肢体功能重建9例,皮瓣面积10 cm×4 cm~43 cm×15 cm,手术时间2.0~10.5 h。按照供区闭合方式分为直接缝合组(36例)和植皮组(16例),比较两组供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6~38个月。其中缝合组13例“蜈蚣足”样增生瘢痕;2例血肿;2例部分切口裂开;1例感染;1例瘢痕挛缩。植皮组7例贴肌肉瘢痕;5例“蜈蚣足”样增生瘢痕;4例血肿;4例植皮坏死;3例凹陷畸形;1例瘢痕挛缩;1例肩关节功能障碍。不同供区闭合方式的供区并发症中,血肿、感染、伤口裂开、活动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在异常瘢痕、凹陷畸形发生率上小于植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植皮及切口减张美容缝合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肌皮瓣 供区 闭合方式 并发症
原文传递
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家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17-0020,共4页
针对上肢骨折手术麻醉,探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1月-12月收治的70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采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 针对上肢骨折手术麻醉,探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1月-12月收治的70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采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手术指标、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手术后,实验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小于对照组,血流量大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上肢骨折患者,在手术麻醉操作中可以应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法,方法 能够将神经组织等清晰地呈现在麻醉师视野,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缩短麻醉操作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很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定位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 麻醉
下载PDF
严重肢体创伤创面早期修复专家共识
4
作者 芮永军 戚剑 +5 位作者 唐举玉 郑宪友 巨积辉 施海峰 顾立强 徐永清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8-382,共15页
严重创伤是全球第6大致死因素,约占世界死亡人口的10%[1-2]。其中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在16分以上、常可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的称之为严重创伤[3-4]。随着我国工业、交通、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严重创伤患者也日益增多... 严重创伤是全球第6大致死因素,约占世界死亡人口的10%[1-2]。其中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在16分以上、常可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的称之为严重创伤[3-4]。随着我国工业、交通、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严重创伤患者也日益增多,同时累及皮肤、肌肉、神经、血管、骨骼等的严重肢体创伤亦呈上升趋势[5-8]。严重肢体创伤作为严重创伤中的一部分,常合并其他器官的损伤,在经历抢救生命、保肢等救治过程后,常留下复杂创面需要修复[9]。由于对严重肢体创伤后创面修复理念与不断改进的修复技术掌握的程度不一致,最终导致修复的效果也参差不齐,甚至给医生和患者留下终身遗憾[1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肢体创伤 严重创伤 复杂创面 致死因素 专家共识 创面修复 保肢 终身遗憾
原文传递
猪股骨头内血管铸型标本制备技术的研究
5
作者 耿凯龙 邓伟 +9 位作者 张向南 汪丁松 王宏宇 刘澒洞 李雷 鞠文 周正虎 唐林峰 巨积辉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0-492,共3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骨科常见疾病,有较高的致残率,迄今尚无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明确股骨头内动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尤为重要。目前关于股骨头的血管研究,仅见通过MicroCT灌注扫描[1]、超...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骨科常见疾病,有较高的致残率,迄今尚无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明确股骨头内动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尤为重要。目前关于股骨头的血管研究,仅见通过MicroCT灌注扫描[1]、超选择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SA)、增强MRI[3]等间接手段显示股骨头内动脉,尚无直接的股骨头内动静脉三维立体构筑显示报道。本研究通过显微灌注环氧树脂联合碱腐蚀酸脱钙法制作猪股骨头内动静脉共显示铸型标本,以期为股骨头内血管研究及ANFH等髋部疾病病因、治疗方式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骨内血管 铸型标本 技术方法
下载PDF
应用隐动脉及伴行静脉异位重建股骨头血运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刘澒洞 邓伟 +5 位作者 耿凯龙 张向南 王宏宇 巨积辉 侯瑞兴 李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39-43,50,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猪后肢隐动脉及伴行静脉异位重建股骨头血供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方法选取10头8~10月龄的体质量90~104 kg的普通长白猪,麻醉后构建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模型,离体后固定于胫骨近端的内侧缘;显微镜下将股骨头内后下支持带动脉同... 目的探讨应用猪后肢隐动脉及伴行静脉异位重建股骨头血供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方法选取10头8~10月龄的体质量90~104 kg的普通长白猪,麻醉后构建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模型,离体后固定于胫骨近端的内侧缘;显微镜下将股骨头内后下支持带动脉同隐动脉分支吻合、前支持带动脉同隐静脉分支吻合以重建股骨头血供;经骨面开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术后即时股骨头内血管通血情况;术后7 d观察股骨头钻孔出血情况,记录前支持带动脉、后下支持带动脉外径及隐动脉、隐静脉分支口径。结果前支持带动脉、后下支持带动脉与隐动脉、隐静脉口径基本匹配,可进行血管吻合。经骨面开窗及DSA检查显示异位血管吻合后股骨头内通血明显,术后7 d股骨头钻孔均可见明显的活跃性出血。实验用猪围术期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猪后肢隐动脉及伴行静脉异位重建股骨头血供效果良好,可提供一种快速、有效、损伤小的实验方法,间接论证通过骨内吻合方法重建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后股骨头血运存在理论上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股骨头骨折 骨折模型 血供重建
