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的力量——中山歧江公园:一个打破常规的公园设计 被引量:18
1
作者 MaryG.Padua 刘君 《中国园林》 2003年第9期6-12,共7页
美国《景观设计学》杂志2003年6月发表了特约撰稿人Mary G. Padua教授的文章,对获2002年全美景观设计年度荣誉奖的俞孔坚教授及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设计的广东中山歧江公园,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介。认为这个在旧造船厂上设计的公园... 美国《景观设计学》杂志2003年6月发表了特约撰稿人Mary G. Padua教授的文章,对获2002年全美景观设计年度荣誉奖的俞孔坚教授及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设计的广东中山歧江公园,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介。认为这个在旧造船厂上设计的公园,保留造船厂的废旧设备及周围的自然植被,对旧船厂进行了产业用地再生设计,使歧江河岸的水—生物—人得以在一个边缘生态环境中相融共生,歧江公园用现代创新设计语言,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市 歧江公园 规划设计 景观设计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城市景观的社会价值:美国德克萨斯州两个典型项目的绩效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塔纳尔·R·奥兹迪尔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2期12-29,共18页
城市景观是争议性高、往往也是最显而易见且或许是最具价值的景观设计实践。大多数项目是基于各自不同的城市背景,具有受各种社会、环境、经济因素综合影响的目标的产物。然而,这些项目通过其功能及美学特质为城市环境带来的价值直到21... 城市景观是争议性高、往往也是最显而易见且或许是最具价值的景观设计实践。大多数项目是基于各自不同的城市背景,具有受各种社会、环境、经济因素综合影响的目标的产物。然而,这些项目通过其功能及美学特质为城市环境带来的价值直到21世纪景观设计领域绩效研究的兴起才得到证明与真正认可。本文对两个城市景观项目—位于沃斯堡的圣丹斯广场中心与位于达拉斯的AT&T表演艺术中心的伊莱恩-查尔斯西蒙斯公园,二者是德克萨斯州北部两座最大的城市数十年来在地区尺度的代表性景观设计作品—所产生的价值进行了记述。此绩效研究是景观设计基金会案例研究调查计划于2014年完成的一项成果。本文主要侧重于记述社会绩效的指标、方法和结果,同时探索项目特质、类型,以及它们对所属城市环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本文还在不断变化的城市景观与城市形态语境下,对这两个标志性项目的景观绩效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向整个社会传播景观设计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绩效 社会绩效 社会价值 城市景观 效益评价 调查和观测方法 案例研究
原文传递
众生的回归——关于可持续景观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陆伟宏 武田田 李翼翔 《园林》 2010年第10期22-25,共4页
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生态、节能、低碳,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字眼。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回归 哥本哈根
下载PDF
顺水而为:武汉长江主轴滨水公园 被引量:5
4
作者 迈克尔·格罗福 张韬 +1 位作者 李慧彦(翻译) 冉玲于(翻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0年第3期130-145,共16页
中国武汉长江主轴滨水公园项目的演变凸显了全世界众多滨水城市共同面临的复杂问题:城市化、发展、韧性危机和生态退化。这一项目也强调了在解决所有这些经常冲突的问题时,公共空间为何能成为关键的突破口。通过对16km长的滨水景观的重... 中国武汉长江主轴滨水公园项目的演变凸显了全世界众多滨水城市共同面临的复杂问题:城市化、发展、韧性危机和生态退化。这一项目也强调了在解决所有这些经常冲突的问题时,公共空间为何能成为关键的突破口。通过对16km长的滨水景观的重新规划,武汉正在实现与季节性洪水的共生,并塑造了依托洪水创建公共空间的新范例。这种与自然协作而非对抗的策略让使用者能够了解和欣赏复杂的河流动态。长江主轴滨水公园的规划方案旨在利用自然过程的力量来培育丰富的区域生态、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提高公众健康和增加休闲设施。基于广泛的公众参与过程和众源数据,重新设计的公园保护了沿河分布的象征着武汉工业遗产和城市历史的工业基础设施及其他元素,强化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身份。升级后的长江主轴滨水公园力求打造一个具有社会包容性、文化特性和生态价值的滨水空间,并展现武汉这座真正与水共生的城市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 韧性 适应性再利用 生态 城市洪涝 公众参与
