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高温增黏型聚合物降滤失剂SLH-1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云谦 李公让 薛玉志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9年第5期4-6,共3页
利用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第三耐温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耐高温增黏型降滤失剂SLH-1,其特性黏度可达650 mL/g。对SLH-1的结构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耐温性和降滤失性进行了室内评价。结果表明,... 利用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第三耐温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耐高温增黏型降滤失剂SLH-1,其特性黏度可达650 mL/g。对SLH-1的结构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耐温性和降滤失性进行了室内评价。结果表明,SLH-1具有与合成单体相应的官能团,具有良好的耐温和降滤失能力;0.5%的SLH-1水溶液在240℃老化16 h后仍具有3 mPa·s的表观黏度;加有SLH-1的基浆在240℃老化16h后中压滤失量仍然可以保持在12 mL以内,高温高压滤失量也可以保持在很低的水平;SLH-1可以抗饱和盐水。在高密度淡水钻井液和盐水钻井液中的应用表明,SLH-1与其它处理剂的配伍性良好,具有在高温下稳定钻井液的作用,使钻井液在高温老化后仍能保持较低的滤失量和良好的流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滤失剂 抗高温 钻井液添加剂
下载PDF
碱性成岩作用及其在济阳坳陷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21
2
作者 邱隆伟 赵伟 刘魁元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5,共6页
研究成岩作用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次生孔隙的评价和预测服务的,成岩环境是影响次生孔隙形成及分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地层水的性质可以将成岩环境划分为酸性成岩环境和碱性成岩环境,它们一般出现于成岩过程的不同阶段,酸性成岩... 研究成岩作用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次生孔隙的评价和预测服务的,成岩环境是影响次生孔隙形成及分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地层水的性质可以将成岩环境划分为酸性成岩环境和碱性成岩环境,它们一般出现于成岩过程的不同阶段,酸性成岩环境常对储集空间的形成造成较大影响,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出现总体以碱性成岩环境为背景的成岩作用,即碱性成岩作用。碱性成岩作用可以促使人们加强对成岩环境及其影响的认识和研究,正确认识储层不同成因类型的孔隙,为储层的评价和预测提供新的思路,也可以为一些相关地质问题提供新的解释。济阳坳陷内有些地区(如渤南洼陷)或层位具有存在碱性成岩作用的条件,有必要进行探索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岩作用 成岩环境 储集空间 济阳坳陷
下载PDF
低渗透复杂介质中的渗流描述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涌沂 李阳 +1 位作者 孙焕泉 彭仕宓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16,22,共4页
杂乱的天然裂缝和因增产措施而诱发的人工压裂缝加剧了低渗透储层介质的复杂性。实验研究和现场实践表明 ,渗流的非线性和流态的多变性是低渗透复杂介质中的主要渗流特征 ,也是当今渗流力学界普遍关注的难题。本文根据实验并结合微分原... 杂乱的天然裂缝和因增产措施而诱发的人工压裂缝加剧了低渗透储层介质的复杂性。实验研究和现场实践表明 ,渗流的非线性和流态的多变性是低渗透复杂介质中的主要渗流特征 ,也是当今渗流力学界普遍关注的难题。本文根据实验并结合微分原理 ,提出了低渗透复杂介质系统内非线性渗流的微分线性描述方法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步骤和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该方法不但可以描述流体渗流的非线性 ,而且还能描述流体流态的多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复杂介质 渗流描述方法 研究 油气藏 非线性渗流 微分原理 微分线性描述法
下载PDF
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流体界面 被引量:19
4
作者 周涌沂 李阳 孙焕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7-39,共3页
流体界面的确定对油藏开发经济评价、储量计算以及布井和射孔方案的设计等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虽然可用于确定流体界面位置的方法有多种 ,但每种方法并非在任何情况下种方法都能适用。笔者提出一种新的流体界面估算法 ,即毛管压力... 流体界面的确定对油藏开发经济评价、储量计算以及布井和射孔方案的设计等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虽然可用于确定流体界面位置的方法有多种 ,但每种方法并非在任何情况下种方法都能适用。笔者提出一种新的流体界面估算法 ,即毛管压力曲线法。文中以油水过渡带内的流体界面为例 ,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毛管压力曲线法具有原理简单、易于编程和所需资料少等优点。实际应用表明 ,其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非常接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压力曲线 流体界面 油藏 油水过渡带
