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定量分析对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陈燕红 刘倚河 +3 位作者 刘舜辉 潘贵钦 林需枰 刘庆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评估超声定量分析对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自2019-12—2021-12诊治的120例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进行高频超声与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rography,SWE)超声弹性检查,观察高频超声与超声弹性结果,获得患... 目的评估超声定量分析对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自2019-12—2021-12诊治的120例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进行高频超声与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rography,SWE)超声弹性检查,观察高频超声与超声弹性结果,获得患侧与健侧距腓前韧带的弹性杨氏模量平均值与剪切波速度。比较距腓前韧带完全断裂组、部分断裂组、挫伤组高频超声SWE检查的杨氏模量值与剪切波速度,并且与健侧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MRI检查结果显示120例均出现距腓前韧带损伤。MRI检查结果与术中确诊韧带完全断裂35例,高频超声诊断正确率100%。MRI检查结果显示距腓前韧带部分断裂44例,高频超声正确诊断34例,10例误诊为韧带挫伤,诊断正确率为77.3%。MRI检查结果显示距腓前韧带挫伤41例,高频超声正确诊断35例,6例误诊为韧带部分断裂,诊断正确率为85.4%。完全断裂组、部分断裂组、挫伤组、正常组的杨氏模量值、剪切波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挫伤组低于正常组,部分断裂组低于挫伤组,完全断裂组低于部分断裂组。结论SWE技术可以通过定量分析对高频超声诊断距腓前韧带损伤进行有效补充,诊断结果更为具体,更有利于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 高频超声 超声定量分析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原文传递
阻挡钉技术辅助专家型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多段骨折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志达 蔡弢艺 +3 位作者 林斌 黄国锋 黄佳平 宋超 《骨科》 CAS 2019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目的探讨阻挡钉技术辅助专家型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骨中下段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例闭合性胫骨中下段多段骨折病人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为(32.4±5.2)岁(21~48岁);骨折AO分型:42... 目的探讨阻挡钉技术辅助专家型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骨中下段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例闭合性胫骨中下段多段骨折病人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为(32.4±5.2)岁(21~48岁);骨折AO分型:42-C1型2例,42-C2型13例。所有病人均采用远端阻挡钉技术辅助专家型髓内钉进行治疗,观察病人术后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采用Johner-Wruhs评分对综合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5.2±4.3)个月(24~32个月)。13例病人获得骨愈合,愈合时间为(6.8±3.4)个月。2例病人出现骨不连,二期行锁定钢板固定加自体骨植骨后骨折愈合,骨愈合率为86.7%(13/15)。末次随访所有病人在矢状位及冠状位成角均<5°,所有病人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断钉及螺钉松动等并发症。术后1.5、3、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综合疗效评定:优9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0.0%(12/15)。结论阻挡钉技术配合专家型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骨中下段多段骨折可纠正骨折端成角,增加内固定的稳定性,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型髓内钉 胫骨多段骨折 阻挡钉 疗效
下载PDF
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重建的策略和效果
3
作者 沙漠 丁真奇 +5 位作者 洪海森 聂凯 林吓聪 邵建川 宋伟 康两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85-1092,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平面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重建的临床策略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连续收治的27例因骶骨原发或继发肿瘤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和软组织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不同平面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重建的临床策略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连续收治的27例因骶骨原发或继发肿瘤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和软组织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46.2±23.6)岁(范围:16~72岁)。根据肿瘤部位和组织缺损大小选择骶棘肌、臀大肌、腹直肌等进行软组织重建,并进行术后随访。收集患者的手术方法、术中情况、并发症、疾病转归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7例骶骨肿瘤患者中,肿瘤平面位于S18例,S25例,S3及以下14例;肿瘤体积≤400 cm312例,>400 cm315例;手术时间[M(IQR)]100(90)min(范围:70~610 min);术中出血量800(1600)ml(范围:400~6500 ml)。软组织重建采用经腹腹直肌转移修复术2例,腹膜外腹直肌转移修复术1例,臀大肌转移修复术5例,臀大肌推移修复术13例,骶棘肌转移修复术6例。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1例,皮缘坏死4例,术后3年因内固定物断裂发生迟发型感染1例,感染均治愈。术后随访时间为(35±21)个月(范围:6~98个月),其中复发6例,2例尤因肉瘤患者术后1年发生肺转移后死亡,4例转移癌患者死于原发病,其余患者无病生存。结论根据骶骨肿瘤位置、组织缺损大小等选择不同的软组织重建方式填塞肿瘤切除后死腔,可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骶骨 软组织重建 深部感染