原文传递
重塑洛杉矶河:连接公共开放空间的51英里 被引量:3
5
作者 杰西卡·M·汉森 马克·汉娜 +3 位作者 冉玲于(翻译) 嵇扬(翻译) 张晨希(翻译) 丁祎(翻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3期58-72,共15页
因其特殊的混凝土河道,洛杉矶河可能是世界上最具辨识度的河流之一。随着洛杉矶地区的城市化逐渐推进,这条河流为降低洪水发生风险而被渠化,在一些人眼中,这是建筑工程史上的丰功伟绩,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则是一场生态灾难。洛杉矶河流经1... 因其特殊的混凝土河道,洛杉矶河可能是世界上最具辨识度的河流之一。随着洛杉矶地区的城市化逐渐推进,这条河流为降低洪水发生风险而被渠化,在一些人眼中,这是建筑工程史上的丰功伟绩,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则是一场生态灾难。洛杉矶河流经17个城市,其中不乏洛杉矶县境内环境最恶劣、公园最稀缺、服务水平最差的一些社区。在河道的通行权范围内有超过930多公顷的公共用地可以用来重塑洛杉矶河,这将会影响河道周围1.6km范围内100万人的生活。洛杉矶河总体规划由洛杉矶县主导,计划于2021年秋季完成。该规划提议建设长约51英里(约82km)相互连接的公共开放空间,其中包括一系列多效益项目,共响应了9个总体目标,从防洪韧性到房屋经济实用性,再到生态功能、艺术、教育和文化等。在这一面向未来25年的基于数据的规划中,进行了一项针对全流域的研究,致力于记录和理解与环境和社会问题相关的水质、水源地保护与洪水风险的话题。规划还提出了兼具传统与创新策略的"工具包",配置了栖息地桥梁、干旱河谷侧渠等在内的65种设计工具,旨在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形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城市居所和相互连接的滨河公园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分析 目标驱动的规划框架 基于数据 生态功能 工具包 生物多样性 洪水风险
原文传递
城市滨水工业区的治理与重生:美国休斯敦港景观规划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娜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0年第5期148-163,共16页
随着大城市人口密度的提高,城市工业区不断寻求新的发展以实现工业景观从单一职能向多功能系统的转变,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一个多世纪以来,休斯敦港工业区集合了石油工业、交通运输和生态资源等多重区位优势,一直是当地经济... 随着大城市人口密度的提高,城市工业区不断寻求新的发展以实现工业景观从单一职能向多功能系统的转变,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一个多世纪以来,休斯敦港工业区集合了石油工业、交通运输和生态资源等多重区位优势,一直是当地经济增长的主体推动力;然而,港口工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背后却是与周边城市界面的严重分隔。休斯敦港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以"2045年休斯敦港空间总体规划"为契机,面对生态环境挑战、城市空间格局重新定位等问题,通过景观规划设计手段从激活城市空间和修复生态环境层面对港区进行治理,期望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复合型滨水工业区。项目希望在保障休斯敦港现有职能的同时,使之成为城市治理进程中推动区域活力和增强生态韧性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滨水工业区 城市激活 城市空间 生态修复 休斯敦港
原文传递
美国当代景观设计学 被引量:2
7
作者 Dan Sullivan 陈赛梅 朱黎青 《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 2007年第9期29-31,共3页
论述了美国景观设计学的概况及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美国 当代 景观设计学
下载PDF
施工指导=设计质量控制 如何完美实现设计创意 被引量:1
8
作者 容欢 约翰.卢米斯 哈里.迪尔 《风景园林》 2005年第1期46-51,共6页
针对普遍存在的工程质量差的现状,阐述了“施工指导=设计质量控制”的概念和框架。指出施工指导对于一项工程的好坏起决定作用。应高度认同施工指导专家的价值,并尊重其设计控制建议和在现场的调整决策。在总设计费中留足款项用于施工指... 针对普遍存在的工程质量差的现状,阐述了“施工指导=设计质量控制”的概念和框架。指出施工指导对于一项工程的好坏起决定作用。应高度认同施工指导专家的价值,并尊重其设计控制建议和在现场的调整决策。在总设计费中留足款项用于施工指导,从而保证设计项目的高质量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指导 设计质量控制 设计创意 工程质量
下载PDF
区域“脊柱”太浦河:基于原型设计的国土空间规划补充途径 被引量:2
9
作者 谢雨婷 克里斯蒂安·诺尔夫 +2 位作者 董楠楠 戴代新 张斗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0年第4期114-125,共12页
