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守护深圳湾的“小钥匙”
1
作者 《中国林业》 2021年第1期98-103,共6页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位于深圳市新洲河与深圳河交汇的入海口,西靠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邻深圳湾,与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相隔,如同一把钥匙,嵌合在深圳湾温柔的绿色海岸线上。这把钥匙守护着珍贵的自然宝...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位于深圳市新洲河与深圳河交汇的入海口,西靠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邻深圳湾,与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相隔,如同一把钥匙,嵌合在深圳湾温柔的绿色海岸线上。这把钥匙守护着珍贵的自然宝藏——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香港米埔国际重要湿地,是连接两个保护区重要的生态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重要湿地 生态公园 深圳湾 深圳河 生态廊道 拉姆萨尔 钥匙 守护
原文传递
社会公益组织管理城市公园的创新实践 被引量:7
2
作者 谢恺琪 黄兰英 唐佳梦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1-14,共4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民对城市公园的功能诉求迅速增长,国内现行城市公园管理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为进一步提升公园管理水平,使之更有效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需要探求更为先进的城市公园管理模式。以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民对城市公园的功能诉求迅速增长,国内现行城市公园管理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为进一步提升公园管理水平,使之更有效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需要探求更为先进的城市公园管理模式。以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社会公益组织管理模式为例,通过对其管理成效进行例证分析,探索出一套较为适合我国新时期城市公园管理的模式,为国内城市公园管理模式创新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社会公益组织 管理模式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
下载PDF
将环境教育融入学校教学课程体系——深圳红树林基金会与深圳中学《水资源教育》课程设计与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思帆 钟茜 +2 位作者 胡卉哲 陈阳 蔡少芬 《环境教育》 2018年第12期67-70,共4页
以课程设计为出发点来探索课程设计中的几项主要原则,能够更好地将环境教育课程融入校内课程,其中,环境教育目标与学校三维教学目标的融合是核心与关键。
关键词 课程设计 环境教育 教学课程体系 资源教育 学校 基金会 红树林 深圳
下载PDF
探索环境教育与课程教学融合成效——以红树林基金会(MCF)《水资源教育》课程为例
4
作者 胡卉哲 胡思帆 +3 位作者 陈阳 蔡少芬 钟茜 曾卓 《环境教育》 2020年第10期62-65,共4页
环境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加注重课程评估,并将其纳入课程设计的框架中,为今后环境教育课程的提升及与学校教学融合的尝试分享更多宝贵经验,也提供更多科学的参考。探索环境教育课程与学校教学的融合、尝试户外自然教育中心与学校场域的结合... 环境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加注重课程评估,并将其纳入课程设计的框架中,为今后环境教育课程的提升及与学校教学融合的尝试分享更多宝贵经验,也提供更多科学的参考。探索环境教育课程与学校教学的融合、尝试户外自然教育中心与学校场域的结合,是发展环境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中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提升环境教育课程的体系性与持续性[1],也可扩大环境教育课程的影响力,利用环境教育课程的融入,连接起校内外的学习与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评估 教育工作者 学校场域 环境教育课程 探索环境 教学融合 课程设计 红树林
下载PDF
水鸟栖息地影响因素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庆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8年第4期59-63,共5页
湿地面积与质量的退化严重威胁着迁徙水鸟。从栖息地尺度而言,影响水鸟利用湿地的主要因素有湿地面积、湿地水文、湿地植被、食物可获得性以及人为干扰。通过微地形改造、植被管理、水位管理,在长期监测评估的指导下,采取积极的适应性管... 湿地面积与质量的退化严重威胁着迁徙水鸟。从栖息地尺度而言,影响水鸟利用湿地的主要因素有湿地面积、湿地水文、湿地植被、食物可获得性以及人为干扰。通过微地形改造、植被管理、水位管理,在长期监测评估的指导下,采取积极的适应性管理,人工湿地尤其是滨海养殖塘能够为水鸟提供可利用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水鸟 栖息地 湿地修复
下载PDF
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塘生态恢复前、后水鸟群落多样性对比 被引量:5
6
作者 孙莉莉 刘云珠 +5 位作者 贾亦飞 雷光春 尹玉柱 徐华林 田穗兴 文贤继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1-636,共6页