下载PDF
渤南洼陷孤西深洼带的煤成气 被引量:12
5
作者 尹长河 陈洁 +1 位作者 孙锡文 杨品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2-44,共3页
渤南深洼区目前还没有钻遇偏腐殖型或腐殖型烃源岩 ,但是孤西深洼带天然气甲烷及其同系物碳同位素特征反映主要为煤成气。其甲烷碳同位素值均大于 - 40‰ ,乙烷碳同位素值大于 - 2 8‰。甲、乙烷碳同位素值明显偏重 ,尤其是乙烷碳同位... 渤南深洼区目前还没有钻遇偏腐殖型或腐殖型烃源岩 ,但是孤西深洼带天然气甲烷及其同系物碳同位素特征反映主要为煤成气。其甲烷碳同位素值均大于 - 40‰ ,乙烷碳同位素值大于 - 2 8‰。甲、乙烷碳同位素值明显偏重 ,尤其是乙烷碳同位素值反映其为煤成气的特征。从天然气同位素特征分析 ,孤西深洼带存在煤成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洼陷 孤西深洼带 煤成气 甲烷碳同位素 乙烷碳同位素
下载PDF
一种复杂介质中渗流描述的广义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涌沂 彭仕宓 +1 位作者 李阳 孙焕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69,共5页
实验研究和现场实践表明 ,流体渗流的非线性和流态的多变性是复杂介质储层中的主要特征。根据实验渗流曲线的非线性特征 ,并结合微分原理 ,提出了一种广义的渗流描述法。文中详细地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和一般步骤 ,以及使用过程中应当注... 实验研究和现场实践表明 ,流体渗流的非线性和流态的多变性是复杂介质储层中的主要特征。根据实验渗流曲线的非线性特征 ,并结合微分原理 ,提出了一种广义的渗流描述法。文中详细地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和一般步骤 ,以及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该方法不但可以描述流体渗流的非线性 ,而且还能方便地确定出流体在任一流速或者任一压力梯度下的渗流方程 ,从而可以有效地描述渗流过程中流体流态的多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介质 流体渗流 微分原理 广义渗流描述法
下载PDF
瞬变电磁法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综述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思慧 臧德福 +2 位作者 张守伟 张付明 杨文超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8-1094,共7页
目前,国内多数油田已步入高含水开采阶段,地下剩余油分散、油水关系复杂,开采难度大.所以正确评价储层剩余油饱和度、提高采收率是各油田都亟需解决的问题.而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能实现套管井中储层电阻率的测量,进而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瞬... 目前,国内多数油田已步入高含水开采阶段,地下剩余油分散、油水关系复杂,开采难度大.所以正确评价储层剩余油饱和度、提高采收率是各油田都亟需解决的问题.而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能实现套管井中储层电阻率的测量,进而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瞬变电磁法最初应用于矿物资源的探测,近年来,逐步拓展到油气测井领域,瞬变电磁法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是一种新的套后测井技术,实现了套管井中地层电阻率的测量,为剩余油的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对瞬变电磁法过套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现有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 径向成层介质模型 瞬变电磁响应
原文传递
洁净煤技术应用的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东垠 马玉峰 李中树 《电站辅机》 2007年第2期19-22,25,共5页
洁净煤技术是指在煤炭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物排放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煤发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物控制等新技术。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等洁净煤技术均是比较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其中,循... 洁净煤技术是指在煤炭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物排放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煤发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物控制等新技术。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等洁净煤技术均是比较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其中,循环流化床技术在我国发展较快,现已有大型化的运行实例(1025T/H),目前正开发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的商业运行刚刚起步,华能绿色煤电天津IGCC电站工程250MW机组已经开始启动,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技术还有待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 流化床 增压 煤气化 联合循环 发电技术
