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石墨烯对银白杨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曹慧芬 张晓 +7 位作者 赵建国 王海雁 贾海宽 姚建忠 石源睿 边涛 张颖颖 刘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3期31-36,共6页
为了研究石墨烯的生物效应,为其在林业生产应用提供指导.本文以银白杨(Populusalba L.)扦插苗为实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方式,在土壤中施加不同质量浓度(0、10、20、50和100 mg/L)氧化石墨烯(GO)溶液后,分析植株生长情况、叶片光合荧光参... 为了研究石墨烯的生物效应,为其在林业生产应用提供指导.本文以银白杨(Populusalba L.)扦插苗为实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方式,在土壤中施加不同质量浓度(0、10、20、50和100 mg/L)氧化石墨烯(GO)溶液后,分析植株生长情况、叶片光合荧光参数、根系形态和土壤肥力变化情况.与0相比,10、20、50和100 mg/LGO溶液处理后扦插苗地上部分株高和新生茎叶的质量分别增加了16.6%~62.1%和34.4%~61.7%(t=-6.13~-1.82,P<0.05),根部质量、总长度、总表面积、总投影面积和总体积分别增加了30.6%~126.1%、25.6%~124.0%、21.3%~113.4%、21.2%~119.3%和12.5%~112.5%(t=-6.35~-0.68,P<0.05),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19.8%~57.4%(t=-1.25~0.78,P<0.05).土壤中施加GO溶液后,银白杨扦插苗地上部分、根系及土壤肥力近似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得到提升.因此,推测GO溶液主要通过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根系生长状态促进银白杨扦插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银白杨 扦插苗 根系形态 光合荧光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浅析呼伦贝尔林下经济现状与绿色发展转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廉昀 张媛媛 +3 位作者 娜拉 齐强 田旭东 赵奎 《温带林业研究》 2021年第3期50-53,共4页
如何利用和发展好呼伦贝尔丰富的林下自然资源,深入挖掘林下产业的价值和潜力,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绿色森林生态产业,辩证解决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呼伦贝尔地区近... 如何利用和发展好呼伦贝尔丰富的林下自然资源,深入挖掘林下产业的价值和潜力,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绿色森林生态产业,辩证解决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呼伦贝尔地区近年来林下经济发展数据,针对呼伦贝尔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如何转型升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 林下经济 发展 转型
下载PDF
樟子松树高变异分析及优良家系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建林 冯可乐 +3 位作者 李志娟 贾海宽 恩和巴雅尔 张含国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3期23-26,共4页
以红花尔基林业局樟子松良种基地2017年定植的樟子松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樟子松25个家系4个年度的树高,通过变异分析、方差分析等进行优良家系筛选。结果表明:樟子松树高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为33.33%~51.09%。来源于红花尔... 以红花尔基林业局樟子松良种基地2017年定植的樟子松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樟子松25个家系4个年度的树高,通过变异分析、方差分析等进行优良家系筛选。结果表明:樟子松树高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为33.33%~51.09%。来源于红花尔基良种基地、巴日图林场、红花尔基林场、宝根图林场及头道桥林场家系的平均变异系数依次为43.10%、41.21%、34.37%、32.29%和31.91%。4年生至7年生时树高在区组和家系水平上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4个年度树高的遗传力依次为92.70%、91.50%、87.60%和85.13%。以20%入选率,4个年度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1.81%、17.94%、17.77%和16.65%。结合多重比较及树高增长量分析结果,初步选择出生长快且稳定的家系为HH16、HH44、HH8、HH12及HH1,其树高总生长量大于对照16.27%,大于家系平均值8.89%;年均生长量大于对照的14.5%,大于家系平均值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子代测定 树高 遗传变异 优良家系
下载PDF
不同世代樟子松育种资源遗传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苗禹博 朱晓梅 +2 位作者 李志娟 贾凤岭 李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1-78,共8页
当前樟子松遗传改良正处于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但是不同地区育种资源调拨与交换频繁,导致了育种资源信息模糊、亲缘关系混乱,增加了樟子松遗传改良工作中近交衰退的风险,因此开展育种资源评价研究是樟子松优良单株利用的重要基础。本文... 当前樟子松遗传改良正处于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但是不同地区育种资源调拨与交换频繁,导致了育种资源信息模糊、亲缘关系混乱,增加了樟子松遗传改良工作中近交衰退的风险,因此开展育种资源评价研究是樟子松优良单株利用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樟子松1、1.5、2代种子园224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SSR的遗传多样性和单株亲缘关系分析以及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按育种资源的来源分析,良种基地、头道桥、榆林1.5和泰来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宝根园和榆林群体相对较低;按育种资源的世代分析,不同世代樟子松育种资源维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世代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有所下降,2、1.5代种子园的期望杂合度He较1代种子园分别下降4.13%、1.31%。2代种子园群体的近交系数F值(0.173)较高,纯合子较多,显著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同种源、不同生境的樟子松育种资源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异,主要的遗传变异存在于个体之间(96%);随着种子园世代的提高,无性系之间的亲缘关系聚类现象逐渐明显,2代种子园内存在两组完全一致的无性系(CH3、CH10组和TL1417、TL1411组)。研究结果完善了樟子松育种资源评价体系,确定了不同世代育种资源的亲缘关系,为樟子松高级遗传改良工作提供了材料和信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育种资源 遗传评价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北京地区白皮松优良种源与家系的选择 被引量:4
