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功效LED集鱼灯制作工艺流程的分析
1
作者 司泰来 张胜茂 +4 位作者 唐峰华 何元武 王晓华 宋建勇 董康忠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光诱渔业具有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尤其是远洋灯光捕捞业体量巨大,渔船数量众多,集鱼灯作为重要的助渔装备之一,实现快速高效集鱼功能。随着新技术的更新与介入,LED集鱼灯(发光二极管集鱼灯,Light Emitting Diode Fish Lamp)是未来渔业... 光诱渔业具有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尤其是远洋灯光捕捞业体量巨大,渔船数量众多,集鱼灯作为重要的助渔装备之一,实现快速高效集鱼功能。随着新技术的更新与介入,LED集鱼灯(发光二极管集鱼灯,Light Emitting Diode Fish Lamp)是未来渔业装备与工具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LED集鱼灯相较于金卤灯优势巨大,未来LED集鱼灯逐步取代金卤灯是必然趋势。研究通过前期比较,开展外观设计与基本参数设定,通过SMT(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车间工艺和生产组装车间工艺等设计研究方法,制作出了高功效LED秋刀鱼集鱼灯,并完成对生产成品多层质量检测,高功率和组装式集成模块的设计,使产品更具备发光高效性和容错率。但LED集鱼灯仍在多个交叉学科面临诸多难题,包括散热、安装、集鱼效果等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诱渔业 传统金卤灯 LED集鱼灯 工艺流程 SMT
下载PDF
秘鲁鱿鱼船上蒸煮滚桶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于涛 陈小娥 +3 位作者 方旭波 童国忠 余辉 李绍嵩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9-132,共4页
秘鲁鱿鱼是一种重要的优质海洋资源,其加工方式通常为远洋捕捞作业→初级加工→冷冻→运回国内二次加工的加工模式。针对现有的秘鲁鱿鱼船上蒸煮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研制出鱿鱼蒸煮滚桶,实现机械化蒸煮,可以有效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秘鲁鱿鱼是一种重要的优质海洋资源,其加工方式通常为远洋捕捞作业→初级加工→冷冻→运回国内二次加工的加工模式。针对现有的秘鲁鱿鱼船上蒸煮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研制出鱿鱼蒸煮滚桶,实现机械化蒸煮,可以有效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船上的占地面积,节约能源,减少鱿鱼胴体表面的破损,同时使其受热均匀,达到更好的蒸煮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蒸煮滚桶对鱿鱼片进行蒸煮,其最佳蒸煮条件为:温度90℃,时间8 min,滚桶转速20 r/min,且在外观组织、硬度和弹性等方面明显优于现有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鲁鱿鱼 船上加工 蒸煮滚桶
原文传递
秘鲁鱿鱼吸盘环齿脱离工艺条件优化及其结构特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开 陈小娥 +4 位作者 袁高峰 郭健 方旭波 池海波 张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23-2032,共10页
为了实现秘鲁鱿鱼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以鱿鱼加工废弃物中的鱿鱼吸盘为原料,以脱齿率为指标,采用不同蛋白酶对其进行脱环齿试验,以确定最适蛋白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对鱿鱼吸盘环齿主要成分进... 为了实现秘鲁鱿鱼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以鱿鱼加工废弃物中的鱿鱼吸盘为原料,以脱齿率为指标,采用不同蛋白酶对其进行脱环齿试验,以确定最适蛋白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对鱿鱼吸盘环齿主要成分进行测定,并通过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鱿鱼吸盘环齿(SRT)的结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秘鲁鱿鱼吸盘环齿最适酶解脱离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1 700 U·g-1、酶解温度43℃、酶解时间34 min,此条件下样品脱齿率为96.2%,蛋白质含量为86.75%。红外光谱分析证明,鱿鱼吸盘环齿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不含有甲壳素;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秘鲁鱿鱼吸盘环齿微观构造为平行管状模块组成的多孔结构;热稳定分析显示其在118.6℃处有熔融峰,具有一定的热塑性。同时,鱿鱼吸盘环齿还具有一定的耐酸耐碱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秘鲁鱿鱼吸盘环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鲁鱿鱼 吸盘环齿 酶解 响应面试验 结构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