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儿童医院住院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特点及与气候因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耿佳 郭万亮 张学兰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2-486,共5页
目的:探讨苏州市住院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流行规律与气候因素之间关系。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2001-2011年收集的42 664份来自于苏州儿童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RSV病... 目的:探讨苏州市住院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流行规律与气候因素之间关系。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2001-2011年收集的42 664份来自于苏州儿童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RSV病毒抗原检测;收集同时期苏州市月平均气温、月相对湿度、月雨量、月日照总和和月平均风速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法研究RSV阳性检出率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001-2011年该院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RSV年检出率为11.85%-27.30%。以当年11月至次年4月为1个RSV流行季节,2001-2010年中9个流行季节的检出率依次为40.75%、22.72%、39.93%、27.37%、42.71%、21.28%、38.57%、19.86%和29.73%,相邻两季间RS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V月检出率与月平均气温、月日照总和、月雨量、月相对湿度和月平均风速均呈负相关(P〈0.05);逐步回归分析示只有月平均气温进入线性模型(R2=0.64,P〈0.01)。结论 RSV在苏州的流行主要集中在当年11月至次年4月,总体上呈隔年高峰趋势,气温对该地区RSV的流行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气候 呼吸道感染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治疗及X线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万亮 周珉 +1 位作者 汪健 盛茂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7期3359-3361,共3页
目的 探讨腹部X线平片在评价患儿病情和肠管血运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2月29日1119例儿童肠套叠不同年龄组之间空气灌肠成功率,分析190例(95例患儿空气灌肠未能复位,随机抽取同期空气... 目的 探讨腹部X线平片在评价患儿病情和肠管血运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2月29日1119例儿童肠套叠不同年龄组之间空气灌肠成功率,分析190例(95例患儿空气灌肠未能复位,随机抽取同期空气灌肠成功复位患儿95例)患儿腹部X线资料,患儿腹部X线资料由两位高年资医师分别进行评价,空气灌肠未能复位者X线资料与病理结果和手术记录对照;分析患儿肠管病理改变和X线表现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有1024例次成功复位,复位成功率为91.5%.1岁以内患儿627例,空气灌肠成功546例,空气灌肠成功率为87.1%,>1岁患儿有492例,空气灌肠成功率为97.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01,P<0.01),95例儿童急性肠套叠患儿,4例合并肠重复畸形、3例合并回肠Machel憩室.术后病理分型:回回型14例、回结型25例、回回结型44例、回盲型10例、回结结型2例;其中有肠管坏死切除者11例.X线观察肠管血运障碍与病理对照,经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128,二者之间存在一致性.肠套叠病理类型不同,腹部X线表现有所不同.190患儿中,腹部X线表现为肠管血运障碍者30例,局限性积气扩张者51例,腹部无气者36例,局限性积气合并肠管内肿块者73例.通过X线表现和发病时间双向有序关联性检验(非零相关)Nonzero Correlation=20.67(P<0.01).结论 儿童肠套叠1岁以内患儿空气灌肠成功率较大于1岁组低,腹部X线平片对儿童急性肠套叠患儿病情评估具有一定作用,X线对于肠管的血运障碍的判断与病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灌肠 年龄组
原文传递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倒立位X线片与MRI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复宾 方林 +4 位作者 盛茂 郭万亮 王亮 刘玉奇 吕海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6-308,310,共4页
目的探讨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治疗并确诊的38例CARM患儿,术前均行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判断直肠盲端与耻尾线的关系及肛门闭锁的类型,比较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 目的探讨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治疗并确诊的38例CARM患儿,术前均行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判断直肠盲端与耻尾线的关系及肛门闭锁的类型,比较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诊断CARM类型的准确率。结果 38例患儿中,低位肛门闭锁型CARM 19例,中位肛门闭锁型CARM 8例,高位肛门闭锁型CARM 11例。倒立位X线片诊断CARM类型的准确率为92.1%(35/38),MRI诊断CARM类型的准确率为97.4%(37/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P>0.05)。MRI可以发现瘘管7例,脊髓病变5例,右肾缺如1例。结论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均能较准确地诊断CARM类型,MRI还可以诊断CARM伴发的瘘管、内脏、脊髓病变等其他畸形,较倒立位X线片检查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畸形 直肠畸形 先天畸形 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睾丸扭转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评价睾丸活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任彦 周云 +1 位作者 丁粤粤 周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在睾丸扭转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判断缺血睾丸活力的价值。方法选取56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7组,每组8只:①组不作任何手术处理;②组将左侧精索手术游离暴露10min;③、④、⑤、⑥和⑦组分别用动脉夹将左侧精索完全... 目的探讨在睾丸扭转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判断缺血睾丸活力的价值。