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7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省市抗精神病药使用现况的调查 被引量:95
1
作者 司天梅 舒良 +11 位作者 于欣 马崔 王高华 白培深 刘协和 纪丽萍 师建国 陈宪生 梅其一 栗克清 张鸿燕 马弘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 调查中国10省市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使用现状。方法 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各省分为五个经济发展等级,以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10个省市的46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4779例住院和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于2002年5月20... 目的 调查中国10省市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使用现状。方法 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各省分为五个经济发展等级,以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10个省市的46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4779例住院和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于2002年5月20-24日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现况调查。结果 (1)在4779例患者中,门诊为1969例(41.20%),住院为2810例(58.80%)。与门诊患者比较,住院患者中的男性患者比例高、年龄大、病程长、公费医疗比例高(均P<0.01)。(2)使用频率在前六位的药物依次是氯氮平、利培酮、舒必利、氯丙嗪、奋乃静和氟哌啶醇。换算为氯丙嗪等效剂量后,治疗剂量为12.5-4125 mg/d,平均(365±253)mg/d。其中住院患者的使用剂量[(409±274)mg/d]高于门诊患者[(300±201)mg/d;F=223,P<0.01]。(3)2617例次(54.99%)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2940例次(61.78%)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包括氯氮平在内)。312例接受长效抗精神病药。3523例(74.03%)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1236例(25.97%)联合使用2种及其以上抗精神病药。(4)常见的合并治疗药物有抗胆碱能药、β-受体阻断剂、苯二氮(?)类药、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结论 国内精神分裂症药物处方方式逐渐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占主流,经济负担和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调查 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
原文传递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平行对照和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86
2
作者 李华芳 顾牛范 +4 位作者 谢斌 李鸣 张磊 程毅 王美娟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 :评价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精神分裂症病人 12 5例 ,其中喹硫平组 6 5例 ,给喹硫平 30 0~ 6 0 0mg·d- 1治疗 ;利培酮组 6 0例 ,给利培酮 3~ 6mg·d- 1治疗。观察时间6wk。疗效评定用PANSS ,BPRS ... 目的 :评价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精神分裂症病人 12 5例 ,其中喹硫平组 6 5例 ,给喹硫平 30 0~ 6 0 0mg·d- 1治疗 ;利培酮组 6 0例 ,给利培酮 3~ 6mg·d- 1治疗。观察时间6wk。疗效评定用PANSS ,BPRS ,CGI。安全性评价用TESS等。结果 :经 6wk治疗后 ,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 80 % ,利培酮组为 88% ,2组相比P >0 .0 5;喹硫平组血清催乳素浓度为 399IU±s 4 50IU ,利培酮组为 1351IU± 76 3IU ,P <0 .0 1。喹硫平组不良反应有失眠 (9% )、ECG轻度异常 (8% )、兴奋或激越 (8% )等。喹硫平组静坐不能的发生率 (0 )显著低于利培酮组 (10 % )。结论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 ,但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精神分裂症 催乳素 利培酮 IV期临床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6
3
作者 潘能荣 杨小男 +1 位作者 张承安 梅其一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评价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传统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传统电休克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韦氏记忆量表(WMS)及自制不良反应观察表分别评定两... 目的:评价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传统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传统电休克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韦氏记忆量表(WMS)及自制不良反应观察表分别评定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传统电休克治疗总体疗效相当,但传统电休克治疗起效更快。二者对记忆均有影响,前者对记忆的影响在1~2周内恢复,后者持续2周以上。其他不良反应均较小。 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抑郁症方法,而传统电休克治疗起效更快,对有高度自杀风险的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率可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休克治疗 抑郁症 记忆
下载PDF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 被引量:74
4
作者 姚贵忠 刘平 +2 位作者 舒良 宣妙珍 王振怀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用该药治疗各种抑郁性障碍60例。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临床总体印象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在54例完成6周治疗的病人中,该药临床显效率达6... 目的:观察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用该药治疗各种抑郁性障碍60例。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临床总体印象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在54例完成6周治疗的病人中,该药临床显效率达69%,总有效率为91%。对抑郁症病人所伴发的焦虑和睡眠障碍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轻微,无一例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结论:提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药物疗法 西酞普兰
