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打击淋巴瘤与双表达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郭慧玲 吴涛 白海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0年第5期307-309,共3页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双打击和双表达淋巴瘤重新定义为高级别淋巴瘤,其侵袭性强,预后差,且与c-myc、bcl-2及bcl-6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由于双打击和双表达淋巴瘤在疾病进展及预后方面的差异,R-CHOP对其治疗效果差,而调整后的R-Hyper-CVA...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双打击和双表达淋巴瘤重新定义为高级别淋巴瘤,其侵袭性强,预后差,且与c-myc、bcl-2及bcl-6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由于双打击和双表达淋巴瘤在疾病进展及预后方面的差异,R-CHOP对其治疗效果差,而调整后的R-Hyper-CVAD、R-CODOX-M/IVAC及R-EPOCH方案显示了较好的效果,由于其明确的基因异常,靶向治疗可能会成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文章从其双打击淋巴瘤与双表达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打击淋巴瘤 双表达淋巴瘤 C-MYC BCL-2 BCL-6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后继发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
2
作者 苏春艳 吴涛 +3 位作者 毛东锋 刘文慧 鱼玲玲 白海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5期289-292,共4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1],但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感染和大剂量放化疗所致的损伤及继...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1],但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感染和大剂量放化疗所致的损伤及继发性恶性肿瘤等并发症,大大降低了移植患者的远期生存率[2-4]。近期我科收治1例Allo-HSCT后继发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 外周T细胞淋巴瘤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人CEBPA基因阳性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一例
3
作者 王天任 吴涛 +7 位作者 毛东锋 薛锋 汉英 金钊 党啟航 潘耀柱 王存邦 白海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3045-3046,共2页
患者,男,60岁,因"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伴牙龈渗血2月余"于2017年9月7日入住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患者2017年7月初无诱因出现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伴牙龈渗血,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
关键词 地西他滨 进行性加重 CAG方案 出血点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老年人 联勤保障部队
原文传递
槲皮素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菡偌 白海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0期145-150,共6页
槲皮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包括抗肿瘤在内的多种生理活性。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增殖、阻止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化疗药物增敏、改善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对槲皮素的抗肿瘤作用机... 槲皮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包括抗肿瘤在内的多种生理活性。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增殖、阻止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化疗药物增敏、改善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对槲皮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作进行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抗肿瘤 逆转耐药 化疗增敏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大灶性骨髓瘤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菡偌 白海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大灶性骨髓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浆细胞瘤,目前对其生物学行为认识有限,易误诊为经典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髓外浆细胞瘤。现报道1例大灶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对其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关键词 多发性骨损害 孤立性骨浆细胞瘤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特点 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以双侧颈部肿物为首发临床表现的EB 病毒相关性 嗜血细胞综合征一例
6
作者 吴涛 毛东锋 白海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9期740-741,共2页
患者男性,26岁,因“发现双侧颈部肿物1年余,发热1周”于2018年2月8日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O医院。患者自诉2016年4月底发现右侧颈部一约“花生米”大小的肿物,质硬,界限不清,伴明显发热及疼痛。于2016年5月1日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 患者男性,26岁,因“发现双侧颈部肿物1年余,发热1周”于2018年2月8日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O医院。患者自诉2016年4月底发现右侧颈部一约“花生米”大小的肿物,质硬,界限不清,伴明显发热及疼痛。于2016年5月1日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颈部坏死性淋巴结炎”,给予抗炎、抗病毒对症治疗后,肿物缩小。随后又于2018年1月初再次发现颈部左侧数个淋巴结肿大,伴发热不适,体温最高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颈部 坏死性淋巴结炎 颈部左侧 淋巴结肿大 嗜血细胞综合征 对症治疗 病毒相关性 抗病毒
原文传递
灰区淋巴瘤1例诊疗体会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白家英 曹忠钰 +1 位作者 王永龙 汉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23期3874-3875,共2页
灰区淋巴瘤(Gray zone lymphoma,GZL)是一种独特类型的淋巴瘤,指介于两种淋巴瘤之间,不能归为其中任何一种。1998年"灰区淋巴瘤"的概念首次被提出,2008年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正式列出引用了两种GZL:(1)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 灰区淋巴瘤(Gray zone lymphoma,GZL)是一种独特类型的淋巴瘤,指介于两种淋巴瘤之间,不能归为其中任何一种。1998年"灰区淋巴瘤"的概念首次被提出,2008年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正式列出引用了两种GZL:(1)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特征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HL)之间(BCLu-DLBCL/CHL);(2)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区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敏 吴涛 +6 位作者 白海 葸瑞 王存邦 潘耀柱 蔡永刚 冯强生 雷苗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2,共4页
