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对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指标、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鲁立峰
盛勤松
+3 位作者
邹德胜
刘广
边远
孟兴成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5期736-739,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对相关临床指标、患者的安全性及预后生存率的影响,为该疗法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绍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4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对相关临床指标、患者的安全性及预后生存率的影响,为该疗法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绍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6例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结直肠癌变和肝转移部位,观察组22例接受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采用t检验比较2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 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明显升高,血清白蛋白(ALB)和胆碱酯酶(CHE)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术后3 d和7 d观察组患者对ALT、AST、ALB和CHE的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HR=0.420,95%CI:0.131~0.971,P=0.025,而观察组总体生存率与对照组相近,HR=1.623,95%CI:0.748~3.519,P=0.190。结论结直肠癌切除和射频消融联合治疗能减少对肝脏功能的损伤,虽然总体生存率与手术切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该疗法为无法进行肝转移灶切除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手术切除
射频消融
肝转移
预后
原文传递
三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直肠前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2
作者
孙国钢
鲁立峰
《健康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直肠前突的治疗效果。方法 72例女性直肠前突患者分为A、B、C组各24例。A组采用经肛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术,B组采用经直肠闭式修补术,C组采用经阴道修补术,比较3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直肠前突的治疗效果。方法 72例女性直肠前突患者分为A、B、C组各24例。A组采用经肛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术,B组采用经直肠闭式修补术,C组采用经阴道修补术,比较3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等。结果 A、B、C 3组显效率分别为91.66%、79.16%、87.50%,A组显著高于B组(P<0.05),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经直肠闭式修补术、经阴道修补术均可有效治疗直肠前突,以经肛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术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前突
经肛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术
经直肠闭式修补术
经阴道修补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末段回肠置管造口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
被引量:
16
3
作者
刘广
边远
+2 位作者
鲁立峰
邹德胜
朱盈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3-745,共3页
目的探讨末段回肠置管保护性造口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3月完成22例保护性造口,行直肠前切除术结直肠吻合后经末段回肠置入气管导管,经右下腹壁引出固定并粘帖造口袋,观察术后肠内容转流、吻...
目的探讨末段回肠置管保护性造口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3月完成22例保护性造口,行直肠前切除术结直肠吻合后经末段回肠置入气管导管,经右下腹壁引出固定并粘帖造口袋,观察术后肠内容转流、吻合口漏及造口闭合情况。结果留置导管时间16-35 d,平均24 d。拔管后造瘘口全部自行愈合,闭合时间5-24 d,平均11.6 d。无死亡和再手术病例,肠内容物转流效果良好,未发现与导管相关并发症。吻合口漏1例,经保守治疗后愈合。结论末段回肠置管操作简单,能有效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避免传统回肠造口或结肠造口的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造口
吻合口漏
直肠癌
末段回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对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指标、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鲁立峰
盛勤松
邹德胜
刘广
边远
孟兴成
机构
绍兴市
中心医院
肛肠
外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
医院
肛肠
外科
绍兴市
中心医院
肝胆
外科
出处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5期736-739,共4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8H160018)
文摘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对相关临床指标、患者的安全性及预后生存率的影响,为该疗法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绍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6例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结直肠癌变和肝转移部位,观察组22例接受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采用t检验比较2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 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明显升高,血清白蛋白(ALB)和胆碱酯酶(CHE)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术后3 d和7 d观察组患者对ALT、AST、ALB和CHE的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HR=0.420,95%CI:0.131~0.971,P=0.025,而观察组总体生存率与对照组相近,HR=1.623,95%CI:0.748~3.519,P=0.190。结论结直肠癌切除和射频消融联合治疗能减少对肝脏功能的损伤,虽然总体生存率与手术切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该疗法为无法进行肝转移灶切除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手术切除
射频消融
肝转移
预后
Keywords
Colorectal cancer
Surgical resectio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Liver metastasis
Prognosis
分类号
R735.3 [医药卫生—肿瘤]
R730.56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三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直肠前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2
作者
孙国钢
鲁立峰
机构
绍兴
第二
医院
肛肠
外科
绍兴市
中心医院
肛肠
外科
出处
《健康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284-286,共3页
文摘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直肠前突的治疗效果。方法 72例女性直肠前突患者分为A、B、C组各24例。A组采用经肛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术,B组采用经直肠闭式修补术,C组采用经阴道修补术,比较3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等。结果 A、B、C 3组显效率分别为91.66%、79.16%、87.50%,A组显著高于B组(P<0.05),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经直肠闭式修补术、经阴道修补术均可有效治疗直肠前突,以经肛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术疗效更为显著。
关键词
直肠前突
经肛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术
经直肠闭式修补术
经阴道修补术
Keywords
rectocele
stapled transanal rectalmucosa annular excision
transrectal closed repair
vaginal repair surgery
分类号
R659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末段回肠置管造口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
被引量:
16
3
作者
刘广
边远
鲁立峰
邹德胜
朱盈峰
机构
浙江省
绍兴市
中心医院
肛肠
外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3-74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末段回肠置管保护性造口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3月完成22例保护性造口,行直肠前切除术结直肠吻合后经末段回肠置入气管导管,经右下腹壁引出固定并粘帖造口袋,观察术后肠内容转流、吻合口漏及造口闭合情况。结果留置导管时间16-35 d,平均24 d。拔管后造瘘口全部自行愈合,闭合时间5-24 d,平均11.6 d。无死亡和再手术病例,肠内容物转流效果良好,未发现与导管相关并发症。吻合口漏1例,经保守治疗后愈合。结论末段回肠置管操作简单,能有效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避免传统回肠造口或结肠造口的再次手术。
关键词
保护性造口
吻合口漏
直肠癌
末段回肠
Keywords
Protective stoma
Anastomotic leakage
Rectal cancer
Terminal ileum
分类号
R735.37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对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指标、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
鲁立峰
盛勤松
邹德胜
刘广
边远
孟兴成
《中华全科医学》
2018
8
原文传递
2
三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直肠前突的疗效观察
孙国钢
鲁立峰
《健康研究》
CAS
2015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末段回肠置管造口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
刘广
边远
鲁立峰
邹德胜
朱盈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