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画之正脉
1
作者 许宏泉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50-151,144,共3页
在一个多元时代讨论国画之正脉,虽然有点纯粹化,但绝非保守。曩岁黄宾虹先生感慨时人之画远离宋元笔墨之正脉,时至今日。人们早已无此"忧患",不正是以多元的藉口而渐渐地"道法自然"了吗?我说的国画确实有"纯粹... 在一个多元时代讨论国画之正脉,虽然有点纯粹化,但绝非保守。曩岁黄宾虹先生感慨时人之画远离宋元笔墨之正脉,时至今日。人们早已无此"忧患",不正是以多元的藉口而渐渐地"道法自然"了吗?我说的国画确实有"纯粹"的意思,一如国剧,必持正念,定有传承,不守"原真理"遑论"原创性",自然会走腔滑板,不伦不类,当然,你说有新意也罢,但已非京剧。一如国画,宋元笔墨之精神丧失,中西合璧也罢,博采众长也好,就像吴藕汀先生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脉 先生 黄宾虹 以书入画
原文传递
书法杂志主编--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 李忠英
2
作者 李忠英 《书法》 2017年第1期136-137,共2页
俞伯牙学琴于成连,成连引荐方子春,子春仙居海上蓬莱,伯牙随师旬余未得拜见方子春,整日观海聆涛,乃有所悟,终琴技大进。
关键词 俞伯牙 成连 日观 仙居 入山 听涛 曳尾 本土人 章碣 余之
原文传递
在迂回中,慢慢地靠近目标
3
作者 冯岽智 《书画世界》 2017年第12期55-60,共6页
对于行草书,我一向是心生欢喜而又视为畏途的。也许是性格木讷的原因,我更倾心于静态的书体。在师范学习期间,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学习颜柳欧赵,而是选择了汉碑。冥冥中,那折射出泱泱大汉王朝雄强国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及先民... 对于行草书,我一向是心生欢喜而又视为畏途的。也许是性格木讷的原因,我更倾心于静态的书体。在师范学习期间,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学习颜柳欧赵,而是选择了汉碑。冥冥中,那折射出泱泱大汉王朝雄强国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及先民们自由洒脱的创造力的碑拓更能吸引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 行草书 创造力 学习 师范 同学
下载PDF
香泉销夏录·自叙
4
作者 许宏泉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6年第2期38-47,共10页
(一)我与金石的因缘,想来已近三十年了,犹忆曩撰《戴本孝评传》,常去省城,请益吾师石谷风先生。先生家的客厅里一直挂着那幅《龙姞敦清供图》中堂,虽然那时我对金石的认识甚浅,也并无多少兴趣,但这种拓本与绘画结合的形式感还是吸引... (一)我与金石的因缘,想来已近三十年了,犹忆曩撰《戴本孝评传》,常去省城,请益吾师石谷风先生。先生家的客厅里一直挂着那幅《龙姞敦清供图》中堂,虽然那时我对金石的认识甚浅,也并无多少兴趣,但这种拓本与绘画结合的形式感还是吸引了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 石谷风 形式感 金石
原文传递
第六届■■■·精英
5
作者 史秀前 《书法》 2018年第11期136-137,共2页
我喜欢朱熹的那首《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方方正正的池塘就像是一面明亮的镜子,湖光山色、天光云影倒映其中,景物历历可见,这都是因为有源头清澈的活水啊。
关键词 精英 《观书有感》 活水 源头
原文传递
郑小云印选
6
作者 郑小云 《书法》 2017年第5期101-101,共1页
郑小云 一九五九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温州,别署积跬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简社社员,师从韩天衡先生。
关键词 协会会员 书法家 上海市 韩天衡
原文传递
《花鸟四屏》
7
作者 丁军 《北方作家》 2020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原文传递
冯岽智书法
8
作者 冯岽智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9年第7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书法
原文传递
程星琰作品
9
作者 程星琰 《现代艺术》 2020年第2期45-45,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