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训伤预防的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富军 孙长生 +4 位作者 王波 黄久仪 李良寿 徐玫 郝崇礼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10期1197-1199,共3页
目的 评价以控制 5 km跑为主的干预方案对军训伤预防的效果 .方法 以驻兰州军区某市参加 1999年度新兵基础训练的某全训步兵团为研究对象 ,随机决定 3个连为干预分队 ,另外 3个连为对照分队 .由两名专科医生每 4wk逐连筛检伤员 ,于开... 目的 评价以控制 5 km跑为主的干预方案对军训伤预防的效果 .方法 以驻兰州军区某市参加 1999年度新兵基础训练的某全训步兵团为研究对象 ,随机决定 3个连为干预分队 ,另外 3个连为对照分队 .由两名专科医生每 4wk逐连筛检伤员 ,于开训前及结束时盲法测两分队部分新兵 3 km,10 0 m、立定跳远、立定投弹、引体向上、俯卧撑 6项成绩 .干预措施 :开训后第 1个月不安排 5 km跑 ,跑步距离逐渐增加 ,从第 2个月起每周 5 km跑 3次以下 ,间日进行 ;培训班排骨干 ;心理测试与心理疏导 ;上卫生课 .结果 干预分队军训伤的累积发生率为 2 1.1% ,明显低于对照分队 (30 .7% ,P<0 .0 1) ;开训前训练成绩干预组总分 (171± 72 )显著低于对照组 (187± 83,P<0 .0 5 ) ,结束时训练成绩干预组总分 (2 6 3± 76 )显著高于对照组 (2 44± 98,P<0 .0 5 ) ,成绩变化比较 ,干预组成绩提高优于对照组 (P<0 .0 1) .结论 以控制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训练伤 干预措施 新兵 基础训练 预防
下载PDF
新兵初始运动能力对训练伤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玫 刘燕 +3 位作者 李富军 王波 张伟 吴宝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新兵初始运动能力与训练伤发生的关系 ,为训练伤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整群抽取某两个团各一个连新兵 2 13人 ,按照 GJB1337- 92《士兵体能的测量和评价》的标准测量运动能力 ,训练伤由专门的医务人员定期主动筛检 .结果 两... 目的 探讨新兵初始运动能力与训练伤发生的关系 ,为训练伤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整群抽取某两个团各一个连新兵 2 13人 ,按照 GJB1337- 92《士兵体能的测量和评价》的标准测量运动能力 ,训练伤由专门的医务人员定期主动筛检 .结果 两个团各一个连 2 0 3名新兵中 ,受伤组与未受伤组的初始运动能力、10 0 m跑 ,30 0 0 m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成绩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运动能力得分≥ 32 0组和运动能力得分 <32 0组 ,训练伤的发生率分别为 11%与 2 6 %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0 .0 5 ) ,相对危险度 (RR) =2 .4,初始运动能力得分较低的新兵训练伤发生危险性高于运动能力得分较高的新兵 .结论 初始运动能力较差的新兵发生训练伤的可能性较大 (RR=2 .4) ,影响训练伤发生的主要项目是 10 0m跑、30 0 0 m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伤 新兵 运动能力 预防
下载PDF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趋向 被引量:10
3
作者 丛日旻 聂东风 +1 位作者 贺苗 刘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推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有效实现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方法:运用体质测试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800名大学生3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大学生在不同学年体质健康水平呈现出大二时有大幅度增... 目的:推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有效实现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方法:运用体质测试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800名大学生3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大学生在不同学年体质健康水平呈现出大二时有大幅度增长,大三时又大幅度下降回落的态势.其中身高基本稳定,呼吸机能有所增长,心血管机能却逐学年下降.男、女生在总成绩的增幅等方面不同步.结论:这些现象与大学的体育课程干预以及学生的锻炼习惯、锻炼结构及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质 健康状况 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
下载PDF
我国优秀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相对年龄分布特征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小芦 梁少兰 +2 位作者 王基野 董晶晶 徐玫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4期703-706,694,共5页
目的:基于国外学者对相对年龄在体育运动中的研究,观察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中是否存在"相对年龄"优势的现象,进而对其产生的原因及调控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收集了2007年国家注册的田径运动员的出生日资料... 目的:基于国外学者对相对年龄在体育运动中的研究,观察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中是否存在"相对年龄"优势的现象,进而对其产生的原因及调控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收集了2007年国家注册的田径运动员的出生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照国际田径竞赛规则,样本分为少年乙组(15岁、16岁)、少年组(17岁、18岁)和青年组(19岁、20岁)。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男子田径运动员的相对年龄分布经卡方检验,差异均十分显著,并且各组出生月份分布明显偏向比赛赛程的开始月份(1月),尤其是出生在Q1时间段的运动员占所在年龄组人数的比例最大。在以每两岁为划分标准的同一比赛年龄组中,前一年出生的运动员的"相对年龄"优势现象更为显著。结论:我国男子和女子田径运动员各年龄组中均存在着"相对年龄"优势现象,且出生日明显偏向于选择日,随年龄的增长相对年龄影响有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年龄 出生日期 田径
