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糖尿病足的MRA诊断 被引量:12
1
作者 潘兴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3期106-107,12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诊断下肢糖尿病足(D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为下肢DF患者28例行MRA和DSA两种不同的影像学方法诊断,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将下肢6个解剖段,共显示168...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诊断下肢糖尿病足(D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为下肢DF患者28例行MRA和DSA两种不同的影像学方法诊断,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将下肢6个解剖段,共显示168段下肢动脉血管;以DSA检查为"金标准",MRA诊断162段符合,符合率为96.434%,敏感性为97.85%,特异性为94.67%;MRA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程度的符合率为87.64%。结论 MRA作为临床中诊断下肢糖尿病足的重要无创影像学方法,对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下肢 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准确性
下载PDF
胸部Castleman病的CT表现特点 被引量:9
2
作者 吴建峰 王胜裕 +1 位作者 丁庆国 胡春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599-1601,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Castleman病的CT影像特点,进一步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 6例中,中纵膈3例,后纵膈1例,右肺门2例,平扫呈均匀等密度,增强扫描多数呈均匀明显强化,... 目的探讨胸部Castleman病的CT影像特点,进一步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 6例中,中纵膈3例,后纵膈1例,右肺门2例,平扫呈均匀等密度,增强扫描多数呈均匀明显强化,强化程度接近于大血管,部分病灶内见灶性低密度。结论胸部Castleman病具有典型的CT表现特征,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淋巴细胞增生症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常规X射线数字化图像获取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凯 胡春洪 丁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9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常规X射线数字化图像获取技术 过渡方式 CR系统 影像增强器-电视系统 直接数字化图像获取技术 间接数字化图像获取技术
下载PDF
原发性生殖腺外精原细胞瘤的MSCT表现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冬 沈海林 +2 位作者 付芳芳 孙羽 尚海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3-446,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生殖腺外精原细胞瘤的MSCT表现,并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生殖腺外精原细胞瘤5例,总结和分析其临床及MSCT表现。5例均为男性,年龄28~67岁,平均45.8岁。前纵隔2例,腹膜后1例,盆腔1例,鞍区1... 目的分析原发性生殖腺外精原细胞瘤的MSCT表现,并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生殖腺外精原细胞瘤5例,总结和分析其临床及MSCT表现。5例均为男性,年龄28~67岁,平均45.8岁。前纵隔2例,腹膜后1例,盆腔1例,鞍区1例,均为单发。结果生殖腺外精原细胞瘤好发于青壮年,临床表现无特异性。2例位于纵隔者,病灶较小者,呈类椭圆形改变,边界清楚,有包膜。病灶较大者,呈分叶状改变,向周围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病灶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坏死区。腹膜后1例,密度不均,其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坏死影,边界不清,包绕腹主动脉,并向周围呈浸润性生长。盆腔1例,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其内可见低密度坏死影。位于鞍区者,其内可见多发斑点状及条片状钙化影。MS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4例行增强扫描,3例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表现为均匀强化。结论原发性生殖腺外精原细胞瘤极为罕见,MSCT可清楚显示肿瘤形态、大小、强化方式以及向周边组织浸润的程度,但缺乏特异性,结合患者发病年龄、性别、部位等临床特点,可进一步提高对其术前诊断准确率,但确诊仍需依赖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生殖腺外 精原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4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5
作者 田霞 谢道海 +1 位作者 陆紫微 孙琪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分析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i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例IM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22~61岁,平均49岁。肺部2例,肾脏和脾各1例。术前4例均... 目的分析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i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例IM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22~61岁,平均49岁。肺部2例,肾脏和脾各1例。术前4例均行CT检查,其中2例仅行CT平扫,另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2例肺内IMT CT表现均为孤立性实质性病变,边缘可光滑,亦可不规则,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其中1例病变边缘可见线条状钙化。2例腹部实质性脏器病变分别位于肾脏和脾,CT表现为实性肿块,边缘清晰或不清晰,肿块内部出现钙化,增强后病变呈渐进性强化,但强化程度均低于周围正常组织。结论 IMT是一种少见肿瘤,CT检查能为临床诊断IMT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3.0T肝脏加速容积采集序列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田霞 谢道海 +2 位作者 陆紫微 孟倩 平小夏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评价3.0T肝脏加速容积采集(LAVA)序列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病理确诊的HCC患者21例(30处病灶),均行MRI LAVA序列及多层螺旋CT(MSCT)扫描,观察和比较MSCT及LAVA序列对HCC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析特征性强化的... 目的评价3.0T肝脏加速容积采集(LAVA)序列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病理确诊的HCC患者21例(30处病灶),均行MRI LAVA序列及多层螺旋CT(MSCT)扫描,观察和比较MSCT及LAVA序列对HCC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析特征性强化的显示率及三维后处理重建技术对病灶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等显示情况。结果 3.0TLAVA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大于MSCT(0.904vs.0.858)(P<0.05)。3.0TLAVA诊断HC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7%、90.9%和90.4%,高于MSCT的86.7%、86.7%和85.8%(P<0.05)。3.0TLAVA图像可清晰显示强化病灶、病灶临近血管受压推移、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3.0T LAVA对引流静脉的显示率高于MSCT(56.7%vs.10.0%)(P<0.01)。结论 LAVA序列能更早发现病灶,更全面显示病灶的细微形态特点,对HCC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肝脏加速容积采集
