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筑规划师的工作平台——规划理论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 被引量:33
1
作者 张庭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8-23,共6页
从讨论当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学派和政体理论开始 ,分析在城市发展中政府、市场、社会三方面的作用 ,着重论证了当代中国规划师和政府、市场、社会这三方面既互相需要、又存在矛盾的辩证关系。特别指出规划师不应忽视对社会力的培育 ,并在... 从讨论当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学派和政体理论开始 ,分析在城市发展中政府、市场、社会三方面的作用 ,着重论证了当代中国规划师和政府、市场、社会这三方面既互相需要、又存在矛盾的辩证关系。特别指出规划师不应忽视对社会力的培育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师对政府、市场、社会的三个工作平台。这三个工作平台的核心 ,是规划师在政府、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 工作平台
下载PDF
多区域柱面分层介质中的电磁散射——电磁波测井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聂在平 周永祖 柳清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12-21,共10页
本文讨论了径向柱面分层介质中全波分析的解析模式和数值模式方法.前者适用于任意激励形式下的场分析;后者在轴对称激励时,通过引入反射矩阵和透射矩阵的概念,可求解二维完全非均匀介质中的场.基于数值模式匹配理论,编制了适用于电磁波... 本文讨论了径向柱面分层介质中全波分析的解析模式和数值模式方法.前者适用于任意激励形式下的场分析;后者在轴对称激励时,通过引入反射矩阵和透射矩阵的概念,可求解二维完全非均匀介质中的场.基于数值模式匹配理论,编制了适用于电磁波测井的计算机分析程序.通过实例计算,获得了与二维有限元方法完全一致的结果。而计算时间仅后者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电磁波测井 分层介质
下载PDF
渐进式改革的搏弈分析——兼论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渐进式政治体制改革 被引量:6
3
作者 唐杰 蔡增正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35,共8页
渐进式改革进化搏弈模型运用有限理性、交叉换位搏弈、相随策略的重复搏弈、战略选择、战略分布、改革成本等概念,分析了多元利益主体如何依据重复搏弈的利益成本关系,进行赞成或抵制改革的战略选择。改革按照多数选择的原则不断地深入... 渐进式改革进化搏弈模型运用有限理性、交叉换位搏弈、相随策略的重复搏弈、战略选择、战略分布、改革成本等概念,分析了多元利益主体如何依据重复搏弈的利益成本关系,进行赞成或抵制改革的战略选择。改革按照多数选择的原则不断地深入,搏弈参与者有限理性的行为,使渐进式改革具有了相互配合而非相互抵制的内在动力、利益补偿机制和制度变迁的协调机制。政府的智慧在于发动改革、寻求阶段性改革的目标,适时、适当地妥协,用较低的社会成本将多个次优的局部改革串联起来,累积产生阶段性、梯次性的制度变迁结果。有关渐进式改革的进化搏弈模型的理论分析结论表明,在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国成功进行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演进为渐进式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相随策略 改革成本 重复搏弈
下载PDF
构筑规划师的工作平台——规划理论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续)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庭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市场经济 工作平台 规划理论
下载PDF
赛博与二战后的科学、军事与文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安德鲁.皮克林(AndrewPickering) 肖卫国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21,共6页
20世纪90年代后,科学哲学进入后实证研究阶段,关注焦点从科学理论转向科学实践。在这一研究中,西方学者逐渐形成了一种“赛博”的科学观,即指科学进入了一种人与物的混合本体论,科学认识是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相互作用,人类与机器耦合的... 20世纪90年代后,科学哲学进入后实证研究阶段,关注焦点从科学理论转向科学实践。在这一研究中,西方学者逐渐形成了一种“赛博”的科学观,即指科学进入了一种人与物的混合本体论,科学认识是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相互作用,人类与机器耦合的结果。在这种科学观中,自然与社会的界限,主体与客体的界限消失了,从而进入真实意义上的“后现代科学哲学”阶段。二战以后,科学与军事的联姻产生出来的一系列科学,如控制论、计算机、自动化工程、生态学等映证了这种“赛博”科学观何以显现问题,这表明赛博科学与赛博对象是二战后文化的一个关键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 科学与军事的联姻 二战后文化 科学哲学 二战后 文化 军事 20世纪90年代后 科学观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提高猪群繁殖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6
作者 Dr.Robert Knox 本刊编辑部 《今日养猪业》 2007年第4期3-6,共4页
一、诱导母猪发情与发情检测 发情是后备母猪受胎能力和筛选的标记,是经产母猪受胎能力的标记,以及输精时间的标记。
关键词 繁殖效率 猪群 母猪发情 后备母猪 经产母猪 输精时间 标记 能力
下载PDF
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 被引量:285
7
作者 张庭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14,共8页