原文传递
下体负压联合体育锻炼对运动耐力及体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吴燕红 徐莉 +7 位作者 杨长斌 周林甫 张伟 崔青山 张帅 卢东源 王雷 孙喜庆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制定适合疗养期间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专项下体负压和体能训练方案。方法:24名健康男性随机分为3组。体育锻炼组连续2周进行力量锻炼;下体负压锻炼组利用倾斜床进行下体负压锻炼。联合锻炼组每天以上述两种不同的锻炼方式... 目的:研究制定适合疗养期间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专项下体负压和体能训练方案。方法:24名健康男性随机分为3组。体育锻炼组连续2周进行力量锻炼;下体负压锻炼组利用倾斜床进行下体负压锻炼。联合锻炼组每天以上述两种不同的锻炼方式进行复合锻炼。锻炼前后进行运动耐力及体能测试。结果:体育锻炼联合下体负压锻炼组锻炼10 d后PWC170/kg、最大耗氧量显著提高,肌肉爆发力及静肌力指标较锻炼前显著提高(P<0.05);单纯体育锻炼组平板卧推、负重蹲起、30 m冲刺跑、15 m蛙跳成绩较锻炼前显著提高(P<0.05),单纯下体负压组仅平板卧推及15 m蛙跳成绩较锻炼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体育锻炼联合下体负压锻炼10 d后可明显提高受试者运动耐力及下肢、腰腹肌肉爆发力及静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医学 运动耐力 体育锻炼 下体负压 肌力
下载PDF
下体负压联合体能训练对心脏功能及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徐莉 杨长斌 +4 位作者 周林甫 崔青山 张帅 卢东源 孙喜庆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928-933,共6页
目的:观察下体负压、体能训练或者二者联合训练后心脏功能及自主神经调节的变化,旨在发展提高疗养飞行员抗荷耐力的专项训练方案。方法:24名健康男性随机分为3组(每组8名),体能训练组、下体负压训练组(下体负压组)及体能训练与下体负压... 目的:观察下体负压、体能训练或者二者联合训练后心脏功能及自主神经调节的变化,旨在发展提高疗养飞行员抗荷耐力的专项训练方案。方法:24名健康男性随机分为3组(每组8名),体能训练组、下体负压训练组(下体负压组)及体能训练与下体负压联合训练组(联合训练组)。体能训练组连续2周进行以肌肉爆发力及静肌力为主的肌肉训练。下体负压组利用倾斜床进行-50 mmHg,每天10 min下体负压训练。联合训练组将体能训练与下体负压结合进行训练。训练前后进行心脏泵血、收缩功能及心率变异性测试。结果:下体负压联合体能训练组训练10 d后每搏量(SV)、心排出量(CO)及心指数(CI)等心脏泵血功能参数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总外周阻力显著降低(P<0.05),而单纯体能训练及下体负压训练组未见明显改变。联合训练组训练10 d后,射血前期/左心室射血时间(PEP/LVET)较训练前显著降低。训练后心率变异性分析表明,体能训练组归一化低频率成分(LFn)及LF/HF较训练前显著降低(P<0.01),归一化高频率成分(HFn)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1)。下体负压组LFn及LF/HF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1)。联合训练组训练后各参数较训练前无显著差别。结论:下体负压联合体能训练10 d后可明显提高心脏泵血与收缩功能,而单纯下体负压训练可以提高交感神经张力。三种不同训练方式对提高疗养飞行员抗荷耐力的效果可能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体负压 抗荷训练 心泵血功能 自主神经调节
下载PDF
新兵训练初始阶段身体素质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及其在训练伤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徐玫 冀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2-403,共2页
目的 :探讨新兵初始身体素质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和在训练伤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为新兵训练和预防训练伤提供依据。方法 :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 ,整群抽取某两个团各一个连的新兵 2 13人 ,按照GJB1337— 92《士兵体能的测量和评价》的标... 目的 :探讨新兵初始身体素质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和在训练伤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为新兵训练和预防训练伤提供依据。方法 :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 ,整群抽取某两个团各一个连的新兵 2 13人 ,按照GJB1337— 92《士兵体能的测量和评价》的标准测量运动能力 ;同时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测量其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训练伤由专门的医务人员定期主动筛检。结果 :身体素质与状态焦虑情绪呈负相关r=- 0 2 4(P <0 0 1) ;身体素质与特质焦虑情绪呈负相关r=- 0 2 (P <0 0 1)。当运动成绩得分 <32 0、状态焦虑得分≥ 5 0时 ,两者对训练伤的发生具有交互作用 (P <0 0 5 ) ,RR =3 18。结论 :初始身体素质与初始焦虑情绪呈负相关。较低的初始运动能力和较高的状态焦虑的交互作用对训练伤的发生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伤 新兵 身体素质 焦虑情绪 相关性
下载PDF
新兵体能训练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玫 于洁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91-93,共3页
