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32
1
作者 浦立勇 张锡庆 +2 位作者 王晓东 王科文 戚太奎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 探讨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机制及预防肘内翻发生的方法。方法 ①采用 6具正常儿童尸体 (3~ 4岁 ,平均 3.3岁 )的上肢标本 ,比较轴向压缩载荷下肱骨髁上区内外侧的应力及应变 ;②将上述标本在鹰嘴窝上方横行截断 ,先后以三... 目的 探讨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机制及预防肘内翻发生的方法。方法 ①采用 6具正常儿童尸体 (3~ 4岁 ,平均 3.3岁 )的上肢标本 ,比较轴向压缩载荷下肱骨髁上区内外侧的应力及应变 ;②将上述标本在鹰嘴窝上方横行截断 ,先后以三种克氏针固定方法 (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外侧交叉克氏针、外侧平行克氏针 )进行固定 ,比较三种克氏针固定方法在生物力学方面的稳定性。结果 ①肱骨髁上区在轴向载荷下内侧应力及应变明显大于外侧 ,且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 ;②内外侧交叉克氏针组与外侧交叉克氏针组、外侧平行克氏针组相比在抗旋转、抗侧弯、抗侧向移位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越性 (P <0 .0 5 )。结论 ①在肱骨髁上骨折中 ,髁上区内侧骨皮质易发生程度不同的塌陷 ,如塌陷的程度较大而在骨折复位中忽视或不考虑这种因素 ,往往可导致复位后提携角的减小 ,从而形成肘内翻 ;②在经皮克氏针固定中运用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可以提供可靠的稳定性 ,最大限度地预防由于复位后骨折远端移位造成的肘内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 生物力学 发病机制 经皮克氏针 儿童 合并症 SFH
原文传递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飞龙 叶国雄 +3 位作者 苏远红 杨军 郝胜华 杨传勇 《临床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收治的2 31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 ,结合国内外文献 ,综合评价外科治疗方法。结果 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的手术病死率为 5 .1% ,吻合口瘘发生率为 5 .7%。... 目的 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收治的2 31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 ,结合国内外文献 ,综合评价外科治疗方法。结果 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的手术病死率为 5 .1% ,吻合口瘘发生率为 5 .7%。结论 对左半结肠癌、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人进行综合判定 ,掌握好适应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急性肠梗阻 一期切除吻合 治疗
下载PDF
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及干预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6
3
作者 顾康莹 李婴慧 +1 位作者 钱一平 沈念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2期1747-1751,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多种护理风险评估量表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实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某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9292例,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074例)和干预组(5218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运用多种护理风险评估量表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实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某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9292例,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074例)和干预组(52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安全管理办法;干预组患者采用各种护理风险评估量表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攻击、自杀/自伤、跌倒/坠床、噎食、出走发生率和约束保护使用率。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干预组攻击行为致他人受伤、自杀/自伤、跌倒/坠床、噎食、约束保护发生率分别为0.21%,0.08%,0.34%,0.00%,18.91%,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走人次为8例(0.15%),对照组7例(0.1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能有效减少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发生,有助于临床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安全管理 风险评估 意外事件
原文传递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声像特点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孔繁云 何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声像特征及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拟实施乳腺癌根治手术的16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接受B超检查,检查腋窝淋巴结的边界、内部回声、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微小钙化灶、纵横径之比,并...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声像特征及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拟实施乳腺癌根治手术的16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接受B超检查,检查腋窝淋巴结的边界、内部回声、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微小钙化灶、纵横径之比,并对转移与未发生转移的腋窝淋巴结进行比较,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声像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有82例患者,其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丰富、具有微小钙化灶、纵横径之比<1.5的检出率均高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流阻力指数显著低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超声诊断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敏感性为74.39%、特异性为88.24%、漏诊率为25.61%、误诊率为11.76%。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的超声声像特征与阴性淋巴结有明显差异,利用超声作为早期诊断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转移 超声诊断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蔡桂程 马小玲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4期2182-2183,共2页
目的探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成本效益比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5天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循证护理 胆囊切除
下载PDF
凝血功能联合胎儿脐血流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陈絮 黄映贞 黄雪惠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联合胎儿脐血流监测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严重程度的临床参考价值,为HDCP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159例HDCP...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联合胎儿脐血流监测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严重程度的临床参考价值,为HDCP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159例HDCP患者及50例健康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孕妇HDCP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64例,40.25%)、轻度子痫前期组(57例,35.85%)、重度子痫前期组(38例,23.90%),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4组孕妇凝血功能及胎儿脐动脉收缩压/舒张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diastolic blood pressure,S/D)比值,分析HDCP患者凝血功能及胎儿脐动脉S/D变化特点。结果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高于HDCP患者,活化部分凝原时间、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低于HDCP患者;随着HDCP患者病情加重,其PT逐渐下降、FIB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胎儿脐动脉S/D比值及S/D异常率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胎儿脐动脉S/D比值与孕妇PT呈负相关,与FIB呈正相关(P<0.05)。结论 HDCP的发生发展伴随着凝血功能与胎儿脐动脉S/D比值的显著变化,监测上述指标有望为HDCP的预测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参考,从而指导临床干预方案与合理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 胎儿 脐血流监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21世纪护理新模式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保兰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44-846,共3页
