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著作权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程业洲 《西部法学评论》 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
网络著作权是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著作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著作权不同的是,权利人增加了一项新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它是权利人在网络上传播作品的权利。此外,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也面临新的挑战,即如何更好... 网络著作权是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著作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著作权不同的是,权利人增加了一项新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它是权利人在网络上传播作品的权利。此外,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也面临新的挑战,即如何更好地平衡作者权利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美国法为例,认为有必要借鉴美国合理使用制度以完善我国合理使用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著作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 合理使用
下载PDF
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占金云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抓基层、打基础、增活力、促和谐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所在县域部分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对当前加强和改进... 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抓基层、打基础、增活力、促和谐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所在县域部分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对当前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做了思考,提出几点建议,期望对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能起到点滴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 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调研 思考
下载PDF
商人与市镇:明清芜湖城市发展的逻辑 被引量:2
3
作者 钱国祥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19-122,共4页
芜湖在明清时期即已成为江南的一大都会,正是商人及其资本有效运作的结果;同时,城市又为商人的发展提供宽广的空间和坚实的支持。二者互为因果,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
关键词 明清 芜湖 商人 市镇
下载PDF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对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占金云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3-14,共2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成为除家庭、学校教育和同龄群体之外的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是事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此文就...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成为除家庭、学校教育和同龄群体之外的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是事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此文就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谈些应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青少年 影响 应对思考
下载PDF
明清芜湖工商业发展再探
5
作者 钱国祥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68-71,共4页
作为明清江南一大都会的芜湖,工商业发展特色鲜明,这集中体现于当时芜湖在全国工商业中的地位上、社会各阶层的参与度、经营方式灵活性和发展的趋向性等方面。究其原因,乃多重因素的集聚,这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工农业基础、榷关... 作为明清江南一大都会的芜湖,工商业发展特色鲜明,这集中体现于当时芜湖在全国工商业中的地位上、社会各阶层的参与度、经营方式灵活性和发展的趋向性等方面。究其原因,乃多重因素的集聚,这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工农业基础、榷关的设置以及芜湖开放进取的精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芜湖 工商业
下载PDF
论农村居民如何建立现代消费意识
6
作者 张明才 《新闻世界》 2010年第4期161-162,共2页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改革消费模式,完善消费结构,建立现代消费意识,形成现代消费观念。本文从消费模式、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内涵着手,论述了建立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消费模...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改革消费模式,完善消费结构,建立现代消费意识,形成现代消费观念。本文从消费模式、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内涵着手,论述了建立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消费模式、方式与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现代消费意识,形成现代消费观念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意识 消费观念 消费结构 消费模式
下载PDF
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思考
7
作者 钱国祥 《新闻世界》 2015年第1期191-192,共2页
建设美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要着重处理好整体与重点、政府与农民、硬件与软件、内力与外力四大关系,在... 建设美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要着重处理好整体与重点、政府与农民、硬件与软件、内力与外力四大关系,在协调这些关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对立和矛盾,但矛盾的双方也存在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统一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实践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乡村 城乡一体 新农村
下载PDF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安徽某县为例
8
作者 张明才 《知识经济》 2013年第5期62-63,共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本文首先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接着论述了走此道路的必然性、正确性、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定不移 特色 道路 重要性 实现途径
下载PDF
“江南第一茶市”是怎样兴起的
9
作者 王铮 《理论建设》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7-38,44,共3页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以后,繁昌峨桥乡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茶叶批发市场,走出了一条带领农民进市场,经过市场奔小康的新路。目前,峨桥茶叶市场占地面积已达5.5万多平方米,经营用户和摊位面积2.5万多平米,常年经营门点和摊位千家以上,市...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以后,繁昌峨桥乡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茶叶批发市场,走出了一条带领农民进市场,经过市场奔小康的新路。目前,峨桥茶叶市场占地面积已达5.5万多平方米,经营用户和摊位面积2.5万多平米,常年经营门点和摊位千家以上,市场日人流量2万多人,茶叶年交易量1000万公斤以上,年交易额和加工收入达3亿多元。本乡和周围一带农民每年从茶市取得的纯收入达3千至5千多元。其中峨桥、浮山等乡镇农民通过茶叶运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市场 批发市场 乡政府 振兴农村经济 经营环境 茶叶加工 市场建设 江南 队伍建设 解放思想
下载PDF
浅议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10
作者 伍万云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 “三个代表” 思想路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理论 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思想 马列主义 党建思想
下载PDF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11
作者 章洪波 《芜湖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11-13,共3页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迫切需要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的经济结构。
关键词 农业 经济结构 农村经济 经济发展 畜牧业
下载PDF
美好乡村建设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8
12
作者 钱国祥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7期58-59,共2页
