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空滑动母子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庆 龚遂良 许立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器械 -中空滑动母子钉 ,介绍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应用中空滑动母子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共 5 3例 ,平均随访 2 7年。结果 非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 ,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有 2例未愈合 (3 8% ) ,5...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器械 -中空滑动母子钉 ,介绍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应用中空滑动母子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共 5 3例 ,平均随访 2 7年。结果 非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 ,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有 2例未愈合 (3 8% ) ,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 (9 4 3% )。结论 中空滑动母子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固定可靠 ,手术创伤小 ,尤其适用于骨折不稳定的股骨颈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滑动母子钉 治疗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脊柱肿瘤术前动脉造影和栓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倪才方 杨惠林 +2 位作者 刘一之 丁乙 唐天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通过选择性动脉造影了解脊柱肿瘤的血管造影表现和血供情况,通过选择性动脉栓塞结果的评估探讨影响脊柱肿瘤术前动脉栓塞和疗效的因素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材料与方法: 45例脊柱肿瘤行 49例次 DSA检查和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男... 目的:通过选择性动脉造影了解脊柱肿瘤的血管造影表现和血供情况,通过选择性动脉栓塞结果的评估探讨影响脊柱肿瘤术前动脉栓塞和疗效的因素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材料与方法: 45例脊柱肿瘤行 49例次 DSA检查和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男 28例,女 17例,平均年龄 44. 3岁 (18~ 78岁 );恶性肿瘤 35例,良性肿瘤 10例。肿瘤位于骶尾部 27例、胸椎 9例、腰椎 7例、颈椎 2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后用明胶海绵栓塞肿瘤供血动脉,于栓塞后 1~ 5天内进行手术。结果:①脊柱肿瘤主要 DSA表现为供血动脉不同程度增粗、不同程度的肿瘤染色。② 49次 SAE术共栓塞肿瘤血管 115根,除 2例因供血动脉发出脊髓根大动脉和 1例存在多支血供而仅作部分栓塞者外余肿瘤血管均完全栓塞。③ 24例肿瘤完全切除, 21例大部分切除, 3例部分切除, 1例未切除。④手术平均出血量为 1009ml(400~ 2500ml),无 1例发生术中死亡或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①脊柱肿瘤详细的 DSA检查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所有靶血管的显示。②仔细分析 DSA表现、改进栓塞技术是保证脊柱肿瘤术前动脉栓塞疗效和减少产生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治疗性栓塞 脊柱肿瘤
下载PDF
肝纤维化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脾脏大小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明 杨齐英 +1 位作者 吴芸 王爱珍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2-463,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肝活检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纤维化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脾脏大小
下载PDF
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德行 李建中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2期199-200,20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因素,分析肾小球滤过率(eGFR)、纤维蛋白原(FIb)及脉压(PP)、空腹血糖(FP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因动脉硬...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因素,分析肾小球滤过率(eGFR)、纤维蛋白原(FIb)及脉压(PP)、空腹血糖(FP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因动脉硬化性相关疾病的老年患者124例,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分组进行分析。其中有颈动脉斑块为观察组74例,无颈动脉斑块为对照组50例,对两组进行FP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Ib、PP等指标测定并估算eGFR。结果观察纽PP、FPG、Hs-CRP、FIb较无斑块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脉压与颈动脉斑块呈线性相关(P=0.05)。结论PP、FPG、Hs-CRP、FIb与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相关,脉压可能是老年人发生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颈动脉斑块 脉压 肾小球滤过率 纤维蛋白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胃癌及癌旁组织EGFR和Ki-67抗原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严辉 陈卫昌 蔡衍郎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855-857,860,共4页
