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地面层湍流通量输送相似性及相干结构特征
1
作者 郑保锋 王宝民 +2 位作者 王也 蓝长星 郑丹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4-296,共13页
利用2018年广东省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70 m气象塔上涡动协方差系统连续观测资料,对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下近地面层相干结构的统计特征及其对湍流通量相似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无量纲风速标... 利用2018年广东省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70 m气象塔上涡动协方差系统连续观测资料,对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下近地面层相干结构的统计特征及其对湍流通量相似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无量纲风速标准差(稳定、不稳定)和气温标准差(不稳定)遵循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2)湍流速度(u、v、w)谱、温度(T)谱、CO_(2)和H_(2)O浓度谱在惯性副区均满足-2/3定律.w-T协谱、垂直速度(w)与标量(CO_(2)、H_(2)O)浓度的协谱(w-CO_(2)、w-H_(2)O)在惯性副区遵循-4/3定律;(3)不稳定条件下,热力湍流对H_(2)O和CO_(2)标量具有很好的输送作用,而以动量通量输送为代表的机械作用在弱不稳定条件下对H_(2)O和CO_(2)的输送效果最好;(4)上冲和下扫运动对湍流通量输送起主导作用,且随湍涡尺度的变化略有差异,湍流通量输送对大气层结的依赖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通量 象限分析 相干结构 通量输送 珠江口
原文传递
遥感云计算平台发展及地球科学应用 被引量:52
2
作者 付东杰 肖寒 +8 位作者 苏奋振 周成虎 董金玮 曾也鲁 闫凯 李世卫 吴进 吴文周 颜凤芹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0-230,共11页
人类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全球历史遥感数据积累,这些不断涌现的海量遥感数据形成的遥感大数据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对遥感大数据快速处理、分析和挖掘是一个新的挑战。遥感云计算平台的出现为遥感大数据挖掘提供了前所未有... 人类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全球历史遥感数据积累,这些不断涌现的海量遥感数据形成的遥感大数据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对遥感大数据快速处理、分析和挖掘是一个新的挑战。遥感云计算平台的出现为遥感大数据挖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彻底改变了传统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模式,使得全球尺度的长时间序列快速分析和应用成为可能。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遥感云计算平台发展现状,归纳了截止目前遥感云计算平台在地球科学领域应用的主要方向。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遥感云计算平台的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问题,提出了中国遥感云计算平台发展的建议。随着人类对地球的认识需求提升,遥感云计算平台将会在地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服务于地学知识的深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大数据 遥感云计算平台 地球科学应用
原文传递
时空遥感云计算平台PIE-Engine Studio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程伟 钱晓明 +5 位作者 李世卫 马海波 刘东升 刘富乾 梁军龙 胡举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5-347,共13页
随着遥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快速处理和分析海量遥感数据,国内外涌现了众多遥感云计算平台,使得全球尺度、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的快速分析和应用成为可能。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遥感云计算平台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大数据时代国内缺少功能完备... 随着遥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快速处理和分析海量遥感数据,国内外涌现了众多遥感云计算平台,使得全球尺度、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的快速分析和应用成为可能。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遥感云计算平台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大数据时代国内缺少功能完备的遥感云计算平台,且国外遥感云计算平台对国产卫星数据支持不足等问题,基于容器云技术,构建了包含国产卫星数据且集数据、算力和技术于一体的时空遥感云计算平台PIE(Pixel Information Expert)-Engine Studio,实现了脚本驱动的遥感数据的按需获取以及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采用Landsat 8数据,以生长季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的计算为例,对比了本平台与GEE(Google Earth Engine)的数据处理能力。结果表明,由于计算资源的限制,本平台的计算和导出时间均比GEE稍长,但计算结果的空间分布一致,其中近68%的值均分布在(0.48,0.77),且二者差值的95.33%集中在(-0.13,0.13),结果较为可信。因此,本文构建的基于共享、开放的中国自主遥感云计算平台PIE-Engine Studio,可为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和算力支持,将有助于推进中国遥感云计算平台的发展进程,推动国产卫星数据在云计算平台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大数据 遥感云计算平台 分布式存储 并行计算
原文传递
天空地协同遥感监测精准应急服务体系构建与示范 被引量:19
4
作者 邵芸 赵忠明 +3 位作者 黄富祥 肖青 王宇翔 张风丽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5-1490,共6页
近些年,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增多、自然灾害加剧、暴力恐怖活动激增,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如何综合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聚合分析天空地多源多维异构数据,实现精准应急服务与指挥决策,是实施"一带一路"... 近些年,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增多、自然灾害加剧、暴力恐怖活动激增,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如何综合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聚合分析天空地多源多维异构数据,实现精准应急服务与指挥决策,是实施"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支撑。突发事件复杂多样,而以往的应急信息服务过于粗放,急需建立天空地协同的精准应急服务技术体系。天空地协同遥感监测精准应急服务体系构建与示范项目于2016年7月立项,将围绕地震灾害、暴恐事件、冬奥会和电网应急保障4种应急服务需求,以遥感技术为核心,协同多种空间信息技术,通过3年的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改变以往粗放、漫灌式的信息服务,构建新的精准应急服务技术体系,解决多源应急信息彼此孤立、割裂的难题。本文概要介绍了该项目的目的意义、总体目标、研究内容与方法、预期效益等,旨在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和后续重点专项立项提供参考,并通过交流,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遥感 天空地协同观测 精准应急服务 示范