原文传递
截骨植骨内固定矫正关节外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世明 陈卫 +3 位作者 蔡弢艺 黄佳平 黄国锋 丁真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介绍截骨植骨内固定矫正关节外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技术与初步效果。[方法] 2014年6月~2018年12月,对12例关节外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行手术矫正,术前评估畸形,行掌侧与背侧入路显露桡骨远端,充分松解挛缩的软组织,必... [目的]介绍截骨植骨内固定矫正关节外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技术与初步效果。[方法] 2014年6月~2018年12月,对12例关节外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行手术矫正,术前评估畸形,行掌侧与背侧入路显露桡骨远端,充分松解挛缩的软组织,必要时延长挛缩的肌腱;于畸形处截骨矫正,撑开截骨间隙,植入结构性髂骨块,掌侧钢板螺钉固定。[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9~24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 Mayo腕关节评分及Cooney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患侧桡骨掌倾角、桡骨长度、尺偏角均恢复满意,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患者出现拇长伸肌肌腱炎嵌压。[结论]软组织松解、桡骨远端畸形处截骨、结构性植骨延长和掌侧钢板螺钉固定可有效矫正关节外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畸形愈合 截骨 结构性植骨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全股骨的重建——BⅢb型旋转成形术的外科技术和临床结果 被引量:3
5
作者 沙漠 康两奇 +5 位作者 丁真奇 洪海森 王雷 石玲玲 王艺敏 林得志 《骨科》 CAS 2019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BⅢb型旋转成形术治疗下肢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7月及2018年4月,我院全军骨科中心采用BⅢb型旋转成形术治疗2例病人,1例因“左大腿血管内皮瘤放疗术后股骨感染性骨不连”就诊,行BⅢb型旋转成形术;1例因左大腿脂肪肉... 目的探讨BⅢb型旋转成形术治疗下肢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7月及2018年4月,我院全军骨科中心采用BⅢb型旋转成形术治疗2例病人,1例因“左大腿血管内皮瘤放疗术后股骨感染性骨不连”就诊,行BⅢb型旋转成形术;1例因左大腿脂肪肉瘤入院,肿瘤累及左股骨前群,内侧群及后群肌肉,股血管及股神经包绕,坐骨神经未累及,行BⅢb型旋转成形术进行保肢。采用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M 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93, MSTS 93)、功能性活动评估(functional mobilityassessment, FMA)系统、多伦多下肢功能量表(Toronto extremity salvage score, TESS)、健康调查简表(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 36)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1例术后2年功能满意,MSTS93评分为72分,FMA评分为53分,TESS评分为93分,SF 36量表为56分。另1例术后随访1年功能满意,MSTS93评分为63分,FMA评分为47分,TESS评分为88分,SF 36量表为52分。结论 BⅢb型旋转成形术重建髋关节稳定性良好,可获得术后满意功能,适用于一些慎重选择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肢 旋转成形术 髋关节重建 骨肿瘤
下载PDF
热疗联合特异性沉默趋化因子受体4对骨肉瘤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6
作者 陈志达 钟渊福 +4 位作者 陈云萍 曾宇哲 曾文容 宋超 吴进 《骨科》 CAS 2020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特异性siRNA沉默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对骨肉瘤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人骨肉瘤细胞株MG 63至对数生长期,接种于6孔板中,分为三组,空白组细胞不进行任何处理常规培养,control siRNA组以contro...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特异性siRNA沉默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对骨肉瘤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人骨肉瘤细胞株MG 63至对数生长期,接种于6孔板中,分为三组,空白组细胞不进行任何处理常规培养,control siRNA组以control siRNA转染细胞,CXCR4 siRNA组以CXCR4 siRNA转染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XCR4的表达变化,评估CXCR4 siRNA转染效能。细胞及体内实验设置control siRNA组(对照组)、热疗联合CXCR4 siRNA组(联合组)、CXCR4 siRNA组(沉默组)和热疗组,以CXCR4 siRNA转染沉默组和联合组的细胞,control siRNA转染对照组细胞,热疗组和联合组进行热疗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 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CXCR4的表达变化。CCK 8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后MG 63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转染后MG 63细胞的周期变化。体外裸鼠成瘤实验和肿瘤生长曲线观察转染后MG 63细胞增殖和裸鼠骨肉瘤生长情况。结果CXCR4 siRNA可以有效沉默MG 63细胞中CXCR4蛋白的表达。热疗联合CXCR4 siRNA有效沉默MG 63细胞中CXCR4的表达并能抑制MG 63细胞增殖和侵袭,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P均<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从第14天起,联合组裸鼠骨肉瘤体积逐渐小于对照组、沉默组和热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的瘤重也低于对照组、沉默组和热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热疗联合特异性沉默CXCR4抑制骨肉瘤的增殖和侵袭,可作为一个有效的骨肉瘤基因治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CXCR4 细胞增殖 侵袭
