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睑下垂术式选择及其评价 被引量:45
1
作者 林茂昌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上睑下垂 术式选择 矫正手术 术后效果 手术成功率 手术选择 手术方法
下载PDF
miRNA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吕洋 侯慧媛 王雨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286,共4页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见于多种眼部疾病,是引起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期多项研究表明,miRNA在CNV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miRNA可参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多个步骤,通过特异性调控多种靶蛋白的水平,与...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见于多种眼部疾病,是引起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期多项研究表明,miRNA在CNV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miRNA可参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多个步骤,通过特异性调控多种靶蛋白的水平,与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发生交互作用。因此,揭示miRNA在CNV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是未来CNV发病机制研究的重要方向,并可为CNV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可发生于多种眼部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外伤性脉络膜破裂等,是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1-2]。CNV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众多研究已证实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CNV局部的微环境,通过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之间的交互作用对CNV的生成进行调控[3]。大量研究表明,miRNA也参与调控CNV的发生。深入研究miRNA在CNV中的作用,有助于理解CNV的发病机制,为CNV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MIRN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知觉性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9
3
作者 郭长梅 王雨生 +1 位作者 王为农 张桂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知觉性斜视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手术设计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知觉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视觉障碍发病年龄、病因、知觉性斜视类型、屈光状态;83例患者行斜视矫正手术,手术方式首选偏斜眼超常量手术,外斜视分为预期术... 目的观察知觉性斜视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手术设计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知觉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视觉障碍发病年龄、病因、知觉性斜视类型、屈光状态;83例患者行斜视矫正手术,手术方式首选偏斜眼超常量手术,外斜视分为预期术毕正位组和预期术毕过矫组。观察手术前后眼位情况。结果 32例知觉性内斜视患者视觉障碍全部发生在出生后5岁内,其中29例(90.63%)患者发生在生后6个月内。67例知觉性外斜视患者生后5岁内发生视觉障碍者43例(64.18%),5岁以后发生视觉障碍者24例,内/外斜视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3.24,P=0.000)。53例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屈光状态:知觉性内斜视和外斜视的健眼等效球镜分别为(-0.32±2.52)DS和(-1.31±2.25)DS,患眼等效球镜分别为(0.63±5.60)DS和(-1.78±6.34)DS,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9,P=0.181)。术后随访6个月~1.2a,27例知觉性内斜视患者末次随访时,正位19例、欠矫7例、过矫1例。知觉性外斜视中预期术毕正位组20例,末次随访时正位11例、欠矫9例;预期术毕过矫组36例,正位27例、欠矫7例、过矫2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知觉性斜视中屈光参差性弱视为主要原因。知觉性斜视类型与视觉障碍发病年龄有关,5岁以内视觉障碍者宜发生内斜视。知觉性内/外斜视手术设计不同,通过合理的手术治疗可以起到良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性斜视 内斜视 外斜视 手术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激光诱导的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7
4
作者 蔡岩 王雨生 +3 位作者 徐建锋 杨秀梅 石圆圆 张朝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成过程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532nm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rown-Norway,BN... 目的探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成过程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532nm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rown-Norway,BN)大鼠实验性CNV。光凝后7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OX-2和VEGF在CNV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方法检测光凝后1d、3d、7d和14d CNV中COX-2和VEGF蛋白与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CNV区域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均有COX-2和VEGF蛋白的表达,主要表达于胞浆中。COX-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在光凝后3d时达高峰,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在光凝后7d时达高峰。COX-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早于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论COX-2在CNV生成早期表达上调,且其表达先于VEGF的表达,提示COX-2可能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在CNV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祁 李东旭 +2 位作者 王阜蕾 丁宜宁 周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改变。方法 24只SD雌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白内障组,每组12只。白内障组大鼠用半乳糖饲料喂养,正常对照组大鼠用普通颗粒饲料喂养。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程度变化,观察至30 ... 目的探讨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改变。方法 24只SD雌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白内障组,每组12只。白内障组大鼠用半乳糖饲料喂养,正常对照组大鼠用普通颗粒饲料喂养。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程度变化,观察至30 d处死大鼠后取晶状体,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晶状体病理组织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观察至30 d时,正常对照组大鼠晶状体保持透明,白内障组大鼠9眼(37.5%)出现均一的皮质性混浊,15眼(62.5%)出现核混浊。白内障组光镜下可见晶状体皮质和核部大量纤维细胞水肿、崩解,前囊膜下及后囊膜下出现纤维细胞样的有核细胞堆积;透射电镜下可见晶状体上皮细胞变性、增生并突破晶状体上皮层向浅层皮质移行。结论半乳糖性白内障不仅有晶状体纤维细胞水肿及结构破坏,还存在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分化和移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发病机制 大鼠