深圳湾是水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内的重要滨海湿地之一,为数以万计的迁飞水鸟提供了重要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通过比较深圳湾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2号~4号鱼塘生态恢复前、后的水鸟物种和种群数量,以水鸟为... 深圳湾是水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内的重要滨海湿地之一,为数以万计的迁飞水鸟提供了重要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通过比较深圳湾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2号~4号鱼塘生态恢复前、后的水鸟物种和种群数量,以水鸟为指示物种,分析2号~4号鱼塘生态恢复项目的具体成效。研究结果表明,2号~4号鱼塘进行生态恢复后,水鸟群落的物种和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与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恢复前)相比,2018年9月~2019年5月期间(恢复后),水鸟物种数量和种群数量分别增加了28种和13737只;鸻鹬类是生态恢复区域的主要栖息类群;水鸟群落的Margalef指数逐年增大;2017年9月~2018年5月期间(恢复后),鱼塘生态恢复区水鸟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2.621)、Pielou均匀度指数(0.688)都最大,说明该时间段水鸟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最高且群落中不同物种种群数量分布相对均衡;鱼塘生态恢复后,春、秋迁徙季水鸟群落的物种和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塘 生态恢复 水鸟 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深圳湾
原文传递
城市公园防鸟撞工作的初步实践
7
作者 戎灿中 谢恺琪 尹玉柱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0-526,共7页
鸟撞是指鸟类与人造设施相撞而导致鸟类受伤或死亡的现象,在城市中比较常见的是建筑引起的鸟撞。对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科普展馆两侧玻璃幕墙进行了一年的鸟撞监测后,我们使用点状贴纸对凹面玻璃幕墙进行干预,并开展了后续两年的鸟撞监... 鸟撞是指鸟类与人造设施相撞而导致鸟类受伤或死亡的现象,在城市中比较常见的是建筑引起的鸟撞。对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科普展馆两侧玻璃幕墙进行了一年的鸟撞监测后,我们使用点状贴纸对凹面玻璃幕墙进行干预,并开展了后续两年的鸟撞监测。结果显示,干预前凹面玻璃幕墙发生鸟撞11次,干预后每年发生鸟撞2次。凸面玻璃幕墙未做干预,每年均发生鸟撞1或2次。发生鸟撞的鸟种中以迁徙鸟类为主,主要发生月份为秋季。综合生态公园科普展馆鸟撞情况和环境特征监测发现,季节、建筑物特征、玻璃幕墙周围的植被和天气均可能对鸟撞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撞 城市公园 玻璃幕墙
原文传递
深圳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吸血蠓种类及吸血活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家慧 谢恺琪 +1 位作者 唐佳梦 贾凤龙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3-378,共6页
2019年4月至12月期间,在深圳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定期通过人诱、灯诱以及扫网法等方法采集吸血蠓,对公园内吸血蠓类进行生态监测,统计公园内吸血蠓类多样性、种类构成及其吸血行为。结果显示,公园内吸血蠓共有2属5种,不同月份吸血蠓组... 2019年4月至12月期间,在深圳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定期通过人诱、灯诱以及扫网法等方法采集吸血蠓,对公园内吸血蠓类进行生态监测,统计公园内吸血蠓类多样性、种类构成及其吸血行为。结果显示,公园内吸血蠓共有2属5种,不同月份吸血蠓组成不同。其中优势种为台湾铗蠓Forcipomyia taiwana(Shiraki),次优势种是环基库蠓Culicoides circumbasalis(Tokunaga)。台湾铗蠓是公园中对人群进行刺叮吸血的主要吸血蠓,每日刺叮高峰在下午14∶00左右;该种的密度与气温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血蠓 区系 活动规律 深圳
下载PDF
AI辅助识别的鸟类被动声学监测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应用
9
作者 白皓天 余上 +5 位作者 潘新园 凌嘉乐 吴娟 谢恺琪 刘阳 陈学业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120,共12页
为了探究基于AI识别的鸟类被动声学监测手段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对比其与传统人工样线调查结果的差别,本研究于2023年3–5月在广州市湾咀头湿地公园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同期监测。样线法为每月调查两次;声学监测法通过安装两... 为了探究基于AI识别的鸟类被动声学监测手段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对比其与传统人工样线调查结果的差别,本研究于2023年3–5月在广州市湾咀头湿地公园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同期监测。样线法为每月调查两次;声学监测法通过安装两台声纹监测仪,全天开启触发录制模式,通过4G网络回传音频文件并使用以珠三角鸟类名录构建的AI识别模型进行鸟种识别,再对结果进行置信度筛选和人工复核。样线法累计记录鸟类2,200只次;声学监测法共采集音频96,848条,筛选验证获得有效记录34,117条。两种方法共记录鸟类70种,其中样线调查记录鸟类48种,声学监测记录49种,两种调查方法都记录到的鸟类有27种。两种调查方法重叠的物种比例不足总物种数的一半,说明在此类湿地公园生境下这两种方法尚无法互相取代。样线调查结果相对准确、便于估算种群密度,但对调查者的认鸟水平和工作量要求较高;声学监测可自动化运行,便于扩大监测规模,但后期数据处理难度较大,结合AI物种识别和人工校正可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综上,基于机器学习的AI识别技术的鸟类被动声学监测方法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但仍需要结合传统的样线调查方法,两者结合将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样线法 被动声学监测 AI识别模型
