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题式群诗(文)阅读:送别诗中话别离
1
作者 方静 《科教文汇》 2018年第5期120-122,共3页
本文以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古诗阅读《送别诗中话别离》一课的三轮教学为课例,探究开展主题式群诗(文)阅读的策略和路径。作者试图以"主题式古诗(文)"阅读作为群文阅读的突破口,努力实现教学内容从课内到课外向深度、广度拓展... 本文以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古诗阅读《送别诗中话别离》一课的三轮教学为课例,探究开展主题式群诗(文)阅读的策略和路径。作者试图以"主题式古诗(文)"阅读作为群文阅读的突破口,努力实现教学内容从课内到课外向深度、广度拓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强化语用,活跃思维,加强审美,传承文化,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诗(文)阅读 课例研究 送别诗 语文核心素养
下载PDF
从要不要“介绍直观图的基本画法”谈起
2
作者 吴永刚 梁芾 李宗兰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08年第3期28-29,共2页
阅读了《中小学数学》中学版(初中教师)2007年第10期刘小平老师的《应该介绍直观图形的基本画法》(以下简称"刘文"),经过权衡利弊,综合考虑,笔者对此观点持反对态度.即:在初中阶段不宜介绍直观图形的基本画法,并由此产生了一... 阅读了《中小学数学》中学版(初中教师)2007年第10期刘小平老师的《应该介绍直观图形的基本画法》(以下简称"刘文"),经过权衡利弊,综合考虑,笔者对此观点持反对态度.即:在初中阶段不宜介绍直观图形的基本画法,并由此产生了一些关于搞好各学段数学教学衔接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视图 直观图形 图形画法 初中阶段 了解学生 中小学数学 教学衔接 介绍 初中教师 课标教材
原文传递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詹玉坤 《小学教学设计》 2022年第29期8-9,共2页
一、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深度学习是当前社会发展状态下,新课程改革派生出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必然趋势。深度学习以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为前提条件,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同时,又能够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课堂上,教... 一、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深度学习是当前社会发展状态下,新课程改革派生出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必然趋势。深度学习以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为前提条件,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同时,又能够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中,构建全新的知识架构,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教育 以学生为本 知识架构 社会发展状态 新课程改革 激发学生学习 课堂的主体
原文传递
立足教科研追寻可持续成长之路
4
作者 梁祥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第17期17-18,共2页
成长之路犹如登高远眺一样,每到达一个新的高度,都会呈现别样的景色,眼界也随之开阔。回顾我的专业成长过程,可以说,走的是一条充满艰辛的攀登之路,而且一直在前行之中。●学习——实践——创造马卡连柯说:“教育者的技巧,并不是一门什... 成长之路犹如登高远眺一样,每到达一个新的高度,都会呈现别样的景色,眼界也随之开阔。回顾我的专业成长过程,可以说,走的是一条充满艰辛的攀登之路,而且一直在前行之中。●学习——实践——创造马卡连柯说:“教育者的技巧,并不是一门什么需要天才的艺术,但它是一门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专业。”从教20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在“学习→实践→创造”中循环往复,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连柯 螺旋上升 教科研 成长之路 可持续成长 教育者 循环往复
下载PDF
利用旁批,点拨自读——《蝉》课堂教学实录
5
作者 杨先武 黄瑞 《学语文》 2021年第2期48-51,共4页
部编版7-9年级语文教材有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课内自读课文增加了很多旁批,这是学生自我阅读的支架,也是教师教学的目标导向,教师要有利用旁批点拨学生阅读的自觉意识,更要有利用旁批点拨学生阅读的教学行动。下面是利用旁批点拨学生自读... 部编版7-9年级语文教材有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课内自读课文增加了很多旁批,这是学生自我阅读的支架,也是教师教学的目标导向,教师要有利用旁批点拨学生阅读的自觉意识,更要有利用旁批点拨学生阅读的教学行动。下面是利用旁批点拨学生自读《蝉》的课堂实录,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读课文 教学行动 语文教材 旁批 目标导向 点拨 学生自读 课堂实录
下载PDF
探寻命题策略 促进发展性评价
6
作者 马静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第16期31-31,共1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评价的本质是要促进学生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手段,在当前时期如何命题,如何体现新修订《课程标准》的理念,是许多教师和教研员感到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命题时要力争体现"四性"&...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评价的本质是要促进学生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手段,在当前时期如何命题,如何体现新修订《课程标准》的理念,是许多教师和教研员感到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命题时要力争体现"四性""一味".下面将结合所在地市近年小学数学毕业班质量监控试卷中的部分试题谈一谈.一、再现知识形成,凸显过程性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揭示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后者对发展学生的能力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评价 命题形式 数学教学 教研员 数学评价 质量监控 四性 知识形成过程 新课程 课程标准
下载PDF
“联想”与“比喻”
7
作者 胡晓梅 《小学教学研究》 1992年第9期15-15,共1页
小语十一册,读写例话“分辨事物和联想”里这样写着:“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常常用‘他想’、‘好像’、‘仿佛’一类的词引出”。很显然,这里的“好像”“仿佛”是引出联想的书面形成的特有标志。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则不妨称之为... 小语十一册,读写例话“分辨事物和联想”里这样写着:“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常常用‘他想’、‘好像’、‘仿佛’一类的词引出”。很显然,这里的“好像”“仿佛”是引出联想的书面形成的特有标志。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则不妨称之为引起联想的“牵系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词 语言描绘 陆文婷 旬子 喻句 人到中年 里长 基础训练 葛振林 心理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