原文传递
高分遥感共性产品生成和真实性检验技术体系 被引量:14
5
作者 柳钦火 闻建光 +20 位作者 周翔 赵坚 李增元 李新 马明国 王维真 廖小罕 刘绍民 范闻捷 肖青 仲波 李静 辛晓洲 李丽 贾立 高志海 金家栋 梁师 邢进 廖楚江 吴一戎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4-562,共19页
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成功实施,GF-1—GF-7七型卫星共19种主要载荷发射升空,形成了中国遥感卫星多谱段、多模式的观测能力,可为各种科研和行业遥感应用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空间、高时间和高光谱分辨率的高质量遥感数据。如... 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成功实施,GF-1—GF-7七型卫星共19种主要载荷发射升空,形成了中国遥感卫星多谱段、多模式的观测能力,可为各种科研和行业遥感应用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空间、高时间和高光谱分辨率的高质量遥感数据。如何打通高分卫星遥感数据到信息的转换链,降低高分卫星数据应用门槛、提升高分卫星应用服务成效已成为急需破解的迫切问题。遥感定量产品的误差来源包括传感器成像、几何与辐射定标、数据预处理、定量反演与产品检验等各个环节,提高定量遥感产品精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行业应用部门和多领域用户难以独立完成全流程数据处理、产品生产和检验。本文在分析高分卫星遥感产品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多用户共同需求,梳理了7大类共45种共性定量遥感产品;从全链条误差溯源和质量检验需要出发,提出了高分遥感共性产品生成和检验的技术体系,分析了算法测评—算法优化—产品生产—真实性检验等环节面临的关键技术;进而提出了高分遥感共性产品真实性检验平台与产品定型分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并介绍了系统研发的最新进展;最后对高分共性产品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构建高分遥感共性产品生成与真实性检验技术体系,对于保障高分卫星遥感共性产品精度和质量、提升高分卫星应用服务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卫星 遥感反演 遥感共性产品 算法测评 像元真值 真实性检验
原文传递
论我国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建设与展望 被引量:17
6
作者 金胜西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9年第4期47-49,共3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在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各类规划长期处于分部门割裂管理,造成规划类型过多、甚至内容重叠冲突,并且存在审批周期长,规...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在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各类规划长期处于分部门割裂管理,造成规划类型过多、甚至内容重叠冲突,并且存在审批周期长,规划修改频繁缺少权威性等问题。在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须要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为指导理念的新规划,新时代赋予了国土空间规划新的历史使命。本文在论述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产生的历史机遇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特征基础上,展望国土空间规划的建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 空间规划 生态文明
下载PDF
浅析房山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宋树华 张敏 +4 位作者 陈东 刘远刚 王曼曼 吕新生 苏洪梅 《城市与减灾》 2021年第3期29-33,共5页
引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据中国年鉴数据,在1990-2009年的20年期间,我国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8%。因此,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应急救灾和公共应急救援... 引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据中国年鉴数据,在1990-2009年的20年期间,我国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8%。因此,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应急救灾和公共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例如在“九五”期间,我国初步建成了两市一省(北京、天津、河北)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十五”期间基本形成了国家、区域、城市三级地震应急指挥体系;2006年中国地震局编制《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经济损失 国内生产总值 应急救援体系 防震减灾规划 中国地震局 应急救灾 灾害种类 自然灾害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绿色基础设施20年时空格局演变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空明 李春林 +4 位作者 曹建军 王昊 刘淼 吕久俊 郝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408-8420,共13页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GI)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态屏障,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研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UGI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形态演变,对优化城市绿色空间网络与布局、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谷歌地...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GI)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态屏障,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研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UGI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形态演变,对优化城市绿色空间网络与布局、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计算了2000—2019年共约4800景Landsat影像的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采用指数阈值分割方法,解译得到了辽宁中部城市群20年的UGI。