下载PDF
通络祛痛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7
作者 侯志慧 江小萌 +4 位作者 幸超峰 孙小航 张凯 周明武 陈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350-1355,共6页
目的:研究通络祛痛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通络祛痛膏的疗效优势人群和使用禁忌。方法:选取我院符合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0例,再根据年龄、体重指数(body m... 目的:研究通络祛痛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通络祛痛膏的疗效优势人群和使用禁忌。方法:选取我院符合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0例,再根据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将治疗组分成若干亚组。对照组采用针刺和康复训练治疗,针刺后采用“五点支撑法”进行康复训练,均为每周6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康复训练后于相应穴位和疼痛部位给予通络祛痛膏贴敷,每次2~3片,每次贴敷时间8 h,qd,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前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提高,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McGill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McGill疼痛评分均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亚组均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其中年龄>60岁、BMI<26.9、病程<3年为通络祛痛膏的疗效优势人群。结论:通络祛痛膏可显著提高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功能,建议在临床中选择有相应特征的患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祛痛膏 寒湿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显微镜与冷光源辅助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佳 王孟飞 +3 位作者 张吉涛 李政 郝定均 单乐群 《现代医学》 2020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对比显微镜和冷光源辅助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2012年1月... 目的:对比显微镜和冷光源辅助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行显微镜或冷光源辅助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资料,其中显微镜组52例,冷光源组42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JOA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冷光源组相比,显微镜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9.0±19.2) min vs (153.6±26.4)min,t=0.962,P=0.338],但术中出血量少[(278.5±51.2) ml vs (348.8±52.4) ml,t=6.559,P<0.001],术后引流量少[(136.5±33.0) ml vs (231.4±35.2) ml,t=13.456,P<0.001],术后下地时间早[(2.2±0.8) d vs(3.6±0.9) d,t=7.948,P<0.001],术后住院天数短[(6.2±1.2) d vs (7.4±0.8) d,t=5.552,P<0.001],而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9%vs 11.90%,χ^2=0.476,P=0.490)。术前与术后3个月显微镜组与冷光源组VAS差值[(4.1±0.9) vs (3.6±0.8),t=2.631,P=0.010]、ODI指数差值[(33.17±4.44) vs(29.90±5.88),t=3.081,P=0.003]、JOA评分差值[(9.8±3.0) vs (7.7±3.7),t=3.003,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冷光源组比较,显微镜组JOA改善率明显提高[(77±8.74)%vs (67±12.01)%,χ^2=115.362,P=0.027]。结论:显微镜或冷光源辅助下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安全有效,而相对冷光源辅助,显微镜辅助MIS-TLIF术中出血更少,术后引流更少,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微创手术 显微镜 冷光源
原文传递
探讨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对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凯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12期56-57,共2页
目的:研究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对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3月~2020年3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76例断指再植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 目的:研究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对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3月~2020年3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76例断指再植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38,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静脉皮瓣修复,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为指侧方皮瓣修复,研究比较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评估组间治疗后手功能优良率、静脉危象及皮瓣坏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评估组间颜色加深、弹性变差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进行修复采用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均有显著临床效果,术者需结合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皮瓣 指侧方皮瓣 断指再植