下载PDF
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门诊换药的护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娜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20年第2期288-289,共2页
目的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门诊换药的护理措施研究。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400例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来对所有患者资料信息进行分析。结果400例手外科手术患者之中,出现切口... 目的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门诊换药的护理措施研究。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400例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来对所有患者资料信息进行分析。结果400例手外科手术患者之中,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一共有20例,手术切口感染率为5.00%。患者年龄≥60岁、伴随基础疾病、创伤后就诊时间≥6h、创面污染严重、手术时间≥2h患者感染率分别为11.61%、6.94%、15.55%、11.30%、6.25%,而患者年龄<60岁、没有伴随基础疾病、创伤后就诊时间<6h、创面污染不严重、手术时间<2h患者感染率分别为2.43%、3.91%、1.94%、2.46%、3.13%,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患者年龄、伴随基础疾病、创伤后就诊时间、创面污染程度、手术时间均为有关因素,而了解这些因素则能及时进行干预,从而有效预防手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门诊换药 护理措施
下载PDF
吻合骺动脉重建猪股骨头血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宏宇 邓伟 +9 位作者 张向南 耿凯龙 刘澒洞 万家明 李雷 鞠文 汪丁松 周正虎 石卫军 侯瑞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4期125-129,共5页
目的通过活体验证吻合猪股骨头内骺动脉Ⅰ期重建股骨头血供的可行性。方法选取9头体质量约100 kg的普通级长白猪,制作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模型。将右后肢作为实验组,左后肢作为对照组。实验组行内固定后,在股骨头内吻合骺动脉,对照组行内... 目的通过活体验证吻合猪股骨头内骺动脉Ⅰ期重建股骨头血供的可行性。方法选取9头体质量约100 kg的普通级长白猪,制作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模型。将右后肢作为实验组,左后肢作为对照组。实验组行内固定后,在股骨头内吻合骺动脉,对照组行内固定后不予其他处理。术中和术后7 d,观察并计算吻合口通畅率、股骨头渗血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阳性率。术后7 d,取双侧股骨头行组织学检查,并计算软骨厚度。结果本研究有1头猪术中死亡,8头猪有完整资料。实验组术中吻合口通畅率为100.0%,股骨头渗血率为100.0%,DSA阳性率为25.0%;实验组术后7 d吻合口通畅率为12.5%,股骨头渗血率为12.5%,DSA阳性率为12.5%。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软骨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活体猪中Ⅰ期吻合股骨头内骺动脉重建股骨头血供的方法是可行的,短期内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 血供重建 再植术
下载PDF
667份输血病案的质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春香 张彦 +3 位作者 耿香 陆琴 马敏敏 周广良 《中国病案》 2022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输血病案不合格原因,制定质控标准,为提高输血病案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某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归档的输血病案667份,对输血前检查项目、输血审批手续、输血前后的评估以及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等内容进行质控,汇总... 目的 通过分析输血病案不合格原因,制定质控标准,为提高输血病案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某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归档的输血病案667份,对输血前检查项目、输血审批手续、输血前后的评估以及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等内容进行质控,汇总分析。结果 2019年输血归档病案257份,不合格病案69份,不合格率为26.85%;2020年输血归档病案410份,不合格病案75份,不合格率18.29%。主要缺陷为:病案中输血量不一致45.1%,输血知情同意书有缺项16.8%,输血记录单有缺项12.7%。结论 通过定期对输血病案检查,采取完善制度、改进系统、加强考核等改进措施,可逐步提高输血病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输血病案 病案质量 质量分析 改进措施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疗效及对心理情绪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81-184,共4页
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心理情绪等方面,探究颅脑损伤术患者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86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各43例... 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心理情绪等方面,探究颅脑损伤术患者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86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各43例,比较分析相关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得分(12.37±3.15)分低于对照组的(18.35±3.92)分;FMA得分(88.41±6.01)分高于对照组的(79.62±5.74)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HAMA得分分别是(6.03±2.14)分、(9.16±3.74)分均小于对照组的(9.16±3.74)分、(14.52±2.61)分(P<0.05);在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生活质量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颅脑损伤术患者行综合护理,可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护理综合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术后康复 综合护理 疗效 心理情绪 影响 措施