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分析了20年(2000—2019年)连续时间尺度上辽宁中部城市群UGI景观格局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20年间,辽宁中部城市群UGI面积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170.28 km^(2)增长到2019年275.68 km^(2),增幅达62%,但由于持续的城市扩张,其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比例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25.73%下降到2019年的19.72%,表明城市绿地空间建设滞后于城市空间扩张。研究期内,城市群UGI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优势景观斑块的主导性减弱,景观形态趋于不规整且复杂化,且在空间布局上更加分散,景观斑块之间的结合度变差。此外,UGI核心区随城市扩张被逐渐蚕食,并转化为边缘区、桥接区、分支和环岛区等其他类型的UGI或非UGI景观,其占UGI总面积的比例从2000年的46.2%下降到2019年的37.26%;城市边缘区UGI变化最为剧烈,更易受到城市扩张的影响。研究可为快速城市化区域UGI空间网络布局与优化和基于UGI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中部城市群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景观格局 形态学
下载PDF
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环境领域研究现状及热点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永衡 李春林 +2 位作者 王昊 梁碧苗 吕建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10-2521,共12页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自然生命支持系统,是解决快速城市化下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缺乏从定量角度对绿色基础设施在生态环境领域研究内容和成果的总结和归纳,亟需梳理整体的发展脉络,追踪最新研究热点和趋势。以WOS核心合集和CNKI中采用2...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自然生命支持系统,是解决快速城市化下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缺乏从定量角度对绿色基础设施在生态环境领域研究内容和成果的总结和归纳,亟需梳理整体的发展脉络,追踪最新研究热点和趋势。以WOS核心合集和CNKI中采用2000—2020文献为基础,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量、地理分布、期刊共被引、作者共被引、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等进行对比分析绿色基础设施在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结果表明:国内对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起步晚,发文量少于国外。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研究逐步向多元化、体系化方向纵深发展,而国内的研究较为单一,学科交叉融合不足。国内作者较国外合作性较差,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国内外都未形成高产及高影响力的作者和团队。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研究热点及趋势在尺度和维度上不断发展,聚焦于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福祉、气候变化等热点问题,国内研究集中于城市规划、生态系统服务等传统角度,并逐渐关注“乡村振兴”、“人居环境”等主题的中国国情下的特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图谱量化分析 CiteSpace软件 研究热点 研究趋势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国产高分遥感影像飞机目标自动检测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淑敏 冯权泷 +1 位作者 梁其椿 张学庆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5-1102,共8页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飞机目标的自动检测对精确掌握飞机的空间位置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飞机姿态不一、背景复杂、轮廓不完整等原因,导致飞机自动检测的难度较大、检测精度不高。传统飞机检测方法主要基于人工特征和机器学习分类器,...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飞机目标的自动检测对精确掌握飞机的空间位置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飞机姿态不一、背景复杂、轮廓不完整等原因,导致飞机自动检测的难度较大、检测精度不高。传统飞机检测方法主要基于人工特征和机器学习分类器,在算法鲁棒性、位移、旋转不变性等方面表现欠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引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和迁移学习策略,基于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了飞机目标的高精度检测。具体而言,首先构建了多尺度飞机样本数据库,并基于YOLO V2目标检测模型进行迁移学习,从而提高飞机检测模型的精度和鲁棒性。以上海浦东机场GF-2影像为例进行飞机目标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飞机召回率为92.25%,正确率为94.93%;通过深度学习和模型迁移可以实现小样本情况下的飞机目标高精度检测。该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地物的检测和识别中,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飞机 卷积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机载LiDAR点云建筑物边界线规则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洪绍轩 袁枫 +1 位作者 王竞雪 齐吉婧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105,125,共7页
针对单一参数的Alpha-Shape算法无法适应密度差异较大的点集数据以及提取的边界信息具有锯齿形状的问题,结合Alpha-Shape算法与D-P算法进行轮廓线的粗略提取,利用最小二乘方法以及建筑物边界线之间向量、长度等特征确定建筑物关键点;通... 针对单一参数的Alpha-Shape算法无法适应密度差异较大的点集数据以及提取的边界信息具有锯齿形状的问题,结合Alpha-Shape算法与D-P算法进行轮廓线的粗略提取,利用最小二乘方法以及建筑物边界线之间向量、长度等特征确定建筑物关键点;通过寻找建筑物主方向,实现建筑物边界线规则化。实验选取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提供的典型区域的LiDAR点云数据进行建筑物边界线提取,并与传统Alpha-Shape算法提取建筑边界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建筑物边界线信息提取方面更准确、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 建筑物提取 边界线规则化 建筑物主方向
原文传递