方法选取56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7组,每组8只:①组不作任何手术处理;②组将左侧精索手术游离暴露10min;③、④、⑤、⑥和⑦组分别用动脉夹将左侧精索完全夹闭,计时0.5、1.5、3、6、12h。彩超检查时,将动脉夹移除。彩超分别观察并计算左右睾丸体积、彩色血流显示面积百分比r(r=血流显示面积a/睾丸最大纵切面面积A),左右睾丸r值之比R(R=r左/r右)。取各组左侧睾丸组织常规制作HE染色光镜及透视电镜标本并观察。结果①组与②组左右侧睾丸体积大小组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缺血组左侧睾丸体积较右侧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①、②、③和④组睾丸呈均匀细小等回声,⑤、⑥和⑦组睾丸回声不均匀,局部出现低回声。①组与②组左右睾丸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④、⑤、⑥和⑦组与①和②组R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①、②、③和④组光镜睾丸生精小管上皮及间质细胞结构变化轻微甚至无改变;⑤、⑥和⑦组光镜小管内皮细胞脱落,间质充血、出血,电镜观察细胞核染色质呈颗粒状聚集,染色质边集,细胞器溶解,细胞核同缩,碎裂,细胞器溶解消失。结论彩色多普勒对于缺血睾丸再灌注后血流检测敏感,可用于睾丸扭转术巾判断睾丸血供、预测睾丸活力,对于外科手术决定保留或切除扭转睾丸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检查 彩色 睾丸扭转
原文传递
骨内H型血管在去势骨质疏松症模型中的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亮 盛茂 +7 位作者 袁晔 王爱飞 杨挺伟 赵宇 李平元 周飞 王磊 徐又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873-879,共7页
目的通过建立并观察骨质疏松小鼠模型中骨内H型血管(CD31/EMCN染色双阳性)的表现,探讨骨密度与骨内H型血管的变化关系。方法选取雌性8周龄野生型C57BL/6J小鼠30只,分为假手术组、切除卵巢组(ovariectomy,OVX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手术... 目的通过建立并观察骨质疏松小鼠模型中骨内H型血管(CD31/EMCN染色双阳性)的表现,探讨骨密度与骨内H型血管的变化关系。方法选取雌性8周龄野生型C57BL/6J小鼠30只,分为假手术组、切除卵巢组(ovariectomy,OVX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手术中仅暴露双侧卵巢,并切除其周围少许脂肪组织;OVX组手术中完整切除双侧卵巢。4周后取材股骨标本以无菌纱布包裹暂存于生理盐水中,以备Micro CT扫描观察骨密度及骨小梁显微结构的变化。取材胫骨标本并剔除其表面软组织,经固定、脱钙、脱水及包埋等处理,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两组小鼠骨标本中H型血管的变化,检测两组数据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Micro CT扫描,OVX组骨密度为(0.11±0.01)g/cm3,假手术组为(0.21±0.01)g/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骨小梁显微结构发生变化:OVX组骨小梁体积分数为11.52%±1.77%,假手术组为25.87%±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VX组骨小梁数目为(1.67±0.33)个/mm,假手术组为(2.95±0.8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OVX组骨小梁厚度为(0.06±0.01)mm,假手术组为(0.07±0.0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OVX组骨小梁间隙为(0.29±0.15)mm,假手术组为(0.19±0.0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两组间骨小梁数目无统计学意义以外,其余两组骨小梁参数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鼠的骨标本经免疫荧光染色的标准流程处理后,分别计算两组骨标本同一部位H型血管的显像面积,OVX组H型血管的面积占比为9.14%±0.99%,而假手术组H型血管面积占比为29.33%±1.22%,OVX小鼠胫骨干骺端H型血管较假手术组显著减少,两组间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切除小鼠双侧卵巢模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模型中,骨密度及骨小梁显微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存在骨内H型血管的改变,这提示H型血管可能参与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卵巢切除术 骨密度
原文传递
大龄儿童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螺旋CT诊断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复宾 周珉 +1 位作者 盛茂 郭万亮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8期789-790,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大龄儿童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患儿的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7例螺旋CT均表现为肠管围绕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盘旋,形成漩涡状团块,呈典型的"漩涡征...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大龄儿童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患儿的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7例螺旋CT均表现为肠管围绕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盘旋,形成漩涡状团块,呈典型的"漩涡征",并可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血管位置异常,团块中央为肠系膜血管。4例行CT增强扫描,可见胰头钩突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位于肠系膜上静脉右侧,呈"换位征"。结论:"漩涡征"伴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位置异常是儿童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螺旋CT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疾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扫描 肠旋转不良 大龄儿童