下载PDF
正念认知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8
5
作者 孔凡贞 钮美娥 +2 位作者 赵惠英 顾云芬 汤臻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02-1505,共4页
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是一种包括静坐和冥想、身体扫描、3min呼吸空间及认知记录等练习技巧的8周团体治疗方式.以其治疗的有效性和练习的便捷性成为近年来最受重视的心理干预方法之一,已经作为... 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是一种包括静坐和冥想、身体扫描、3min呼吸空间及认知记录等练习技巧的8周团体治疗方式.以其治疗的有效性和练习的便捷性成为近年来最受重视的心理干预方法之一,已经作为指南被英国国家临床和护理优化研究所推荐用于抑郁症复发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疗法 抑郁症 综述
原文传递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68
6
作者 李华芳 谢世平 +4 位作者 李鸣 张明廉 李静 苏炳华 顾牛范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47-752,共6页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齐拉西酮组和氯丙嗪组各12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氯丙嗪及与齐拉西酮和氯丙嗪外观相似的模拟药,剂量从20mg·d-1和50mg·...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齐拉西酮组和氯丙嗪组各12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氯丙嗪及与齐拉西酮和氯丙嗪外观相似的模拟药,剂量从20mg·d-1和50mg·d-1开始,wk 2~6调节至60~160 mg·d-1和250~600mg·d-1。均分2次口服,观察期为6wk,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价疗效。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其他不良事件的收集评价安全性。结果:全分析集(FAS)和安全集(SS)统计共238例,试验组120例,对照组118例。符合方案集(PP)205例,试验组112例,对照组93例。根据FAS人群分析,试验组的疗效不劣于对照组。2组PANSS评分及减分无差异。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62.5%,对照组为58.5%(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分别为66.1%和63.6%(P>O.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但对照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5.9%)比试验组(1.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有效而安全的,治疗剂量范围为60-160mg·d-1,起始治疗剂量为20mg·d-1(进餐时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精神分裂症 氯丙嗪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0
7
作者 方建忠 梅其一 杨小男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合并抗抑郁药治疗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利培酮组(25例),奥氮平组(25例),奎硫平组(25例),均合并使用同样剂量的氟西汀。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合并抗抑郁药治疗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利培酮组(25例),奥氮平组(25例),奎硫平组(25例),均合并使用同样剂量的氟西汀。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在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各测定1次;并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测血常规、肝功能、体质量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锥体外系反应量表(RSESE)。以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比较3组的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奥氮平组和奎硫平组的显效率分别为44%、88%、76%,奥氮平组和奎硫平组的疗效要好于利培酮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奎硫平组不良反应最小。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合并氟西汀治疗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疗效好,起效较快,安全,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下载PDF
心理控制源与抑郁 被引量:44
8
作者 钟慧 李鸣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1-174,共4页
本文回顾了心理学领域中关于心理控制源的几种理论 ,重点介绍了罗特的心理控制源理论。此外 ,还介绍了关于心理控制源与抑郁之间相关性 ,以及心理控制源与认知行为疗法 (CBT)治疗抑郁症之间相关性的以往研究结果 。
关键词 心理控制源 抑郁 罗特 认知行为疗法 行为主义 归因理论
下载PDF
老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吕永良 吴爱勤 +1 位作者 李鸣 刘建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4-256,261,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按CCMD -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 ,收集 3 3例 60岁以上首次发作的患者 (抑郁组 ) ,3 2名健康老年人 (对照组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问卷、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按CCMD -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 ,收集 3 3例 60岁以上首次发作的患者 (抑郁组 ) ,3 2名健康老年人 (对照组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问卷、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 ,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抑郁组与对照组精神疾病家族史 (分别为 5例 /0例 ,χ2 =5 2 5 3 ,P =0 0 2 2 )、现患躯体疾病 ( 16例 /6例 ,χ2 =6 415 ,P =0 0 11)、血管危险因素 ( 10例 /3例 ,χ2 =4 44 7,P =0 0 3 5 )和长期困境 ( 19例 /3例 ,χ2 =14 43 7,P =0 0 0 0 )的差异有显著性 ,而抑郁组MMSE总分 2 6 2± 2 3低于对照组 2 7 3± 0 8(t =2 5 5 2 ,P =0 0 15 )。