好氧反硝化菌Achromobacter sp.L16的脱氮特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思琦 杨静丹 +2 位作者 刘琳 刘二佳 王晓慧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101,共9页
在垃圾渗滤液中分离出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L16,经过形态观察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Achromobacter sp.,L16对氨氮和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为61.94%和98.40%。对菌株好氧反硝化和异养硝化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L16在以硝... 在垃圾渗滤液中分离出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L16,经过形态观察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Achromobacter sp.,L16对氨氮和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为61.94%和98.40%。对菌株好氧反硝化和异养硝化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L16在以硝酸盐为氮源、柠檬酸钠为碳源、C/N为20、培养温度为30℃、培养转速为150 r/min条件下硝酸盐氮去除率为99.74%,总氮去除率58.90%。L16在以氨氮为氮源、柠檬酸钠为碳源、C/N为20、培养温度为30℃、培养转速为200 r/min条件下氨氮去除率提高到93.41%,总氮去除率86.33%。优化后L16具有高效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能力,可将氮素大部分转化为气体和菌体胞内氮,具有潜在的实际废水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 异养硝化 无色杆菌
下载PDF
BDS GEO卫星对GPS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汪宇豪 孟瑞祖 田先才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19年第6期52-57,共6页
为了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GEO卫星对全球中圆地球轨道(MEO)星座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影响,本文利用MGEX站点连续7天的观测数据,将BDS GEO卫星和MEO卫星进行组合,对可见卫星数,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MEO卫星... 为了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GEO卫星对全球中圆地球轨道(MEO)星座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影响,本文利用MGEX站点连续7天的观测数据,将BDS GEO卫星和MEO卫星进行组合,对可见卫星数,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MEO卫星中加入GEO卫星可以得到更好的空间几何构型,两者的定位精度相当;GEO卫星和MEO卫星组合可以缩短收敛时间,在MEO卫星定位较差时,加入GEO卫星可以提高定位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GPS 精密单点定位 GEO卫星 定位精度 收敛时间
下载PDF
基于GF-1/WFV EVI时间序列数据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姝娟 李民录 +2 位作者 王萍 张艳梅 张荞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5-580,共6页
随着国产高分系列卫星的发射,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作物种植面积提取方面逐渐得到了应用,但目前仅有少量基于高分一号(GF-1)卫星影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进行作物分类或遥感估产的研究。本... 随着国产高分系列卫星的发射,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作物种植面积提取方面逐渐得到了应用,但目前仅有少量基于高分一号(GF-1)卫星影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进行作物分类或遥感估产的研究。本文针对NDVI指数在南方多植被覆盖区域易饱和及不敏感的缺陷,利用在NDVI基础上改进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首次提出基于GF-1卫星16m宽覆盖影像(Wide Field of View,WFV)EVI时间序列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方法。选取四川省乐至县为研究区域,获取覆盖整个水稻生长周期的GF-1/WFV影像数据,构建EVI时间序列,并分析水稻不同生长期的EVI曲线特征。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rmonic Analysis of Time Series,HANTS)对EVI时间序列进行平滑处理,尽可能减少噪声影响,使EVI时间序列能够更好地反应水稻及其他植被或非植被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根据水稻和其他植被及非植被的EVI曲线特征差异构建水稻种植面积提取决策树模型,对水稻种植面积进行准确提取。通过与同期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对比,本研究方法提取的水稻种植面积和精度都较高,表明该方法对于提取水稻种植面积效果良好。研究表明,相对于以往用中低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作物种植结构提取,GF1/WFV影像在南方较破碎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方面应用效果良好,GF-1卫星影像在农业遥感领域具备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一号 增强型植被指数 时间序列 水稻 面积 地理国情监测
下载PDF
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模型管理云平台设计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贺挺 李凤生 +2 位作者 成建国 胡蒙 赵连国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共15页
【目的】智慧水利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之一,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是实现智慧水利的核心与关键。为提升水利部数字孪生平台建设中水利模型的易用性、可扩展性、复用率和可维护性【方法】按照数字孪生流域水利模型建设“标... 【目的】智慧水利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之一,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是实现智慧水利的核心与关键。为提升水利部数字孪生平台建设中水利模型的易用性、可扩展性、复用率和可维护性【方法】按照数字孪生流域水利模型建设“标准化、模块化、云服务”的要求,采用“分治+集成”的思想,基于组件技术、工作流技术、SOA架构和容器技术等构建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模型管理云平台。平台通过提供水利专业模型、智能识别模型的组件化封装和流程化搭建功能,以微服务的方式对外提供模型共享和模型计算服务。【结果】依托重点研发项目分别在示范区域——屯溪流域和白鹤滩水库开展“洪水预报-预警-调度”业务应用和工程管理范围形变监测业务应用,验证了平台设计的合理性和应用的可行性。【结论】研究成果可为数字孪生流域模型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一定技术支持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流域 模型平台 组件技术 SOA架构 容器技术 高质量发展 预测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双碳”目标实现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晓娟 李东杰 +5 位作者 刘思含 王昊 李小涵 李春林 宗继彪 王宇翔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118,共13页
