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聊城地区4968例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布
1
作者 王建红 袁盈 +5 位作者 刘竣 冯宁 张璐 许友新 王阳旭 赵顺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2408-2414,共7页
目的探讨聊城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现状,分析HPV基因分型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的关系,为该地区宫颈癌的诊治及疫苗接种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该院健康体检的女性4968例相关资料,采集宫颈脱... 目的探讨聊城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现状,分析HPV基因分型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的关系,为该地区宫颈癌的诊治及疫苗接种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该院健康体检的女性4968例相关资料,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TCT及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不同年龄段女性HPV感染及基因型分布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V不同分型对宫颈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HPV总感染率为21.05%,不同年龄段总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95,P<0.001),其中>49~59岁HPV感染率最高,为26.85%,>59岁次之。在HPV不同感染类型中,单一感染占比最高(15.12%),双重感染次之(4.07%)。HPV感染率居前5位的高危基因型依次是HPV52、16、58、53、66,HPV单一感染中高危基因型以HPV16、52、58为主。1046例HPV阳性人群的TCT分布: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占54.97%,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占29.64%、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占2.58%、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占11.47%、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占1.34%。HPV16、58、66的感染率与宫颈细胞学严重程度有关(χ^(2)趋势=23.765、7.807、16.12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V16、18、31、33、35、39、51、52、53、56、58、59、66、68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相关。结论该地区HPV体检女性的感染风险较高,中老年女性为高发人群,高危型HPV52、16、58是该地区最常见的感染型别,HPV16型与宫颈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型 感染率 宫颈病变
下载PDF
DD、FDP和MPV联合检测对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葛青华 李学福 +1 位作者 赵顺锋 许光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7期2420-2424,共5页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水平及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评价三者联合检测对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诊断...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水平及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评价三者联合检测对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58例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其中DVT患者73例,男性35例(47.9%),女性38例(52.1%),年龄(63.81±15.28)岁,非DVT患者(对照组)85例,男性41例(48.2%),女性44例(51.8%),年龄(60.27±15.79)岁。比较两组患者DD、FDP、MPV水平之间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DD、FDP、MPV以及三者联合诊断骨折患者DVT的价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结果DVT组患者DD水平为4.68(2.13,12.26)mg/L,FDP水平为16.47(6.15,40.63)mg/L,MPV水平为10.00(9.40,10.70)fl,明显高于非DVT对照组的2.13(0.86,4.84)mg/L、6.91(2.92,14.93)mg/L、9.70(9.10,10.35)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550、-4.193、-2.797,均P<0.01)。DD水平用于诊断骨折术后DVT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0.710、86.3%和45.9%,FDP水平用于诊断骨折术后DVT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0.694、52.0%和77.6%,MPV水平用于诊断骨折术后DVT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0.613、68.5%和52.9%,三者联合检测用于诊断骨折术后DVT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0.733、95.9%和82.4%。结论DD、FDP、MPV在骨折术后发生DVT患者中显著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术后发生DVT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临床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深静脉血栓 骨折
下载PDF
护理巡视目的导向模式在下肢骨折患者跌倒预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
作者 赵中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17-120,共4页
观察护理巡视目的导向模式在下肢骨折患者跌倒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挑选本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骨科就诊的下肢骨折病人作为研究主体对象,共计100名均接受临床治疗。依照入院时间顺序不同分出两组,每组50名。2021.06——2022... 观察护理巡视目的导向模式在下肢骨折患者跌倒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挑选本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骨科就诊的下肢骨折病人作为研究主体对象,共计100名均接受临床治疗。依照入院时间顺序不同分出两组,每组50名。2021.06——2022.03先入院者纳入常规组,提供跌倒常规预防护理干预;2022.04——2022.12后入院者纳入实验组,提供常规组基础上增加以跌倒预防为目的导向的护理巡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后,其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和下肢功能康复指标结果进行对比,并同时统计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有效率、跌倒预防护理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以心理状态评分和患者下肢功能康复指标对比,见常规组与实验组结果相近(P>0.05)。干预后,以心理状态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见实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以患者下肢功能康复指标对比,见实验组优于常规组(P<0.05)。以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有效率、跌倒预防护理对比,见实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在护理巡视目的导向模式护理干预下,预防跌倒效果显著,患者康复状况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跌倒预防 护理巡视 目的导向
下载PDF
结构式家庭护理指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社会功能、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付池培 肖静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第19期3640-3645,共6页
