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psin A蛋白和IASLC分级对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徐军 陈君平 +2 位作者 程兰兰 王健 吕东来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583-589,共7页
目的探讨Napsin A蛋白表达和IASLC分级对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563例确诊为ⅢB/Ⅳ期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检测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 目的探讨Napsin A蛋白表达和IASLC分级对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563例确诊为ⅢB/Ⅳ期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检测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apsin A蛋白的表达,分析Napsin A表达和IASLC分级与化疗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关系。同时收集化疗前原发灶和化疗后转移灶均接受活检的配对标本9对,观察Napsin A的表达变化。结果563例肺腺癌患者中,107例EGFR突变阴性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方案一线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Napsin A的阳性表达率为62.6%(67/107),其表达与性别、吸烟史、年龄和IASLC分级有关(P<0.05)。Napsin A阳性患者的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明显高于Napsin A阴性患者(P<0.001),IASLCⅠ~Ⅱ级患者的DCR高于IASLCⅢ级患者(P=0.037)。107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7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5.0个月;Napsin A阴性表达者的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5.0个月和10.5个月,低于阳性表达者的9.5个月和18.4个月(P<0.001);IASLCⅠ~Ⅱ级患者的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9.3个月和18.4个月,高于Ⅲ级患者的5.5个月和11.5个月(P<0.001,P=0.002)。Cox多因素分析显示,IASLC分级和Napsin A表达是影响患者PFS和OS的独立因素(P<0.05)。9对化疗前后的配对活检标本中2例转移灶内出现Napsin A表达缺失。结论Napsin A表达和IASLC分级对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一线治疗患者的PFS和OS均有重要影响,是预测患者化疗效果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Napsin A IASLC分级 培美曲塞 化学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不可切除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方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不可切除食管癌的疗效及应用安全性,为临床选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食管癌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不可切除食管癌的疗效及应用安全性,为临床选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食管癌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尼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1、2年生存率,毒副作用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1、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皮疹、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食管癌能够提高近期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且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晚期 尼妥珠单抗 同步放化疗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小剂量顺铂化疗联合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效果分析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朱骏 彭国林 +1 位作者 吴文清 彭世义 《东南国防医药》 2019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顺铂化疗联合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疗效分析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医院和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喉癌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 目的探讨小剂量顺铂化疗联合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疗效分析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医院和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喉癌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51例(应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切除联合化疗组51例[喉部分切除联合应用小剂量(50mg/m2)顺铂化疗]。观察对比2组喉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及缓解率、5年生存率、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3)及血清总四碘甲腺原氨酸(T4)]、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喉切除联合化疗组患者经治疗后总的疾病控制率为92.2%、疾病缓解率为64.7%,对照组分别为78.4%、47.1%,喉切除联合化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喉切除联合化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86.3%vs56.9%,P<0.05)。治疗后,喉切除联合化疗组患者的TSH水平为(2.61±0.61)n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79±0.48)nmol/L(P<0.05);喉切除联合化疗组患者血清T3、T4水平为(4.09±0.44)nmol/L、(16.17±2.27)μIU/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46±0.52)nmol/L、(17.68±2.15)μIU/L(P<0.05)。喉切除联合化疗组患者的Ⅲ级及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5%vs56.9%,P<0.05)。喉切除联合化疗组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9.32±2.63)%vs(20.97±1.69)%,P<0.05]。结论对喉癌患者应用小剂量顺铂联合喉部分切除术,能提高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疗效更显著。但须严格监控患者的T3、T4及TSH的指标水平,以免出现全身性代谢减低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喉部分切除术 小剂量顺铂化疗 甲状腺功能 远期生存率 肿瘤细胞凋亡率