感染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常见的并发症和移植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分析allo-HSCT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我们对2014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接受allo-HSCT的95例血液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患者 相关感染 临床特征 ALLO-HSCT 预后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吴涛 张茜 +2 位作者 毛东锋 宗雪莲 白海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31-333,共3页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于1865年由Smith首次发现并报道,1953年Lichtenstein提出将其命名为组织细胞增生症,直...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于1865年由Smith首次发现并报道,1953年Lichtenstein提出将其命名为组织细胞增生症,直到1987年国际组织细胞协会才将其更名为LCH[1-3]。关研究表明,LCH本质上是一组起源于LC的髓系肿瘤[4]。LCH好发于儿童,发病率约为4~8例/百万人,成人LCH很罕见,发病率约为1~2例/百万人[5]。与儿童患者急性起病不同,成人LCH常发病隐匿,症状较轻,为慢性病程。现将LCH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斯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慢性病程 克隆性增殖 LANGERHANS 儿童患者 髓系肿瘤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CSF3R基因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1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刘洋 吴涛 +6 位作者 刘恒 刘文慧 田红娟 周芮 高铭敏 王向丽 张睿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90-92,共3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是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尽管涉及集落刺激因子3受体(colony-stimulating factor-3 receptor gene,CSF3R)突变以及t(8;21)(...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是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尽管涉及集落刺激因子3受体(colony-stimulating factor-3 receptor gene,CSF3R)突变以及t(8;21)(q22;q22)的问题已有大量研究。然而,关于CSF3R,t(8;21)(q22;q22)更为详尽的致病机制,以及CSF3R与t(8;21)(q22;q22)之间是否有联系至今尚无定论。近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血液科收治了1例t(8;21)(q22;q22)伴CSF3R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基因突变 CSF3R 急性髓系白血病
原文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DNA异常甲基化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秀娟 吴涛 白海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4期282-286,共5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AML)是一组造血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抑制造成的恶性克隆性血液疾病,具有明显异质性,有单个或多个分子遗传学事件参与其发病[1]。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根据白血病患者临...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AML)是一组造血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抑制造成的恶性克隆性血液疾病,具有明显异质性,有单个或多个分子遗传学事件参与其发病[1]。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根据白血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形态学(morphology,M)、细胞免疫学(immunology,I)、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C)、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M)异常制定了MICM分型,指导临床对白血病的诊断分型、个体治疗和预后判断。随着现今医学的发展及患者的期望值升高,对白血病的治疗方案愈来愈趋向于个体化、精准化、靶向化。DNA甲基化作为AML表观遗传学调控的常见模式,对其研究促进了近年来DNA甲基化治疗药物的发展,给AML的靶向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DNA异常甲基化 靶向治疗 地西他滨 阿扎胞苷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牛彤 李高 +1 位作者 杨文娟 白海 《甘肃科技》 2021年第1期136-141,共6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其发病机制、免疫表型、遗传学、临床表现和疗效预后均具有异质性。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其发病机制、免疫表型、遗传学、临床表现和疗效预后均具有异质性。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部分患者治疗后存在复发及进展,总体疗效仍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的发展,我们对该病有了新的认识,一些新型药物也应用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并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化疗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FMS样酪氨酸激酶3抑制剂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3
作者 万云霞 石静云 吴涛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69-375,共7页
在精准医学时代,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多种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相关的基因突变被发现。其中提示预后不良的FMS样酪氨酸激酶(FLT)3基因突变,在AML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30%,因此FLT3基因成为AML患者治疗及预后评估的重要靶... 在精准医学时代,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多种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相关的基因突变被发现。其中提示预后不良的FMS样酪氨酸激酶(FLT)3基因突变,在AML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30%,因此FLT3基因成为AML患者治疗及预后评估的重要靶点,其抑制剂也成为治疗AML的主要药物。目前,对FLT3抑制剂的研究日趋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FLT3抑制剂被应用于临床治疗AML患者,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拟就FLT3基因结构、突变,以及Ⅰ、Ⅱ型FLT3抑制剂在AML中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FLT3抑制剂应用于AML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s样酪氨酸激酶3 基因 突变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蛋白激酶抑制剂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西达本胺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晶 吴涛 白海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12期1301-1303,共3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及其抑制剂用于治疗各种血液系统肿瘤及实体瘤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西达本胺作为一种全新的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晚期外周T细胞淋巴瘤,在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其在治疗外周T细...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及其抑制剂用于治疗各种血液系统肿瘤及实体瘤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西达本胺作为一种全新的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晚期外周T细胞淋巴瘤,在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其在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急性髓系白血病、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西达本胺 T细胞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套细胞淋巴瘤转化为WHSC1及NOTCH1等基因阳性的淋巴瘤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艳萍 刘文慧 +4 位作者 吴涛 汉英 薛锋 毛东锋 白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6期862-864,共3页
