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内营养对脑梗死致急性假性球麻痹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赵中 周晋贤 +3 位作者 邱晨红 高炳忠 周沁 刘秋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脑梗死致急性假性球麻痹 (APBP)及其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将 6 0例脑梗死致 APBP患者随机分成营养组和对照组 ,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改善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神经功能改善率和 T淋巴亚群的变化。结果 经 1...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脑梗死致急性假性球麻痹 (APBP)及其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将 6 0例脑梗死致 APBP患者随机分成营养组和对照组 ,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改善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神经功能改善率和 T淋巴亚群的变化。结果 经 10天治疗后 ,营养组和对照组吞咽困难改善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 83.3%和 5 6 .7% (P <0 .0 5 ) ;13.3%和 40 % (P <0 .0 5 ) ;76 .7%和 46 .7% (P<0 .0 5 )。另外 ,肠内营养组治疗后抑制性免疫指标 CD8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 (P<0 .0 5 ) ,而增强性免疫指标 CD3、CD4和 CD4/CD8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提高 (P<0 .0 5 )。结论 肠内营养能提供肌体所需要的蛋白、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成分。对 APBP患者存在的吞咽困难、营养不良不仅能提高人体细胞免疫功能 ,而且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APBP 吞咽困难 并发症
下载PDF
癫痫大鼠边缘系统神经元凋亡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程庆璋 包仕尧 +1 位作者 李文 董万利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癫痫 边缘系统 神经元凋亡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GF-β_1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赵中 许中 +4 位作者 邱晨红 周晋贤 周沁 刘秋芳 高炳忠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在急性脑梗死 (ACI)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动态检测 35例 ACI患者血清 TGF- β1 浓度 ,分析其与梗死部位、大小、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ACI患者血清 TGF- ... 目的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在急性脑梗死 (ACI)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动态检测 35例 ACI患者血清 TGF- β1 浓度 ,分析其与梗死部位、大小、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ACI患者血清 TGF- β1 浓度急性期降低 ,恢复期升高。皮质梗死组 TGF- β1 高于皮质下组 (P<0 .0 5 ) ;梗死体积大则 TGF- β1 浓度高 (P<0 .0 5 ) ;重型组 TGF- β1 浓度高于轻型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梗死组中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血清 TGF- β1 的产生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有关 ,其浓度的改变与梗死部位、大小及病程有一定关系 ,提示 TGF- β1 是一种负性免疫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血清 脑梗死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载脂蛋白E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刘秋芳 包仕尧 +4 位作者 朱荣胜 许中 严禹 沈廷政 邓学东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 研究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载脂蛋白E(ApoE)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夹心ELISE法进行ApoE定量,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ise chain reaction,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Restria-tion fragm... 目的 研究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载脂蛋白E(ApoE)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夹心ELISE法进行ApoE定量,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ise chain reaction,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Restria-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和彩色电脑声像仪,检测55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及5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的载脂蛋白E的基因型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缺血性中风患者携带ε_4异位基因的百分数为0.16(对照组0.05),ε_(2/4)基因型百分数为0.07(对照组0.02),ε_(3/4)基因型百分数为0.14(对照组0.08),两组对照,差异显著(P<0.05)。缺血性中风患者左、右两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左、右颈内动脉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浆ApoE基因型含量升高和颈动脉IMT增厚可能是缺血性中风发生的危险因素的早期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血浆载脂蛋白E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测定
下载PDF
尼莫通对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调节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中 周晋贤 +4 位作者 许中 周沁 刘秋芳 高炳忠 邱晨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86-187,共2页
关键词 尼莫通 脑梗死 血清 VEGF 调节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中 许中 +4 位作者 邱晨红 周晋贤 周沁 刘秋芳 高炳忠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9-38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和缺血性中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秋芳 包仕尧 +3 位作者 周晋贤 赵中 许中 朱荣胜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夹心ELISA法进行ApoE定量、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oly -merasechainreaction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 (Restria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RFLP)检测...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夹心ELISA法进行ApoE定量、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oly -merasechainreaction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 (Restria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RFLP)检测 5 1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者及 5 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的载脂蛋白E的基因型。结果 缺血性中风患者中携带ε4 等位基因的百分数及ε2 /4、ε3/4基因型百分数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多态性 缺血性中风 PCR-RFLP