下载PDF
稠油污水回用处理技术室内模拟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包木太 王海峰 +2 位作者 李阳 李希明 王江涛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0年第5期734-740,共7页
为实现高含盐稠油污水回用于热采锅炉,采用气浮和生物接触氧化除油、双膜法除盐的处理工艺对稠油污水进行回用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气浮可以有效去除悬浮油,保证生化进水含油量小于20mg/L;生物接触氧化可以将含油量降到1mg/L以下,COD降到1... 为实现高含盐稠油污水回用于热采锅炉,采用气浮和生物接触氧化除油、双膜法除盐的处理工艺对稠油污水进行回用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气浮可以有效去除悬浮油,保证生化进水含油量小于20mg/L;生物接触氧化可以将含油量降到1mg/L以下,COD降到100mg/L以下;超滤出水的含油去除率为100%,COD小于20mg/L,SDI<3.反渗透出水的总硬度去除率97%,脱盐率89%.反渗透出水可代替清水用于热采锅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污水 生物接触氧化法 活性碳过滤器 超滤 反渗透
下载PDF
一种改善油藏模拟求解效果的新方法
10
作者 周涌沂 孙焕泉 +1 位作者 李阳 彭仕宓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6-48,共3页
在实际应用中发现 ,对高速气渗、水气锥进等非线性渗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时 ,迭代求解往往难以收敛 ,造成物质平衡误差偏大 ,有时甚至会使模拟失败。为此 ,提出了迭代解的物质平衡校正法。实际应用表明 ,此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油藏模拟的物... 在实际应用中发现 ,对高速气渗、水气锥进等非线性渗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时 ,迭代求解往往难以收敛 ,造成物质平衡误差偏大 ,有时甚至会使模拟失败。为此 ,提出了迭代解的物质平衡校正法。实际应用表明 ,此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油藏模拟的物质平衡误差 ,提高迭代求解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数值模拟 物质平衡方法 模拟求解 校正方法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化及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15
11
作者 鲜本忠 姜在兴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共7页
利用钻孔沉积物的粒度、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测试信息,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全新世沉积环境、气候及海平面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本区全新世环境演化分为6个阶段:①早全新世早期,10 900~9 100aBP,海平面较低,尚未淹没本区,为近岸氧化环... 利用钻孔沉积物的粒度、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测试信息,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全新世沉积环境、气候及海平面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本区全新世环境演化分为6个阶段:①早全新世早期,10 900~9 100aBP,海平面较低,尚未淹没本区,为近岸氧化环境或氧化-还原过渡环境;②早全新世晚期,9 100~8000 aBP,海水上涨,本区时淹时退,为浅海或潮坪环境,生物钻孔发育;③中全新世主体,8 000~4 150 aBP,海平面快速上升,完全淹没,Fe2+/Fe3+介于0.739 5~1.912 3之间,为全新世中最高段,表明还原程度强、全球气候变暖(大暖期);④中全新世后期,4 150~2 850 aBP,海水有所下降,仍为浅海环境,Fe2+/Fe3+较高,多在1.0以上;⑤晚全新世,2 850~1 310 aBP,海平面进一步下降,本区时常暴露,其中2 150~1 310 aBP以还原环境为主,为潮下带,2 150~2 850aBP以氧化-还原过渡环境为主,为潮间带;⑥1855AD以来,海平面基本稳定,稍有上升,为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时期.本区全新世至少存在5期冷热交替的旋回性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气候 海平面 全新世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基于母岩类型差异的深层砂砾岩储集体成岩演化机制——以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林红梅 刘鹏 +4 位作者 王彤达 陈世悦 穆星 刘雅利 孟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80-1191,共12页