原文传递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中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郭万亮 黄顺根 +2 位作者 盛茂 汪健 倪勇彪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目的。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儿童CCC患者49例,将患者MRCP与病理组织学资料相对照,两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图像...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目的。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儿童CCC患者49例,将患者MRCP与病理组织学资料相对照,两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图像,协商并达成一致的影像诊断结论。结果本组49例CCC患者均接受MRCP检查,均显示胆管扩张,其中球形扩张21,柱状扩张11例,梭形扩张9例,巨大囊状扩张8例。29例显示胰胆管共同管,诊断为胰胆管合流异常。CCC影像和手术分型:Ⅰ型29例,Ⅱ型有2例,Ⅳ型有18例。结论 MRCP对CCC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巨大囊状CCC多不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扩张症 胰胆管合流异常 儿童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下载PDF
细胞复合型丝素支架材料修复兔桡骨骨缺损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亚 王晓东 +5 位作者 张希峰 王武愉 苗小芬 方林 尹航 张锡庆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孔径的细胞复合型丝素支架材料体内成骨、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自新西兰大耳白兔股骨大结节和股骨髁处抽取骨髓,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bbit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 目的比较不同孔径的细胞复合型丝素支架材料体内成骨、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自新西兰大耳白兔股骨大结节和股骨髁处抽取骨髓,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bbit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接种到3种不同孔径的丝素材料上,再移植于兔桡骨骨缺损处。根据丝素材料孔径设立实验A组[RBMSCs/SF(silk fibroin,SF)-Ⅰ]、实验B组(RBMSCs/SF-Ⅱ)、实验c组(RBMSCs/SFⅢ)。术后分别于2、4、8、12周大体观察、X线检查及组织形态学观察了解体内成骨、骨缺损修复及材料降解情况。另外设立二对照组,D组为缺损处仅植入丝素支架,E组为缺损处无植入物。结果术后各组兔子均存活,无植入物毒性反应及排斥反应,材料体积不同程度降解减小,降解速度SF-Ⅰ〈SF-Ⅱ〈SF-Ⅲ。 RBMSCs/SF-Ⅱ组比其他组在缺损种植处有更多的新骨形成,移植物的血管化在此B组也更好,缺损被较满意治愈。D、E二组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明显差于细胞型丝素支架。结论RBMSCs/SF-Ⅱ作为细胞复合型丝素支架材料表现最佳。细胞复合型丝素支架材料有望用于临床骨缺损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细胞复合型丝素支架材料 兔桡骨骨缺损 修复 疗效
原文传递
影像学检查在术前评估胆总管囊肿胰胆管解剖中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倪勇彪 郭万亮 +3 位作者 贾慧惠 黄顺根 盛茂 汪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MRCP、CT增强(CE-CT)及术中胆道造影(IOCP)在显示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患者胰胆管合流部解剖形态中作用,以期对术前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儿童CC患者MRCP、CE-CT及IOCP资料,与囊肿病理组织学相对照,... 目的分析MRCP、CT增强(CE-CT)及术中胆道造影(IOCP)在显示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患者胰胆管合流部解剖形态中作用,以期对术前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儿童CC患者MRCP、CE-CT及IOCP资料,与囊肿病理组织学相对照,影像资料由两位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然后以协商并达成一致影像诊断结论。结果59例CC中36例为囊性,23例为梭形。CC影像和手术分型:23例为I型,36例为IV型。MRCP、IOCP、CE-CT均能清楚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MRCP与IOCP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PBM)明显高于CE-CT,MRCP结合IOCP诊断PBM明显高于单独MRCP或IOCP。CE-CT可以明确显示肝右动脉位置异常。结论术前MRCP结合IOCP能提高CC患者胰胆管解剖结构显示率与PBM诊断率,而CE-CT可发现CC患者肝右动脉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胰胆管解剖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术中胆道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CT和MRI的TTPVI在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诊断中的价值
10
作者 石三利 张建平 +2 位作者 李芬 杨丽娟 郭万亮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3期2240-224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和MRI检查参数瘤内动脉和低密度/信号环征象(two-trait predictor of venous invasion,TTPVI)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西安市第八医院收治的1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基于CT和MRI检查参数瘤内动脉和低密度/信号环征象(two-trait predictor of venous invasion,TTPVI)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西安市第八医院收治的1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微血管侵犯情况分为侵犯组和无侵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CT或MRI边缘模糊征象、TTPVI、门脉分支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上述指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诊断效能。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1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25例(22.32%)发生微血管侵犯。侵犯组边缘模糊征象、TTPVI、PVTT比例分别为60.00%(15/25)、72.00%(18/25)、16.00%(4/25),均高于非侵犯组(χ^(2)=38.968、40.349、14.436,均P<0.05)。侵犯组多征象叠加、多结节融合、局部包膜不完整、局部外凸结节等边缘模糊征象类型发生比例分别为12.00%(3/25)、16.00%(4/25)、12.00%(3/25)、12.00%(3/25),均高于非侵犯组(χ^(2)=6.639、10.042、6.639、4.285,均P<0.05)。CT和MRI边缘模糊征象、TTPVI和PVTT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ROC下面积(AUC)分别为0.771(95%CI 0.648~0.894)、0.828(95%CI 0.723~0.934)和0.580(95%CI 0.443~0.717)。术前TTPVI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00%、89.66%、66.67%和91.76%,术前CT和MRI边缘模糊征象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00%、94.25%、75.00%和89.13%。CT和MRI边缘模糊征象联合TTPVI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的AUC为0.821(95%CI 0.703~0.938),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00%、89.66%、67.86%和92.86%。结论术前CT和MRI边缘模糊征象、TTPVI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微血管侵犯 CT MRI 瘤内动脉和低密度/信号环征象