201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加强该区域城市间的协作,但目前开放空间的保护与规划途径以定量评价为主,依然沿用自上而下的控制性规划导则。太浦河流经上海、苏州和杭州之间的区域绿心,目前主要发挥工程功能... 201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加强该区域城市间的协作,但目前开放空间的保护与规划途径以定量评价为主,依然沿用自上而下的控制性规划导则。太浦河流经上海、苏州和杭州之间的区域绿心,目前主要发挥工程功能。本设计研究项目提出将太浦河升级为串联公民生活的轴线,制定新的区域发展框架,并使其串联沿线多样化的开放空间、生态系统和历史水乡古镇。项目采用了跨尺度的“地情-原型”方法,整合样本图绘、类型学研究和实验场地的原型设计探索,并将其贯穿于各个尺度,以评估如何将原型设计策略归纳为系统性的规划导则,并在区域尺度进行统一实施。本文总结的这种原型设计途径为中国自上而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了适当补充,以更好地应对愈加复杂的场地条件和更大尺度的空间规划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 设计研究 景观特征 景观基础设施 国土空间规划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 江南公园
原文传递
园林草坪建植管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黎青 陈赛梅 《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 2007年第10期35-37,共3页
介绍了草坪的两种类型,详细阐述了草坪的建植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 园林 草坪 分类 建植 管理
下载PDF
不是你淘汰历史,就是被历史所淘汰
11
作者 俞孔坚 《风景园林》 2015年第4期42-44,共3页
《风景园林》:俞教授您好,2005年,您主持设计的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台州“反规划”、黄岩永宁公园收获了国内外设计大奖。这一年对于您而言是否有特殊意义?这些作品和奖项对于您此后的设计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 历史 设计工作 风景园林 国内外
下载PDF
以“慢设计”重塑高品质城市环境——中国城市设计经验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铭仁 张斗 +2 位作者 田晓劼(采访) 王胤瑜(采访/翻译) 汪默英(翻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9年第6期93-101,共9页
持续推进的城镇化,以及日新月异的应用技术使得城市规划师与设计师不断思考如何在高速运转的城市中营造舒适的居住体验,"慢城市"的概念由此而生。本文首先基于Sasaki设计事务所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善用当地资源"这... 持续推进的城镇化,以及日新月异的应用技术使得城市规划师与设计师不断思考如何在高速运转的城市中营造舒适的居住体验,"慢城市"的概念由此而生。本文首先基于Sasaki设计事务所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善用当地资源"这一"慢城市"核心设计理念,并将旧城更新类项目视作践行相关方法论的主要试验场。随后,本文以若干典型城市更新项目为例,系统阐述了这一方法体系在不同背景下的应用,进一步将"使用者需求"视为一种设计城市物质空间的重要依据,介绍了如何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权衡不同使用者的利益诉求,以促成政府、居民、设计师等群体的合作,维持项目的长期效益。最后,本文对科技进步、城市建设与生活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辩证思考,并探讨了规划设计行业与新兴科技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城市 城市设计 城市更新 历史文脉 多方合作 公众参与 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时间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卡罗尔.R.约翰逊 孙一鹤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2014年第1期58-65,共8页
有城市区域中进行设计的景观设计师都面临着一些与所有景观项目类似的挑战.但也有一些是域市场地中所特有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三个案例——哈佛太学中一栋20世世纪建筑的景观设计,以及两处城市滨河地区的景观设计。每一个案例的成功在很大... 有城市区域中进行设计的景观设计师都面临着一些与所有景观项目类似的挑战.但也有一些是域市场地中所特有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三个案例——哈佛太学中一栋20世世纪建筑的景观设计,以及两处城市滨河地区的景观设计。每一个案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树床的生长此外,对场地的公共功能和整体环境进行的设计将会对项目的最终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树木 土壤 城市景观设计 时间变化