下载PDF
葛根素通过抑制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诱导人肾癌786-O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竺东杰 邹杰 +2 位作者 余史丹 陈潇 李红霞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0期893-898,共6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人肾癌786-O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以DMSO(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葛根素(10、20、40 mg/L)和PI3K抑制剂LY29400215 mg/L干预对数生长期人肾癌786-O细胞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人肾癌786-O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以DMSO(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葛根素(10、20、40 mg/L)和PI3K抑制剂LY29400215 mg/L干预对数生长期人肾癌786-O细胞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Tyr317)[p-PI3K(Tyr317)]、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Ser473)[p-Akt(Ser47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Ser21)[p-GSK-3β(Ser2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激活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葛根素10、20、40 mg/L组和LY29400215 mg/L组786-O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17.04±2.92)%、(26.48±4.77)%、(42.79±6.81)%、(35.73±6.12)%比(3.47±0.53)%,P<0.01]、凋亡率升高[(13.72±2.38)%、(30.41±4.05)%、(55.39±6.72)%、(36.08±4.32)%比(2.64±0.51)%,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葛根素20、40 mg/L组和LY29400215 mg/L组786-O细胞p-PI3K(Tyr317)、p-Akt(Ser473)、p-GSK-3β(Ser21)、Bcl-2表达下调[p-PI3K(Tyr317):(0.58±0.13)、(0.32±0.07)、(0.38±0.08)比(1.03±0.24);p-Akt(Ser473):(0.25±0.06)、(0.09±0.03)、(0.11±0.03)比(0.51±0.12);p-GSK-3β(Ser21):(0.12±0.03)、(0.07±0.02)、(0.09±0.03)比(0.58±0.13);Bcl-2:(0.31±0.08)、(0.18±0.05)、(0.21±0.07)比(0.48±0.12),P均<0.01],Caspase-9、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上调[Caspase-9:(0.37±0.08)、(0.66±0.13)、(0.58±0.11)比(0.17±0.04);Cleaved Caspase-3:(0.25±0.06)、(0.72±0.16)、(0.43±0.12)比(0.11±0.03);Bax:(0.36±0.08)、(0.62±0.12)、(0.20±0.05)比(0.08±0.02),P均<0.01],PI3K、Akt、GSK-3β磷酸化率降低[PI3K磷酸化率:(0.55±0.15)、(0.29±0.08)、(0.34±0.09)比(0.92±0.28);Akt磷酸化率:(0.24±0.07)、(0.09±0.03)、(0.11±0.04)比(0.53±0.14);GSK-3β磷酸化率:(0.14±0.04)、(0.08±0.03)、(0.10±0.04)比(0.62±0.15),P均<0.01],Bax/Bcl-2比值升高[(1.16±0.27)、(3.41±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肾癌 增殖 细胞凋亡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下载PDF
MAX基因胚系突变相关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戚晓平 方旭栋 +3 位作者 连碧珺 何屹 汪威 王军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EO)和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统称为PPGL,起源于胚胎外胚层的神经嵴细胞,是一类少见但非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其中约40%的PPGL表现为遗传综合征,涉及至少24个特征性...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EO)和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统称为PPGL,起源于胚胎外胚层的神经嵴细胞,是一类少见但非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其中约40%的PPGL表现为遗传综合征,涉及至少24个特征性胚系突变致病驱动基因[1,2,3,4,5,6,7,8,9,10]。近年来,PPGL的有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建议对所有PPGL患者进行胚系水平的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优先可选择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目标基因集序列捕获测序,进而实施个体化精准管理[1,2,3,4,5,6,7,8,9]。尽管与MYC相关因子X(MYC-associated factor X,MAX)基因(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编码154950)胚系突变相关的PPGL综合征被陆续报道[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然而,其临床特征尚不详尽明了且国内鲜有报告。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来源于2个家庭的2例PHEO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及其MAX胚系突变类型,结合家系调查和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副神经节瘤 家系调查 嗜铬细胞瘤 神经嵴细胞 胚系突变 精准管理 孟德尔遗传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及PD-1免疫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张喻洁 施汉飞 +1 位作者 茆勇 潘德键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6期3011-3018,共8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RT)联合贝伐珠单抗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免疫治疗方案在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NSCLC)脑转移(brain metas...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RT)联合贝伐珠单抗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免疫治疗方案在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NSCLC)脑转移(brain metastases, BM)患者中的疗效和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AE)。