下载PDF
无神经吻合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腕及手背部创面后感觉恢复规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耀 巨积辉 +4 位作者 唐林峰 王凯 周荣 郭礼平 杨亮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0-1046,共7页
目的探讨无神经吻合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腕及手背部创面后感觉恢复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江苏省常熟市海虞卫生院和苏州瑞华骨科医院采用无神经吻合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腕及手背部创面的... 目的探讨无神经吻合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腕及手背部创面后感觉恢复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江苏省常熟市海虞卫生院和苏州瑞华骨科医院采用无神经吻合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腕及手背部创面的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日与横断面调查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将80例患者分为6个月组(男15例、女5例,年龄22~63岁)、12个月组(男16例、女4例,年龄21~65岁)、18个月组(男15例、女5例,年龄25~61岁)、24个月组(男14例、女6例,年龄20~65岁),每组20例。患者清创后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6.0 cm×4.5 cm~18.0 cm×9.0 cm,股前外侧皮瓣切取面积为7 cm×5 cm~20 cm×10 cm、厚度为1.0~2.5 cm。将移植后皮瓣分为A区(近心端)、B/D区(两侧)、C区(远端)和E区(中央区域)。测试并比较前述5个区的痛觉、触觉、冷觉、温觉和两点辨别觉(2-PD)及整个皮瓣5种感觉的差异。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χ^(2)检验或McNemar检验。结果无神经吻合的股前外侧皮瓣A区中,与6个月组相比,12个月组患者皮瓣的痛觉、触觉、冷觉、温觉均恢复明显(χ^(2)值分别为10.10、14.55、12.13、4.29,P<0.05或P<0.01);与12个月组相比,18个月组患者皮瓣的温觉恢复明显(χ^(2)=5.23,P<0.05)。B区中,与6个月组相比,12个月组患者皮瓣的痛觉、触觉、冷觉均恢复明显(χ^(2)值分别为5.58、3.96、4.29,P<0.05);与12个月组相比,18个月组患者皮瓣的痛觉、触觉、冷觉、温觉均恢复明显(χ^(2)值分别为5.58、3.96、7.03、12.38,P<0.05或P<0.01)。C区中,与6个月组相比,12个月组患者皮瓣的痛觉恢复明显(χ^(2)=4.80,P<0.05);与12个月组相比,18个月组患者皮瓣的温觉恢复明显(χ^(2)=10.16,P<0.01)。D区中,与6个月组相比,12个月组患者皮瓣的痛觉、触觉、冷觉均恢复明显(χ^(2)值分别为5.58、4.29、3.96,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感觉 腕部 神经吻合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一次性根充法治疗牙髓炎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常艳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4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一次性根充法治疗牙髓炎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牙髓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根充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次性根充法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一次性根充法治疗牙髓炎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牙髓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根充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次性根充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根尖周组织病变大小情况、1年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时间及治疗周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根尖周组织病变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与化学性根尖周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时间与治疗周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根充法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根充法 牙髓炎 常规根充治疗 化学性根尖周炎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与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在两侧下腹壁切口疝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3
作者 王效勇 严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6期32-34,共3页