关键词 21世纪 证据 循证护理 护理模式
下载PDF
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 被引量:25
8
作者 江涌 马祖泰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6期336-338,共3页
介绍32例小儿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操作方法及适应证的选择,并评价其优越性。本组年龄7~14岁。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分别为10例,16例,6例,其中异位阑尾3例,误诊2例,均采用椎管麻醉,低压气... 介绍32例小儿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操作方法及适应证的选择,并评价其优越性。本组年龄7~14岁。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分别为10例,16例,6例,其中异位阑尾3例,误诊2例,均采用椎管麻醉,低压气腹完成腹腔镜手术。31例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为腹膜后阑尾炎中转开腹手术。误诊2例均通过腹腔镜得到诊断同时做了相应治疗,32例均痊愈出院。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诊断不十分明确的病例,选择腹腔镜探查可降低误诊、误治。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把握中转手术时机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儿童 阑尾 切除术
原文传递
小切口胆囊切除不同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2
9
作者 徐书福 许玉友 邹米红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 术式
下载PDF
临床护士发生护理差错后的真实体验 被引量:22
10
作者 黎燕清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7期46-48,共3页
目的深入了解和探索临床护士发生护理差错后的真实体验,为护理差错管理体系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与8名曾发生护理差错的临床在职护士进行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并运用Colaizzi的分析程序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护士... 目的深入了解和探索临床护士发生护理差错后的真实体验,为护理差错管理体系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与8名曾发生护理差错的临床在职护士进行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并运用Colaizzi的分析程序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护士发生护理差错后承受着担心、不安、惊慌、恐惧、委屈与无奈等一系列情绪变化;认为在差错事件中缺乏同事的支持,发生差错后的处理缺乏人性与宽容。结论转变护理管理理念,强调以改善系统和程序作为减少差错之策略,建立一种非惩罚性且能保证患者安全的管理理念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差错 患者安全 护士 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微创治疗脊柱结核 被引量:21
11
作者 黄志刚 王耀 +2 位作者 詹子睿 朱文科 李红春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4期45-46,共2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介入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3月~2010年1月,在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及支具外固定的基础上,通过CT引导对所收治的31例脊柱结核患者,经皮穿刺置管灌注引流和持续局部抗结核药物冲洗病灶。结果:所有...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介入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3月~2010年1月,在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及支具外固定的基础上,通过CT引导对所收治的31例脊柱结核患者,经皮穿刺置管灌注引流和持续局部抗结核药物冲洗病灶。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经过20~72d的置管持续灌注引流及局部灌注抗结核药物治疗,随访5~28个月,定期X线与CT检查显示,全部患者的病灶均愈合,病变无复发。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化疗技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脊柱结核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经皮置管引流 局部化疗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与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徐俊 蒋莉 +2 位作者 余明军 孙平 曹明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226-5227,523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233例急性阑尾炎传统开放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总结感染...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233例急性阑尾炎传统开放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总结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233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有20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8.58%;共分离出3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5株占46.87%,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7株占53.1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年龄、基础疾病、病程≥24h、腹腔引流、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时间>1h、营养不良、非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缝合腹膜为感染危险因素。结论病程≥24h、缝合腹膜、营养不良、非单纯性急性阑尾炎、腹腔引流是急性阑尾炎切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围术期干预,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学
原文传递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疝修补术对腹股沟斜疝老年病人术后应激、免疫功能及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钟志强 曾繁增 +1 位作者 朱蔷 宋小康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474-2479,共6页
目的 研究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与开放疝修补术对腹股沟斜疝老年病人术后应激、免疫功能及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3—12月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腹股沟斜疝病人92例,采用TEP病人51例为观察组、开放疝... 