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和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于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9例ns-NSCLC B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继续随访。根据疗法分为3组:SP组:SRT+化疗;SBIP组:SRT+贝伐珠单抗+PD-1抑制剂免疫治疗+化疗;SBI组:SRT+贝伐珠单抗+PD-1抑制剂免疫治疗。比较各组的短期疗效、生存期及AE。进行亚组分析探索,并对试验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SBIP组、SBI组在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free survival, 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优于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BI组在AE分级上与SBIP组有统计学差异,且AE发生率低于SBIP组。年龄、分化程度、治疗方案、体力状态(performance status, PS)评分、脑膜转移、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表达水平、确诊BM时肺原发灶直径为ns-NSCLC B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亚组分析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阳性组与阴性组在OS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RT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免疫治疗能有效提升ns-NSCLC BM患者的疗效,且AE较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联合治疗 抗血管生成治疗 去化疗
下载PDF
LETM1、CEA mRNA在肺癌中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价值
7
作者 吴志丽 孙雪竹 卢虎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40-542,共3页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种异常表达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酸性糖蛋白,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疗效预测具有重要价值。文献报道CEA对于肺癌的诊断灵敏度也较高,且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能够作为肺癌复发及远处...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种异常表达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酸性糖蛋白,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疗效预测具有重要价值。文献报道CEA对于肺癌的诊断灵敏度也较高,且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能够作为肺癌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监测指标[1]。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TM1)是一种保守性较强的线粒体内膜蛋白,通过调节线粒体的基本代谢间接调节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已有多项研究表明LETM1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2-3]。但目前关于CEAm RNA和LETMl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肺癌患者的预后价值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拟探究CEA m RNA和LETMl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为临床肺癌预后评估寻找新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LETM1 癌胚抗原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KRAS对肺癌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荀欣 朱艾 李馨如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17-19,24,共4页
目的分析K-RAS原癌基因(KRAS)对肺癌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Wistar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另外20只建立肺癌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2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与KRAS沉默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RT-PCR方... 目的分析K-RAS原癌基因(KRAS)对肺癌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Wistar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另外20只建立肺癌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2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与KRAS沉默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RT-PCR方法验证转染效率,采集各组大鼠静脉血进行检测免疫功能,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血清CD3^(+)、CD4^(+)、CD4^(+)/CD8^(+)表达,RT-PCR方法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PI3K、Akt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KRAS慢病毒载体转染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抑制KRAS表达可改善肺癌大鼠肺组织病理情况,上调大鼠血清CD3^(+)、CD4^(+)、CD4^(+)/CD8^(+)表达水平,降低肺组织PI3K与Akt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沉默KRAS表达,可提高肺癌大鼠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K-RAS原癌基因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原文传递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变化与PD-1抗体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延春 孙雪竹 +4 位作者 孙鹏摇 胡欣 周丽梅 盛舒 吕东来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1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早期变化与PD-1抗体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间晚期恶性实体肿瘤行PD-1抗体药物治疗的33例患者资料。分别记录患者第1次应用PD-1抗体前与完成前3次PD-1抗体治...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早期变化与PD-1抗体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间晚期恶性实体肿瘤行PD-1抗体药物治疗的33例患者资料。分别记录患者第1次应用PD-1抗体前与完成前3次PD-1抗体治疗后外周血EOS比例,分析治疗前后EOS比例变化与客观疗效之间的关系。