观察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S)与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在两侧下腹壁切口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2年2月在我院行两侧下腹壁切口疝治疗的48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ES组和IPOM组,... 观察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S)与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在两侧下腹壁切口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2年2月在我院行两侧下腹壁切口疝治疗的48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ES组和IPOM组,两组患者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ES组引流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IPOM组,但手术时间长于IPOM组、出血量多于IPOM组,TES组术后3d、术后7d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IPOM组,各项数据差异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IPOM手术,TES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疼痛程度低、安全性高等特点,但是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临床应根据病情结合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 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 两侧下腹壁切口疝
下载PDF
浓氯化钠与庆大霉素外用治疗骨科感染切口的效果
14
作者 陆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研究骨科切口感染患者采取浓氯化钠与庆大霉素外治疗的效果。方法 骨科切口感染患者进入本院治疗期间,结合患者符合本研究标准情况,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各有40例(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庆大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浓... 研究骨科切口感染患者采取浓氯化钠与庆大霉素外治疗的效果。方法 骨科切口感染患者进入本院治疗期间,结合患者符合本研究标准情况,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各有40例(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庆大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浓氯化钠治疗,以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为指标。结果 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效果好,其中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频率、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骨科切口感染疾病治疗期间,采取浓氯化钠治疗可缩短患者的感染消除时间,促进切口愈合及缩减患者的换药频率,该联合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氯化钠 庆大霉素 切口感染 骨科 疗效
下载PDF
2022中国显微外科传承与创新论坛第二站--手部皮肤脱套伤专题在苏州成功举办
15
作者 凡明辉 巨积辉 汪华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I0009-I0012,共4页
自"2022中国显微外科传承与创新论坛"首站在郑州成功举办以来,业界反响良好,"催更"呼声热烈。正所谓"奋勇正当时,赶考再出发",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成果,由《中华显微外科杂志》联合江苏省医学会主办、苏... 自"2022中国显微外科传承与创新论坛"首站在郑州成功举办以来,业界反响良好,"催更"呼声热烈。正所谓"奋勇正当时,赶考再出发",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成果,由《中华显微外科杂志》联合江苏省医学会主办、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承办,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广州和平骨科医院、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2022中国显微外科传承与创新论坛"第二站(手部皮肤脱套伤专题)于2022年10月28日在苏州成功举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医学会 骨科医院 显微外科 中华医学会 传承与创新 论坛
原文传递
Masquelet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治疗Gustilo ⅢB、ⅢC型开放性胫骨骨折 被引量:4
16
作者 鞠文 巨积辉 +2 位作者 李雷 周正虎 邓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 探讨Masquelet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治疗GustiloⅢB、ⅢC型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9—2021-07诊治的14例GustiloⅢB、ⅢC型开放性胫骨骨折,采用抗生素骨水泥覆盖骨外露创面、填塞局部骨缺损及... 目的 探讨Masquelet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治疗GustiloⅢB、ⅢC型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9—2021-07诊治的14例GustiloⅢB、ⅢC型开放性胫骨骨折,采用抗生素骨水泥覆盖骨外露创面、填塞局部骨缺损及软组织腔隙,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覆盖创面。结果 14例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术后出现皮瓣血管危象,经探查后皮瓣成活。10例行皮瓣移植,4例行皮瓣和皮片移植覆盖创面。所有创面伤口均Ⅰ期愈合。6例改为钢板螺钉内固定,4例改为环形外固定架固定,4例继续使用原外固定架直至骨折愈合。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0.7个月。本组术后7 d、14 d红细胞沉降率与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改善,且趋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5.2个月。未出现伤口迟发感染,无固定物松动、断裂,末次随访见皮瓣质地、颜色正常。根据Johner-Wruhs功能评价标准:优10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2.9%,患肢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Masquelet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治疗GustiloⅢB和ⅢC型开放性胫骨骨折能有效控制感染,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感染复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胫骨骨折 股前外侧皮瓣 骨水泥 软组织缺损 骨缺损
原文传递