为探寻母岩类型对砂砾岩储集体成岩演化的控制作用,以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为例,通过岩心全岩矿物X射线衍射、岩石薄片和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测试,系统分析了储集体的母岩类型、成岩环境及成岩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车... 为探寻母岩类型对砂砾岩储集体成岩演化的控制作用,以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为例,通过岩心全岩矿物X射线衍射、岩石薄片和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测试,系统分析了储集体的母岩类型、成岩环境及成岩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车镇凹陷在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沉积期受控于母岩区埕子口凸起的差异构造升降和剥蚀作用,砂砾岩储集体的母岩由西向东依次发育碳酸盐岩、混合型和长英质3种类型;在不同母岩类型的砂砾岩储集体中,刚性颗粒和可溶矿物含量的不同决定了储集体自身的抗压实能力及其可溶于酸性流体的差异;在碱性-酸性-碱性成岩环境的交替影响下,刚性颗粒的支撑可有效沟通酸性流体,酸性流体与可溶矿物的水岩作用可形成次生孔隙;受控于刚性颗粒与可溶矿物的发育条件,各类型储集体的成岩演化机制存在差异;碳酸盐岩母岩型储集体、长英质母岩型储集体和母岩混合型储集体的有利储层在纵向上分别位于3 200 m、3 800 m和4 400 m以浅区域,平面上,母岩混合型储集体、长英质母岩型储集体、碳酸盐岩母岩型储集体的有利储层范围依次递减,各类型储集体的勘探方向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岩类型 成岩环境 成岩演化 有利储层 车镇凹陷
原文传递
成熟探区有效烃源岩的评价方法——以辽东湾地区为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金强 侯庆杰 +3 位作者 程付启 王世梁 张如才 王飞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7-267,共11页
油气勘探成熟区预测资源量与勘探发现不符,问题可能在于有效烃源岩(特别是深层烃源岩)及其油气生成潜力没有得到正确地评价。在辽东湾地区,首先利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手段对各凹陷中5套烃源岩进行了分层评价和油气生成模拟实验,计算得... 油气勘探成熟区预测资源量与勘探发现不符,问题可能在于有效烃源岩(特别是深层烃源岩)及其油气生成潜力没有得到正确地评价。在辽东湾地区,首先利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手段对各凹陷中5套烃源岩进行了分层评价和油气生成模拟实验,计算得到油气生成强度;然后利用烃源岩埋藏过程中油气的生成模型、孔隙度变化模型及其油气饱和度,计算得到油气排出率,并根据烃源岩与砂岩的不同组合形式对油气排出效率进行校正,得到油气排出强度;最后将油气生成强度和排出强度与油气田储量规模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相关性确定有效烃源岩的性质、分布以及对油气聚集的控制规律。结果表明,在辽东湾地区,生油强度大于25×10~4t/km^2(排油强度大于15×10~4t/km^2)的烃源岩可以形成储量规模大于500×10~4t的油田,为有效烃源岩。其中,生油强度大于200×10~4t/km^2(排油强度大于125×10~4t/km^2)的烃源岩可形成储量规模大于5 000×10~4t的油田,为优质烃源岩;而当生油强度低于25×10~4t/km^2(排油强度小于15×10~4t/km^2)时,没有规模储量的油气田,此类烃源岩为非有效烃源岩。与以往以有机碳含量的下限值分析为核心的有效烃源岩评价不同,这种利用油气生成强度和排出强度开展有效烃源岩评价的方法有利于推动中国东部成熟探区的油气精细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油气强度 油气排出强度 有效烃源岩 评价方法 辽东湾地区
原文传递
博格达山周缘芦草沟组混合沉积控制因素及模式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越 张奎华 +3 位作者 林会喜 陈世悦 张关龙 汪誉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6-692,共7页
通过岩心、露头观察及薄片鉴定等方法研究认为,博格达山周缘中二叠统芦草沟组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和湖泊沉积,其中混合沉积主要分布在近岸水下扇扇缘和半深湖—深湖。在近岸水下扇扇缘发育由砾岩、砂岩、内碎屑灰岩和泥岩以及砾岩、砾质... 通过岩心、露头观察及薄片鉴定等方法研究认为,博格达山周缘中二叠统芦草沟组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和湖泊沉积,其中混合沉积主要分布在近岸水下扇扇缘和半深湖—深湖。在近岸水下扇扇缘发育由砾岩、砂岩、内碎屑灰岩和泥岩以及砾岩、砾质泥晶灰岩和泥岩构成的2种混积层系;在半深湖—深湖发育由灰质粉砂岩和页岩以及页岩、泥晶白云岩和泥晶灰岩构成的2种混积层系。Sr/Cu值表明研究区芦草沟组具有以炎热干旱气候为主、间歇性出现温暖湿润气候的特征,2种气候交替出现是混积岩、混积层系广泛发育的根本原因。构造运动主要通过控制研究区盆地的属性来影响芦草沟组混合沉积相类型及特征,湖平面升降与物源供给进一步控制了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组分的混积形式。在分析研究区混合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岩石、岩石组合及沉积构造等特征,建立了芦草沟组的混合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山 中二叠统 芦草沟组 混合沉积 控制因素 沉积模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成因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宁宁 张守鹏 +1 位作者 王永诗 邱隆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2-434,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分布有大面积致密砂岩储层。