原文传递
未来景观设计实践的维度
14
作者 尼尔.G.柯克伍德 孙一鹤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2014年第2期44-60,共17页
当前的景观建造手段和不断变化的当代环境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于探究景观设计的实践活动。技艺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在建成景观作品的实施过程中,生态、经济、文化和环境的维度会随时间而演变,为学术界和执业者所推动的有关当前设计的... 当前的景观建造手段和不断变化的当代环境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于探究景观设计的实践活动。技艺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在建成景观作品的实施过程中,生态、经济、文化和环境的维度会随时间而演变,为学术界和执业者所推动的有关当前设计的不确定性、开放性和流动性等问题提供一个不同寻常的景观焦点。本文基于作者过去数年在景观设计创造过程中所积累的时间和技术方面的心得,对景观设计实践进行了阐述。本文指出了景观设计中的机遇与挑战,并通过由作者创立的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技术与环境研究中心的实践项目对这些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探讨。尤其在新场地技术的潜能方面,本文通过位于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场地设计案例研究,对景观材料方面的新兴领域和再生工程的本质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学 场地建造 技艺 创新景观技术 工程修复
原文传递
2006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专业获奖作品名单
15
《景观设计》 2006年第3期7-8,共2页
2006年4月24日华盛顿,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公布了其2006年专业获奖作品名单,评选委员会从500多个参赛项目评出了32个获奖作品,将于2006年10月9日在明尼阿波利期ASLA年会上对获奖者进行颁奖。
关键词 景观设计师 获奖作品 名单 协会 美国 华盛顿 委员会 获奖者
原文传递
引海入城 深圳市宝安区海滨广场(二、三期)与海滨休闲公园方案设计
16
作者 雷波 李建伟 顾志凌 《风景园林》 2007年第5期76-79,共4页
宝安中心区海滨广场和海滨公园是深圳市唯一的真正滨海城市中心绿地,承载着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文化教育、艺术表演、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等综合服务的功能。从EDSA的设计构思入手,阐述了"引海入城"的设计理念,并详细介绍了"... 宝安中心区海滨广场和海滨公园是深圳市唯一的真正滨海城市中心绿地,承载着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文化教育、艺术表演、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等综合服务的功能。从EDSA的设计构思入手,阐述了"引海入城"的设计理念,并详细介绍了"一轴两带"的景观结构,并希望能借此更好地为深圳市民创造更高质量的滨海生活空间,强调设计应当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土地价值,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绿地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城市“屋顶生态绿化建筑”新趋势
17
作者 琳达·贝拉斯克斯 王志成 《上海房地》 2015年第5期32-35,共4页
随着城市“热岛效应“的日益显著.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对屋顶绿化的认识也提到了环保的高度。自上世纪初开始,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建造了大量的屋顶花园。从上世纪60-80年代起,屋顶绿化工程被视为集生... 随着城市“热岛效应“的日益显著.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对屋顶绿化的认识也提到了环保的高度。自上世纪初开始,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建造了大量的屋顶花园。从上世纪60-80年代起,屋顶绿化工程被视为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景观效益为一体的城市绿化的重要补充.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一种新的城市绿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化 屋顶绿化 生态绿化 建筑 生态效益 负面影响 热岛效应 屋顶花园
下载PDF