抑郁组负性生活事件分值 17 9± 15 0低于对照组 10 7± 7 8(t =2 42 ,P =0 0 19) ;抑郁组社交问题分值 3 5± 6 9高于对照组 1 2± 3 8(u =1 982 ,P =0 0 47)。抑郁组社会支持总分 3 9 5± 6 8低于对照组 42 9± 4 2 (t =2 43 4,P =0 0 18) ;抑郁组对支持的利用度 5 9± 2 7低于对照组 8 4± 1 6(u =3 844 ,P =0 0 0 0 )。抑郁组神经质分 60 0± 8 8高于对照组 5 1 7± 4 9(t =4 73 7,P =0 0 0 0 ) ;抑郁组与对照组的神经质个性 ( 2 4例 /3例 ,χ2 =2 6 85 1,P =0 0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老年抑郁症 心理社会因素 危险因素 神经质 艾森克 认知功能损害 分值 结论 显著性
下载PDF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应用指导建议 被引量:45
10
作者 黄继忠 江开达 +6 位作者 司天梅 贾福军 梅其一 郝伟 李凌江 赵靖平 王刚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41-649,共9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的严重损害患者社会功能的致残性脑病,患者常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新型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进入临床后,因能同时有效治疗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损害和心境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已成为一线治疗选择。...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的严重损害患者社会功能的致残性脑病,患者常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新型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进入临床后,因能同时有效治疗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损害和心境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已成为一线治疗选择。齐拉西酮作为新型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临床使用中具有疗效明确、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和改善患者功能的特点,但在临床应用中要求医生在使用方法和治疗学原理方面掌握更为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在齐拉西酮临床应用中的治疗学研究和经验,结合笔者的观点,为广大精神科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合理的用药方法,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精神分裂症 药物疗法 治疗学
原文传递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司天梅 舒良 +28 位作者 丁新生 王崇顺 王维智 王晓平 文有生 朱沂 朱紫青 老洪尧 刘畅 许秀峰 陈佐明 范洪玉 周盛年 张聪沛 张宁 屈一凡 姜凤英 高政 索爱琴 唐济生 张晓庆 钱敏才 胡学强 郭田生 杨友松 蓝长安 彭国光 谭庆荣 程英科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226,共5页
目的系统了解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研究,对5052例抑郁症患者(单纯抑郁症4683例,伴发躯体疾病161例,伴发强迫症112例,双相抑郁96例)进行可变剂量西酞普兰治疗,剂量为10~80mg/d,共观察8周。分别在... 目的系统了解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研究,对5052例抑郁症患者(单纯抑郁症4683例,伴发躯体疾病161例,伴发强迫症112例,双相抑郁96例)进行可变剂量西酞普兰治疗,剂量为10~80mg/d,共观察8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末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总分减分率评价疗效,描述性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8周末,HAMD总分平均减分率达(81.1±16.8)%。5052例中3697例(73.18%)的患者达到临床痊愈标准。伴发躯体疾病、伴发强迫症及双相抑郁患者的病情均获显著改善,后两者第8周的平均治疗剂量[(28.5±10.9)mg/d,(26.9±11.7)mg/d]均明显高于单纯抑郁症患者[(24.5±9.1)mg/d],而伴发躯体疾病患者[(22.4±7.8)mg/d]的平均治疗剂量则低于单纯抑郁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短、首次发作及年龄<45岁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及≥45岁患者。治疗过程中西酞普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反应,症状轻微,多出现于治疗早期。结论西酞普兰安全有效,可用于治疗抑郁症或其他疾病伴发的抑郁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抗抑郁药 治疗结果 西酞普兰
原文传递
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的开放性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司天梅 舒良 +14 位作者 吉中孚 李惠春 陶明 唐永怡 李晓光 季建林 史以玉 王崇顺 梅其一 欧红霞 翁正 王铭 端义扬 秦晓霞 金雪光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 观察文拉法辛缓释剂(商品名:怡诺思)治疗抑郁症16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开放性多中心研究方法,对35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或门诊患者,进行可变剂量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共16周。分别于治... 目的 观察文拉法辛缓释剂(商品名:怡诺思)治疗抑郁症16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开放性多中心研究方法,对35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或门诊患者,进行可变剂量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共16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12和16周末评定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药物疗效,记录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321例完成16周治疗。(1)从治疗第2周末至第16周末,HAMD17总分和各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基线和第16周末的HAMD17总分分别为(28.04±7.9)分和(4.2±3.9)分;P〈0.001]。治疗第16周末,HAMD17总分减分率达85%,216例(67.3%)患者达到临床治愈(HAMD17总分≤7分),315例达到治疗有效,有效率(HAMD17减分率≥50%的例数占所完成研究例数的比例)为98.1%。(2)反复发作者的药物剂量自第2-16周均明显高于单次发作者(P〈0.05),病程〈1年的患者其疗效[抑郁因子分为(1.72±1.91)分]优于病程≥1年的患者[(2.004±2.26)分;P〈0.05]。(3)73例(20.8%)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多为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反应,如头晕,多汗和恶心等。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无明显改变。结论 文拉法辛缓释剂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适合长期治疗以预防抑郁症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治疗结果 药物评价 迟效制剂 文拉法辛