目的探讨结构式家庭护理指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社会功能、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乳腺癌行根治术治疗患者156例,采用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目的探讨结构式家庭护理指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社会功能、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乳腺癌行根治术治疗患者156例,采用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根治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结构式家庭护理指导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不良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实施结构式家庭护理指导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式家庭护理指导干预可显著提升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社会功能,可有效地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家庭社会适应性,对患者获取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式家庭护理 乳腺癌 根治术治疗 社会功能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基于循证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督导管理对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毕新颖 李敏 付池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14期2626-263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督导管理对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督导管理对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研究组术后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督导管理,对照组行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术后恢复质量(QoR-40评分)、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术后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QoR-40评分随术后护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研究组术后1、2、4、6个月的QoR-4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r、CRP水平及WBC波动明显,且研究组术后1、3 d的Cor、CRP水平及WBC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32%(6/53),低于对照组的26.42%(14/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44,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督导管理可有效降低围术期患者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根治术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督导管理 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基于个体化的分阶段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康复、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立娟 张立晓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17期3219-322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个体化的分阶段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康复、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讨基于个体化的分阶段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康复、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联合个体化的分阶段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功能康复、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基于个体化的分阶段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上肢和下肢的功能康复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及生活能力等四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个体化的分阶段护理模式应用于脊髓患者的康复训练中,不仅能显著提升患者功能康复的进程及效果,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抗拒程度和稳定程度,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的分阶段护理 功能康复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发生便秘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鑫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0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便秘的现状、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和解决便秘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150例脑卒中患者的资料,以患者发病之日作为观察起点,观察患者发病4...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便秘的现状、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和解决便秘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150例脑卒中患者的资料,以患者发病之日作为观察起点,观察患者发病4周内的大便次数,分析脑卒中患者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50例住院患者发病前有便秘史者19例(12.70%);在住院治疗的4周时间内发生便秘者100例,其中新发生便秘85例,便秘总发生率66.67%;卒中前后,便秘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0)。女性、高龄、出血性脑卒中、病变部位在基底神经节区、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者便秘发生率较高。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方程分析,性别、年龄、卒中类型为便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原因复杂多样。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个体化、适应患者病情变化的有效预防措施和治疗便秘的方法,使其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便秘 相关因素 对策
下载PDF
BPH伴糖尿病患者尿动力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马文义 王海新 +2 位作者 孟祥成 史本康 徐祗顺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454-455,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BPH患者逼尿肌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对37例BPH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46例单纯性BPH患者(对照组)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并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比较,最大膀胱压测定容积、膀胱顺应值、膀胱出口梗阻...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BPH患者逼尿肌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对37例BPH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46例单纯性BPH患者(对照组)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并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比较,最大膀胱压测定容积、膀胱顺应值、膀胱出口梗阻、比例、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及排尿后剩余尿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糖尿病组膀胱感觉减退、不稳定膀胱及顺应性增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现下尿路症状伴有糖尿病的BPH患者,膀胱逼尿肌受损较单纯性BPH患者更显著;尿动力学检查对患者能否行手术治疗及预测术后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尿动力学 前列腺增生 膀胱逼尿肌
下载PDF
头侧中间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史乃民 李勇 +1 位作者 吕树振 吕翠翠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7年第5期580-584,共5页
目的研究头侧中间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行头侧中间入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中间入路腹腔... 目的研究头侧中间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行头侧中间入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中间入路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手术基本情况,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进入随访,记录两组3年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失访1例,复发3例,共死亡5例,3年总生存率为88.24%,无事件生存率85.29%。对照组失访2例,复发9例,共死亡8例,3年总生存率81.82%,无事件生存率为66.67%,两组术后3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年无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侧中间入路较常规中间入路用于直肠癌根治术有助于提升术后3年无事件生存率,前者手术时间更短且有利于彻底清扫第253组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头侧中间入路腹腔镜手术 疗效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GSN、CCCK⁃18、NSE水平变化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培松 刘怀新 +3 位作者 任松涛 李鑫 张培凯 时传迎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4期522-525,530,共5页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凝溶胶蛋白(GSN)、Caspase切割的细胞角蛋白18(CCCK⁃18)、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HCH患者108例,根据出院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恢复良好组(8...