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8)F-脱氧葡萄糖PET联合HRCT的预测模型在实性成分比例≤0.5的早期肺腺癌浸润性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17
1
作者
牛荣
王跃涛
+5 位作者
邵晓梁
蒋振兴
徐梅
陈佳恬
王建锋
邵小南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73-1178,共6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联合高分辨率CT(HRCT)的预测模型在实性成分比例(CTR)≤0.5早期肺腺癌浸润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术前行PET-CT及HRCT检查的CTR≤0.5的早期肺腺癌...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联合高分辨率CT(HRCT)的预测模型在实性成分比例(CTR)≤0.5早期肺腺癌浸润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术前行PET-CT及HRCT检查的CTR≤0.5的早期肺腺癌患者91例,包括110个磨玻璃结节(GGN),据病理亚型分为浸润前-微浸润腺癌(MIA)组(22个)和浸润性腺癌(IAC)组(88个)。比较两组GGN的影像特征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构建HRCT模型及PET-HRCT联合模型。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不同模型的诊断效能。应用Bootstrap重采样(采样次数=500)方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并进行交互和分层分析。结果 IAC组混合性GGN、不规则形状、分叶征、支气管扩张/扭曲/截断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发生的比例显著高于浸润前-M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AC组的结节直径、实性成分直径、实性成分比例、磨玻璃成分CT值(CTGGO)、SUV指数均大于浸润前-M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HRCT定量参数中CTGGO的诊断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AUC)为0.775,灵敏度0.580,特异度0.909。HRCT模型及PET-HRCT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AUC分别为0.907和0.931)均优于CTGGO(AUC为0.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7和0.002),但前两者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当特异度同为0.909时,HRCT模型及PET-HRCT模型的灵敏度(分别为0.784和0.875)均较CTGGO(0.580)明显提高,PET-HRCT联合模型对灵敏度的提升更显著。PET-HRCT联合模型在不同结节类型、是否伴有胸膜凹陷、结节直径亚组间交互作用不显著(P均>0.05)。结论 PET-HRCT联合模型对CTR≤0.5的早期肺腺癌浸润性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用于GGN危险分层可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预测模型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题名
^(18)F-脱氧葡萄糖PET联合HRCT的预测模型在实性成分比例≤0.5的早期肺腺癌浸润性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17
1
作者
牛荣
王跃涛
邵晓梁
蒋振兴
徐梅
陈佳恬
王建锋
邵小南
机构
苏州大学
附属
第三
医院
常州市
第一
人民
医院
核医学
科
常州市
分子
影像
重点
实验室
苏州大学
附属
第三
医院
常州市
第一
人民
医院
放射
科
出处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73-1178,共6页
基金
常州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CM20193010)
常州市科技计划资助(CJ20180022)
+1 种基金
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培养资金资助项目
常州市卫生健康青苗人才培养工程资助(CZQM2020012)。
文摘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联合高分辨率CT(HRCT)的预测模型在实性成分比例(CTR)≤0.5早期肺腺癌浸润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术前行PET-CT及HRCT检查的CTR≤0.5的早期肺腺癌患者91例,包括110个磨玻璃结节(GGN),据病理亚型分为浸润前-微浸润腺癌(MIA)组(22个)和浸润性腺癌(IAC)组(88个)。比较两组GGN的影像特征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构建HRCT模型及PET-HRCT联合模型。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不同模型的诊断效能。应用Bootstrap重采样(采样次数=500)方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并进行交互和分层分析。结果 IAC组混合性GGN、不规则形状、分叶征、支气管扩张/扭曲/截断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发生的比例显著高于浸润前-M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AC组的结节直径、实性成分直径、实性成分比例、磨玻璃成分CT值(CTGGO)、SUV指数均大于浸润前-M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HRCT定量参数中CTGGO的诊断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AUC)为0.775,灵敏度0.580,特异度0.909。HRCT模型及PET-HRCT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AUC分别为0.907和0.931)均优于CTGGO(AUC为0.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7和0.002),但前两者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当特异度同为0.909时,HRCT模型及PET-HRCT模型的灵敏度(分别为0.784和0.875)均较CTGGO(0.580)明显提高,PET-HRCT联合模型对灵敏度的提升更显著。PET-HRCT联合模型在不同结节类型、是否伴有胸膜凹陷、结节直径亚组间交互作用不显著(P均>0.05)。结论 PET-HRCT联合模型对CTR≤0.5的早期肺腺癌浸润性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用于GGN危险分层可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决策。
关键词
肺肿瘤
预测模型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Lung neoplasms
Prediction model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tomography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R730.4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8)F-脱氧葡萄糖PET联合HRCT的预测模型在实性成分比例≤0.5的早期肺腺癌浸润性诊断中的应用
牛荣
王跃涛
邵晓梁
蒋振兴
徐梅
陈佳恬
王建锋
邵小南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