当前和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三农"问题仍是事关我国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建设美好乡村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一项新举措。在建设美好乡村的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一是生态宜居是美好乡村建设... 当前和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三农"问题仍是事关我国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建设美好乡村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一项新举措。在建设美好乡村的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一是生态宜居是美好乡村建设的灵魂;二是兴业富民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核心;三是民主法制乡村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活力所在和根本保障。建设美好乡村唯有站在这一理论高度,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同步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全面小康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乡村 理论思考 实践要求
下载PDF
当代民营企业文化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伍万云 董若愚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7-80,共4页
一个民营企业如果无法塑造出适合企业生存的文化 ,进而用这种文化来促进企业的管理、发展的话 ,那么这个企业是难以成为一个知名大企业的。构建有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需立足于民营企业的特点 ,尤其要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 创新文化 家族血缘文化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以安徽省繁昌县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古朝霞 《新丝路(下旬)》 2020年第8期22-23,共2页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为此,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把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为此,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把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乡村振兴战略 村级集体经济 乡村资源 安徽省繁昌县 文化体验 农村集体经济
下载PDF
被征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伍万云 古朝霞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00-102,共3页
本文通过对安徽合肥、芜湖、宣城三地被征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和实施情况的调查,基于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分析了被征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在替代土地功效、提高制度的绩效性、解决农民基本生存与保障问题等方面的实施... 本文通过对安徽合肥、芜湖、宣城三地被征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和实施情况的调查,基于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分析了被征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在替代土地功效、提高制度的绩效性、解决农民基本生存与保障问题等方面的实施效果,提出更切合被征地农民利益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征地农民 就业 社会保障
下载PDF
中华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古朝霞 伍万云 《铜陵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4-25,29,共3页
中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许多中华老字号企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老字号企业已经销声匿迹,幸存下来的也大多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对此,我们必须辨证地看待,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一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老字号企业被淘汰是历史的进步,但... 中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许多中华老字号企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老字号企业已经销声匿迹,幸存下来的也大多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对此,我们必须辨证地看待,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一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老字号企业被淘汰是历史的进步,但对一些具有中华老字号民族瑰宝企业,因种种原因面临破产的困境,我们必须拯救。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就如何振兴中华老字号民族瑰宝企业提出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老字号企业 体制创新 品牌创新 管理创新
下载PDF
宗族势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利弊浅析
17
作者 古朝霞 《铜陵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0-52,共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忽视农村中的宗族势力的影响,宗族势力对新农村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康的宗族势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力量,不良的宗族势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破坏力量,必须要积极引导农村的宗族势力健康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忽视农村中的宗族势力的影响,宗族势力对新农村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康的宗族势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力量,不良的宗族势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破坏力量,必须要积极引导农村的宗族势力健康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宗族势力 积极作用
下载PDF
村级党组织与新农村建设
18
作者 刘表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75-179,共5页
村党组织是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能否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核心作用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但是,目前一些村级党组织存在诸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村党组织必须在组织建设、党员队伍、核心作用三... 村党组织是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能否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核心作用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但是,目前一些村级党组织存在诸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村党组织必须在组织建设、党员队伍、核心作用三个方面下功夫,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村党组织 核心作用
下载PDF
当前基层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19
作者 占金云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4-15,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但也有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和群众不那么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致使基层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问题,本文就基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但也有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和群众不那么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致使基层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问题,本文就基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农业信息化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古朝霞 《理论建设》 2007年第3期77-78,共2页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具有特定的地...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具有特定的地理空间,即县级行政区划,区域界线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构建和谐社会 行政区划 县级政权 区域经济 地理空间 调控主体 配置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