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氯喹治疗骨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荟萃分析
1
作者 曾惠琼 胡豪飞 +1 位作者 林茴 罗柏威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40-547,共8页
目的:使用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荟萃分析,阐明羟氯喹(HCQ)对骨性关节炎(OA)的影响。方法:以"羟氯喹"、"骨性关节炎"为关键词检索各数据库,纳入RCT研究,比较OA患者中的使用HCQ疗效和安全性,并通过评估的疼痛和功能量... 目的:使用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荟萃分析,阐明羟氯喹(HCQ)对骨性关节炎(OA)的影响。方法:以"羟氯喹"、"骨性关节炎"为关键词检索各数据库,纳入RCT研究,比较OA患者中的使用HCQ疗效和安全性,并通过评估的疼痛和功能量表等结果进行随机效应荟萃分析。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项RCT研究,共纳入528例OA患者,随访时间3~24个月,结果分析,149例治疗组应用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可视化功能量表指数[ SMD=0.10,95% CI(-0.69,0.89), I2=0.85];106例治疗组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 SMD=0.02,95% CI(-2.69,2.73), I2=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羟氯喹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和止痛效果各研究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骨关节炎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狼疮肾炎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海 谭校 刘树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7期968-969,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全身性、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狼疮肾炎(LN)是其一严重的内脏损害。迄今为止,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为治疗狼疮肾炎的标准方案,但该方案治疗狼疮肾炎的有效率为49%~90%。因此,对...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全身性、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狼疮肾炎(LN)是其一严重的内脏损害。迄今为止,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为治疗狼疮肾炎的标准方案,但该方案治疗狼疮肾炎的有效率为49%~90%。因此,对除环磷酰胺以外的免疫抑制剂治疗狼疮肾炎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探索。来氟米特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成功地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和韦格纳肉芽肿病的治疗,并且有成功地试用于SLE治疗的报道。现将我们采用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24例狼疮肾炎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氟米特 环磷酰胺 治疗 狼疮肾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建发 黄洁平 +2 位作者 伍军 李玲 邓行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12期1218-1219,共2页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肾脏穿刺活检确诊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来氟米特组和环磷酰胺组,每组26例。来氟米特组给予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环磷酰胺组给予环磷酰胺联...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肾脏穿刺活检确诊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来氟米特组和环磷酰胺组,每组26例。来氟米特组给予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环磷酰胺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来氟米特组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3.08%;环磷酰胺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9.23%;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氟米特组不良反应率低于环磷酰胺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与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来氟米特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对腹膜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建发 伍军 +4 位作者 何敏 邓行江 刘纯钢 张魁正 黄洁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第12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的影响。方法将60例CAPD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的影响。方法将60例CAPD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另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疗程为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Hcy、hs-CRP、LDL-C及CCA-IM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Hcy、hs-CRP、LDL-C及CCA-IMT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CCA-IMT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Hcy等指标变化与LDL-C下降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CAPD患者Hcy水平及CCA-IMT,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抗动脉硬化作用可能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腹膜透析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联合活性维生素D_3冲击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建发 张魁正 +3 位作者 黄洁平 伍军 邓行江 何敏 《当代医学》 2012年第8期5-6,共2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HD+HP)联合活性维生素D3(VitD3)冲击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间行MHD的终末肾脏病(ESRD)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HD+HP联合活性VitD3冲击治疗组20例和MH...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HD+HP)联合活性维生素D3(VitD3)冲击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间行MHD的终末肾脏病(ESRD)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HD+HP联合活性VitD3冲击治疗组20例和MHD对照组20例,治疗组每周进行1次HD+HP及2次MHD治疗,同时口服活性VitD3冲击治疗;对照组每周行3次MHD治疗,同时常规口服活性VitD3;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Ca)、血磷(P)及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Ca、P及i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均有上升,P、iPTH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i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HP联合活性VitD3冲击治疗与MHD联合活性VitD3治疗对MHD的ESRD患者高磷血症均有效,但HD+HP联合活性VitD3冲击治疗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活性维生素D3 冲击治疗 高磷血症
下载PDF
积雪苷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硬化症45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谭校 白玉双 +1 位作者 王海 刘树锋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年第8期806-807,共2页
目的:观察积雪苷联合激素及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5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予以积雪苷联合激素及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结果患者自我评价的总有效率为82.22%(37/45),其中水肿期、水肿-硬化期和硬化期3组间... 目的:观察积雪苷联合激素及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5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予以积雪苷联合激素及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结果患者自我评价的总有效率为82.22%(37/45),其中水肿期、水肿-硬化期和硬化期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肢端型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弥漫型(P<0.01)。医生评价水肿期、水肿-硬化期和硬化期的皮肤紧硬的总得分在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P<0.01),肢端型也有明显下降(P<0.01),而弥漫型无明显下降(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结论:积雪苷联合激素及环磷酰胺对治疗肢端型系统性硬化症水肿期和硬化期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积雪苷 肢端型硬化 弥漫型硬化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患者循环内皮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建发 张健 +4 位作者 黄洁平 伍军 刘纯钢 邓行江 何敏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2期1778-1780,1782,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选取CAPD患者42例,慢性肾脏病4~5期非透析(CKD.non.HD)患者17例(HD组)及健康对照组16例,收集有关临床参数,采集外周血,检测CEC数目...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选取CAPD患者42例,慢性肾脏病4~5期非透析(CKD.non.HD)患者17例(HD组)及健康对照组16例,收集有关临床参数,采集外周血,检测CEC数目、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钙(Ca)、血磷(P)、清蛋白(Alb)、甲状旁腺素(PTH)、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计算残余肾功能(RRF)、溶质清除率(Kt/V)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对CEC与CCA-IMT及有关参数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CAPD组及HD组CEC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APD组CEC较HD组明显升高(P〈0.05)。CAPD组及HD组CCA-IMT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厚(P〈0.05),CAPD组CCA-IMT较HD组明显增厚(P〈0.05)。CAPD组、HD组、健康对照组CEC与CCA-IMT呈正相关。CEC是CAPD组CCA-IM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EC是CAPD患者AS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价CAPD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血液循环 动脉粥样硬化 腹膜透析 持续不卧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