下载PDF
新生儿及婴幼儿正常脑外间隙的磁共振成像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复宾 周珉 +2 位作者 盛茂 王琪 郭万亮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355-1357,共3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及婴幼儿正常脑外间隙在磁共振成像(MRI)上随月龄变化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75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及婴幼儿脑部的MRI影像。年龄为出生~2岁;男203例,女172例。按月龄将其分为7组。使用SIMENS 0.35T的永磁MRI扫描... 目的研究新生儿及婴幼儿正常脑外间隙在磁共振成像(MRI)上随月龄变化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75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及婴幼儿脑部的MRI影像。年龄为出生~2岁;男203例,女172例。按月龄将其分为7组。使用SIMENS 0.35T的永磁MRI扫描仪成像,行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成像(T1WI)及T2加权成像(T2WI),在T2WI上测量额前、颞前脑外间隙、外侧裂及纵裂的宽度。结果新生儿及婴幼儿375例脑部MRI图像均可很好地显示额前、颞前、外侧裂及纵裂处脑外间隙。出生到4~6个月额前、颞前、外侧裂及纵裂处脑外间隙逐渐增宽,4~6个月时最宽,后逐渐减小。4~6个月时额前、颞前脑外间隙、外侧裂、纵裂的宽度为(3.73±1.47)mm、(4.53±2.06)mm、(5.56±1.75)mm、(3.62±1.25)mm。结论新生儿及婴幼儿正常脑外间隙在4~6个月时最宽,且MRI上脑外间隙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外间隙 新生儿 婴幼儿
原文传递
PUF60基因变异所致Verheij综合征患儿1例的分析
12
作者 王红英 盛茂 +5 位作者 邱文娜 周丽君 钮文思 孙钰涵 沈雪锋 王晓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536-1540,共5页
目的分析1例Verheij综合征(VRJS)患儿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变异,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因"自幼高肩胛骨"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门诊和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多学科门诊的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 目的分析1例Verheij综合征(VRJS)患儿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变异,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因"自幼高肩胛骨"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门诊和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多学科门诊的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对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并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患儿表现为高肩胛骨、斜颈、上肢及肩关节活动受限、面容异常、皮肤散在咖啡斑,智力发育障碍等。测序结果显示其携带PUF60基因c.405dupT(p.Ile136Tyrfs*4)新发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判定为致病性(PVS1+PS2_moderate+PM2_supporting)。结合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检测结果,确诊其为PUF60基因c.405dupT变异所致的VRJS。结论VRJS临床表现为特殊面容、智力障碍及高肩胛骨、椎体横突融合畸形、肩椎骨形成等骨骼发育异常,心脏、肾脏、眼等部位无明显异常,不易与Klippel-Feil综合征相区别。本研究丰富了PUF60基因的变异谱,为明确VRJS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提供了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heij综合征 PUF60基因 骨骼发育畸形 椎体融合
原文传递
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6
13
作者 薛潋滟 李俊 +2 位作者 朱铭 钟玉敏 盛茂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方法对6例经手术完整切除后病理证实的儿童SPTP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多层螺旋CT影像特点并与病理对照。结果女5例,男1例,年龄9-13岁,1例多发,5例单发,位于胰头部... 目的探讨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方法对6例经手术完整切除后病理证实的儿童SPTP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多层螺旋CT影像特点并与病理对照。结果女5例,男1例,年龄9-13岁,1例多发,5例单发,位于胰头部4例,位于胰尾部3例,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平均直径62.5 mm,肿瘤均呈囊实性,但比例不一,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强化,且门静脉期持续性强化,囊性部分均不强化。结论儿童胰腺的较大占位,并有典型SPTP的MSCT表现时,应考虑SPTP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儿童
下载PDF
流行季节儿童MP感染的CT影像特征及影像学分型
14