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凝溶胶蛋白(GSN)、Caspase切割的细胞角蛋白18(CCCK⁃18)、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HCH患者108例,根据出院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恢复良好组(85例)与恢复不良组(2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研究组不同病情患者入院时血清GSN、CCCK⁃18、NSE水平,分析各指标临床意义。结果恢复不良组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出血量(>30 m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度)、合并糖尿病(是)、房颤史(有)均大于恢复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CCK⁃18、NSE水平随出血量增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GSN水平随出血量增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CCCK⁃18、NSE水平与出血量(r=0.766、0.71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r=0.767、0.704)呈正相关,血清GSN与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r=-0.846、-0.872)呈负相关(P<0.05);恢复不良组入院时、治疗7 d后血清CCCK⁃18、NSE水平高于恢复良好组,GSN水平低于恢复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良好组治疗7 d后血清CCCK⁃18、NSE水平低于入院时,GSN水平高于入院时(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合并糖尿病、房颤史、入院时、治疗7 d后血清GSN、CCCK⁃18、NSE是HCH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HCH患者GSN、CCCK⁃18、NSE水平变化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凝溶胶蛋白 Caspase切割的细胞角蛋白18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史乃民 李勇 +1 位作者 吕树振 吕翠翠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16-218,222,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病人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40例LPD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病人总并发症、胰瘘及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240例中发生并发症97例,其中胰瘘32例(32.99%),术后出血49例(50.52%),切口... 目的:分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病人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40例LPD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病人总并发症、胰瘘及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240例中发生并发症97例,其中胰瘘32例(32.99%),术后出血49例(50.52%),切口液化4例(4.12%),感染12例(12.3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病人总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和术中出血量≥200 m L,影响胰瘘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和胰管直径≤3 mm,影响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结论:引起LPD病人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较多,在围手术期应严格关注并监测相关指标,尽可能地防止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 并发症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激励式护理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对喉癌手术患者身心应激、免疫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陈峥 郭斌 高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023-2027,共5页
目的探究激励式护理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对喉癌手术患者身心应激、免疫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92例喉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 目的探究激励式护理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对喉癌手术患者身心应激、免疫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92例喉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激励式护理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身心应激、免疫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身心应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提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激励式护理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应用于喉癌手术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回避、屈服等不良身心应激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以提升预后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手术 激励式护理 营养支持 身心应激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红细胞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及去铁胺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铭 徐长军 +1 位作者 秦建兵 刘玉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水肿 动物模型 红细胞 去铁胺
下载PDF
静脉应用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宫颖 梁明亭 +2 位作者 赵京飞 尹俊艳 赵杰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232-4235,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尼可地尔组,每组50例。... 目的探讨注射用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尼可地尔组,每组50例。观察的主要结果是CIN的发生率,CIN定义为在给予碘对比剂后48~72 h内肾功能损害[测量为血清肌酐(SCr)较原有水平升高25%或血清肌酐绝对值增加0.5 mg/dl(44.2μmol/L)]。次要终点是患者应用对比剂后24 h、48 h及72 h SCr、尿素、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结果尼可地尔组的CI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尼可地尔组术后24、48及72 h SCr、尿素、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肾小球滤过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预防性静脉内应用尼可地尔可降低介入治疗术后的CIN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对比剂肾病 冠心病 肾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磁性化护理理念的集束化干预模式对脑出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辉 赵振华 李玲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2期288-292,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磁性化护理理念的集束化干预模式(简称集束化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基于磁性化护理理念的集束化干预模式(简称集束化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59.03±8.66)岁,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57.78±9.52)岁,采取集束化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6.57±0.71)d、(5.75±1.20)d,对照组分别为(8.23±0.92)d、(6.83±1.1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为(9.30±2.65)分,低于对照组的(11.01±3.32)分,GSES评分为(25.73±4.28)分,高于对照组的(21.40±3.54)分(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5/60),对照组为23.33%(14/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5,P=0.024);观察组气道管理、心理护理以及护患关系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95.00%(57/60)比81.67%(49/60)、96.67%(58/60)比85.00%(51/60)、98.33%(59/60)比86.67%(52/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集束化磁性护理干预人工气道,有助于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磁性护理理念 集束化护理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下载PDF
