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微卫星不稳定与hMLH1蛋白表达缺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郭新海 毛芙敏 +2 位作者 吴旭辉 许敬 凌志强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92-895,共4页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hMLH1蛋白表达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选取65例胃癌组织标本,常规酚-氯仿法提取DNA,选取基因组上的五个微卫星位点BAT26、BAT25、D5S346、D2S123和D17S250,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加入GeneScan 500size s...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hMLH1蛋白表达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选取65例胃癌组织标本,常规酚-氯仿法提取DNA,选取基因组上的五个微卫星位点BAT26、BAT25、D5S346、D2S123和D17S250,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加入GeneScan 500size standard共同热变性后,用60g/L的SLPA添加8mol/L尿素做筛分递质的毛细管电泳进行分析。被检测的5个微卫星位点如出现≥2个位点的不稳定,定为微卫星的高度不稳定(MSI-H),1个位点出现不稳定定为微卫星的低度不稳定(MSI-L),没有位点出现不稳定定为微卫星稳定(MSS),石蜡切片常规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hMLH1蛋白的表达。结果65例胃癌组织中,有21例(32.3%)表现为MSI-H,20例(30.8%)有hMLH1蛋白表达的缺失。在21例MSI-H的胃癌组织中,18例(85.7%)有hMLH1蛋白表达的缺失。44例MSI-L/MSS的胃癌组织中仅2例(4.5%)有hMLH1表达的缺失。胃癌的MSI-H与hMLH1蛋白表达的缺失高度相关,P<0.01。其中,25例高分化腺癌有7例(28.0%)表现为MSI-H,6例(24.0%)有hMLH1表达的缺失;40例中低分化腺癌14例(35.0%)表现为MSI-H,12例(30.0%)有hMLH1蛋白表达的缺失。26例早期癌有1例(3.8%)表现为MSI-H,2例(7.7%)有hMLH1蛋白表达的缺失;39例中晚期癌20例(51.3%)表现为MSI-H,17例(43.6%)有hMLH1蛋白表达的缺失。微卫星不稳定在中晚期胃癌明显高于早期胃癌(P<0.01),但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MLH1蛋白表达缺失与分化程度无关,但在早期与中晚期的胃癌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hMLH1基因所致细胞修复功能缺陷与部分胃癌的发生有关,而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无关;胃癌的微卫星不稳定性随着肿瘤的演进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HMLH1蛋白
原文传递
刮切电凝法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及超声刀辅助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赵罕胤 赵臣银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期28-29,32,共3页
目的探讨刮切电凝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及超声刀辅助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患者分为3组,刮切电凝组33例,传统手术组31例,超声刀辅助手术组30例,治疗完成后,对刮切电凝组与另两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刮... 目的探讨刮切电凝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及超声刀辅助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患者分为3组,刮切电凝组33例,传统手术组31例,超声刀辅助手术组30例,治疗完成后,对刮切电凝组与另两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刮切电凝组在出血量、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引流量与传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刮切电凝组与超声刀辅助组相比,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刮切电凝法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及手术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刮切电凝法 甲状腺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