暗物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墓地景观演变研究
18
作者 约翰·惠特克 崔婧沄(翻译) 李慧彦(翻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2期112-119,共8页
毕业设计《暗物质》研究了遗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对促进城市墓地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作用。该项目采用地上腐熟加速技术(即"自然有机还原"),将人体组织和骨骼转化为富含养分的类土壤。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腐烂、与生态环境融合,... 毕业设计《暗物质》研究了遗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对促进城市墓地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作用。该项目采用地上腐熟加速技术(即"自然有机还原"),将人体组织和骨骼转化为富含养分的类土壤。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腐烂、与生态环境融合,对逝者的吊唁和缅怀就此永恒。能量和物质在转化的过程中转移至邻近的其他生命,整个自然系统和生态生产力都成为了纪念逝者的载体。于是,墓地景观从静态的纪念场所分散为一个不断演变的纪念体系,使生者参与其中。在这个疫情横行、物种大规模灭绝、气候危机不断加深的时代,致力于环境伦理的殡葬仪式将个体的消逝与全球生态破坏和环境衰退格局联系起来。人类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逝者的哀思也不尽相同,这意味着需要一种新型纪念景观,将人类生命置于更长久的自然周期中—出生、死亡、腐烂并蜕变。当纪念程序、生态保护和集体行动的场所合而为一时,纪念仪式、管理和行为模式将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暗物质》提出了一个具有高生物多样性的公共景观网络,为肉体的消亡赋予助推生态系统中生命再生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地景观 纪念体系 分解作用(腐熟) 生态损失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城市“第五面生态建筑”新趋势
19
作者 志成 琳达.贝拉斯克斯 《住宅与房地产(中)》 2015年第1期66-70,共5页
(接上期)美国屋顶绿化发展态势美国是世界上开展屋顶绿化最早的国家之一。由于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多年前汽车停车位已经成为突出问题。上世纪中期,停车库和城市广场的建设成为美国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内容,从而地下车席的屋顶绿化和... (接上期)美国屋顶绿化发展态势美国是世界上开展屋顶绿化最早的国家之一。由于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多年前汽车停车位已经成为突出问题。上世纪中期,停车库和城市广场的建设成为美国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内容,从而地下车席的屋顶绿化和广场绿化也迅速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 生态建筑 屋顶绿化 汽车工业 城市广场 态势美 停车位 停车库
原文传递
从交通基础设施到绿色基础设施——无人驾驶城市中的柔性未来道路 被引量:6
20
作者 罗亚丹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9年第2期92-99,共8页
现代道路设计为机动车驾驶者留出了巨大的容错空间,部分区域在午间和夜间等非高峰时段多处于闲置状态,使用率极低。而新兴的无人驾驶技术则可减少容错空间的设置,同时,以该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交通技术创新也将重塑城市的形态与空间。当... 现代道路设计为机动车驾驶者留出了巨大的容错空间,部分区域在午间和夜间等非高峰时段多处于闲置状态,使用率极低。而新兴的无人驾驶技术则可减少容错空间的设置,同时,以该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交通技术创新也将重塑城市的形态与空间。当算法控制之下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实现精准驾驶时,80%的现有车道空间将可转换为以植被为主的透水空间,由原有交通路网改造而成的巨型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也将覆盖城市的每个角落,为修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连续性提供可能。此外,在高峰时段,云计算系统将为机动车优先分配路权;而在非高峰时段,因机动车路权缩小而释放出的道路空间将为户外餐饮和露天音乐会等活动提供场所。作为景观设计师,作者呼吁更多从业者从生态环境、公共空间和人文关怀等角度展望无人驾驶城市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汽车 技术 交通 绿色基础设施 道路柔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