目的 研究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与开放疝修补术对腹股沟斜疝老年病人术后应激、免疫功能及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3—12月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腹股沟斜疝病人92例,采用TEP病人51例为观察组、开放疝修补术病人41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前、术后24 h和术后72 h时应激水平、免疫功能变化及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41.64±7.22)min比(59.43±11.91)min],观察组术后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9.21±2.43)h比(15.62±3.94)h,(6.42±2.73)h比(11.95±4.24)h,(5.74±1.32)d比(6.42±1.7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96%比14.6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对两组病人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A)及CD4阳性T淋巴细胞(CD4^(+))、CD8阳性T淋巴细胞(CD8^(+))、CD4^(+)/CD8^(+)的影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时皮质醇、肾上腺素、NA及CD8^(+)[观察组:(155.58±24.31)μg/L、(2.60±0.53)μg/L、(3.94±0.79)μg/L、(27.14±3.92)%,对照组:(158.35±26.56)μg/L、(2.63±0.51)μg/L、(3.99±0.81)μg/L、(27.92±3.15)%]均明显高于术前[观察组:(98.25±31.23)μg/L、(2.29±0.44)μg/L、(3.43±0.74)μg/L、(21.82±2.60)%,对照组:(97.55±32.35)μg/L、(2.27±0.42)μg/L、(3.40±0.71)μg/L、(21.90±3.31)%]、术后72 h[观察组:(99.80±29.16)μg/L、(2.31±0.42)μg/L、(3.44±0.72)μg/L、(22.07±2.90)%,对照组:(101.27±29.58)μg/L、(2.32±0.44)μg/L、(3.46±0.74)μg/L、(23.22±3.74)%]时,CD4~+、CD4~+/CD8~+[观察组:(16.83±2.74)%、0.62±0.22,对照组:(17.86±2.04)%、0.64±0.13]明显低于术前[观察组:(26.84±3.09)%、1.23±0.17,对照组:(26.72±3.26)%、1.22±0.16]、术后72 h[观察组:(24.50±3.60)%、1.11±0.14,对照组:(25.10±4.05)%、1.08±0.14]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 开放疝修补术 应激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老年人
下载PDF
阑尾炎临床局解手术学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孟镔 胡振龙 +4 位作者 曹剑 李大巍 李仁杰 苑进凯 李飞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08-209,共2页
关键词 阑尾炎 手术学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姜鸿 田林 胡文凤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6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行LC的6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给予系统化一对一健康指导。结果观察组饮食护理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行LC的6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给予系统化一对一健康指导。结果观察组饮食护理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胃肠道功能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秀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517-518,共2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较交锁髓内钉好,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诸葛卫新 翁志鹿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2039-204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46例患者中共有256个栓塞灶,右肺5级以上动脉栓塞灶138个,左肺5级以上动脉栓塞灶118个,对左右肺动脉栓塞显...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46例患者中共有256个栓塞灶,右肺5级以上动脉栓塞灶138个,左肺5级以上动脉栓塞灶118个,对左右肺动脉栓塞显示率进行比较发现左右肺部动脉栓塞显示率无显著性差异(X^2=3.13,P〉O.05);对2~3级肺动脉及4~5级肺动脉,5种阅片方式进行栓塞检出率比较,发现其中1.25mm+MPR/MIP对2~3级肺动脉栓塞检出率显著高于2.5mm+MPR/MIP组(X=20.07,P〈0.05);1.25mm+MPR/MIP对4~5级肺动脉栓塞检出率显著高于2.5ram+MPR/MIP组(X=12.86,P〈O.05)。直接征象为血管的完全闭塞及不同程度的管腔内充盈缺损,其形态各异,如血管截断,中心型充盈缺损,呈现“轨道征”、“靶心征”,动脉断面偏侧附壁可见充盈缺损,边缘可规则或不规则,呈“半月征”。结论在肺动脉栓塞的检查8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具有无创、快捷、受外界影响小、重复性强等优点,可代替传统的肺动脉造影成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成像 肺动脉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PDCA管理模式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吴美清 林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PDCA管理模式的临床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住院患者中选取96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PDCA管理模式下优质护理措施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均为48例...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PDCA管理模式的临床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住院患者中选取96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PDCA管理模式下优质护理措施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均为4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器械以及药品操作合格率、基础理论操作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危重症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急救物品以及器械完好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治疗组干预后效果明显于干预前,且干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和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PDCA管理模式具有良好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PDCA管理模式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外科手术80例体会 被引量:17
19
作者 郑刚 成永达 +2 位作者 寸新华 包靖宇 汪亚玲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46-148,共3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HIV/AIDS)患者围手术期需重视的问题,为各级医院开展此类手术提供借鉴.方法对80例进行普外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从心理分析、术前准备、术中的防护、职业暴露、术前、术后CD4、CD4/CD8检测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所有病例... 目的分析艾滋病(HIV/AIDS)患者围手术期需重视的问题,为各级医院开展此类手术提供借鉴.方法对80例进行普外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从心理分析、术前准备、术中的防护、职业暴露、术前、术后CD4、CD4/CD8检测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所有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机会性感染,无死亡病例,医务人员无1例职业暴露.结论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对医患双方而言,手术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病人 手术
下载PDF
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急诊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7
20
作者 顾永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8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急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100例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患者,按脾脏受伤程度分为轻度组(Ⅰ级及Ⅱ级)和重度组(Ⅲ级及Ⅳ级),各50例。比较两组骨折数、骨折部位、入院时并发症情况以... 目的探讨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急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100例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患者,按脾脏受伤程度分为轻度组(Ⅰ级及Ⅱ级)和重度组(Ⅲ级及Ⅳ级),各50例。比较两组骨折数、骨折部位、入院时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骨折数、骨折部位及入院时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为(8.46±1.57)d、住院时间为(16.34±2.71)d,均短于重度组的(12.69±1.89)、(19.64±3.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3/50)低于重度组的24.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的预后与脾破裂程度密切相关,早期全面检查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 多发性肋骨骨折 脾破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