目的 研究胃癌及癌旁组织中EGFR和Ki-67抗原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从而探讨其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4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86例胃良性疾病中EGFR和Ki-67的... 目的 研究胃癌及癌旁组织中EGFR和Ki-67抗原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从而探讨其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4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86例胃良性疾病中EGFR和Ki-67的表达。结果 (1)胃癌和癌旁组织.EGFR、Ki-67呈高表达。(2)EGFR表达与胃癌生长方式、组织学分类、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及PTNM分期有关;Ki-67表达与胃癌的生长方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及PTNM分期无关,仅与组织学分类有关。结论 (1)EGFR和Ki-67的检测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癌旁组织显示增殖活性增高的趋势,显现出增殖不稳定状态,具有癌变可能。因此对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时,应注意原发灶的切除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残留病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KI-67抗原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血清FSH、LH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冀勇 王中 +2 位作者 吴翼伟 郭军旗 王洪杰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测定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含量变化,探讨其与病情演变的关系。方法对3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发病后1~3天、发病后7~9天、发病后13~15天血清FSH、LH进行动态观察,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 目的测定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含量变化,探讨其与病情演变的关系。方法对3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发病后1~3天、发病后7~9天、发病后13~15天血清FSH、LH进行动态观察,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血清FSH、LH发病后1~3天、发病后7~9天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发病后7~9天变化最明显;术前、术后有脑血管痉挛组和非脑血管痉挛组也有明显差异。结论血清FSH、LH含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情演变、脑血管痉挛(CV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血清 FSH LH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研究
7
作者 章志宇 陈卫昌 +1 位作者 赵钢 陈琳 《中国航天医药杂志》 2003年第6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生物微胶囊包裹肝细胞(microencapsulatedhepatocyte)腹腔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机制与可行性,评价生物膜功能。方法D-氨基半乳糖(D-gal)诱发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造模动物随机分成5组:Ⅰ组生理盐水组;Ⅱ组空微胶囊... 目的探讨应用生物微胶囊包裹肝细胞(microencapsulatedhepatocyte)腹腔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机制与可行性,评价生物膜功能。方法D-氨基半乳糖(D-gal)诱发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造模动物随机分成5组:Ⅰ组生理盐水组;Ⅱ组空微胶囊对照组;Ⅲ组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组;Ⅳ组裸肝细胞组;Ⅴ组微囊化肝细胞组,观察造模动物的2周存活率及死亡时间、肝功生化指标的变化,2周后收集腹腔内微胶囊,观察其形态与功能。结果Ⅴ组动物的存活率较Ⅳ、Ⅲ、Ⅱ、Ⅰ组有明显提高(分别为66.7%、33.3%、20%、13.3%、20%,P<0.05),其它组间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Ⅴ、Ⅳ、Ⅲ组动物的存活时间明显长于Ⅱ组与Ⅰ组(分别为86.0±7.0、84.0±6.0、83.0±6.0、72.0±5.0、65.0±4.0小时,P<0.05);Ⅴ组移植后24小时起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较其它组有明显提高(P<0.05)。2周后腹腔收集的空微胶囊形态完整,微囊内肝细胞部分保持存活,Ⅳ组腹腔中大部分游离肝细胞被大网膜包裹破坏。结论微囊化肝细胞移植可以明显提高肝功能衰竭大鼠的存活率,延长生存时间,显著改善肝生化功能。生物微胶囊可以有效阻断免疫排斥反应,保护移植肝细胞,有利于其发挥生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 治疗 大鼠 急性肝功能衰竭 生物膜功能 ALF
下载PDF
研绘心身医学蓝图谱写心身健康华章--中国心身医学发展与展望
8
作者 吴爱勤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9年第11期16-17,共2页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病情,更要与患者共情,关注心理社会的压力对疾病的影响。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医其病。”
关键词 心身健康 医学发展 心身医学 中国 图谱 医者 患者
原文传递
肾脏肿瘤自发破裂出血11例分析
9
作者 胡勤勇 张杰 +1 位作者 许新民 陈赐龄 《现代实用医学》 2008年第8期625-625,629,共2页
目的分析肾脏肿瘤自发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肾脏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例患者确诊为原发性肾恶性肿瘤5例,转移性肾恶性肿瘤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影像学检出肿瘤10例,手术治疗9例,恶性肿... 目的分析肾脏肿瘤自发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肾脏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例患者确诊为原发性肾恶性肿瘤5例,转移性肾恶性肿瘤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影像学检出肿瘤10例,手术治疗9例,恶性肿瘤延迟诊断1例。结论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肾肿瘤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激进的手术治疗可能比保守治疗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出血 肾破裂
下载PDF
TNF-α和IL-1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郭小芳 刘海波 +2 位作者 任惠龙 龚维坤 成兴波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蛋白C受体(EPC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ECV304细胞,分别以含TNF-α和IL-1β的培养基孵育ECV304细胞,行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实验。采用实时...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蛋白C受体(EPC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ECV304细胞,分别以含TNF-α和IL-1β的培养基孵育ECV304细胞,行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实验。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测定ECV304细胞EPCR mRNA的表达。结果:TNF-α和IL-1β均能显著下调ECV304 EPCR 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TNF-α和IL-1β可能通过显著下调ECV304上EPCR mRNA的表达而成为损伤内皮细胞功能的一个新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 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下载PDF