下载PDF
重视眼球突出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5
6
作者 杜军辉 王雨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目的眼球突出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体征,可由肿瘤、内分泌性疾病、炎症、外伤、遗传及发育性疾病等多种眼部和全身性疾病所致。患者往往首诊于眼科,若诊断和处置不当,可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生命丧失。了解眼球突出的相关疾病,... 目的眼球突出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体征,可由肿瘤、内分泌性疾病、炎症、外伤、遗传及发育性疾病等多种眼部和全身性疾病所致。患者往往首诊于眼科,若诊断和处置不当,可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生命丧失。了解眼球突出的相关疾病,强调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注重多学科协作治疗,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眼球突出的整体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突出 眶肿瘤 眼眶创伤
原文传递
眼科临床实习教学研究与分析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赵炜 吴婷 +1 位作者 王雨生 胡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7期2639-2640,共2页
眼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与实习学生、带教教师、医疗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均有关联。临床实习教学应多方位提高带教教师素质,通过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与更新,从而保证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在实习中,可以通... 眼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与实习学生、带教教师、医疗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均有关联。临床实习教学应多方位提高带教教师素质,通过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与更新,从而保证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在实习中,可以通过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地帮助学生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等方面得到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在实习中遇到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临床实习教学 方法分析 方法研究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对糖尿病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宝海 陈媛媛 周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对糖尿病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方法4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糖尿病+4-苯基丁酸(4-PBA)干预模型组。糖尿病模型小...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对糖尿病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方法4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糖尿病+4-苯基丁酸(4-PBA)干预模型组。糖尿病模型小鼠由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4-PBA干预模型组给予4-PBA溶液灌胃。干预过程中监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及随机血糖水平变化。干预开始后每4周散瞳后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晶状体混浊情况并照相记录,第12周摘取眼球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晶状体混浊情况。在干预的第1、4、8和12周,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晶状体上皮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GRP78)、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明显,观察期结束时体质量为(30.21±1.47)g,糖尿病模型组及糖尿病+4-PBA干预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长较正常对照组小鼠缓慢,12周末时分别为(25.32±0.73)g及(25.07±0.67)g。随机血糖监测结果显示糖尿病模型组小鼠各时间点血糖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13.52、19.45、18.86、21.18、21.56,均为P<0.05),糖尿病+4-PBA干预模型组血糖各时间点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15.23、18.78、13.04、15.06、13.90,均为P<0.05),第4周起低于糖尿病模型组(t=5.819、6.120、7.664,均为P<0.05)。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小鼠晶状体维持透明,糖尿病模型组小鼠第8周起晶状体出现浅层皮质点状混浊,糖尿病+4-PBA干预模型组小鼠8周时晶状体出现轻度混浊,但程度较糖尿病模型组轻。离体观察正常对照组晶状体保持透明,糖尿病模型组及糖尿病+4-PBA干预模型组晶状体均出现点状混浊,糖尿病+4-PBA干预模型组混浊程度较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GRP78蛋白表达量在第12周时明显增高(t=7.153,P<0.05);8周及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分化 内质网应激 4-苯基丁酸 白内障 糖尿病
下载PDF
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登记网的建设 被引量:4
9
作者 赵炜 王雨生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1-33,共3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受到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但由于民众欠缺相关知识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致使我国ROP的防治处于初级阶段,亟待ROP知识的普及以及专业防治的开展."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登记网"(http://www.chi...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受到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但由于民众欠缺相关知识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致使我国ROP的防治处于初级阶段,亟待ROP知识的普及以及专业防治的开展."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登记网"(http://www.chinarop.com)的建设,旨在加强ROP的科普宣传和医务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建立国内的ROP病历注册登记制度及ROP数据库,为国内的ROP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注册登记 网站建设