原文传递
人感染 H7N9禽流感与甲型 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临床及CT影像比较 被引量:20
7
作者 许少华 李宏军 +9 位作者 李宁 胡春红 李润涛 齐石 李云芳 丁金立 张岩岩 米海峰 张琦 柳娇娇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7期756-759,共4页
目的:比较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H7N9组)和21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患者(H1N1组)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转归和CT影像学资料。结果:H7N9组基础疾病和进... 目的:比较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H7N9组)和21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患者(H1N1组)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转归和CT影像学资料。结果:H7N9组基础疾病和进入ICU接受治疗的比例均高于H1N1组(χ2=3.111,P<0.05;χ2=3.599,P<0.05))。H7N9组发病初期伴有呼吸困难和气促、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率均高于H1N1组(双侧P<0.001;χ2=3.111,P<0.05)。H7N9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和死亡率均高于H1N1病毒感染组(χ2=7.219,P<0.01;双侧P<0.05)。两组流感患者主要病理表现为肺间质和实质损伤,其基本CT影像改变是肺内磨玻璃密度影和肺实变密度影。H7N9组患者胸腔积液和网格状密度增高表现多于H1N1组(双侧P<0.05)。结论:与H1N1组患者相比,H7N9组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进展更为迅猛、并发症更为严重、死亡率更高。CT检查能客观反映二者的影像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估,但仅凭CT影像资料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甲型流感 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肿块样胃神经鞘瘤的CT征象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妤 陈杰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1-963,共3页
目的探讨肿块样胃神经鞘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胃神经鞘瘤的CT征象。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CT评价征象主要包括大小及数目、部位、轮廓、生长方式、病灶边界、增强方式及程度、是否存在表面凹陷、黏膜是否完... 目的探讨肿块样胃神经鞘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胃神经鞘瘤的CT征象。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CT评价征象主要包括大小及数目、部位、轮廓、生长方式、病灶边界、增强方式及程度、是否存在表面凹陷、黏膜是否完整。所有病例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0例均为单发,最大者直径约为5.7cm,最小者2.3 cm。10例为圆形或卵圆形,1例可见轻度分叶。2例为腔内生长,1例呈腔外生长,7例为混合型生长,所有病灶均边界清楚。8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2例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脉期所有病灶持续强化。4例病灶可见表面溃疡形成。结论肿块样胃神经鞘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诊断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腹部 体层摄影术
原文传递
机械性经皮血栓清除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谭华桥 倪才方 丁乙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1年第6期339-342,共4页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新的治疗血栓的方法,由于其血栓清除时间短,且无溶栓潜在大出血等缺点,故在国内外广泛用于治疗血透通道、冠状动脉、肺动脉、下肢动静脉、TIPS血栓等。本文简要介绍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常用装置类...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新的治疗血栓的方法,由于其血栓清除时间短,且无溶栓潜在大出血等缺点,故在国内外广泛用于治疗血透通道、冠状动脉、肺动脉、下肢动静脉、TIPS血栓等。本文简要介绍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常用装置类型及原理、临床应用、影响疗效相关因素和并发症,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性放射学 血栓切除 血栓形成 机械性经皮血栓清除术
下载PDF
简单乘法运算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对三重编码模型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张妤 郭亮 +2 位作者 胡春洪 谢道海 陈建华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7-1219,I0012,共4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来验证简单乘法运算与三重编码模型是否匹配。方法对13名本科生志愿者采用基于光学的单数乘法任务进行提问,同时运用1.5 T的Marconi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其脑部的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成像数据。运用SPM99软件... 目的利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来验证简单乘法运算与三重编码模型是否匹配。方法对13名本科生志愿者采用基于光学的单数乘法任务进行提问,同时运用1.5 T的Marconi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其脑部的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成像数据。运用SPM99软件进行t检验,以获取单数运算时的脑功能图像。结果明显激活左侧额中回、额下回、角回、视觉联合皮质区,两侧顶上小叶。结论单数乘法运算与三重编码模型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大脑皮层 乘法运算 三重编码模型
原文传递
