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字偏旁形变试探
1
作者 杨学是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9期39-42,共4页
汉字偏旁的形变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偏旁形变最剧烈的是隶变时期和楷化时期。汉字偏旁的形变可以归纳为不形变、不完全形变和完全形变三个形变规律。汉字偏旁按美的规律进行形变,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的书写、书法实践... 汉字偏旁的形变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偏旁形变最剧烈的是隶变时期和楷化时期。汉字偏旁的形变可以归纳为不形变、不完全形变和完全形变三个形变规律。汉字偏旁按美的规律进行形变,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的书写、书法实践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偏旁形变 隶变 楷化
下载PDF
灵魂脉动的美学辐射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4-79,共6页
在四川当代散文的创作领域里,陈霁无疑是富有代表意味的散文作家之一,他以一种别开生面的现代思想、灵魂脉动、宽广视野、创作倾向、人文观照、美学辐射和富于新颖情感内质的散文文本实践,为我们显扬出一个当代散文作家的美学思想、精... 在四川当代散文的创作领域里,陈霁无疑是富有代表意味的散文作家之一,他以一种别开生面的现代思想、灵魂脉动、宽广视野、创作倾向、人文观照、美学辐射和富于新颖情感内质的散文文本实践,为我们显扬出一个当代散文作家的美学思想、精神关怀、人文意向、诗意灵魂,也由此铸就了他的创作个性和散文风格。本文的目的就在于从思想层面和艺术维度两个方面予以切入,探究涵蕴在他散文文本中的思想内核和艺术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散文 陈霁 思想内核 艺术特质
下载PDF
李洞蜀中诗歌创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筠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3-67,共5页
本文根据现存文献资料,对晚唐诗人李洞的蜀中诗歌创作加以考索、辨正,并兼论其入蜀时间及原因、入蜀途径等问题。力图通过对李洞蜀中诗歌创作的辨析这一侧面,进一步探悉唐末下层文士的心路历程及人生遭遇。
关键词 李洞 入蜀 诗歌创作
下载PDF
越王楼征诗及唐代绵州刺史于兴宗小考
4
作者 杨学是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45-49,共5页
越王楼征诗是绵州刺史于兴宗对朝廷的一次试探,是对朝廷“征黄”的期待。于兴宗“朝中知友”的唱和诗大部分都属于题画诗。于兴宗任绵州刺史的时间是在大中六年。
关键词 唐代 绵州 刺史 于兴宗 越王楼 题画诗
下载PDF
健劲与活灵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5-50,共6页
从文学生产的显象层面加以审察,小说艺术都无一例外地是地域空间与本土文化、创作主体与观照对象、艺术观念与叙述技能相与结合的审美活体,只是这样的活体对置身于不同的地域空间和地域文化的小说家而言,又会彰显出他所在空间的富于独... 从文学生产的显象层面加以审察,小说艺术都无一例外地是地域空间与本土文化、创作主体与观照对象、艺术观念与叙述技能相与结合的审美活体,只是这样的活体对置身于不同的地域空间和地域文化的小说家而言,又会彰显出他所在空间的富于独特内涵的文化意向、艺术素养和美学路径,甚或是对小说细节的遴选。作为当代知名小说家的郁小萍便是如此。本文正是通过对她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显现出的这种特性和内质的研究,来探究作为地域小说的存在价值和在新时期小说幅面的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地域小说 叙事艺术 健劲与活灵
下载PDF
训诂过程中在词义选择时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6
作者 袁津琥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7-80,共4页
古籍中有许多疑难字句,当时和后世就解说者众,如何对这些解说进行选择,古今来训诂学家各自提出了一些原则,本文谨对这些原则,进行归纳和引申。
关键词 训诂 词义选择 原则
下载PDF
进入历史的方式——评廖胜先生的学术专著《妇女与太平天国社会》
7
作者 冯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9期150-154,共5页
在置身于社会转型时期和商业气息日益浓烈的当代背景下,作为以理论特性极为鲜明的学术研究自然无法同像眼球经济之类的东西相提并论,但也不能由此就对学术研究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予以否决,而不少学术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业已在经济发展... 在置身于社会转型时期和商业气息日益浓烈的当代背景下,作为以理论特性极为鲜明的学术研究自然无法同像眼球经济之类的东西相提并论,但也不能由此就对学术研究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予以否决,而不少学术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业已在经济发展的深入、文化建设的展开、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得到越来越深刻的凸显,并逐步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和接纳,便是一种非常有力的证据。本文就正是通过对学术专著《妇女与太平天国》的具体评价,来发掘学术研究的显在价值和隐性意义,借以唤起人们对学术研究的重视和对理论的再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究 价值与意义 认同与接受 评价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只珍异狐狸——卞之琳知性诗歌创作论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华丽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6-49,共4页
诗人卞之琳为中国现代诗坛贡献出了一系列知性诗。在诗学观念上,卞之琳一直力求追逐“智慧之美”,追求知性与感性的密切交融。在诗学策略上,卞之琳采用的是戏剧化手法以及运用意象的方式。然而,诗人并不是想建构出宏大的深奥的哲学思想... 诗人卞之琳为中国现代诗坛贡献出了一系列知性诗。在诗学观念上,卞之琳一直力求追逐“智慧之美”,追求知性与感性的密切交融。在诗学策略上,卞之琳采用的是戏剧化手法以及运用意象的方式。然而,诗人并不是想建构出宏大的深奥的哲学思想体系,更多地是想追求哲学诗化的乐趣。如果说一元/多元与刺猬/狐狸相对应的话,那么,卞之琳就是现代诗歌史上一只珍异的狐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卞之琳 智慧之美 戏剧化 意象
下载PDF
南戏《张协状元》语词例释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观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39-41,59,共4页
《张协状元》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南戏作品。它所使用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宋元时期的 语言特征,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重要语料之一。本文就相将、惭愧、撺掇三个词语进行了描写分析,探索其语义 分布情况,追寻其意义演变轨迹,尽... 《张协状元》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南戏作品。它所使用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宋元时期的 语言特征,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重要语料之一。本文就相将、惭愧、撺掇三个词语进行了描写分析,探索其语义 分布情况,追寻其意义演变轨迹,尽可能地将共时、历时研究相结合,突出《张》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词 近代汉语 词语 《张协状元》 历时研究 词汇研究 共时 南戏 追寻 描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