并以治疗2个周期后外周血EOS比例升高2倍为阈值将患者分为EOS比例升高组与非升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结果经PD-1抗体药物治疗后获得客观缓解者治疗后外周血EOS比例较治疗前存在明显上升趋势,其峰值出现在第2次给药后。EOS比例升高组患者客观疗效显著提高(P=0.001),中位无进展生存(mPFS)、中位总生存(mOS)均较非升高组患者显著延长(mPFS:12个月:2个月,HR=0.20,95%CI为0.037~0.104,P<0.05;mOS:15个月:7个月,HR=0.25,95%CI为0.067~0.413,P<0.05)。EOS比例升高组与非升高组之间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EOS比例在治疗2个周期后较基线水平增加2倍以上与PD-1抗体客观疗效和预后可能存在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嗜酸性粒细胞 PD-1抗体 免疫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EGFR胞外区域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费语晨 周丽梅 吕东来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579-1583,共5页
肺癌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为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研究证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密不可分。针对EGFR常见突变(... 肺癌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为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研究证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密不可分。针对EGFR常见突变(如19外显子的缺失突变、20外显子的插入突变及21外显子的点突变)的相关药物已应用于临床。但在部分NSCLC患者中发现存在EGFR胞外结构域的突变,这一少见突变也影响着部分患者的诊疗。本综述介绍了EGFR胞外区域突变在NSCLC中的研究进展,探索针对此类突变的有效治疗方案,期望能为存在EGFR胞外区突变的肺癌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胞外区域 埃克替尼
原文传递
MAX胚系突变相关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综合征:多发性内分泌肿瘤5型
11
作者 戚晓平 陈卫英 +3 位作者 方旭栋 连碧珺 俞洪元 王军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8-804,共7页
基于分子诊断和分子分型的遗传性嗜铬细胞瘤(PHEO)和副神经节瘤(PGL)综合征(PPGLs)的个体化精准管理日益得到关注和实践。近年来新发现的MAX胚系突变相关PPGLs,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罕见。为提高认识并探索个体化的有效诊治措施,对2... 基于分子诊断和分子分型的遗传性嗜铬细胞瘤(PHEO)和副神经节瘤(PGL)综合征(PPGLs)的个体化精准管理日益得到关注和实践。近年来新发现的MAX胚系突变相关PPGLs,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罕见。为提高认识并探索个体化的有效诊治措施,对2011年1月至2024年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复习,累计77个MAX胚系突变家系共101例患者。MAX胚系突变分属于44种突变类型,涉及MAX的所有5个外显子,多集中于第3、4号外显子(64.4%,65/101);主要为无义突变和错义突变(72.3%)、部分为大片段缺失和内含子变异,基因融合突变少见;约10%的家系患者中存在亲本起源效应。101例患者中,96例(95.0%)发生PHEO,双侧61例,单侧35例;诊断年龄为(31.7±10.9)岁(范围:13~80)岁,男女比例1.2∶1;其中15例为转移性PHEO。11例合并胸腹部PGL。8例(7.9%)合并功能性垂体腺瘤。12例(11.9%)发生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其中合并PHEO 8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4例,神经母细胞瘤、盆腔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和C细胞增生各1例)。6例(5.9%)合并非NET包括舌鳞状细胞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列腺癌、肾嗜酸性细胞瘤、乳腺癌合并肾嗜酸性细胞瘤、胸软骨肉瘤合并多灶性肺腺癌各1例。另5例(5.0%)突变者不合并PHEO,其中4例仅发生单一的其他NET(神经节细胞瘤2例、腹部神经母细胞瘤1例、胰腺NET 1例),1例儿童为无症状携带者。MAX突变相关PPGLs,发病年龄小,外显率高,表型独特,可能是一种新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或是MEN 5型。所有MAX突变者应进行PPGL、垂体腺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或)神经节神经瘤(神经母细胞瘤)等神经嵴起源疾病的全面基线评估,并考虑双侧和(或)PHEO转移的风险。对PPGLs合并如功能性垂体腺瘤等其他NET的患者,应进行至少包括MAX基因在内的遗传学检测和家系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瘤病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垂体腺瘤 MAX基因
原文传递
埃克替尼联合安罗替尼或贝伐珠单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侠 卢虎生 +2 位作者 刘坦 孙雪竹 刘文静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2083-2087,共5页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联合安罗替尼或贝伐珠单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107例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分为A组55例和B组52例。A组给予埃克替尼+...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联合安罗替尼或贝伐珠单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107例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分为A组55例和B组52例。A组给予埃克替尼+安罗替尼,B组给予埃克替尼+贝伐珠单抗。治疗1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观察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并随访2年。结果:A组、B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8.18%、63.4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9.09%、90.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CA125、CEA、TPA、TK1、SCC-Ag、CYFRA21-1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差异(P>0.05)。A组与B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7.3个月和18.1个月,两组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克替尼联合安罗替尼或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埃克替尼 安罗替尼 贝伐珠单抗
下载PDF