基于NIHSS评分行分组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文霞 孙兰芳 王卫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11期1624-1627,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NIHSS评分行分组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16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 目的探究基于NIHSS评分行分组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16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基于NIHSS评分行分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比较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为(9.24±1.17)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表(GQOLI-74)评分为(77.19±4.79)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45%比15.52%,P<0.05)。结论于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基于NIHSS评分的分组护理,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对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HSS评分 分组护理 脑出血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β刀经尿道膀胱黏膜剥脱治疗浅表性膀胱憩室癌的应用体会
17
作者 刘宪军 孙圣坤 +1 位作者 王恒恩 樊伟哲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829-831,838,共4页
目的探讨β刀经尿道膀胱黏膜剥脱治疗浅表性膀胱憩室癌应用体会。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21年5月—2023年6月应用β刀治疗浅表性膀胱憩室癌的8例患者,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膀胱穿孔情况、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术后... 目的探讨β刀经尿道膀胱黏膜剥脱治疗浅表性膀胱憩室癌应用体会。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21年5月—2023年6月应用β刀治疗浅表性膀胱憩室癌的8例患者,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膀胱穿孔情况、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β刀黏膜剥脱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4±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6)mL,均未发生膀胱穿孔,平均术后冲洗为(8±4)h,平均留置导尿管时间为(2±1)d,平均随访时间为(20±6)个月,1例出现异位复发。结论β刀经尿道黏膜剥脱治疗浅表性膀胱憩室癌安全、有效;能避免膀胱穿孔及较大的手术创伤,降低手术相关风险及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膀胱肿瘤的复发,延长患者的生命,为部分膀胱憩室癌患者保留膀胱提供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憩室癌 浅表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黏膜剥脱 β刀
原文传递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彭建亮 孙永安 +4 位作者 杨嘉甫 袁之路 张忠宝 梁本甲 张志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9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9.25±7.63)岁,行TEM治疗;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0.63±7.24)岁,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手术前后胃肠激素[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前后肛门功能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0.57±11.29)min比(143.35±32.54)min]、出血量[(62.93±15.43)ml比(137.69±36.47)ml]、住院时间[(7.45±1.26)d比(12.37±3.13)d]均优于对照组(均P<0.001),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标本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两组胃动素、胃泌素均低于手术前(均P<0.05),但术后观察组胃动素[(253.16±30.57)ng/L比(219.25±29.52)ng/L]、胃泌素水平[(141.24±11.17)μmol/L比(103.65±10.43)μmol/L]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手术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01)。手术后,两组大便失禁严重度(Wexner)评分均高于手术前,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均低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7.23±1.56)分比(9.58±1.94)分,t=5.970,P<0.001],两组ARP、MS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2/40)比20.00%(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结论TEM与传统开腹手术均可有效治疗直肠癌,其中TEM对胃肠激素水平影响较小,更利于缩短恢复时间,进一步促进胃肠功能与肛门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 胃肠功能 肛门功能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开展预见性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赵振华 杨秀杰 李辉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2期162-165,182,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应用预见性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各80例。观察组以预见性护理为主,参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应用预见性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各80例。观察组以预见性护理为主,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1,21.340,P均<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25%,高于参照组的8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9,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期间,予以患者预见性护理服务形式,所得成效显著。此种干预对策在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围术期护理 预见性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络拍打及精细护理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结石排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毕新颖 李敏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9期1610-161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络拍打及精细护理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结石排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行精细护理, 观察... 目的探讨经络拍打及精细护理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结石排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行精细护理, 观察组行精细护理、经络拍打。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并发症发生率、总治疗有效率、满意度及生存质量表(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结果护理后, 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及护理前, VAS低于对照组及护理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率分别为6.67%和18.89%, 总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3.77%, 满意度分别为92.22%和71.1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络拍打及精细护理可促进术后排石, 提升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拍打 精细护理 硬镜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