整群抽取某团2、3连新兵224人,开训前测量身体素质,后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参训人员进行体能素质训练,3个月训练结束后再测量身体素质,干预组中各项成绩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对照组中100 m跑、3000 m跑、引体向上和1 min俯卧撑等... 整群抽取某团2、3连新兵224人,开训前测量身体素质,后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参训人员进行体能素质训练,3个月训练结束后再测量身体素质,干预组中各项成绩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对照组中100 m跑、3000 m跑、引体向上和1 min俯卧撑等的成绩有显著提高(P<0.01),立定跳远和立定投弹成绩提高不显著。干预组的100 m跑、立定投弹、立定跳远等成绩高于对照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的引体向上成绩绩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3000 m跑、1 min俯卧撑等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兵 体能训练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某军校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巩博 陈杨 张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62-564,657,共4页
目的探讨某军校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并分析训练伤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军校2012年9月入伍的陆军参训新兵6个训练营中抽取1200名新兵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探讨入伍新兵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 目的探讨某军校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并分析训练伤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军校2012年9月入伍的陆军参训新兵6个训练营中抽取1200名新兵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探讨入伍新兵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分析训练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新兵集训期间伤害发生率为9.17%,其中训练伤发生率为7.50%,占总伤害中的81.82%,非训练伤发生率为1.67%,占总伤害18.18%。受伤时间分别在第7周和第10周达到高峰,伤害类型以扭伤/擦伤/拉伤为主(64.55%),受伤的部位主要在双下肢(61.82%),发生的训练伤主要是体能训练引起(66.67%)。训练伤影响因素单因素结果示:户籍为城市的新兵训练伤受伤率(9.87%)明显高于农村新兵(6.42%)(P<0.05),不同性别、民族、独生子女情况、家庭经济条件、体重计数训练伤伤害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受伤组的自觉训练量明显高于非受伤组(P<0.05),且受伤组的训练内容掌握程度、训练前热身准备程度、训练衣服及鞋子舒适度评分均少于非受伤组(P<0.05)。多因素结果示:户籍属于城市及自觉训练量大是影响训练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军校新兵入伍训练阶段训练伤的发生率为7.50%,高于非训练伤,且户籍为城市的新兵及自觉训练量大的新兵应该作为避免发生训练伤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兵 训练阶段 军事训练伤 发生特征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军事体能训练对学员身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伟 叶明翔 +1 位作者 张帅 侯祥红 《西南军医》 2011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通过为期7个月的军事体能强化训练研究军事体能训练对学员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将458名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7个月的训练,分析198名自我训练学员和260名在教员指导下训练学员身体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7个月的训练... 目的通过为期7个月的军事体能强化训练研究军事体能训练对学员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将458名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7个月的训练,分析198名自我训练学员和260名在教员指导下训练学员身体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7个月的训练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进行人体成分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学员除身高、体表面积、肌肉形态标准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项身体成分指标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两者的肌肉质量、去脂体重和体脂肪质量等17项指标具有显著差异,说明通过长期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学员的身体成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腰臀比和浮肿指数两项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校学员 体能训练 人体成分 影响
下载PDF
入伍前身体锻炼对新兵基础训练阶段焦虑情绪的影响
11
作者 王基野 尚磊 +4 位作者 马涛 攻博 王霞 骆文静 徐玫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561-563,共3页