作者 陈萌萌 周琦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157-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流行季节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CT影像特征与影像学分型。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7例MP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入院的33例链球菌属肺炎(SP)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流行季节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CT影像特征与影像学分型。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7例MP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入院的33例链球菌属肺炎(SP)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表现、血清MP抗体检测结果、CT检查结果,另对MP感染患儿的CT影像特征及影像学分型进行讨论。结果:所有病例入院时均有发热表现,两组其他临床表现(咳嗽、咽痛、头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MP-IgM、MP-IgG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厚、网状影征、磨玻璃征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47例MP患儿中,不同年龄段各CT检查的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影像学分型以Ⅱ型(支气管肺炎型)为主,且不同年龄段MP感染患儿的CT影像学分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流行季节发病的患儿,支气管壁增厚、网状影征等CT影像特征可作为MP、SP感染鉴别诊断的依据,结合患儿年龄以及CT影像学分型等信息,CT检查能够为MP感染患儿的诊治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儿童 CT 鉴别诊断 影像学分型
下载PDF
儿童乙型流感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1例的诊治及文献回顾分析
15
作者 孙文强 朱雪萍 +2 位作者 傅嫦嫦 李莺 盛茂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1期183-186,共4页
流感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IANE)是急性脑病中最为危重的亚型之一,进展较快,以发热、抽搐及迅速出现的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预后差。为提高临床医生对IANE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确保患者及时治疗,改善预后。本文分析探讨1例就诊于苏州大学... 流感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IANE)是急性脑病中最为危重的亚型之一,进展较快,以发热、抽搐及迅速出现的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预后差。为提高临床医生对IANE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确保患者及时治疗,改善预后。本文分析探讨1例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IANE患者。患儿以高热起病,2 d内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完善头颅MRI均可见双侧对称性脑损伤,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考虑诊断为IANE。积极治疗后患儿好转出院,但遗留有轻度认知障碍。通过回顾性分析国内外文献,大多认为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联合奥司他韦抗病毒,以及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抗感染,是IANE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脑病 流感 儿童 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诱导治疗后发生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4
16
作者 汤继宏 李岩 +2 位作者 顾琴 盛茂 胡邵燕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863-1867,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在诱导化疗期间发生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特征、MRI特点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制定的标准进行ALL的诊断与治疗,共有11例ALL患儿在诱导化疗后出现PR...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在诱导化疗期间发生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特征、MRI特点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制定的标准进行ALL的诊断与治疗,共有11例ALL患儿在诱导化疗后出现PRES.对这11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预后进行研究并随访1年.患儿均在首次影像学检查后1、3、6、12个月时随访检查.结果 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10/11例)、癫(痫)发作(7/11例)、高血压(4/11例)、视力障碍(6/11例)、意识障碍(5/11例)和走路不稳(2/11例).颅脑MRI显示病灶分布于枕叶(9/11例)、顶叶(8/11例)、额叶(5/11例)、颞叶(3/11例)、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深部白质(2/11例)、小脑半球(1/11例)等不同部位,具有多灶性、对称性、后部分布为主的特点.PRES发生后立即停用化疗药物及对症处理,大多数病例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病灶逐渐消失.随访1年,9例预后良好,无后遗症;1例遗留症状性癫(痫)(颅脑MRI示左侧颞叶病灶),1例遗留轻度视力障碍.各病例临床症状和颅脑MRI病灶消失后继续化疗,未见再次PRES发生.结论 虽然PRES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具有多样性,但当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时,PRES可能是ALL化疗期间重要并发症.PRES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可逆性,因此应该重视PRES的发生,使ALL得到更好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诱导化疗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儿童
原文传递