下载PDF
尼莫地平对脑梗塞患者血浆中内皮素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晋贤 赵中 +1 位作者 刘秋芳 高炳忠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6期1047-1048,共2页
随机将64例脑梗塞常规加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期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明显高于康复期及对照组(P<0.001).康复期尼莫地平组 ET—1含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说明 ET—1含量的变化与全身应激有关,及时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减少... 随机将64例脑梗塞常规加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期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明显高于康复期及对照组(P<0.001).康复期尼莫地平组 ET—1含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说明 ET—1含量的变化与全身应激有关,及时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减少内皮素分泌.有利于神经系统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内皮素 尼莫地平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金庆云 赵中 +2 位作者 周晋贤 刘秋芳 邱晨红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 1999年第4期19-21,共3页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成二组,分别采用低分子肝素及低右丹参(低右组)治疗,观察二组治疗后10天及3月时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D-二聚...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成二组,分别采用低分子肝素及低右丹参(低右组)治疗,观察二组治疗后10天及3月时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D-二聚体(D-dimer).结果 LMWH组治疗急性脑梗塞(10天和3月)有效率明显高于低右组(P<0.05),治疗后t-PA较治疗前增加,以LMWH组为明显(P<0.005),用药后二组D-dimer相比差异显著(P<O.01);t-PA相比也有差异(P<0.05).结论 早期使用LMWH能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血栓溶解,加速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急性脑梗塞 LMWH 右旋糖酐 副作用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含量检测
10
作者 周沁 周晋贤 裘建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84-85,共2页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31例偏头痛发作期和其中的14例缓解期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Sβ_2-MG)浓度。结果偏头痛发作期Sβ_2-MG均值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Sβ_2-MG均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典型偏头痛与普...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31例偏头痛发作期和其中的14例缓解期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Sβ_2-MG)浓度。结果偏头痛发作期Sβ_2-MG均值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Sβ_2-MG均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典型偏头痛与普通型偏头痛患者间Sβ_2-MG均值无明显差异。认为偏头痛的发作可能有免疫机制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β2-MG 免疫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型与脑叶出血的关系
11
作者 程庆璋 董万利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9期831-833,共3页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与脑叶出血的关系。 方法 用PCR技术检测 2 6例脑叶出血apoE的基因型 ,并与 30名健康同年龄对照组和 30例基底节脑出血组比较。结果 脑叶出血组ε4 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与脑叶出血的关系。 方法 用PCR技术检测 2 6例脑叶出血apoE的基因型 ,并与 30名健康同年龄对照组和 30例基底节脑出血组比较。结果 脑叶出血组ε4 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且脑叶出血组E3/3基因型有下降趋势 ;而基底节出血组apoE基因型与ε4 等位基因频率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ε4 等位基因有较高的脑叶出血风险 ,而与非脑叶出血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 基因型 脑叶出血 病理学
下载PDF
急性假性球麻痹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中 周晋贤 +1 位作者 高炳忠 刘秋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242-243,共2页
报道21例双侧脑梗塞引起急性假性球麻痹(APBP),其临床特征为:15例患者呈现完全性假性球麻痹,主要表现为双侧面-咽-舌-咀嚼肌瘫痪(FPGMD),其中10例伴肢体瘫。6例患者表现部分性假性球麻痹,其中4例伴肢体瘫... 报道21例双侧脑梗塞引起急性假性球麻痹(APBP),其临床特征为:15例患者呈现完全性假性球麻痹,主要表现为双侧面-咽-舌-咀嚼肌瘫痪(FPGMD),其中10例伴肢体瘫。6例患者表现部分性假性球麻痹,其中4例伴肢体瘫。梗塞部位见于放射冠前部、内囊后肢和膝部以及脑岛皮层区。双侧APBP伴肢瘫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假性 球麻痹 脑梗塞 CT MRI
下载PDF
醒脑静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中 周晋贤 +3 位作者 高炳忠 曹德 周沁 刘秋芳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 1999年第3期29-30,共2页
目的 评价醒脑静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级对照法,将70例(VBI)患者分为醒脑静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中显效24例,有效8例,有效率91.4%;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8例,有效率65... 目的 评价醒脑静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级对照法,将70例(VBI)患者分为醒脑静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中显效24例,有效8例,有效率91.4%;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8例,有效率65.7%,二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及最大效应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O.05).结论 醒脑静具醒神开窍、行痰通瘀、消解毒邪之功,是治疗VBI的安全、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椎-基底动脉 动脉供血不足 VBI 脑干