套细胞淋巴瘤(MCL)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少见类型,通常起病隐匿,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8%。参考我国之前常用的WF分类标准,MCL属于恶性侵袭性淋巴瘤的一种,老年男性多见,疾病确诊时常已至晚期,发病时常伴有肝大及骨髓等... 套细胞淋巴瘤(MCL)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少见类型,通常起病隐匿,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8%。参考我国之前常用的WF分类标准,MCL属于恶性侵袭性淋巴瘤的一种,老年男性多见,疾病确诊时常已至晚期,发病时常伴有肝大及骨髓等其他器官及外周血侵犯,预后差且复发率较高。目前,临床上R-CHOP方案作为治疗MCL的一线药物多数可缓解病情,无完全规范化治疗MCL的方案^([1])。本院血液科收治了MCL转化为WHSC1及NOTCH1阳性的淋巴瘤白血病1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套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细胞白血病 WHSC1 NOTCH1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牛彤 杨文娟 +1 位作者 潘耀柱 白海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72-376,共5页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的一种少见分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征,约占所有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的18.5%,占非霍奇金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的一种少见分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征,约占所有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的18.5%,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AITL在欧洲更常见,占PTCL和NKTCL患者的28.7%,在亚洲的发病率为18%,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性T细胞淋巴瘤 滤泡辅助性T细胞 发病 治疗
原文传递
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志成 吴涛 白海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0年第8期505-508,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蛋白酶体抑制剂(PI)的应用使MM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中伊沙佐米是新一代PI,在临床研究中体现出了其在一线治疗、维持治疗和复发难治患者治疗中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延...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蛋白酶体抑制剂(PI)的应用使MM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中伊沙佐米是新一代PI,在临床研究中体现出了其在一线治疗、维持治疗和复发难治患者治疗中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延长无进展生存期、较低的外周神经不良反应及长期用药无蓄积毒性等方面。文章综述了伊沙佐米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临床研究及不良反应,以期为MM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伊沙佐米 口服 蛋白酶体抑制剂
原文传递
以十二指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十二指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秀平 吴涛 +5 位作者 薛锋 汉英 毛东锋 潘耀柱 王存邦 白海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女,49岁,已婚,因“间断呕吐6个月,加重2个月”于2017年11月14日入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患者于2017年5月初无明显诱因逐渐岀现餐后上腹部不适,间断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反酸、烧心、呕血、黑便等... 女,49岁,已婚,因“间断呕吐6个月,加重2个月”于2017年11月14日入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患者于2017年5月初无明显诱因逐渐岀现餐后上腹部不适,间断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反酸、烧心、呕血、黑便等不适,患者未予重视,后上述症状间断出现,性质同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淋巴瘤 B细胞 边缘区 肠黏膜 淋巴组织 肠梗阻 胃镜检查
原文传递
以不明原因消瘦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宗慧 吴涛 +4 位作者 毛东锋 薛锋 刘文慧 鱼玲玲 白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7期1007-1008,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浆细胞过度增殖所引起的一种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骨骼破坏、感染、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损伤、... 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浆细胞过度增殖所引起的一种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骨骼破坏、感染、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损伤、高黏滞综合征、出血倾向、淀粉样变性和雷诺现象、髓外浸润等。而以不明原因消瘦为首发临床表现的MM不多见,近期本院血液病中心收治1例以不明原因消瘦为首发临床表现的MM,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消瘦 轻链 蛋白尿 硼替佐米 脂质体多柔吡星
下载PDF
T细胞衰老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其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侯勇哲 张琴 +4 位作者 吴涛 赵霄晨 何苗 李芸芸 白海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8-153,共6页
衰老T细胞是一类缺乏抗原特异性反应的分化增殖末期的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可以诱导T细胞衰老,衰老T细胞的增殖能力被抑制和表现出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从而抑制机体免疫能力。血液系统恶... 衰老T细胞是一类缺乏抗原特异性反应的分化增殖末期的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可以诱导T细胞衰老,衰老T细胞的增殖能力被抑制和表现出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从而抑制机体免疫能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常受损,常规治疗后有复发风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和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等免疫疗法在部分血液系统肿瘤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T细胞衰老可能是部分免疫疗法治疗失败的潜在原因,阻断和恢复T细胞衰老的治疗方案可能是协同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目标。全文对T细胞衰老的特征和机制,以及T细胞衰老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衰老 免疫衰老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