鄂北地区杭锦旗探区和大牛地气田储层的埋藏—成岩作用具较大差异性。两者的对比性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致密砂岩的成储过程。运用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储层测试方法明确了两者储层成...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分布有大面积致密砂岩储层。鄂北地区杭锦旗探区和大牛地气田储层的埋藏—成岩作用具较大差异性。两者的对比性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致密砂岩的成储过程。运用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储层测试方法明确了两者储层成岩作用和孔隙发育特征。研究表明:埋深差异、断裂作用和后期抬升作用导致两者储层的成岩阶段分别为中成岩A1期和中成岩B期。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北杭锦旗探区储层中发育广泛的高岭石胶结,长石含量约10%。孔隙以长石溶孔、铸模孔和粒间溶孔为主,加之张裂缝的沟通作用,孔隙条件较好,属“隆起区长石溶蚀增孔—张裂缝沟通孔隙”的形成机制。断裂以南的杭锦旗探区储层和大牛地气田相似。大牛地气田储层持续埋深,成岩演化程度高,长石溶蚀殆尽。孔隙条件较差,孔隙主要以岩屑溶孔和微孔隙为主,属“斜坡深埋区岩屑溶蚀增孔”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下石盒子组 上古生界 大牛地气田 杭锦旗探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阻流环的分布特征及突破开采技术 被引量:8
16
作者 姚秀田 徐宏光 +3 位作者 张仲平 谢向东 贾蕾 王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74,共8页
随着稠油油藏吞吐轮次的增加,原油黏度较小的组分被优先采出,近井带周围会形成高黏阻流环,储层渗流能力降低,导致周期产油量、周期产液量,周期气油比持续降低。为了弄清阻流环的形成机制及对渗流的影响,利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对... 随着稠油油藏吞吐轮次的增加,原油黏度较小的组分被优先采出,近井带周围会形成高黏阻流环,储层渗流能力降低,导致周期产油量、周期产液量,周期气油比持续降低。为了弄清阻流环的形成机制及对渗流的影响,利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周期稠油性质、渗流特征以及阻流环影响下的黏度场、温度场、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轮次吞吐后轻质组分被优先采出,重质组分留下,在近井带40~60 m处形成以沥青质、胶质等重质组分堆积为主的环状高黏阻流环;阻流环的宽度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而增大,阻流环会降低储层的渗流能力,影响了油藏中流场的分布特征,对远井区稠油的渗流起到遮挡作用,导致井间的原油难以有效动用;为了消除阻流环的不利影响,形成了基于阻流环分布的“前置降黏+高压搅动”“高效降黏+气体增能”2类释放产能促效引效开采技术。研究成果为多轮次吞吐稠油油藏持续高效开发提供实验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轮次吞吐 稠油油藏 阻流环模式 四场分布 降黏开采
下载PDF
博格达山周缘中二叠统芦草沟组与红雁池组沉积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越 林会喜 +3 位作者 张奎华 张关龙 汪誉新 白仲才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0-509,共10页
通过对博格达山周缘典型露头剖面的芦草沟组与红雁池组进行详细观察和精细测量,结合柴窝堡凹陷内的钻测井、岩芯资料,详细分析了该区的地层特征、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了芦草沟组和红雁池的沉积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芦草... 通过对博格达山周缘典型露头剖面的芦草沟组与红雁池组进行详细观察和精细测量,结合柴窝堡凹陷内的钻测井、岩芯资料,详细分析了该区的地层特征、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了芦草沟组和红雁池的沉积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芦草沟组与红雁池组自下而上均可划分为一段、二段和三段,两个组的地层在柴窝堡凹陷内保留相对完整,而在博格达山山前剥蚀较严重,不同地区残留厚度不一;芦草沟组至红雁池组为一个湖侵到湖退的沉积过程,芦草沟组一段、二段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中扇和外扇,芦草沟组三段以半深湖—深湖沉积为主,红雁池组一段、二段以扇三角洲前缘、滩坝和滨浅湖沉积为主,红雁池组三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山 芦草沟组 红雁池组 地层特征 沉积相 沉积演化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91段储层差异性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8
18
作者 时保宏 李荣堃 +2 位作者 田雯 井向辉 蔡郑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共10页