在全球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中国也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遥感技术有着地域范围广、追溯时期长的特点,因此,遥感可以快速、连续地获得全球碳源/汇空间分布和变化特性,可以在碳汇估算和管理、全球碳排放监测以及方面有着广阔... 在全球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中国也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遥感技术有着地域范围广、追溯时期长的特点,因此,遥感可以快速、连续地获得全球碳源/汇空间分布和变化特性,可以在碳汇估算和管理、全球碳排放监测以及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文章首先综合阐述了陆地碳循环的模式,遥感技术在“双碳”目标实现中可以应用的领域、包括温室气体监测、碳排放源监测、陆地碳循环、遥感定量计算碳通量等。对关键概念进行了解释。然后,分析了遥感技术在遥感定量计算不同碳通量中使用到的方法和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遥感监测碳排放和定量估算碳通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陆地碳循环 碳通量 遥感应用
下载PDF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普查成果应用思考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晓栋 王曼曼 舒慧勤 《中国减灾》 2022年第17期37-39,共3页
2020年,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拉开了幕。两年半的时间里,陆续开展完成了122个全国先行试点区县普查工作、全面调查工作、“一省一市”评估与区划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普查成果。本文作者基于普查过程形成的普查底数信息,重... 2020年,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拉开了幕。两年半的时间里,陆续开展完成了122个全国先行试点区县普查工作、全面调查工作、“一省一市”评估与区划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普查成果。本文作者基于普查过程形成的普查底数信息,重点国绕“留数据、用数据、活数据”,展开成果应用方面的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应用 自然灾害 区划工作 应用思考 普查成果 阶段性
下载PDF
基于不同地形校正模型的影像反射率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吕利利 颉耀文 董龙龙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1-759,共9页
以甘肃省兰州市东南部的兴隆山地区为例,使用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对研究区影像的各个波段分别进行余弦校正、C校正和改进型Minnaert校正,通过实地测量和对比影像的统计特征两种方法,对校正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可见光和短... 以甘肃省兰州市东南部的兴隆山地区为例,使用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对研究区影像的各个波段分别进行余弦校正、C校正和改进型Minnaert校正,通过实地测量和对比影像的统计特征两种方法,对校正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可见光和短波红外波段,余弦模型的校正效果比较理想,C模型存在过度校正现象;而在近红外波段,使用C模型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校正结果,余弦模型的过校正现象严重;从7个波段的整体校正效果来看,改进型Minnaert模型的校正效果较为理想。从校正前后不同地形特征的反射率变化可以看出,几种模型在小坡度的校正效果基本近似;模型的过校正现象主要发生在阴坡地区,而且随着坡度的增加,阴坡的过校正现象更加明显;改进型Minnaert模型的整体过校正现象较少,比较适合在坡度较大、地形较复杂地区的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地形校正 反射率
原文传递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水下地形地貌探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9
19
作者 宋帅 周勇 +1 位作者 张坤鹏 范孝忠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年第6期74-79,共6页
为提高我国水下地形地貌探测技术水平,促进对海洋的科学认知和高效开发利用,文章综述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水下地形地貌探测技术研发进展,并分析关键技术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载激光、多波束、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双频识别声呐... 为提高我国水下地形地貌探测技术水平,促进对海洋的科学认知和高效开发利用,文章综述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水下地形地貌探测技术研发进展,并分析关键技术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载激光、多波束、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双频识别声呐、合成孔径声呐和水下三维扫描声呐等探测技术以及无人船、水下机器人和海底观测网等探测平台,可获取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水下地形地貌信息;应在提高设备性能、减小探测误差和完善数据算法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重点发展综合探测技术,从而全面和清晰地反映水下地形地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探测 声呐 多波束 海洋调查 水声工程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交通场景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传强 梁楠 徐可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2021年第6期48-50,共3页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形成三张交通网、两个交通圈。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交通的智能化乃至智慧化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到数字中国...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形成三张交通网、两个交通圈。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交通的智能化乃至智慧化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到数字中国发展的重要实现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建设纲要 智慧交通 交通强国 智慧化 智慧城市 交通网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