原文传递
低维护乡土灌草植物筛选评价——以深圳福田 红树林生态公园为例
10
作者 谢恺琪 李新欣 +1 位作者 齐玉杰 陈燕明 《广东园林》 2024年第4期116-123,共8页
为筛选出表现较好的低维护乡土灌草植物种类,选取56种适应深圳地区的乡土灌草植物,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内进行乡土植物群落营造试验,根据场地情况及设计目标共种植10个植物群落,并在种植完成后展开为期2年的监测记录。同时,运用层次分... 为筛选出表现较好的低维护乡土灌草植物种类,选取56种适应深圳地区的乡土灌草植物,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内进行乡土植物群落营造试验,根据场地情况及设计目标共种植10个植物群落,并在种植完成后展开为期2年的监测记录。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包括生态适应性、低维护性以及观赏性3个准则层和8个指标因子的评价模型,对选取的乡土植物进行综合评价。在低维护管养下,10个乡土植物群落均长势良好;综合植物生长状况和评价结果来看,在深圳地区园林绿化中可优先选择花叶长果山菅、桃金娘、首冠藤、朱砂根、花叶艳山姜等乡土灌草植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维护 乡土植物 植物筛选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深圳城市公园灯柱中大山雀的繁殖生态
11
作者 戎灿中 朱磊 +1 位作者 尹玉柱 谢恺琪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513,共9页
大山雀(Paruscinereu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雀形目鸟类,其对不同的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2020至2022年,在深圳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内对在灯柱中繁殖的大山雀开展系统调查,共记录繁殖巢43个。结果显示,2020至2022年大山雀的平均窝卵数... 大山雀(Paruscinereu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雀形目鸟类,其对不同的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2020至2022年,在深圳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内对在灯柱中繁殖的大山雀开展系统调查,共记录繁殖巢43个。结果显示,2020至2022年大山雀的平均窝卵数为(5.0±0.8)枚(n=32),平均孵卵天数为(13±1.6)d(n=18),平均育雏天数为(18.6±1.8)d(n=19),繁殖成功率为49%,共出飞幼鸟63只。繁殖失败的原因主要为巢掉落和人为干扰,在城市灯柱中繁殖体现了大山雀对城市化的适应及其对城市中栖息地的需求。期望本研究结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雀 城市化 繁殖 灯柱
原文传递
土壤湿度对台湾铗蠓Forcipomyia taiwana(Shiraki)产卵与幼虫发育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家慧 刘阳 +3 位作者 谢恺琪 龚理 张韶华 贾凤龙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8,共7页
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率和土壤表面类型对台湾铗蠓Forcipomyia taiwana(Shiraki)成虫产卵及幼虫发育的影响。分析了野外草地土壤含水率与台湾铗蠓日刺叮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在温度为(25±2)℃,空气相对湿度为(70±10)%,光周期为... 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率和土壤表面类型对台湾铗蠓Forcipomyia taiwana(Shiraki)成虫产卵及幼虫发育的影响。分析了野外草地土壤含水率与台湾铗蠓日刺叮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在温度为(25±2)℃,空气相对湿度为(70±10)%,光周期为12L∶12D下设置土壤含水率0%~10%、10%~20%、20%~30%、30%~40%、40%~50%、50%~60%和60%~70%共7种土壤环境,土壤含水率对台湾铗蠓的产卵量、孵化率、幼虫成活率和化蛹率的影响;探究了土壤表面类型为裸露土壤、石卵、碎松树皮与加肥料土壤条件下台湾铗蠓的产卵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土壤表面类型对台湾铗蠓产卵影响极显著。野外10%左右的平均土壤含水率是台湾铗蠓孳生的最低含水率阈值,台湾铗蠓在含水率为30%~40%的裸露土壤上产卵量最高;在土壤表面类型为裸露土壤时产卵量最高。石卵、碎松树皮与加肥料土壤表面对雌蠓产卵具有负面的影响。土壤含水率对幼虫发育和化蛹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铗蠓Forcipomyia taiwana(Shiraki) 土壤含水率 土壤表面类型 产卵选择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的乡村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研究