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小细胞肺癌的单臂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妍 陶宇 +1 位作者 陆林 吕东来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7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小细胞肺癌的客观反应、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盲单臂研究,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收治的15例进入二线治疗的复发小细胞肺... 目的探讨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小细胞肺癌的客观反应、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盲单臂研究,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收治的15例进入二线治疗的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或者胸水找脱落细胞病理诊断为依据。治疗方案为口服低剂量阿帕替尼+替莫唑胺:阿帕替尼250 mg,1次/d;替莫唑胺200 mg/(m^2·d),连续服用5 d,每28 d为1个周期。其中阿帕替尼剂量根据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可适当调整为125 mg。用药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每2个周期复查CT评价治疗效果,记录不良反应、肿瘤出现进展时间及患者生存时间。结果15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为7.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0.5个月,近期客观缓解率(ORR)为46.7%,疾病控制率(DCR)为66.7%,其中4例患者6个月内出现新发病灶,所有患者均耐受治疗,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等,但Ⅲ~Ⅳ级严重不良反应少,经有效处理均可控。结论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且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替莫唑胺 复发小细胞肺癌
原文传递
曲美替尼治疗KRAS G12C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东来 陆林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83-184,共2页
近年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措施不断进展,治疗方案已从传统的放化疗发展为根据病理亚型和基因测序结果来选择相应的药物,制订治疗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治疗靶点包括EGFR、HER2和BRAF等的基因突变以及ALK和ROS的基因重排等... 近年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措施不断进展,治疗方案已从传统的放化疗发展为根据病理亚型和基因测序结果来选择相应的药物,制订治疗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治疗靶点包括EGFR、HER2和BRAF等的基因突变以及ALK和ROS的基因重排等[1]。NSCLC患者可依照相应的基因检测结果接受不同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或克唑替尼等治疗。然而KRAS基因突变作为NSCLC中常见的致癌基因突变,目前在临床上尚无获批的靶向药物,并且携带这类突变的肺癌患者往往更容易对传统化疗产生抵抗[2]。曲美替尼(trametinib)是一种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1/2的可逆性抑制剂,主要抑制MEK蛋白,起到对RAS-RAF-MEK-ERK通路的影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该药作为新型抗肿瘤药于2013年5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BRAFV600E或V600K基因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然而截至目前,曲美替尼对肺癌的治疗效果还不明朗,临床试验结果存在争议。本研究报告了目前为止国内第1例KRASG12C突变晚期NSCLC患者应用曲美替尼单药进行维持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基因突变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方案 曲美 KRAS 晚期NSCLC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通过抑制PKM2/HIF-1α通路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生长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新建 陈保华 +3 位作者 黄荣 刘志鸿 樊明湖 姚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取5例临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组织中PKM2和HIF-1α的蛋白表达;检测复方斑蝥胶囊处理后的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取5例临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组织中PKM2和HIF-1α的蛋白表达;检测复方斑蝥胶囊处理后的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细胞中PKM2和HIF-1α的蛋白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复方斑蝥胶囊处理后的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通过皮下注射MDA-MB-231细胞的方式构建裸鼠皮下瘤模型,4周后,测量皮下瘤的质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PKM2和HIF-1α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及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中呈高表达;复方斑蝥胶囊抑制MDA-MB-231细胞中PKM2和HIF-1α的表达;复方斑蝥胶囊抑制MDA-MB-231细胞的侵袭;复方斑蝥胶囊抑制裸鼠皮下瘤的生长及皮下瘤PCNA的蛋白表达。结论:复方斑蝥胶囊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生长,可能与复方斑蝥胶囊抑制乳腺癌细胞中PKM2/HIF-1α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三阴性乳腺癌 MDA-MB-231细胞 丙酮酸激酶2
下载PDF
敲除ARID2基因对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6
作者 李馨如 罗成 +1 位作者 荀欣 韩留鑫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研究敲除ARID2基因对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于肺癌细胞A549、H460中敲除ARID2,运用RT-PCR检测细胞ARID2及MMP2/TIMP2通路相关基因表达,MTT、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法检测敲除ARID2后A549、H460细胞增殖、凋亡... 目的研究敲除ARID2基因对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于肺癌细胞A549、H460中敲除ARID2,运用RT-PCR检测细胞ARID2及MMP2/TIMP2通路相关基因表达,MTT、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法检测敲除ARID2后A549、H460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能力,免疫印迹检测端粒酶hTERT表达。结果敲除ARID2后,A549、H460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增强、凋亡能力降低、hTERT表达升高(P<0.05)。敲除ARID2后,MMP-2mRNA与miR-4443表达升高,TIMP2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敲除ARID2基因能通过激活MMP2/TIMP2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迁移并抑制凋亡,并通过促进端粒酶活性维持肿瘤细胞稳定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D2基因 肺癌细胞 MMP2/TIMP2信号通路 端粒酶 生物学行为