5
作者 祝良 尚旭阳 +4 位作者 朱晓梅 袁虎威 姜英淑 卢宝明 李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1-127,共7页
【目的】筛选优良的白皮松种源和家系,以提高北京市白皮松绿化和造林的质量。【方法】以来自甘肃天水、陕西洛南、甘肃两当、陕西蓝田、山西孝义的5个种源各30个家系的白皮松为研究材料,以北京蟒山的30个白皮松家系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 【目的】筛选优良的白皮松种源和家系,以提高北京市白皮松绿化和造林的质量。【方法】以来自甘肃天水、陕西洛南、甘肃两当、陕西蓝田、山西孝义的5个种源各30个家系的白皮松为研究材料,以北京蟒山的30个白皮松家系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测定4年生白皮松苗的苗高和地径,在北京地区开展种源和家系对比试验。【结果】不同种源间4年生白皮松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其中北京当地对照白皮松表现处于中下水平,而甘肃两当和甘肃天水2个种源白皮松表现较好,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较大;白皮松种源内不同家系间的生长量也具有极显著差异,甘肃两当、甘肃天水、陕西蓝田、山西孝义及北京蟒山种源中,白皮松苗高和地径生长均超过对照种源家系均值的家系数分别为23,23,10,10和10个,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超过对照平均水平的家系主要来自甘肃两当和甘肃天水地区。【结论】甘肃两当和天水是今后北京地区造林和绿化用白皮松优先考虑的种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松 种源选择 家系选择 园林绿化
下载PDF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樟子松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苗禹博 方攀 +4 位作者 杨志恒 朱晓梅 高琼 刘洋 李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3-50,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樟子松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生态适应性问题,了解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在群体遗传结构层面揭示樟子松林分衰退现象。【方法】本文以红花尔基(HHEJ)种源天然林和章古台(ZGT)、围场(WC)、榆林(YL)3个人工...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樟子松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生态适应性问题,了解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在群体遗传结构层面揭示樟子松林分衰退现象。【方法】本文以红花尔基(HHEJ)种源天然林和章古台(ZGT)、围场(WC)、榆林(YL)3个人工引种林,共计4个樟子松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樟子松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平衡、遗传结构稳定性、遗传距离以及影响遗传变异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结果表明: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大小由低到高依次为HHEJ、ZGT、WC、YL;只有YL群体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ZGT群体的连锁不平衡位点达到128对,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的程度最大;HHEJ和ZGT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为接近,WC群体相距较远,YL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4个樟子松群体的遗传分化相对稳定,不易产生遗传分化;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樟子松期望杂合度(He)与地理纬度(La)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57),线性关系在α=0.05的水平上显著(P=0.012)。【结论】本研究发现樟子松的遗传多样性可能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阐明了不同地区樟子松群体的遗传差异情况,及其林分衰退的可能因素,为樟子松科学的遗传资源保护、引种造林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EST-SSR 遗传多样性 地理环境 林分衰退
下载PDF
基于EST-SSR标记的油松种子园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代剑峰 党磊 +3 位作者 金雨晴 周先清 贾海宽 张鸿景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78,共7页
以河北省平泉七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良种基地育种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EST-SSR引物对来自4处种源的153个油松无性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12个位点上共检查到62对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17;各位点的平均期望和观测杂合度... 以河北省平泉七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良种基地育种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EST-SSR引物对来自4处种源的153个油松无性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12个位点上共检查到62对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17;各位点的平均期望和观测杂合度(He和Ho)分别为0.414和0.403,近交系数(Fis)为0.018 6;4个种源群中大窝铺、东陵和七沟3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a)、等位基因丰富度(AR)、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基本一致,都略高于宽城群体;平均群体差异系数(Fst)偏低,仅为0.015 6;种源群体间的差异系数(Pairwise Fst)极低,仅在0.009 9~0.071 7之间;NJ树图和主成分分析(PCA)的结果,显示各无性系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综上,平泉油松种子园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丰富,但是无性系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群体结构不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种子园 EST-SSR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下载PDF
天然樟子松幼苗选择移植容器育苗技术
8
作者 朱晓梅 李志娟 +3 位作者 冯建林 李志民 贾凤岭 王国义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5年第5期47-47,50,共2页
文章介绍了天然樟子松幼苗选择移植与容器育苗方法,为人工培育优质樟子松苗木,加速培育樟子松资源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天然樟子松 幼苗 选择移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