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风对淤泥质潮滩冲淤影响研究——基于无人机测量与现场水动力观测
1
作者 张新淼 薛力铭 +5 位作者 史本伟 张文祥 李天佑 彭彪彪 李秀珍 汪亚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160,共11页
台风等极端天气会使淤泥质潮滩发生数十厘米的冲淤变化.在全球变暖导致台风强度及频率增大的背景下,厘清台风影响下潮滩冲淤变化及其机制,对潮滩保护与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基于运动恢复结构算法的无人机(unmanned a... 台风等极端天气会使淤泥质潮滩发生数十厘米的冲淤变化.在全球变暖导致台风强度及频率增大的背景下,厘清台风影响下潮滩冲淤变化及其机制,对潮滩保护与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基于运动恢复结构算法的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摄影测量方法,于2021年7月“烟花”台风前后对崇明东滩典型样地进行滩面高程测量,并在盐沼-光滩过渡带现场采集水动力泥沙数据.结果表明:无人机摄影测量精度为4.1 cm;台风影响下光滩区域侵蚀、盐沼区域淤积,变幅达±32 cm.其原因是:台风影响下,光滩区域在天文大潮时波高及水深增大,达到波浪破碎条件后表层沉积物被侵蚀并被强潮流搬运;涨潮流携带悬浮泥沙进入盐沼后,因盐沼缓流消浪作用导致水体挟沙能力下降,泥沙在盐沼区域沉积.因此,盐沼-光滩过渡带呈现光滩区域侵蚀、盐沼区域沉积的冲淤分带性.本文将无人机摄影测量与同步水动力泥沙现场观测结合,为深刻认识台风事件对潮滩冲淤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无人机测量 冲淤变化 现场观测 冲淤机制
下载PDF
滨海地下水含水层中微塑料运移机制及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2
作者 邹寅俏 陈广泉 +3 位作者 于洪军 宋凡 王延诚 赵文卿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143,共14页
微塑料是现代化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于近海岸富集会导致海水、地下水与近岸土壤环境的污染。微塑料具有多样化的物理化学性质,运移机制复杂。伴随人类活动加剧与水动力条件变化,微塑料在滨海地区广泛迁移并形成差异分布。微塑料能够释... 微塑料是现代化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于近海岸富集会导致海水、地下水与近岸土壤环境的污染。微塑料具有多样化的物理化学性质,运移机制复杂。伴随人类活动加剧与水动力条件变化,微塑料在滨海地区广泛迁移并形成差异分布。微塑料能够释放自身有毒物质、吸附重金属离子与有机污染物、使海岸带区域水环境污染加剧、严重危害滨海地区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威胁人类健康及滨海生态安全。因此,探究微塑料在滨海地下水含水层中的转运机制,对于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采取有效手段应对微塑料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地下水含水层 微塑料 运移机制 环境效应
下载PDF
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特征及基于WA-NARX混合模型的动态预测 被引量:3
3
作者 董凡 张晓影 +2 位作者 陈广泉 戴振学 王延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97,共17页
随着我国海岸带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类活动的加剧,地下水超采现象十分严峻,由此引发的海水入侵已成为滨海地区普遍存在的地质问题。本研究以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地下水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地下水位和电导率的动态变化特... 随着我国海岸带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类活动的加剧,地下水超采现象十分严峻,由此引发的海水入侵已成为滨海地区普遍存在的地质问题。本研究以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地下水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地下水位和电导率的动态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降雨、蒸发、潮汐及农业排灌用电量等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因素,建立了小波分析(WA)与具有外部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NARX)的混合模型,对地下水水位和电导率进行动态预测,并采用均方根误差和拟合度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莱州湾南岸地下水年内动态变化特征为降雨入渗-开采型,地下水位和潮汐之间在0.5 d频率上呈现较高相关性,潮汐对地下水电导率的影响要弱于对地下水位的影响;WA-NARX混合模型在训练和测试阶段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0.03且拟合度大于0.98,可有效预测研究区海水入侵的变化程度。同时,为验证模型适用性,对比了不同影响因素作为模型输入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和潮汐参数是影响海岸带地下水位和电导率的主要变量,蒸发以及农业排灌用电量反映的部分抽水信息对地下水位和电导率也有影响,其影响程度与观测频率相关。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海岸带海水入侵的实时监测、预测、预警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入侵 地下水水位 电导率 小波分析 NARX神经网络 预测
下载PDF
淤泥质潮间带植被-光滩沉积物稳定性研究——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莹鑫 张文祥 +1 位作者 史本伟 汪亚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9-177,共9页
以典型淤泥质潮间带—长江口崇明东滩为例,通过现场采样和室内实验,对盐沼植被-光滩中沉积物的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光滩区域,随着黏土含量的增加,沉积物稳定性增强.(2)受植被根系“加筋”作用,盐沼植被带沉积物稳定性明... 以典型淤泥质潮间带—长江口崇明东滩为例,通过现场采样和室内实验,对盐沼植被-光滩中沉积物的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光滩区域,随着黏土含量的增加,沉积物稳定性增强.(2)受植被根系“加筋”作用,盐沼植被带沉积物稳定性明显高于光滩.(3)同一类型植被带的沉积物稳定性由地下生物量决定,地下生物量越高,沉积物越稳定;不同类型植被带的沉积物稳定性由植被根系特征决定,与具有较细根系的海三棱镳草相比,较粗根系的互花米草植被带内沉积物稳定性差.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潮间带沉积物稳定性研究理论,而且还可为绿色海堤建设、海岸绿色防护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稳定性 临界剪切应力 淤泥质潮间带 盐沼植被 沉积物粒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