基于解剖学研究的三级命名法在旋股外侧动脉主要分支命名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程俊楠 柳志锦 +4 位作者 杨林 刘胜哲 张韬 巨积辉 侯瑞兴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三级命名法在旋股外侧动脉(LCFA)主要分支命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解剖37具69侧成人防腐下肢标本,观察LCFA的起源以及其主要分支数目、口径、长度、走行分布等情况。使用三级命名法对主要分支进行命名并分析主要分支间... 目的探讨三级命名法在旋股外侧动脉(LCFA)主要分支命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解剖37具69侧成人防腐下肢标本,观察LCFA的起源以及其主要分支数目、口径、长度、走行分布等情况。使用三级命名法对主要分支进行命名并分析主要分支间关系。结果69侧LCFA起源于股深动脉64侧(92.8%)、股动脉5侧(7.2%)。按照三级法对69侧下肢标本的LCFA各主要分支进行命名:65侧(94.2%)出现斜向上走行的升支共65支,其起始处外径(1.17±0.42)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3.21±0.91)cm;65侧(94.2%)出现近乎水平走行的横支共65支,其起始处外径(1.00±0.51)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2.9±1.1)cm;66侧(95.7%)出现斜向下走行的斜支共78支,其中12侧(17.4%)为双斜支,其起始处外径(0.94±0.48)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4.6±2.4)cm;69侧(100.0%)出现近乎垂直走行的降支共72支,其中4侧(5.8%)为双降支,其起始处外径(1.40±0.68)mm,自发出位置入肌长度(11.1±4.6)cm。69侧中,采用一级命名法命名者44侧(63.8%)、二级命名17侧(24.6%)、三级命名8侧(11.6%)。结论LCFA主要分支发出位置及形态学变化较大,首次采用三级法可以准确命名各主要分支,可行性高,对股前外侧皮瓣血供解剖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侧动脉 三级命名法 解剖学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以旋股外侧动脉各分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永涛 杨林 巨积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12-415,共4页
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随着对其解剖学、影像学和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各型穿支皮瓣应用技术不断改进。合适的穿支选择对皮瓣的修复效果至关重要,目前以旋股外侧动脉(lateral femo... 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随着对其解剖学、影像学和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各型穿支皮瓣应用技术不断改进。合适的穿支选择对皮瓣的修复效果至关重要,目前以旋股外侧动脉(lateral femoral circumflex artery,LCFA)的降支、横支、斜支等作为血管蒂的皮瓣已被多次报道,一定程度上丰富了ALTF临床设计方案。然而,不同设计方案的皮瓣血供、定位及临床疗效优缺点均有不同,且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缺少系统性总结。现就ALTF的穿支血供应用解剖、穿支术前定位与临床应用等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 穿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卫 巨积辉 +1 位作者 龚志强 徐晓峰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4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FNA-Ⅱ治疗23例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手...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FNA-Ⅱ治疗23例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38~59 min;术中出血量80~20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39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0~26周。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7例,良5例,可1例。结论PFNA-Ⅱ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性高、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双侧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全足皮肤脱套伤创面的血供重建方式及疗效分析
20
作者 周荣 巨积辉 +12 位作者 刘禹城 杨亮 郭礼平 柳志锦 王桂洋 杨林 程俊楠 黄永涛 葛成伟 金乾衡 曹阳 王石 董帅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4期299-306,共8页
目的:探讨双侧股前外侧皮瓣组合修复全足皮肤脱套伤创面的血供重建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创面修复科应用双侧股前外侧皮瓣串联组合修复全足脱套伤创面患者18例(36块皮瓣)资料,单块皮瓣... 目的:探讨双侧股前外侧皮瓣组合修复全足皮肤脱套伤创面的血供重建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创面修复科应用双侧股前外侧皮瓣串联组合修复全足脱套伤创面患者18例(36块皮瓣)资料,单块皮瓣面积24 cm×7 cm~42 cm×11 cm,采用直接串联、内增压后串联或串联后混合内增压3种不同血供重建方式组合2块皮瓣。术后观察记录皮瓣张力、皮色、皮温、毛细血管反应、皮瓣存活情况、伤口愈合时间,如有血管危象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处理。随访时观察皮瓣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供瓣区瘢痕及功能影响等。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综合评价量表评定皮瓣修复效果,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皮瓣感觉功能。结果:18例(36块皮瓣)皮瓣均成功切取。8例(16块皮瓣)皮瓣内穿支均共干,双侧股前外侧皮瓣直接行串联修复足部创面;6例(12块皮瓣)皮瓣内部分穿支不共干,进行内增压后串联修复足部创面;4例(8块皮瓣)皮瓣部分穿支不共干,行串联混合内增压后修复足部创面。术后3例(3块皮瓣)出现张力高、皮色暗、皮温凉、毛细血管反应快等静脉危象表现,通过手术探查后危象解除。供受区伤口2~3周愈合,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11.3(10~27)个月。11例皮瓣外形臃肿,影响穿鞋,于皮瓣修复术后6~9个月行II期皮瓣修薄整形术。末次随访,大腿供区遗留线状瘢痕,膝关节、髋关节运动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18例(36块皮瓣)皮瓣修复效果评定为优者13例(26块皮瓣)、良者5例(10块皮瓣),皮瓣感觉功能评定为S2~S3级。结论:双侧股前外侧皮瓣串联组合,穿支增压方式灵活,血供可靠,覆盖创面面积大,供区损伤小,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皮瓣修复效果及感觉功能,是修复足脱套伤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套伤 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足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