1990年代 ,中国许多城市所发生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城市的拓展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其经济、社会、文化、政策诸项动力因素 ,并讨论了不同发展战略下城市规划的作用。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城市规划 中国 90年代
下载PDF
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 被引量:211
8
作者 赵志裕 温静 谭俭邦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2-227,共26页
本文以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中国期间香港人经历的社会认同历程为例,阐述社会认同的基本社会心理原理。讨论范围包括社会认同研究在欧洲和北美的发展简史,社会认同论中重要概念的定义,社会认同背后的心理动机、认知历程,及其对社群观感、... 本文以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中国期间香港人经历的社会认同历程为例,阐述社会认同的基本社会心理原理。讨论范围包括社会认同研究在欧洲和北美的发展简史,社会认同论中重要概念的定义,社会认同背后的心理动机、认知历程,及其对社群观感、社群关系和社会行动的影响。文中特别强调社会认同的动态历程及其与社会中人们普遍接受的社会信念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同 心理历程 香港 中国 主权 社会身份 社群关系
原文传递
社会自我主义:中国式亲密关系--中国北方农村的代际亲密关系与下行式家庭主义 被引量:203
9
作者 阎云翔 杨雯琦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15,共12页
基于近三十年的追踪式田野调查中获取的信息,通过对中国北方一个村落里代际亲密关系的发展历程、孝顺观念的再定义和下行式家庭主义的兴起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梳理可以发现,非常规家庭构成的变化模式,导致合二为一的代际关系中产生结构... 基于近三十年的追踪式田野调查中获取的信息,通过对中国北方一个村落里代际亲密关系的发展历程、孝顺观念的再定义和下行式家庭主义的兴起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梳理可以发现,非常规家庭构成的变化模式,导致合二为一的代际关系中产生结构性团结和功能性团结;村民开始重新定义"孝而不顺"的孝道规范,并为代际亲密关系的确立铺平道路。追踪代际亲密关系的实践以及下行式家庭主义兴起的一些宏观社会因素可以进一步发现,中国人对亲密关系的理解,恰恰是对个体便捷的相互侵犯,以达到两个人之间"不分彼此"的状态;西方那种为自己而活的理想在中国文化中很难获得充分的道德合法性,中国个体对幸福和生命的意义的追求带有中国式社会自我主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密关系 代际关系 下行式家庭主义 个体化 中国北方农村 社会自我主义
原文传递
健康中国视域中的运动处方库构建 被引量:123
10
作者 祝莉 王正珍 朱为模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5,共12页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主动健康为导向,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健康关口前移到健康维护和疾病防控,推动形成“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是健康中国行动的目标与任务。国家运动处方库...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主动健康为导向,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健康关口前移到健康维护和疾病防控,推动形成“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是健康中国行动的目标与任务。国家运动处方库建设是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在借鉴学习国外运动处方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运动处方内容系统、运动处方师培训系统、运动处方应用系统的构建,通过健康人群、疾病风险人群、慢性疾病人群、功能受损人群、发展性障碍人群运动处方的制定及运动处方推广应用路径的选择,将我国运动处方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向着科学、严谨、规范、深入推进,让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并适合中国人体质特点的运动处方惠及我国亿万民众,为增强国民体质、增进国民健康,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做出应有贡献,为世界运动处方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中国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库 运动处方师 体医融合 健康主动权
下载PDF
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构建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83
11
作者 柴彦威 谭一洺 +1 位作者 申悦 关美宝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59-1970,共12页