根据大量钻井资料、岩心观察及分析化验等测试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91段储层差异性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姬塬地区东、西部长91储层在粒度、分选、孔喉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沉积及成岩的双重叠加效应... 根据大量钻井资料、岩心观察及分析化验等测试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91段储层差异性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姬塬地区东、西部长91储层在粒度、分选、孔喉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沉积及成岩的双重叠加效应造成了储层的这种差异性;研究区东部长91段沉积期处于曲流河沉积环境,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两种类型砂体;砂体具有单层厚度小、纵向连续性差、结构成熟度中—低等特征,油层段较薄,主要分布在储层物性较好段;而西部长91储层以近源快速沉积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为主;砂体厚度大、孔喉连通性较好,储层表现出较好的物性特征,渗透能力尤甚,形成的油层厚度大;成岩演化过程中,砂岩粒度相对较粗、孔喉结构较好的西部储层因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低于东部,但压实后东、西部储层均未变致密。胶结物对储层物性影响差异较大,早期胶结作用对西部储层孔隙度的影响甚微,晚期胶结作用对西部储层的影响较大,晚期胶结作用后储层变得致密;早期胶结作用对东部储层孔隙度的影响则较大,早期胶结作用后储层变得较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成因 储层特征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碎屑锆石U-Pb年龄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田雯 王永诗 +4 位作者 马立驰 辛也 张顺 张明华 徐昊清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2-790,共9页
运用碎屑锆石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结合碎屑锆石矿物特征、阴极发光图像和年龄谱分布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麟游地区二叠系上石盒子砂岩进行了碎屑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主要包含3组峰值年龄:1864 Ma、2500... 运用碎屑锆石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结合碎屑锆石矿物特征、阴极发光图像和年龄谱分布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麟游地区二叠系上石盒子砂岩进行了碎屑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主要包含3组峰值年龄:1864 Ma、2500 Ma和441 Ma,另外具有一颗3.3 Ga古老的碎屑锆石年龄及一组次级年轻年龄组299~363 Ma。1864 Ma和2500 Ma两组峰值的锆石颗粒约占总体的82.2%,表明二叠纪末上石盒子期华北克拉通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提供主要物源,3.3 Ga年龄的存在也指示其来源于华北克拉通;441 Ma峰值的锆石颗粒约占总数的10.4%,指示其可能来自秦岭-祁连造山带,由于缺少800~1000 Ma的新元古代年龄,表明秦-祁造山带在上石盒子期抬升及剥蚀程度较低;299~363 Ma年龄组指示其可能来源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兴-蒙造山带岩浆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U-PB年龄 物源分析 华北克拉通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顺北地区流体活动对储层形成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玉伟 陈红汉 +1 位作者 曹自成 云露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1,共8页
近年来顺北地区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根据岩心观察、成像测井等资料,顺北地区奥陶系储层主要发育断溶体,储集空间以构造裂缝为主,并伴有溶蚀孔洞的发育。其中,裂缝以单一高角度斜交裂缝和平行裂缝为主,裂缝宽度和孔隙度都不高,主要发... 近年来顺北地区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根据岩心观察、成像测井等资料,顺北地区奥陶系储层主要发育断溶体,储集空间以构造裂缝为主,并伴有溶蚀孔洞的发育。其中,裂缝以单一高角度斜交裂缝和平行裂缝为主,裂缝宽度和孔隙度都不高,主要发育微细裂缝。利用流体包裹体测试、碳氧同位素分析对流体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作用于顺北地区奥陶系储层的流体主要有5幕,存在3种流体端元,分别是大气淡水、上升热液流体以及同生海水与2种热液流体的混合流体。结合地震资料分析,5幕流体主要经历了2种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体制:大气淡水-同生海水重力流演化和深部上升热液作用,而断溶体的形成正是在走滑断裂构造活动的基础上,早成岩岩溶作用叠加深成岩岩溶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溶体 储层形成机制 流体来源 奥陶系 顺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