下载PDF
游离第二足趾胫侧皮瓣修复指尖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振峰 张凯 +2 位作者 陈佳 胡智玉 幸超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37-139,152,共4页
目的 探讨游离第二足趾胫侧皮瓣修复指尖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6年2月至201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采用游离第二足趾胫侧皮瓣修复11例指尖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拇指2例,示指... 目的 探讨游离第二足趾胫侧皮瓣修复指尖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6年2月至201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采用游离第二足趾胫侧皮瓣修复11例指尖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拇指2例,示指4例,中指4例,环指1例。创面缺损面积1.2 cm×2.0 cm~2.0 cm×2.5 cm。皮瓣切取面积1.3 cm×2.2 cm~2.3 cm×2.8 cm,供区选择同侧第二足趾并移植全厚皮片。术后通过门诊复查方式,对皮瓣外形、感觉及供区恢复情况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11例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1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给予换药后创面逐渐愈合。术后随访8~14个月,未发现供区明显功能障碍,受区皮瓣外形良好,感觉恢复至S2~S3+,两点辨别觉6~11 mm。手部功能恢复满意,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8例,良3例。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指尖瘢痕,评分3~5分,平均3.6分。结论 游离第二足趾胫侧皮瓣血管恒定,感觉恢复较好,供区隐蔽损伤较小,游离移植修复指尖创面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足趾胫侧皮瓣 指尖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游离第二足趾修饰性再造甲弧影以远指尖缺损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力 周树萍 +8 位作者 张广超 尹永涛 宋德恩 胡智玉 江小萌 杨涛 幸超峰 周明武 张小亚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6-397,共2页
目的探讨游离第二足趾修饰性再造甲弧影以远指尖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我们切取第二足趾指尖复合组织瓣,携带部分末节趾骨游离移植,吻合胫侧(双侧)趾底动脉、神经及趾背静脉重建再造8例8指指尖缺损患者的指尖血... 目的探讨游离第二足趾修饰性再造甲弧影以远指尖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我们切取第二足趾指尖复合组织瓣,携带部分末节趾骨游离移植,吻合胫侧(双侧)趾底动脉、神经及趾背静脉重建再造8例8指指尖缺损患者的指尖血运、感觉及外形。保留部分趾甲甲板,剥离并剔除甲基质,与患指残甲拼接。足趾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8例8再造指尖全部存活,其中1例术后30 h出现静脉危象,及时换药拆线后,顺利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5~20个月,其中5例术后4~10个月行指腹微修整术。再造指指腹饱满、皮纹接近,两点分辨觉为4~6 mm,手指功能接近正常,指甲生长外观良好,甲体无畸形。供区足趾无疼痛,行走功能无影响。结论第二足趾部分移植修饰再造指尖甲弧影以远缺损,具有患指外形及感觉恢复佳、供区创伤小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指尖缺损修复重建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足趾移植 再造
原文传递
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融合术后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小明 陈佳 +2 位作者 侯志慧 张吉涛 单乐群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融合术后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62例多节段腰椎融合术后胃肠动力障碍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8例)和药物组(94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融合术后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62例多节段腰椎融合术后胃肠动力障碍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8例)和药物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药物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厚朴排气合剂治疗。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医证候体征积分、综合疗效指数。结果治疗后,药物组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体征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药物组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的治疗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融合术后胃肠动力障碍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排气合剂 多节段腰椎融合术 老年人 胃肠动力障碍
下载PDF
左鼻烟窝腱鞘纤维瘤1例并文献回顾
13
作者 陈佳 杨涛 +4 位作者 夏悦 张广超 杨瑞甫 周明武 幸超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1期101-102,共2页