下载PDF
PCR检测脑脊液特异性DNA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赵中 周晋贤 候熙德 《苏州医学杂志》 1995年第1期32-33,共2页
结核性脑膜炎(下称结脑)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结脑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近年国内外相继报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脑脊液(CSF)中结核菌基因组DNA,对结脑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尤其对早期临床可疑的结... 结核性脑膜炎(下称结脑)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结脑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近年国内外相继报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脑脊液(CSF)中结核菌基因组DNA,对结脑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尤其对早期临床可疑的结脑患者能快速作出病原学诊断。本文报告对临床42例结脑,17例可疑结脑和30例其它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PCR检测的结果,并与细菌学和生物索-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A-ELISA)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检测 脑脊液 特异性DNA 结核性脑膜炎 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青年人脑出血112例病因、部位、预后分析
15
作者 邱晨红 赵中 《苏州医学杂志》 2001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部位及预后。方法将112例临床资料(包括头颅CT、MRI检查和脑血管造影)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病因为血管畸形(47.3%)、高血压(42.8%)、其它原因(9.9%)。出血部位:血管畸形引起者多在脑叶,高血压所致者...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部位及预后。方法将112例临床资料(包括头颅CT、MRI检查和脑血管造影)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病因为血管畸形(47.3%)、高血压(42.8%)、其它原因(9.9%)。出血部位:血管畸形引起者多在脑叶,高血压所致者多在基底神经节。预后:痊愈、好转率74.1%、病死率25.9%:结论:青年人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血管畸形和高血压。前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后者加强健康教育,开展社区防治至关重要。本组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脑出血 病因 出血部位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丘脑出血CT分型与神经病学征象32例分析
16
作者 周晋贤 徐萍华 《苏州医学杂志》 1994年第4期13-14,共2页
原发性丘脑出血(Primary thalamic hemorrhage,PTH)系指血肿原发于丘脑一不包括其他部位出血侵及丘脑者。随着X线CT的普及应用.PTH的诊断率大大提高。本文收集我院1989年12月~19922年12月诊断的32例PTH,将其CT分型与神经病学征象作... 原发性丘脑出血(Primary thalamic hemorrhage,PTH)系指血肿原发于丘脑一不包括其他部位出血侵及丘脑者。随着X线CT的普及应用.PTH的诊断率大大提高。本文收集我院1989年12月~19922年12月诊断的32例PTH,将其CT分型与神经病学征象作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丘脑出血 CT检查 分型 神经病学征象 诊断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研究
17
作者 邱晨红 赵中 《苏州医学》 2002年第3期141-142,共2页
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一个重要指征是不仅合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也能产生超氧离子。目前已确定的NOS的亚型有三种,根据不同的基因编码分别称为神经元型NOS(neuronal NOS,nNOS)、诱导型NOS(inducibl ... 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一个重要指征是不仅合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也能产生超氧离子。目前已确定的NOS的亚型有三种,根据不同的基因编码分别称为神经元型NOS(neuronal NOS,nNOS)、诱导型NOS(inducibl eNOS,iNOS)、内皮型NOS(endothel ialNOS,eNOS)。三种NOS亚型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均可表达,但在生理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中的eNOS合成和释放NO无疑是血管张力的主要调节因子。而nNOS与iNOS产生的NO则主要产生氧化作用,具神经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 亚型 血管内皮细胞 脑梗死 多态性 神经毒性作用 产生
下载PDF
老年重症中暑的神经系统损害
18
作者 周沁 周晋贤 《苏州医学杂志》 1996年第3期13-14,共2页
重症中暑者神经系统症状常较为突出,可出现昏迷、抽搐、脑膜刺激征等,但出现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等定位体征者较为少见,至今对老年重症中暑的神经系统损害文献很少有报道。本文就我院1988年以来在高温季节收治的18例老年重症中暑的... 重症中暑者神经系统症状常较为突出,可出现昏迷、抽搐、脑膜刺激征等,但出现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等定位体征者较为少见,至今对老年重症中暑的神经系统损害文献很少有报道。本文就我院1988年以来在高温季节收治的18例老年重症中暑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中暑 并发症 神经系统损害 综合治疗
下载PDF
东菱克栓酶对脑梗塞患者血浆 t-PA、D-dimer 的调节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晋贤 赵中 +2 位作者 许中 高炳忠 周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38-240,共3页
随机将47例脑梗塞患者分成二组,分别采用东菱克栓酶(DF-521)及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低右组)治疗,并同时观察疗效及检测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D-二聚体(D-dimer)值。结果表明,急性脑... 随机将47例脑梗塞患者分成二组,分别采用东菱克栓酶(DF-521)及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低右组)治疗,并同时观察疗效及检测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D-二聚体(D-dimer)值。结果表明,急性脑梗塞治疗前血浆中t-P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dime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t-PA较治疗前增加,以DF-521组为明显(P<0.005,低右组P>0.05)。用药后二组D-dimer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t-PA相比也有差异(P<0.05)。DF-521组治疗脑梗塞有效率明显优于低右组(P<0.05)。提示:早期使用DF-521能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血栓溶解,加速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东菱克栓酶 药物疗法 T-PA D-DIMER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来峰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11期80-81,共2页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单一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单一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