64层螺旋CT在脑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鑫璞 沈海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49-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CT在脑动脉三维成像(3D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疑有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3DCTA检查,后处理技术包括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以及容积重建(VRT)。结果发现19例22个动脉瘤,3例动静脉畸形,2例阴性,均经手术或DSA... 目的探讨64层CT在脑动脉三维成像(3D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疑有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3DCTA检查,后处理技术包括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以及容积重建(VRT)。结果发现19例22个动脉瘤,3例动静脉畸形,2例阴性,均经手术或DSA证实。结论64层CT 3DCTA可显示脑动脉全貌,提高了对脑动脉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 CT 血管造影
下载PDF
垂体腺瘤MRI Knosp分级与Ki-67、p53、MMP-9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何璐 郭亮 +2 位作者 胡春洪 虞正权 惠国祯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10-413,共4页
目的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Ki-67)、抑癌基因p53(p5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侵袭性及非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它们与Knosp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垂体瘤179例,根据Knosp分级分为侵袭性组(n=91)和非侵袭性组(n=88),应用... 目的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Ki-67)、抑癌基因p53(p5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侵袭性及非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它们与Knosp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垂体瘤179例,根据Knosp分级分为侵袭性组(n=91)和非侵袭性组(n=88),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中Ki-67、p53及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Ki-67和MMP-9在Knosp分级Ⅲ级以上组中显著增高(P<0.01)。结论 Ki-67、p53和MMP-9表达与Knosp分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Knosp分级 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 抑癌基因P53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健康成人下腔静脉CT测量及其对肝肾间隙巨大肿块的定位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东 胡春洪 +2 位作者 张追阳 李新 马建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测量健康成人下腔静脉位置,并探讨下腔静脉推移征及其角度变化在肝肾间巨大肿块CT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第一肝门水平CT图像上,沿椎体前缘作一水平线作为X轴,并紧贴此椎体右缘作与X轴垂直的Y轴,分别测量下腔静脉中心距离X、Y... 目的:测量健康成人下腔静脉位置,并探讨下腔静脉推移征及其角度变化在肝肾间巨大肿块CT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第一肝门水平CT图像上,沿椎体前缘作一水平线作为X轴,并紧贴此椎体右缘作与X轴垂直的Y轴,分别测量下腔静脉中心距离X、Y轴的长度及下腔静脉长轴与X轴的角度。所有径线均由2位主治医师独立测量,取其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位于肝肾间隙、直径大于4 cm肿块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照正常标准探讨不同来源肝肾隐窝巨大占位性病变对下腔静脉推移的规律。结果:下腔静脉至X、Y轴距离无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P>0.05),是一个较恒定的值,各性别、年龄组95%上限均分别小于<2.5 cm1.0 cm。下腔静脉长轴与X轴的夹角为(31±5)°,无显著的年龄差异(P>0.05),但存在性别差异(P<0.05),但两者95%上限均<60°。肝右叶肿瘤易使下腔静脉夹角增大(68%)并向左移位(52%)。下腔静脉前移可见于任何肝肾间隙来源的肿瘤,但以右肾上腺占位多见(50%)。结论:第一肝门水平下腔静脉的位置及其与X轴的夹角相对固定,下腔静脉移位及其角度变化是判断肝肾间隙巨大占位性病变来源的有价值的CT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肿瘤 肝肿瘤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立芳 王中领 +2 位作者 陆紫微 吴琼 叶业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748-750,75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NoduleBronchioloalveolarCarcinoma,NBA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37例NBAC的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周围型83.8%(31/37),中心性16.2%(6/37),磨玻璃征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NoduleBronchioloalveolarCarcinoma,NBA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37例NBAC的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周围型83.8%(31/37),中心性16.2%(6/37),磨玻璃征51.4%(19/37),呈分叶状改变45.9%(17/37),内部可见充气支气管征51.4%(19/37),空泡征32.4%(12/37),中心坏死18.9%(7/37),边缘毛刺64.9%(24/37)。血管集束征62.6%(23/37)、胸膜凹陷征62.6%(23/37),病灶大小14.46mm。结论NBAC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S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组有利于提高NBAC诊断准确性,以减少误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 CT 诊断
下载PDF
胆囊原发性黑色素瘤并肺转移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冬 沈海林 付芳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63-1563,共1页
患者男,37岁。因"痰中带血(鲜红色血丝)10余天"入院。外院胸片和胸部CT提示为左下肺占位,抗炎治疗2周后复查全胸片示左下肺占位无明显变化来我院就诊。腹部B超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提示胆囊占位收入院。患者自诉无消瘦乏力、低热盗汗... 患者男,37岁。因"痰中带血(鲜红色血丝)10余天"入院。外院胸片和胸部CT提示为左下肺占位,抗炎治疗2周后复查全胸片示左下肺占位无明显变化来我院就诊。腹部B超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提示胆囊占位收入院。患者自诉无消瘦乏力、低热盗汗,无胸痛、胸闷,无声嘶。胃纳睡眠好,大小便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占位 原发性黑色素瘤 肺转移 痰中带血 胸部CT 抗炎治疗 增强扫描 CT平扫
原文传递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16
作者 奚日泉 谢道海 +4 位作者 郭亮 胡春洪 付引弟 沈海林 周建春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肺炎性假瘤 影像学表现 鉴别诊断 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症状 病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