对行为学派的已有理论与方法论进行凝练和提升,构建解释地理空间与人类行为互动关系的一般理论,是行为学派的当代使命。结合中国实际总结空间—行为互动的概念模型和解释模型,是当前中国城市发展转型面临的迫切现实需求。从认识论、方... 对行为学派的已有理论与方法论进行凝练和提升,构建解释地理空间与人类行为互动关系的一般理论,是行为学派的当代使命。结合中国实际总结空间—行为互动的概念模型和解释模型,是当前中国城市发展转型面临的迫切现实需求。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指导三方面对空间—行为互动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从基于空间和基于人两种研究范式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空间—行为互动的研究范式进行论证,进而提出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构建的基本思路。空间—行为互动理论的构建需要系统展开空间作用于行为、行为作用于空间两方面的研究,构建空间—行为互动理论,并结合中国城市时空间行为实证研究,开展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人群尺度的理论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行为互动理论 时间地理 行为地理 城市规划与管理
原文传递
规划理论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论规划理论的多向性和理论发展轨迹的非线性 被引量:70
12
作者 张庭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18,共10页
通过对1930年以来美国规划理论发展的回顾并对比中国规划工作的演化,提出:规划工作的本质是特定社会条件下、应对当时当地社会需求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由于现代社会变化的多元性,社会发展方向的多向性,以及社会发展受偶发事件影响而出... 通过对1930年以来美国规划理论发展的回顾并对比中国规划工作的演化,提出:规划工作的本质是特定社会条件下、应对当时当地社会需求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由于现代社会变化的多元性,社会发展方向的多向性,以及社会发展受偶发事件影响而出现的曲折性,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城市规划同样表现出理论的多向性和理论发展轨迹的非线性。规划理论的变迁,其本质是在特定社会中不断的制度创新。只要社会在发展,就会有对相应制度安排的新要求,规划理论就将继续发展。中国规划理论的建立,必须从中国制度创新的高度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理论 美国规划理论 中国规划理论 制度创新
下载PDF
社会资本 社区规划及公众参与 被引量:53
13
作者 张庭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23-26,30,共5页
Social capital and its impacts on communitydevelopment have attfatted attention frommany American researchers. This paperintroduces the social capital concept into theChinese context and discusses its potentialimpacts... Social capital and its impacts on communitydevelopment have attfatted attention frommany American researchers. This paperintroduces the social capital concept into theChinese context and discusses its potentialimpacts in community planning and publicparticipation practice in Chinese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社区规划 公众参与
下载PDF
城市的竞争力以及城市规划的作用 被引量:38
14
作者 张庭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城市规划 经济全球化
下载PDF
城市规划和发展决策中的公众参与——西方有关文献及启示 被引量:62
15
作者 周江评 孙明洁 《国外城市规划》 2005年第4期41-48,共8页
针对城市规划、发展决策中的公共参与,本文回顾了它的产生和发展趋势,总结了西方有关其定义、必要性、类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第一,西方现代公共参与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西方的民主参与观念和开放性紧密相连;第... 针对城市规划、发展决策中的公共参与,本文回顾了它的产生和发展趋势,总结了西方有关其定义、必要性、类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第一,西方现代公共参与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西方的民主参与观念和开放性紧密相连;第二,公共参与在西方现代公共决策中具有重要地位;第三,认识论对人们认识公共参与的价值有重大影响;第四,一个有效的公共参与过程,不仅仅需要城市规划师的参与;第五,非传统型的公共参与对城市规划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它需要参与有关决策的各方建立新型的相互关系;第六,对公共参与的层级和类型划分,有助于人们对不同环境下公共参与及其影响要素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 公众参与 公共决策 思维模式 技术培训
下载PDF
健康城市:论城市绿色景观对大众健康的影响机制及重要研究问题 被引量:66
16
作者 姜斌 张恬 威廉.C.苏利文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5年第1期24-35,共12页
本文针对目前中国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所导致的大众健康问题,从促进身体锻炼、舒缓精神压力、减轻精神疲劳、提供生态产品与服务、提升社会资本5个理论机制来解释城市绿色景观对公众健康及福祉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一个简明的理论框... 本文针对目前中国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所导致的大众健康问题,从促进身体锻炼、舒缓精神压力、减轻精神疲劳、提供生态产品与服务、提升社会资本5个理论机制来解释城市绿色景观对公众健康及福祉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一个简明的理论框架和一系列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健康 城市绿色景观 影响机制 理论框架 研究问题
