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662例骨密度检测资料中髋部、腰椎T值差异的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信 钱志远 +2 位作者 冯玉爽 李海龙 徐又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了解相同年龄组髋部、腰椎骨密度T值的差异和特点,为临床合理运用骨密度检测提供借鉴数据。方法回顾连续收集3662例45岁以上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数据,根据性别、按5岁年龄段分组(85岁以上合并为1组),共18组(男9组、女... 目的了解相同年龄组髋部、腰椎骨密度T值的差异和特点,为临床合理运用骨密度检测提供借鉴数据。方法回顾连续收集3662例45岁以上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数据,根据性别、按5岁年龄段分组(85岁以上合并为1组),共18组(男9组、女9组);计算并排除只有1个部位的数据,然后统计各组髋部、腰椎骨密度T值平均值;数据统计采用单纯配对£检验,比较组间两部位T值差异。结果女性45~50岁腰椎、髋部T值无差异;51—75岁各组腰椎、髋部两部位骨密度T值均有显著差异:腰椎T值比髋部T值低;其中部分年龄腰椎T值为骨量减低而髋部T值为正常、部分年龄腰椎T值为骨质疏松而髋部T值为骨量减低;75岁以上女性腰椎、髋部两部位骨密度T值无明显差异。男性各组腰椎与髋部T值存在差异,各组腰椎T值都高于髋部T值;腰椎T值随年龄变化较小,髋部T值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所有组中都存在选择1个部位比例,女性组中比例最低为12.50%,最高为63.98%;男性组中比例最低为16.68%,最高为44.5%。结论在一定年龄段腰椎、髋部T值存在差异,在临床实践中,当只能选择1个部位进行骨密度检测时,应了解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腰椎、髋部T值存在的差异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参考值
原文传递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玉方 徐耀增 唐天驷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4期60-60,62,共2页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43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骨折均愈合,且大部分患者已完全负重行走(40例,93%)。优良率88.4%。结论:PFNA...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43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骨折均愈合,且大部分患者已完全负重行走(40例,93%)。优良率88.4%。结论: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下载PDF
早期整体治疗模式治疗伴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一项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郭炯炯 王玉方 +7 位作者 徐浩 肖锦春 马千里 吴恺伦 徐耀增 杨惠林 唐天驷 秦岭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50-95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整体治疗模式(ETC)治疗伴阿尔茨海默病(AD)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且获得随访的49例伴AD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年龄≥70岁)资料。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不同分... 目的探讨早期整体治疗模式(ETC)治疗伴阿尔茨海默病(AD)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且获得随访的49例伴AD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年龄≥70岁)资料。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不同分为ETC组[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9±0.7)d]和对照组[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5.6±1.2)d],ETC组28例,男7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78.4±5.8)岁。对照组21例,男7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79.9±5.5)岁。所有患者采用Gamma3钉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恢复至术前状态时间等。结果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均接受1年或以上时间随访,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死亡。ET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7.3±7.4)min]和住院时间[(14.9±1.4)d]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72.1±6.9)min、(23.7±3.4)d],且骨折愈合时间[(3.8±1.1)个月]和恢复至术前状态时间[(7.8±1.7)个月]较对照组患者[(4.8±1.0)、(9.6±2.2)个月]短,以上项目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AD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ETC能使骨折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可降低围手术期风险,缩短手术时问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早期手术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地舒单抗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毅 曹鹏飞 +1 位作者 张寅 徐同光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3年第6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地舒单抗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影响,探讨患者有效及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将82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地舒单抗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影响,探讨患者有效及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将82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地舒单抗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数据。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1precollagen,P1NP)水平为(37.65±3.26)ng·mL^(-1)、I型胶原羟基端肽β降解产物(type I collagen hydroxyl-terminated peptide degradation product,β-CTx)水平为(0.31±0.04)ng·mL^(-1),均低于对照组患者(60.23±2.66)ng·mL^(-1)、(0.49±0.05)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患者(2.44%)与对照组患者(7.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骨折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地舒单抗可较好地促进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骨代谢,还可较好预防术后骨折复发,较为安全及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地舒单抗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代谢指标 不良反应 复发率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联合手法整复对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郎跃忠 黄永丰 闫飞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688-1692,共5页
目的:分析跗骨窦小切口联合手法整复对跟骨骨折患者踝后足功能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6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66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31例,观察组35例,传统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 目的:分析跗骨窦小切口联合手法整复对跟骨骨折患者踝后足功能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6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66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31例,观察组35例,传统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小切口联合手法整复,术后均随访3~24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术后跟骨宽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切口皮缘坏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组;观察组术后跟骨宽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显著优于传统组;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组;术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与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相比,跗骨窦小切口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跟骨骨折,更有利于患者踝后足功能恢复和骨折愈合,可作为跟骨骨折的首选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小切口 手法整复 跟骨骨折
下载PDF
大块自体髂骨移植重建胫骨外侧平台关节面缺损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建东 冯玉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9-710,共2页
目的:探讨大块自体髂骨移植重建胫骨外侧平台关节面缺损的疗效。方法: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2例,采用大块自体髂骨内板移植修复重建胫骨平台缺损,术中克氏针、空心钉固定关节面植骨块,再给予解剖钢板或锁定钢板牢靠固定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 目的:探讨大块自体髂骨移植重建胫骨外侧平台关节面缺损的疗效。方法: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2例,采用大块自体髂骨内板移植修复重建胫骨平台缺损,术中克氏针、空心钉固定关节面植骨块,再给予解剖钢板或锁定钢板牢靠固定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3个月,平均16个月,X线显示全部病例骨愈合,关节面光滑,采用Merchant评分标准,优11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1.8%。结论:对于关节软骨面大块缺损时,大块自体髂骨移植可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临床实用性较强,推迟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关节面 软骨 骨移植 髂骨
下载PDF
应用微创经皮穿针复位技术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
7
作者 王玉方 朱建东 侯凌枫 《系统医学》 2016年第9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穿针辅助复位技术在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2014年3月应用微创经皮穿针复位技术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均获得闭合复位成功,参考Kyle等提出的标准并结合X线片...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穿针辅助复位技术在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2014年3月应用微创经皮穿针复位技术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均获得闭合复位成功,参考Kyle等提出的标准并结合X线片对复位质量进行分级,优9例,良12例,中2例,优良率91.3%;2例骨折不愈合,骨折愈合率91.3%。结论采用经皮穿针辅助复位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复位效果好以及减少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等优点,是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值得推广的技术,大多数患者可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复性股骨颈骨折 经皮穿针 闭合复位 空心钉 内固定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35例体会
8
作者 龚晓东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805-806,共2页
①目的探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②方法交锁髓内钉治疗35例,分别以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③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0.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马元璋等功能恢复分级标... ①目的探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②方法交锁髓内钉治疗35例,分别以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③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0.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马元璋等功能恢复分级标准,闭合复位组优良率为89.5%。④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因其骨折高愈合率、低感染率、出血量少、功能恢复快而满意,是治疗股骨干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闭合复住 骨折固定术 髓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