超声评价急性期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非扩张性损害的左前降支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粤粤 徐秋琴 +4 位作者 任彦 孙凌 张建敏 吕海涛 严文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期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非扩张性损害患儿左前降支(LAD)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分析31例急性期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非扩张性损害患儿(KD组)的LAD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析〈1岁、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期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非扩张性损害患儿左前降支(LAD)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分析31例急性期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非扩张性损害患儿(KD组)的LAD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析〈1岁、1~3岁和〉3岁3个亚组KD患儿急性期LAD近段内径、血流量、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PDV)、平均血流速度(MDV)、速度时间积分(VTI),并分别与27名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不同年龄段急性期非冠状动脉扩张性KD患儿,其LAD近段血流参数PDV、MDV及VT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但LAD近段内径、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组内比较:〈1岁、1~3岁及〉3岁亚组LAD近段内径、血流量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V、MDV及VT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内比较:随着年龄的增加,LAD内径、LAD血流量增加,PDV、MD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T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KD急性期冠状动脉炎性病变可导致LAD血流速度增加;研究LAD的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非冠状动脉扩张性KD的冠状动脉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下载PDF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和超声诊断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双泉 周建敏 +4 位作者 王晓瑛 夏斯莉 冯婷 田亚康 李敬才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557-1558,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X线和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52例,对其X线钡餐检查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患儿X线钡餐检查均见胃排空延迟,幽门线样征、幽门鸟嘴征45例次,胃窦肩...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X线和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52例,对其X线钡餐检查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患儿X线钡餐检查均见胃排空延迟,幽门线样征、幽门鸟嘴征45例次,胃窦肩征34例次,双轨征21例次,蕈伞征28例次;超声检查共31例,其中29例幽门环肌厚度≥4mm,另2例分别为3.7mm和3.6mm;22例测量幽门管长度≥15mm,17例测量幽门管直径≥12mm。结论超声检查可直接显示幽门管结构,准确性高,重复检查方便,避免X线照射,宜作为首选;X线钡餐检查CHPS有典型征像,对其他呕吐性疾病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对超声检查不能明确为CHPS者须进一步X线钡餐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X线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不同影像学方法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啸 杨复宾 +1 位作者 盛茂 郭万亮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倒立位X线片、瘘道造影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方法在儿童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确诊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56例。患儿术前行腹部倒立位X线片56例,瘘道造... 目的探讨腹部倒立位X线片、瘘道造影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方法在儿童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确诊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56例。患儿术前行腹部倒立位X线片56例,瘘道造影29例,MRI检查56例。结果 56例腹部倒立位X线片可以准确地显示肛门闭锁的位置,高位肛门闭锁的15例,中位闭锁的10例,低位闭锁的31例。29例瘘道造影可以准确地显示瘘管的走行和位置,其中会阴瘘18例,伴膀胱瘘6例,其他类型瘘5例;56例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肛周肌群发育情况及其他系统畸形,其中42例肛周肌群存在发育异常,脊柱、脊髓病变6例,右肾缺如1例。结论腹部倒立位X线片可以判断肛门直肠畸类型,瘘道造影对肛门直肠畸伴发的瘘管显示价值较大;MRI可以很好地显示肛周肌群发育情况及其他系统畸形,多种影像学方法结合在儿童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检查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瘘道造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综合影像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顺根 郭万亮 汪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34-536,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e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的影像学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童 CBD 患者40例,将患者各种影像资料与病理组织学资料相对照,由两位高年资影...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e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的影像学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童 CBD 患者40例,将患者各种影像资料与病理组织学资料相对照,由两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独立分析图像,然后协商并达成一致影像诊断结论。结果40例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全部接受计算机断层扫描(CT),35例行超声检查,13例接受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均显示胆管扩张;10例患儿 MRCP 诊断为 CBD 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PBM)。39例成功进行术中造影。影像和手术分型:Ⅰ型28例,其中囊状22例,6例表现为梭型或柱形。Ⅱ型2例,Ⅳ型10例。结论CT、MRCP、超声和术中造影均可以准确诊断 CBD,可显示胆管扩张及并发症。MRCP 可以明确显示胰胆管共同管,应为儿童诊断 CBD 合并 PBM的第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畸形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