原文传递
共情护理对老年肿瘤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邵小金 郑艺君 +1 位作者 李艳红 刘义情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年第10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改善老年肿瘤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4月—9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改善老年肿瘤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4月—9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护理 老年肿瘤患者 焦虑抑郁情绪
下载PDF
Napsin A表达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二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肺腺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
18
作者 程兰兰 陈君平 +1 位作者 吕东来 徐军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6期1762-1766,1774,共6页
目的探讨Napsin A表达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二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64例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二线治疗的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apsin A的表达情况,分析Napsi... 目的探讨Napsin A表达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二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64例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二线治疗的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apsin A的表达情况,分析Napsin A表达与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64例患者中,Napsin A阳性表达率为73.4%。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分级为Ⅰ或Ⅱ级的肺腺癌患者肺腺癌组织中Napsin 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IASLC分级为Ⅲ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患者客观缓解率(ORR)高于男性患者,Napsin A阳性患者疾病控制率(DCR)高于Napsin A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psin A阳性、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无继发T790M突变均是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二线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保护因素。Napsin A阳性、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无继发T790M突变患者的中位PFS均优于Napsin A阴性、未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继发T790M突变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apsin A阳性是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二线治疗后总生存期(OS)的保护因素。Napsin A阳性患者中位OS明显优于Napsin A阴性患者(P﹤0.01)。结论对于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二线治疗的患者,联合使用贝伐珠单抗、无继发T790M突变患者的PFS更优,Napsin A是预测二线治疗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Napsin A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培美曲塞 预后
下载PDF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单娟 丁涤非 +1 位作者 刘林龙 李珊珊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4期1694-1696,共3页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和免疫发光夹心法检测31例SCLC患者和3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ProGRP和NS...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和免疫发光夹心法检测31例SCLC患者和3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ProGRP和NSE水平,并分析二者对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 SCLC组患者ProGRP、NSE水平均高于NSCLC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roGRP诊断SCL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NSE.结论与NSE比较,血清ProGRP作为诊断SCLC的肿瘤标志物,具有灵敏度、特异度高的特点,在SCLC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下载PDF
EGFR野生型肺癌患者免疫治疗进展后出现EGFR突变1例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吕东来 卢虎生 +1 位作者 孙雪竹 费语晨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7期1129-1131,共3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率高,是世界上引起肿瘤相关死亡最多的癌种[1]。如何改善NSCLC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肿瘤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James P.Allison和Tasuku Honjo发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率高,是世界上引起肿瘤相关死亡最多的癌种[1]。如何改善NSCLC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肿瘤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James P.Allison和Tasuku Honjo发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免疫“刹车”机制以来,越来越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被应用于临床,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与希望[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EGFR突变 免疫治疗 肿瘤治疗 肿瘤相关 发病率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