腱鞘纤维瘤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生长缓慢的肌腱及腱鞘良性肿瘤[1]。目前有关腱鞘纤维瘤的相关研究较少,笔者于2019-12诊治1例左鼻烟窝腱鞘纤维瘤,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65岁,因"左鼻烟窝包块伴左拇指活动受限两个月余"入... 腱鞘纤维瘤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生长缓慢的肌腱及腱鞘良性肿瘤[1]。目前有关腱鞘纤维瘤的相关研究较少,笔者于2019-12诊治1例左鼻烟窝腱鞘纤维瘤,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65岁,因"左鼻烟窝包块伴左拇指活动受限两个月余"入院,既往无左腕部外伤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纤维瘤 鼻烟窝 手术治疗 文献回顾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佳 杨涛 +5 位作者 李振峰 侯志慧 吴兆针 宋喜军 王小明 幸超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4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科收治的100例高龄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科收治的100例高龄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保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障碍情况、临床疗效、下地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及1、3个月,研究组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96.00%,高于对照组的50.00%、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高龄OVCF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脊神经后支阻滞 运动疗法 高龄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旋转点下移的前臂逆行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凯 杨涛 +5 位作者 熊颖杰 陈佳 仓飞成 邵留影 周明武 幸超峰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讨旋转点下移的前臂逆行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们采用旋转点下移的前臂逆行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一期修复12例,二期修复4... 目的探讨旋转点下移的前臂逆行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们采用旋转点下移的前臂逆行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一期修复12例,二期修复4例。手掌背侧7例,虎口部7例,手指背侧2例。缺损面积为4.0 cm×3.0 cm~9.5 cm×6.0 cm。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采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术后16例皮瓣均存活,其中15例伤口I期愈合,1例皮瓣术后发生静脉危象,拆除缝线积极处理,经加强换药最终存活。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外形不臃肿,质地良好,无明显色素沉着,供受区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旋转点下移的前臂逆行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相对简便,可修复手部远端创面,同时降低骨间后神经损伤的手术风险,减少供区损害,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手损伤 骨间后动脉 旋转点 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带血管的股骨内侧髁骨软骨嵌合组织瓣修复跖骨头复合组织缺损一例
16
作者 张凯 戚彩 +5 位作者 谢峻 仓宝成 陈佳 杨瑞甫 卲留影 周明武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234,共3页
2019年2月,收治1例开放性第1跖骨头背侧软骨及骨缺损患者,伴软组织、肌腱及关节囊缺损,经多次创面清创治疗后二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带血管的股骨内侧髁骨软骨嵌合组织瓣修复跖骨头复合组织缺损。术后18个月随访,负重患足无疼痛、行走无跛行... 2019年2月,收治1例开放性第1跖骨头背侧软骨及骨缺损患者,伴软组织、肌腱及关节囊缺损,经多次创面清创治疗后二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带血管的股骨内侧髁骨软骨嵌合组织瓣修复跖骨头复合组织缺损。术后18个月随访,负重患足无疼痛、行走无跛行,供区无不适,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趾关节 骨软骨嵌合组织瓣 修复 重建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前臂及手掌部丛状神经纤维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扬 刘月华 +4 位作者 白晨平 滕军放 胡腾龙 宋力 周明武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前臂及手掌部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应用神经血管移植、显微镜下分离及缝接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前臂及手掌部PN 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18岁,平均9.2岁。右前臂尺神...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前臂及手掌部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应用神经血管移植、显微镜下分离及缝接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前臂及手掌部PN 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18岁,平均9.2岁。右前臂尺神经、正中神经及其手掌部分支1例,右前臂正中神经及其手掌部分支2例,左前臂正中神经及其手掌部分支2例,左前臂尺神经及其手掌部分支1例。患者术后功能、感觉等均采用门诊随访的方法进行评定。结果6例病理结果均显示为PN,切口均一期缝合。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切口未见明显瘢痕组织形成,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手掌部PN术后复发,经二期手术再次切除,其余5例患者在随访时间内未见复发。正中神经、尺神经PN患者患肢各指指端两点辨别觉为2~5 mm,平均3.30 mm;正中神经PN患者患肢拇、示、中、环指指端两点辨别觉为2~5 mm,平均2.95 mm;尺神经PN患者患肢环、小指指端两点辨别觉为3~4 mm,平均3.50 mm。前臂及手部功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5例,良1例。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前臂及手掌部PN,不仅术中可有效的分离肿瘤和神经纤维、有效的保护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分支及其血运,而且术后复发率低,神经功能损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手掌 丛状神经纤维瘤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