进一步提高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水平 被引量:50
11
作者 唐天驷 徐宝山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57-459,共3页
关键词 脊柱脊髓损伤 力学机制 病理过程 脊柱骨折
原文传递
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王旭 左志通 +4 位作者 凌春华 陈延斌 季成 张彩娣 邹新中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76-277,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5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6例)。两组均予吸氧、抗感染、静脉氨茶碱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加用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 目的探讨联合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5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6例)。两组均予吸氧、抗感染、静脉氨茶碱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加用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测定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结果两组肺功能及Pa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联合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并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普米克令舒 博利康尼 雾化吸入
下载PDF
开设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实践探讨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杨惠花 苗正英 +1 位作者 李惠玲 乔美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658-1659,共2页
关键词 PICC 护理专科门诊 护理管理
下载PDF
颈前路单椎间减压植骨融合与加用钛板内固定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俞杭平 唐天驷 +3 位作者 王以进 丁亮华 徐南炜 朱晓宇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49-553,共5页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随访研究,探讨对无明显后凸畸形和节段不稳的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或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单椎间减压植骨融合后是否有必要加用钛板内固定。方法采用16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测量单纯植骨组和加用钛板内固定组在2....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随访研究,探讨对无明显后凸畸形和节段不稳的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或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单椎间减压植骨融合后是否有必要加用钛板内固定。方法采用16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测量单纯植骨组和加用钛板内固定组在2.0Nm纯力矩载荷下的运动范围;应用有限元力学分析计算出各时相两组的骨痂强度及与融合节段相邻部分的平均应力水平。临床随访同时期施行单纯植骨融合的27例与加用钛板内固定的18例患者,比较3年以上疗效;同时随访行单纯植骨融合的33例患者,评价10年以上疗效。结果尸体标本生物力学试验结果显示术后即刻加用钛板内固定组的稳定性高于单纯植骨融合组(P<0.05)。有限元力学分析显示:术后0.5年起单纯植骨融合组的骨痂强度和融合节段相邻的C5椎体平均应力水平与加用钛板内固定组基本相当;颈椎前部结构总体应力水平随植骨融合而增加,后部结构总体应力水平随植骨融合而减小。单纯植骨融合组与加用钛板内固定组术后3年以上随访疗效相当;单纯植骨融合术后10年以上随访总体疗效满意。结论对不伴明显后凸畸形和节段不稳的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或颈椎病,前路单椎间减压植骨融合与加用钛板内固定的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板内固定 植骨融合 减压植骨 术后 疗效 患者 随访 试验结果 时期 时相
原文传递
屈膝15°髌股关节轴位X线片在髌骨排列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15
作者 马伟 董天华 +2 位作者 姚飞荣 孙俊英 徐耀增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屈膝15°髌股关节轴位X线片在髌骨排列异常诊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无髌股关节症状和体征的志愿者15名(30膝)作为对照组(A组)。将43例(68膝)有膝前痛,经临床检查诊断为髌骨排列异常的患者分为三组:外侧不稳组(B组),19... 目的探讨屈膝15°髌股关节轴位X线片在髌骨排列异常诊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无髌股关节症状和体征的志愿者15名(30膝)作为对照组(A组)。将43例(68膝)有膝前痛,经临床检查诊断为髌骨排列异常的患者分为三组:外侧不稳组(B组),19例33膝;内侧不稳组(C组),8例14膝;多向不稳组(D组),16例21膝。对全部病膝及正常对照膝拍摄屈膝15°和30°髌股关节轴位X线片,测量沟角(SA)、适合角(CA)、外侧髌股角(LPFA)、髌股指数(PFR)和髌骨倾斜角(PTA),并进行对照分析。根据CA测量结果将D组中CA小于-10°的患者归为D1组(内→外不稳组),CA大于16°的患者归为D2组(外→内不稳组)。结果(1)B组、C组屈膝15°和30°的SA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2)A组屈膝15°和30°的CA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3)A组、D1组屈膝15°和30°的LPFA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4)C组、D2组屈膝15°和30°的PFR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5)A组、C组屈膝15°和30°的PTA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6)B组、C组、D1组、D2组屈膝15°的CA值和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屈膝30°的CA值和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屈膝15°髌股关节轴位X线片测量CA来诊断髌骨排列异常比屈膝30°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膝15°髌股关节轴位X线片 髌骨排列异常 诊断 X线片 CA值
原文传递
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结合体外数字定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8
16