原文传递
早期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闵奇萍 李鸣 吴天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 40例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辅以 8周综合干预措施 ,并以 41例单用利培酮治疗者为对照 ,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分别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组第二周起社会兴趣...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 40例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辅以 8周综合干预措施 ,并以 41例单用利培酮治疗者为对照 ,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分别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组第二周起社会兴趣、个人卫生和精神病表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从第四周起几乎所有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 0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精神分裂症 康复
下载PDF
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应用指导建议 被引量:36
14
作者 江开达 李凌江 +12 位作者 王刚 司天梅 黄继忠 许秀峰 方贻儒 李惠春 陆峥 梅其一 贾福军 李涛 赵靖平 吴文源 张明园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20-536,共17页
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都是常见的负性情绪障碍,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新型抗抑郁药均能治疗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度洛西汀作为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的一种,有大... 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都是常见的负性情绪障碍,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新型抗抑郁药均能治疗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度洛西汀作为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的一种,有大量临床证据表明,其在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方面具有起效快、临床治愈率高及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在度洛西汀临床应用中的治疗学和循证医学研究进展,结合广大专家的用药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客观、更规范的治疗选择和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洛西汀 抑郁症 焦虑症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 被引量:38
15
作者 周建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4-475,共2页
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或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报道较多,普遍认为家属或照料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1~3],但对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成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家属 心理状况
下载PDF
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特点 被引量:32
16
作者 张谦 栾彤 +4 位作者 沈洁 吴爱勤 潘能荣 梅其一 何焕荣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4-806,共3页
目的探讨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测定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的时域、频域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测定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的时域、频域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以迷走神经指标下降尤为明显。结论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存在心率变异性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和心率变异性的降低;焦虑、惊恐患者比抑郁患者更需尽早发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梅其一 朱雄伟 沈建红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1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社会功能状况。 方法 :随机抽取 30例服用利培酮、 30例服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评... 目的 :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社会功能状况。 方法 :随机抽取 30例服用利培酮、 30例服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评定 ;出院后半年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 ,并与某些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半年随访发现 ,服用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职业工作、婚姻职能、父母职能和社会退缩等社会功能方面明显好于氯氮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影响社会功能的因素为经济损失多、男性、不能积极参加组织活动、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BPRS评分高者社会功能差 ,服用氯氮平的比利培酮差。 结论 :利培酮和氯氮平相比 ,治疗的优势主要不在于副反应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氯氮平 社会功能 治疗