13
作者 叶谋鑫 龚辉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3年第12期0256-0258,共3页
本文利用无人机可见光影像,结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旋转森林三种分类算法对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部分乡村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并对比分类精度。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数据可以有效地开展乡村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分类;随机森林分类方法... 本文利用无人机可见光影像,结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旋转森林三种分类算法对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部分乡村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并对比分类精度。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数据可以有效地开展乡村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分类;随机森林分类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最高,为 95.32%,Kappa 系数为 0.937;相比于其他两种算法,随机森林方法在针对厘米级无人机数据在乡村地区的分类中具有更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影像 随机森林 旋转森林 土地利用分类
下载PDF
启东市潮间带软体动物和腕足动物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思成 彭鹤博 +5 位作者 贾亦飞 杨洪燕 郭佳 吕偲 孙莉莉 雷光春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6-374,共9页
大型底栖动物是重要的滨海渔业资源和迁徙水鸟的食物来源,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分布及其影响因子,是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的迫切需求。2019年4月16日至18日,对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入海口北侧的潮间带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 大型底栖动物是重要的滨海渔业资源和迁徙水鸟的食物来源,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分布及其影响因子,是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的迫切需求。2019年4月16日至18日,对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入海口北侧的潮间带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研究了软体动物和腕足动物群落的组成、分布和它们生存的潮间带的环境差异;采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了环境因子对软体动物和腕足动物群落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启东市潮间带共分布着16种软体动物和1种腕足动物,优势物种为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托氏昌螺(Umbonium thomasi)和文蛤(Meretrix meretrix),其中,四角蛤蜊的密度最大,为95.90 ind./m^(2);在空间分布上,距离海堤500 m的断面的软体动物的物种数量最多,其显著多于距离海堤1000 m和1250 m的断面的物种数量;距离海堤750 m的断面的物种密度最大,其显著大于距离海堤1250 m的断面的物种密度;距离海堤500 m的断面的软体动物群落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最大,距离海堤750 m的断面的软体动物群落的Simpon多样性指数最大;研究区潮间带沉积物主要由粒径125-250 mm的细砂[占总砂砾量的(38±16)%]和粒径250-500 mm的中砂组成[占总砂砾量的(36±23)%],除了距离海堤1000 m的断面的黏土含量显著高于距离海堤500 m的断面外,其余各断面间沙砾的组成都无显著差异;粒径50-125 mm的特细砂含量和与海堤的距离是显著影响启东市潮间带软体动物和腕足动物群落密度的主要因素;优势物种四角蛤蜊的密度与其距海堤的距离显著正相关,托氏昌螺的密度与其距海堤的距离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动物 腕足动物 分布特征 潮间带 启东市
原文传递
一种诱蚊器对蚊和蠓捕获效果的研究
15
作者 周静雅 刘阳 +6 位作者 朱智捷 陈家慧 唐锦华 谢恺琪 陈凤玲 贾凤龙 傅秋龙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2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试验一种诱蚊器对蚊和蠓的捕获效果,探讨利用引诱剂局部控制蚊和吸血蠓的可行性。方法使用蚊虫诱捕器配以引诱剂(按乳酸∶动物尿液∶脂肪酸钠∶30%酵母液∶1-辛-3-醇为30∶30∶20∶18∶2比例配制)在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佛山禅... 目的试验一种诱蚊器对蚊和蠓的捕获效果,探讨利用引诱剂局部控制蚊和吸血蠓的可行性。方法使用蚊虫诱捕器配以引诱剂(按乳酸∶动物尿液∶脂肪酸钠∶30%酵母液∶1-辛-3-醇为30∶30∶20∶18∶2比例配制)在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佛山禅城文华公园和广州市海珠区金沙花园住宅小区对蚊和蠓进行引诱。结果3地共诱捕蚊类3种:白纹伊蚊、海滨库蚊、致倦库蚊,吸血蠓类3种:环基库蠓、台湾铗蠓及库蠓属未定名种。红树林生态公园连续诱捕13 d后,海滨库蚊从307只/次降到3只/次;环基库蠓从461只/次降到4只/次;白纹伊蚊从26只/次降到1只/次。禅城文华公园连续诱捕10 d后,白纹伊蚊从19只/次降到1只/次。广州海珠区金沙花园每周诱捕一次,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的捕获数量无明显下降。结论该诱蚊器对白纹伊蚊、致倦库蚊、海滨库蚊和环基库蠓有很好的引诱作用,对台湾铗蠓没有明显的引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蚊器 引诱剂 吸血蠓 蚊虫