目的研究入伍前身体锻炼对新兵入伍基础训练阶段焦虑情绪的影响,探讨入伍前身体锻炼对降低新兵入伍基础训练阶段的焦虑情绪是否有积极的意义。方法采用自设的《新兵入伍前身体锻炼情况调查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入伍第1周的新... 目的研究入伍前身体锻炼对新兵入伍基础训练阶段焦虑情绪的影响,探讨入伍前身体锻炼对降低新兵入伍基础训练阶段的焦虑情绪是否有积极的意义。方法采用自设的《新兵入伍前身体锻炼情况调查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入伍第1周的新兵进行调查。采用SPSS软件分析入伍前不同运动水平对新兵新训过程中出现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情绪的影响。结果锻炼时间每次大于或等于30 min,每周大于或等于3次、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3个月的新兵在入伍阶段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均低于锻炼时间每次少于30 min,每周少于2次、持续时间少于3个月的新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常参加中长跑和篮球运动可以显著降低新兵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P<0.01),经常进行乒乓球和步行锻炼可以显著改善新兵特质焦虑水平(P<0.05)。新兵基础训练阶段担心受伤者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不担心受伤者(P<0.01);曾经发生运动损伤者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发生率高于未发生过运动损伤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兵入伍之前的身体锻炼对降低其基础训练阶段的焦虑情绪有积极的意义。建议倡导适龄青年进行长期、有规律的身体锻炼,将有助于选拔身心健康的青年进入部队并尽快适应部队生活,形成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兵基础训练 焦虑 锻炼 问卷调查
下载PDF
牵引按摩疗法治疗颈椎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伟 王臻 石小鹏 《陕西中医》 2009年第10期1433-1434,共2页
关键词 按摩疗法 拔伸牵引 颈椎病 治疗 颈椎小关节紊乱 肌肉痉挛 韧带复合体 神经根
下载PDF
补铁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机体红细胞指标和血浆铁的影响
13
作者 张军 王家宏 +1 位作者 肖德生 张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819-1821,共3页
目的:研究短期补铁对高强度训练期间篮球运动员血液红细胞(RBC)相关指标及血浆铁(PI)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男性篮球运动员35名,分为不补铁组(n=20,15.9±1.9岁)和补铁组(n=15,15.2±1.0岁,硫酸亚铁325mg/d,10d).分别测定基... 目的:研究短期补铁对高强度训练期间篮球运动员血液红细胞(RBC)相关指标及血浆铁(PI)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男性篮球运动员35名,分为不补铁组(n=20,15.9±1.9岁)和补铁组(n=15,15.2±1.0岁,硫酸亚铁325mg/d,10d).分别测定基础状态时和训练时机体红细胞相关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细胞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以及血浆铁(PI)浓度.结果:与基础状态时相比,两组训练2h后,机体红细胞相关指标无差异(P>0.05),不补铁组训练前后PI浓度下降(P<0.01),补铁组训练前后则升高(P<0.05).结论:篮球运动员短期补铁(10d)对血浆铁有一定影响,而对RBC及相关指标无影响,提示篮球运动员短期补铁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篮球 血浆铁 红细胞 铁/血液
下载PDF
不同强度的体育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
14
作者 姜小芬 石小鹏 +4 位作者 陈望东 沙建定 郭宏焘 刘冉 张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9期1651-1653,1662,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强度对糖尿病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为糖尿病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服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小强度运动组(10 m/min)、中强度运动组(20 m/min)和高... 目的:探讨运动强度对糖尿病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为糖尿病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服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小强度运动组(10 m/min)、中强度运动组(20 m/min)和高强度运动组(30 m/min)。分别于运动前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骨密度、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化酶(AKP)、血钙(S-Ca)及血磷(S-P)含量。结果:运动组大鼠血糖均低于训练前和对照组(P<0.05)。小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大鼠骨密度低于对照组,中强度运动组大鼠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小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P<0.05);小强度运动组与高强度运动组大鼠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组大鼠BGP和S-P显著升高,AKP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大鼠S-Ca无显著变化(P>0.05);中强度运动组大鼠S-Ca显著升高,且高于小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P<0.05)。结论:运动强度对骨密度和骨代谢有一定影响,采取适当的体育运动可提高血清骨钙素含量,改善骨代谢状况,有利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代谢 糖尿病 运动强度
原文传递
对41例400米障碍训练足踝关节损伤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伟 叶明翔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31-1731,共1页
关键词 400米障碍训练 足踝关节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