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绍勇 王秀芝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1期112-114,12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观...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观察组行PTED。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9.87±6.41)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82±0.34)h、住院时间(5.09±1.12)d均短于对照组的(72.11±7.43)min、(3.44±0.57)h、(7.53±1.47)d,术中出血量(22.39±4.05)mL少于对照组的(28.42±3.76)mL,切口长度(0.64±0.10)cm短于对照组的(4.33±1.59)cm,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57±0.31)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12.01±2.1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69±0.78)分、(18.55±3.30)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生理领域评分(78.22±5.14)分、心理领域评分(80.32±5.40)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88.31±4.27)分、环境领域评分(85.38±5.0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57±6.47)分、(71.38±7.87)分、(80.36±5.15分)、(76.12±6.7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治疗LDH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腰椎疼痛,缓解功能障碍,且并发症少,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疼痛程度 腰椎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经骶裂孔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辅助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LDH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2
作者 孙绍勇 王秀芝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0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经骶裂孔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辅助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LTPRA)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7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LTPR... 目的探讨经骶裂孔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辅助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LTPRA)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7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LTPR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骶裂孔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价量表评分中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及总分为(7.46±1.13)分﹑(4.95±0.48)分﹑(12.12±1.23)分﹑(24.52±2.4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05±1.02)分﹑(3.82±0.42)分﹑(10.41±1.17)分﹑(20.28±2.2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个月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2.85±0.32)分﹑(1.22±0.1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42±0.39)分﹑(1.79±0.2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ODI评分为(10.41±1.25)分,低于对照组的(12.74±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分别为(87.58±5.64)分﹑(88.89±5.26)分﹑(89.25±5.08)分﹑(90.25±4.1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27±5.63)分﹑(81.45±5.25)﹑(82.02±5.16)分﹑(83.86±5.2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骶裂孔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辅助LTPRA可提高LDH治疗效果,加快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减轻疼痛症状及活动障碍,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髓核溶解术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腰椎功能
原文传递
胸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伟华 吴玉敬 杨兆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444-5445,5453,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9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吸烟史与吸烟量、是否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否合并糖尿病等相关因素与医院感染... 目的探讨和分析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9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吸烟史与吸烟量、是否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否合并糖尿病等相关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关系进行比较,并分析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类型。结果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长期大量吸烟史、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等都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76.4%。结论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长期大量吸烟史、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医院感染 易感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兴梅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8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清创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TNF-α水平、IL-6水平及CRP水平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出现感染、肉芽组织生长过度、组织坏死等不同程度创面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较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改善创面修复因子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效改善创面预后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术 糖尿病足 临床疗效 炎性因子 预后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作用对比分析
5
作者 桑德刚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9期37-38,共2页
目的:对比传统钻孔引流手术与新型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新型微创术;对照组实施传统钻孔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 目的:对比传统钻孔引流手术与新型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新型微创术;对照组实施传统钻孔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新型微创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更好,可减少创伤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术 微创术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