原文传递
城市化作为生产手段及引起城市规划功能转变 被引量:43
17
作者 张庭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74,共16页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 ,城市化已成为生产手段 ,因此在讨论城市化时应引入基本生产概念 ,如产品 ,资金 ,市场营销和市场规则。在这种新条件下 ,城市规划已被赋予全新的功能 ,包括筹资 ,设计产品 ,参与市场营销 ,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但是 ,...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 ,城市化已成为生产手段 ,因此在讨论城市化时应引入基本生产概念 ,如产品 ,资金 ,市场营销和市场规则。在这种新条件下 ,城市规划已被赋予全新的功能 ,包括筹资 ,设计产品 ,参与市场营销 ,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但是 ,城市规划在参与制定市场规则中应该具有的监督功能却未被重视 ,这应成为城市规划改革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规划 市场规则 土地使用
下载PDF
基于密度空间聚类和引力搜索算法的居民负荷用电模式分类模型 被引量:55
18
作者 苏适 李康平 +5 位作者 严玉廷 陆海 汪新康 刘力铭 王飞 董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居民用户用电模式分类研究可为需求侧响应方案设计、负荷特性分析及其高精度预测提供支撑。首先,利用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提取得到用户的典型用电模式;然后,考虑每天不同时段及季节变换对用户用电行为的影响,提取能够描述用户在不同... 居民用户用电模式分类研究可为需求侧响应方案设计、负荷特性分析及其高精度预测提供支撑。首先,利用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提取得到用户的典型用电模式;然后,考虑每天不同时段及季节变换对用户用电行为的影响,提取能够描述用户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用电行为的6个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力搜索算法的用户用电模式分类模型;最后,对实测居民用电数据进行聚类,并对各类用户的用电模式及其参与需求侧响应的潜力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模式 聚类算法 特征提取 分类 引力搜索算法 密度空间聚类
下载PDF
建成环境对北京市郊区居民工作日汽车出行的影响 被引量:55
19
作者 塔娜 柴彦威 关美宝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75-1685,共11页
郊区化导致的汽车出行增加及相关的城市环境与社会问题日益成为城市研究关注的焦点,但目前国内对建成环境与汽车出行行为的研究刚刚起步。基于GPS与活动日志相结合的居民一周活动与出行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分别以居住地、工作地和活动... 郊区化导致的汽车出行增加及相关的城市环境与社会问题日益成为城市研究关注的焦点,但目前国内对建成环境与汽车出行行为的研究刚刚起步。基于GPS与活动日志相结合的居民一周活动与出行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分别以居住地、工作地和活动空间作为地理背景,分析建成环境对于郊区居民汽车出行距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建成环境对工作日汽车出行的影响因地理背景的选择而有不同。整日出行受到工作地和活动空间的影响,工作地与活动空间建设密度增高汽车出行减少,但是居住空间的影响不显著;通勤出行受到居住地、工作地和活动空间的影响,居住地商业密度提高和建设密度降低、工作地和活动空间建设密度提高,汽车出行减少;非工作活动出行也受到居住地、工作地和活动空间的影响,居住地、工作地和活动空间的公交密度低、工作地和活动空间建设密度高,汽车出行少。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对地理背景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出行行为的研究需要考虑居住地以外其他地理背景的影响,并对控制汽车使用的公共政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背景 建成环境 汽车出行 郊区 北京
原文传递
流动性的旅游体验模型建构——基于骑行入藏者的研究 被引量:54
20
作者 张朝枝 张鑫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32-2342,共11页
从流动性视角出发,选取骑行入藏的旅游者为样本,采用观察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其旅游体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骑行入藏者的旅游体验由行为情境、氛围情境和情感情境三维结构组成,具体包括骑行活动、景物观赏、社会交往等行为情境;宗教... 从流动性视角出发,选取骑行入藏的旅游者为样本,采用观察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其旅游体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骑行入藏者的旅游体验由行为情境、氛围情境和情感情境三维结构组成,具体包括骑行活动、景物观赏、社会交往等行为情境;宗教文化、民俗民风、在路上等氛围情境;震撼与恐惧、感动与反思、自由与愉悦等情感情境。以此为基础建构了旅游者流动性体验的行为—氛围—情感体验模型,并认为骑行者以自我踩踏为动力,以慢速全景式亲近环境,通过与周边的人、景、物的互动,加强了与当地的联系和自我的社会认同,旅游的"地方"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点"或者"面",而是沿途"一线"的行为与氛围互动的情感载体,情感体验与流动过程紧密相关。因此在流动性旅游产品开发中,要特别注重情感氛围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 骑行旅游者 旅游体验 情感体验 西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