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两栖人口”——四论农村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天琪 叶振东 《人口研究》 1987年第6期8-12,共5页
一、两栖人口的出现 “两栖”原为生物学上的术语,这里我们提出的“两栖人口”,是指不变更户口,越过乡、镇界限,以劳务输出为目的的农村劳动者。通俗讲,两栖人口是指户籍在原地,劳动在彼地,离乡不“背井”的农村劳动者。它是流动人口的... 一、两栖人口的出现 “两栖”原为生物学上的术语,这里我们提出的“两栖人口”,是指不变更户口,越过乡、镇界限,以劳务输出为目的的农村劳动者。通俗讲,两栖人口是指户籍在原地,劳动在彼地,离乡不“背井”的农村劳动者。它是流动人口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劳动力流动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的特定表现。 劳动力流动的内在冲动在任何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两栖 农村劳动者 农村劳动力转移 劳务输出 流动人口 户籍 重要形式 生物学 客观存在
原文传递
社会科学与“科技兴市”
2
作者 陆伟民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期74-76,共3页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教育和科学看手。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这一精辟论述,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科技兴市”的内涵。 一、现代社会科学的特征 列宁在1914年曾经指出:“从自然科学...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教育和科学看手。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这一精辟论述,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科技兴市”的内涵。 一、现代社会科学的特征 列宁在1914年曾经指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激流,不仅在配第时代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是存在的,在二十世纪,这个激流也同样强大,甚至可以说更加强大了。”科学发展进程,完全证实了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兴市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大战略 社会科学事业 战略实施 结构性障碍 现代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领域 强社会
下载PDF
仿越窑青瓷制作中的传统地域文化传承
3
作者 魏建钢 陈杨军 俞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4-18,共5页
以物态形式存在的越窑青瓷,凝结着汉宋间越地丰富的传统地域文化。青釉之色、拟物之形包含越地农业劳动者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精致装饰、实用造型反映越窑窑匠重研发的创新精神;品牌意识、文化渗透衬托越窑窑场主营销宣传的谋略精髓。... 以物态形式存在的越窑青瓷,凝结着汉宋间越地丰富的传统地域文化。青釉之色、拟物之形包含越地农业劳动者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精致装饰、实用造型反映越窑窑匠重研发的创新精神;品牌意识、文化渗透衬托越窑窑场主营销宣传的谋略精髓。现代仿青瓷制作,形式上是古代越瓷装烧方式的再生,实际上是古越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越窑青瓷 物态文化 地域文化 传承
下载PDF
中国人口政策的雏型——纪念马寅初《新人口论》发表三十周年
4
作者 徐天琪 叶振东 《人口与经济》 1987年第5期15-18,共4页
人口政策是国家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为实现人口目标,干预、调整人口过程所采取的行动准则。人口政策作为国家政策体系一部分,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属于上层建筑。当然,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 中华... 人口政策是国家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为实现人口目标,干预、调整人口过程所采取的行动准则。人口政策作为国家政策体系一部分,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属于上层建筑。当然,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国没有明确、完整的人口政策,一直到1981年3月,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正式宣布“限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这就是我们的人口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人口论》 中国人口政策 马寅初 我国人口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人口过程 马尔萨斯人口论 人口问题 控制人口 苏联
下载PDF
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做群众工作
5
作者 陈武明 《党建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33-36,共4页
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做群众工作陈武明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做群众工作,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是由当前的客观形势所决定的。从保持社会政治的稳定看,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做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力量,只有当广大群众关心... 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做群众工作陈武明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做群众工作,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是由当前的客观形势所决定的。从保持社会政治的稳定看,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做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力量,只有当广大群众关心稳定,珍惜稳定,并为稳定积极努力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群众工作 问题和矛盾 现代化建设事业 广大群众 改革开 人民群众 组织纪律性 反腐败斗争 官僚主义
原文传递
鲁迅文化观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启迪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永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3期156-158,77,共4页
鲁迅先生的文化观十分丰富深刻 ,本文着重论述了鲁迅文化观中关于中国新文化建设的思想 :对传统文化既要澄清和改造 ,又要“择取”和“承传” ;对待西方文化要有“拿来主义”的精神 ;新文化建设重在“立人” ,在于重塑“民族魂”。文章... 鲁迅先生的文化观十分丰富深刻 ,本文着重论述了鲁迅文化观中关于中国新文化建设的思想 :对传统文化既要澄清和改造 ,又要“择取”和“承传” ;对待西方文化要有“拿来主义”的精神 ;新文化建设重在“立人” ,在于重塑“民族魂”。文章进一步阐述了鲁迅的这些思想对当前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启迪作用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化观 当代中国 先进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建设 传统文化
下载PDF
韩国新村运动对绍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俞云根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8-42,共5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如何因地制宜推进绍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问题。此文通过对韩国新村运动经验和教训的研究分析,就如何学习、借鉴、吸取韩国新村运动经验、教训,扎实推进绍兴社会主义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如何因地制宜推进绍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问题。此文通过对韩国新村运动经验和教训的研究分析,就如何学习、借鉴、吸取韩国新村运动经验、教训,扎实推进绍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新村运动 启示
下载PDF
略论创新和与时俱进的关系
8
作者 陈华建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24-26,共3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文章通过在思想、理论、实践方面的论述,来论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关键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新 与时俱进 思想 理论 实践
下载PDF
接轨上海 观念先行
9
作者 陈华建 《江南论坛》 2004年第3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上海 长江三角洲地区 经济一体化 机遇意识 创新精神 发展环境 服务意识 发展观念 战略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