作者 汤长华 杨惠林 +8 位作者 曹晓建 殷国勇 张晓慧 周晓宇 张杰 李志胜 冯国新 纪兆亮 赵曙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6-548,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体外数字伤椎定位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体外数字伤椎定位结合探针应用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 目的 探讨采用体外数字伤椎定位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体外数字伤椎定位结合探针应用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16例,男3例,女13例;年龄46~84岁,平均63岁;损伤节段:T12 4例,L1 7例,L2 2例,L3 2例,L4 1例.结果 术后X线片示椎体定位无误.所有患者术后获3 ~ 24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7.5±0.8)分恢复至术后1周(1.1±0.3)分,并维持稳定;cobb角由术前16.4°±3.5°恢复至术后1周3.1°±2.2°,并维持稳定;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由术前74.8%±6.8%恢复至术后1周91.3%±6.9%,并维持稳定,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体外数字伤椎定位结合探针应用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体外数字定位 探针
原文传递
腹腔镜异位妊娠的治疗及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预防(附25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徐凤娟 郭红玲 陈友国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年第11期32-33,35,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在异位妊娠中的治疗价值及如何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方法分析254例异位妊娠腹腔镜的诊断及治疗,分别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输卵管开窗、伞端挤出、卵巢部分切除等。结果254例中除1例中转为开腹手术外,其余均在腹腔镜... 目的评价腹腔镜在异位妊娠中的治疗价值及如何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方法分析254例异位妊娠腹腔镜的诊断及治疗,分别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输卵管开窗、伞端挤出、卵巢部分切除等。结果254例中除1例中转为开腹手术外,其余均在腹腔镜下手术。其中输卵管妊娠247例(97.24%),卵巢妊娠6例(2.36%),阔韧带妊娠1例(0.39%)。输卵管妊娠者行输卵管切除术201例、保守性手术46例。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1例。结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手术过程中彻底清除妊娠物,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及术后监测β-HCG浓度可预防及早期诊断持续性异位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腹腔镜 持续性异位妊娠
原文传递
胫骨髓内钉术后膝关节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林研 印心奇 +2 位作者 董天华 徐根宝 彭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 :通过胫骨髓内钉术后膝关节痛的临床观察 ,探讨膝关节痛的病因。方法 :回顾在我院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胫骨干骨折 12 9个 (12 6例病人 )。结果 :膝关节痛的共有 17例 ,其中 4例是由于钉尾突出胫骨近段 ,引起局部疼痛。... 目的 :通过胫骨髓内钉术后膝关节痛的临床观察 ,探讨膝关节痛的病因。方法 :回顾在我院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胫骨干骨折 12 9个 (12 6例病人 )。结果 :膝关节痛的共有 17例 ,其中 4例是由于钉尾突出胫骨近段 ,引起局部疼痛。另 13例疼痛原因不详 ;所有病人膝关节活动均 >110° ,其中 7例 <110°时有痛 (包括 4例钉突出的 ) ,10例在极度屈膝活动时自觉有膝关节痛 ;除 4例钉尾突出外 ,13例中在非扩髓组 6 /5 5例 ,扩髓组 7/70例 ,统计学分析无差异 ;膝关节痛与髓内钉的品牌无统计学差异 ;经髌韧带入路关节痛发生率 (11/44 )明显高于髌韧带内侧入路 (2 /72 ) ,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 :建议使用髌韧带周围入路 ;胫骨交锁髓内钉后出现的膝关节痛虽然比较少 ,其原因还需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髓内钉 膝关节痛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乳酸乳球菌表达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ROP1)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翔 杨秋林 +2 位作者 陆惠民 施宓 黄伟达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56,共3页
目的 在乳酸乳球菌中表达ROP1抗原蛋白。方法 从质粒 psk -ROP1中以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出ROP1基因 ,置换构建好的大肠杆菌 -乳酸乳球菌穿梭表达质粒L2 -PsP30T中的P30基因 ,电转化感受态乳酸乳球菌 ,以Westernblotting鉴定ROP1在乳... 目的 在乳酸乳球菌中表达ROP1抗原蛋白。方法 从质粒 psk -ROP1中以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出ROP1基因 ,置换构建好的大肠杆菌 -乳酸乳球菌穿梭表达质粒L2 -PsP30T中的P30基因 ,电转化感受态乳酸乳球菌 ,以Westernblotting鉴定ROP1在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结果 表达产物中有一约 4 3kDa的蛋白带能被弓形虫病人血清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体蛋白1 弓形虫 ROP1 乳酸乳球菌 表达 疫苗 弓形虫病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单、双链DNA断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宇卉 邵福源 +1 位作者 夏春林 卞杰勇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2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后脑细胞单、双链DNA损伤情况 ,以揭示该病的损伤机制。方法 :分别用Klenow及TdT(TUNEL)标记染色法检测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大鼠脑细胞的单、双链DNA断裂 ,观察缺血侧、对照侧皮...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后脑细胞单、双链DNA损伤情况 ,以揭示该病的损伤机制。方法 :分别用Klenow及TdT(TUNEL)标记染色法检测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大鼠脑细胞的单、双链DNA断裂 ,观察缺血侧、对照侧皮质及海马阳性细胞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MCAO模型组缺血侧皮质及海马Klenow及TUNEL阳性细胞数均逐渐增多 ,Klenow阳性细胞的出现早于TUNEL阳性细胞 ,皮质的出现早于海马。结论 :大鼠MCAO模型中DNA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脑缺血 再灌注 凋亡 DNA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