下载PDF
老年抑郁症与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被引量:29
18
作者 吕永良 吴爱勤 +1 位作者 李鸣 刘建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2期2206-220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与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对44例60岁以上首次发作患者(抑郁组)、42名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使用自制调查表、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结果:抑郁组精神疾病家族史(χ2=6.157,P=0.026)、现患躯体...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与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对44例60岁以上首次发作患者(抑郁组)、42名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使用自制调查表、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结果:抑郁组精神疾病家族史(χ2=6.157,P=0.026)、现患躯体疾病(χ2=11.993,P=0.001)和长期困境(χ2=23.242,P=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组负性生活事件总分(19.2±15.9)高于对照组(10.1±7.0)(u=2.531,P=0.011)。抑郁组社交问题得分(3.4±6.9)高于对照组(1.1±3.5)(u=2.226,P=0.026)。两组负性生活事件数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抑郁组社会支持总分(38.9±6.6)明显低于对照组(43.5±4.9)(u=3.308,P=0.001)。抑郁组对支持利用度(5.9±2.7)明显低于对照组(8.4±1.7)(u=4.444,P=0.000)。两组客观支持分和主观支持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阳性家族史、慢性应激和社会支持不足是老年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抑郁症 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调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006年我国十省市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28
19
作者 司天梅 舒良 +9 位作者 于欣 马崔 王高华 白培深 刘协和 孙立忠 师建国 陈宪生 梅其一 栗克清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 调查2006年我国10省市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 分析4年间我国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的变化趋势.方法 按照作者2002年的调查方法,选择10省市41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5898例精神分裂症门诊和住院患者,于2006年5月22-28日使... 目的 调查2006年我国10省市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 分析4年间我国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的变化趋势.方法 按照作者2002年的调查方法,选择10省市41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5898例精神分裂症门诊和住院患者,于2006年5月22-28日使用自制修订的调查问卷进行精神分裂症处方方式的现况调查.结果 (1)5898例患者中,门诊患者为2716例(46.0%) 住院患者为3182例(54.0%) 男3041例(51.6%),女2803例(47.5%),缺失54例数据.(2)99.1%的患者接受了抗精神病药治疗,使用频率在前7位的药物依次为:氯氮平(31.7%),利培酮(30.5%),舒必利(14.5%),氯丙嗪(10.8%),奋乃静(9.2%)、喹硫平(7.2%),氟哌啶醇(5.8%).换算为氯丙嗪等效剂量后,住院患者平均药物剂量显著高于门诊患者.(3)72.7%的患者使用第2代抗精神病药治疗 第1代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频率为38.3% 6.19%的患者接受了长效药物治疗.(4)75.6%的患者接受了单一非长效抗精神病药治疗 24.4%的患者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精神病药.(5)54.1%的患者联合了抗胆碱能药、苯二氮革类、β-受体阻断剂、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主要用于控制不良反应或增效治疗.结论 第2代抗精神病药已经成为我国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流药物,反映出精神分裂症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抽样研究 抗精神病药 处方 药物
原文传递
丙戊酸钠结合富马酸喹硫平对双相障碍躁狂患者临床疗效及BRMS、SDS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7
20
作者 曹长杰 刘学勤 +3 位作者 张广亚 王佳慧 刘楠楠 刘云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结合富马酸喹硫平对双相障碍躁狂患者临床疗效及Bech-Rafaelsen狂躁量表(BRM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8例双相障碍躁狂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丙戊酸钠结...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结合富马酸喹硫平对双相障碍躁狂患者临床疗效及Bech-Rafaelsen狂躁量表(BRM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8例双相障碍躁狂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丙戊酸钠结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BRMS评分、SDSS评分、神经肽Y(NPY)、P物质(S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BRMS、SD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NPY高于对照组,S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戊酸钠结合富马酸喹硫平可有效抑制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富马酸喹硫平 双相障碍躁狂 Bech-Rafaelsen狂躁量表 社会功能缺陷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