下载PDF
大叶油草地铺小石卵和松木皮防制台湾铗蠓的效果研究
16
作者 陈家慧 周静雅 +4 位作者 刘阳 唐瑾华 谢恺琪 张韶华 贾凤龙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6-589,共4页
目的研究城市公园内人工种植的大叶油草地控制台湾铗蠓的技术方法。方法2021年4月15日,在深圳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户外放置4种台湾铗蠓可在其中产卵孳生的草盘(大叶油草土壤表面铺设小石卵、大叶油草土壤表面铺设松木皮、大叶油草、细... 目的研究城市公园内人工种植的大叶油草地控制台湾铗蠓的技术方法。方法2021年4月15日,在深圳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户外放置4种台湾铗蠓可在其中产卵孳生的草盘(大叶油草土壤表面铺设小石卵、大叶油草土壤表面铺设松木皮、大叶油草、细叶结缕草)。75 d后移入中山大学(南校区)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在养虫笼中培养草盘中羽化出的台湾铗蠓,统计台湾铗蠓成虫数量并区分雌雄。采用非参数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铺设小石卵和松木皮的大叶油草盘中台湾铗蠓的羽化量差异;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台湾铗蠓在大叶油草和细叶结缕草草盘上的羽化量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土壤覆盖物条件下的台湾铗蠓雌雄羽化数量差异。结果铺设松木皮和铺设小石卵的大叶油草盘与仅有大叶油草的草盘之间台湾铗蠓的羽化数量分别为(3.00±0.92)、(8.50±2.37)和(26.00±7.23)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35,P=0.007)。不铺设任何土壤覆盖物的大叶油草草盘中台湾铗蠓的羽化数量[(26.00±7.23)只]高于细叶结缕草草盘[(12.00±3.33)只],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9,P=0.111)。不同土壤覆盖物条件下台湾铗蠓雌雄羽化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大叶油草地上铺放小石卵和松木皮对防制台湾铗蠓有效,其中松木皮效果好于小石卵。与大叶油草地相比,细叶结缕草地不能明显降低台湾铗蠓的孳生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铗蠓 防制 小石卵 松木皮
原文传递
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 社区公益是城市活力的体现
17
《中国社会组织》 2014年第7期16-17,共2页
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简称MCF)成立于2012年7月,是国内首家由民间发起的地方性环保公募基金会.MCF由阿拉善生态协会、华南31位企业家及深圳市媒体、专业机构共同发起.基金会的理事和监事中包括了企业家、政府代表、专家代表和... 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简称MCF)成立于2012年7月,是国内首家由民间发起的地方性环保公募基金会.MCF由阿拉善生态协会、华南31位企业家及深圳市媒体、专业机构共同发起.基金会的理事和监事中包括了企业家、政府代表、专家代表和市民代表. MCF努力在湿地保护领域打造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中国本土支持平台,将坚持对多方社会资源(包括广大公众、政府、企业、其他公益组织等)进行有效的整合,来推动湿地生态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充分凝聚公众环保的能量——集微小力量传播无穷绿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募基金会 湿地保护 公益组织 深圳市 红树林 城市活力 社区 湿地生态
下载PDF
优寄蝇属一中国新纪录种(双翅目:寄蝇科)
18
作者 张春田 郝博 黄宝平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74-177,共4页
优寄蝇属Euthera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寄蝇科Tachinidae、长足寄蝇亚科Dexiinae、优寄蝇族Eutherini。该属寄蝇的幼虫大部分以寄生在鳞翅目Lepidoptera幼虫体内为主,寄蝇幼虫是重要的农林畜牧业天敌和害虫生物防治、维护生态系统稳定... 优寄蝇属Euthera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寄蝇科Tachinidae、长足寄蝇亚科Dexiinae、优寄蝇族Eutherini。该属寄蝇的幼虫大部分以寄生在鳞翅目Lepidoptera幼虫体内为主,寄蝇幼虫是重要的农林畜牧业天敌和害虫生物防治、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调节者。发现采自广东深圳的一中国新纪录种:塔克优寄蝇Eutheria tuckeri Bezzi,1925,补充描述并提供了该种形态特征和栖息生态图。新记录种鉴别特征为侧额和侧颜具毛;中颜脊长,延伸至口前缘,颜下缘不明显突出;颜具较薄的灰色粉被;r4+5室闭合,具柄脉,其长约为r-m横脉长的3倍。研究所检视到的标本主要保存在沈阳师范大学昆虫标本馆(SYN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瓣蝇类 长足寄蝇亚科 深圳 分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