原文传递
玻璃体内注射包载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纳米粒治疗兔眼混合细菌性眼内炎的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翔 王雨生 +3 位作者 王丽曌 陈晓农 徐修礼 马吉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包载盐酸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NV)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poly(N-isopropyl acrylamide)-polyethylene oxide,PNIPAAm-PEO]纳米缓释给药系统(NV-PNIPAAm-PEO)治疗兔混合细菌性眼内炎模型的效果...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包载盐酸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NV)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poly(N-isopropyl acrylamide)-polyethylene oxide,PNIPAAm-PEO]纳米缓释给药系统(NV-PNIPAAm-PEO)治疗兔混合细菌性眼内炎模型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兔50只,每只随机选取1眼向玻璃体腔内注入100×103CFU.L-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杆菌混合悬液建立眼内炎模型。建模成功后24h,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1个空白对照组(A组)和4个实验组(B组、C组、D组和E组),每组10眼。A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C组、D组和E组分别向玻璃体腔内注入0.1mL的空白纳米粒(20g.L-1)、无菌生理盐水、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原药(4.4g.L-1)和NV-PNIPAAm-PEO(20g.L-1)。于给药后第1、2、3、7、14、21、28、42天分别进行临床炎症评分、眼部A/B超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A组、B组和C组各时间点眼内炎病变程度无明显差异;D组和E组炎性反应较A组、B组和C组轻(P<0.005);E组与D组在术后21d内无差异,21d后E组玻璃体腔混浊程度较D组明显减轻(P<0.005)。眼部A/B超检查,术后7d之后A组、B组和C组可见玻璃体内团块状回声伴点状或短线状回声点;D组在42d后仍可见玻璃体腔轻度混浊;E组注药后7-14d可见玻璃体内点线状回声,回声强度较同时期A组、B组和C组弱,21d后未见明显异常回声。组织病理学检查见A组、B组和C组眼球结构被破坏,D组近后极部视盘前方玻璃体腔内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E组眼球结构正常,未见典型炎性细胞。结论NV-PNIPAAm-PEO纳米粒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细菌性眼内炎疗效确切,与单纯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眼内注射相比,具有缓释及药效持久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眼内炎 眼感染 去甲万古霉素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 纳米粒 缓释给药系统
下载PDF
临床科学家的培育 被引量:3
11
作者 侯慧媛 梁宏亮 王雨生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6年第8期858-861,共4页
临床科学家可定义为,在从事基础或临床科研的同时与患者保持直接接触的人员;他们在转化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也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临床科学家的任务。然而,临床科学家的数量正在减少。由此,针对如何正确认识临床科学家工... 临床科学家可定义为,在从事基础或临床科研的同时与患者保持直接接触的人员;他们在转化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也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临床科学家的任务。然而,临床科学家的数量正在减少。由此,针对如何正确认识临床科学家工作的重要性,从多角度分析临床科学家培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倡导积极完善培养机制和条件,给予优秀苗子持续的高效指导。建议候选者在职业的各个阶段,寻求理想的指导和支持,合理统筹安排工作,强化合作和管理能力,努力成长为优秀的临床科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科学家 转化医学 培育
原文传递
加强医学分子生物学继续教育提高眼科医师的整体诊疗水平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鹏 王雨生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5期1026-1028,共3页
医学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最具活力的医学分支,理论和技术已从基础研究渗透到眼科各个方面,并对临床眼科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认识发病机理和寻找治疗对策是现今医学发展的重要特征,因此,当代临床眼科医生通过继续... 医学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最具活力的医学分支,理论和技术已从基础研究渗透到眼科各个方面,并对临床眼科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认识发病机理和寻找治疗对策是现今医学发展的重要特征,因此,当代临床眼科医生通过继续教育掌握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及最新进展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分子生物学 眼科
下载PDF
脂多糖诱导炎症对大鼠氧诱导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晓琴 张自峰 +3 位作者 王雨生 高翔 杨湘敏 徐文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炎症对大鼠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的影响,以探讨炎症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中的作用。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组,实验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炎症对大鼠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的影响,以探讨炎症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中的作用。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组,实验组依据LPS注射剂量的不同分为LPS-50、LPS-100和LPS-500组,并分别设立正常对照组(N组)和氧诱导对照组(OIR组)。N组幼鼠喂养于空气中,实验组和OIR组幼鼠饲养于氧气体积分数为80%/21%(24 h交替一次)的氧箱中至出生后14 d(P14),随后移至空气中继续饲养。实验组幼鼠行OIR处理过程中,于P7行LPS腹腔注射,LPS-50、LPS-100和LPS-500组注射剂量分别为50μg·kg-1、100μg·kg-1和500μg·kg-1。检测各组幼鼠在P7(注射前)、P8、P11和P14等不同时间点的体质量变化;并分别于P14和P18制作全视网膜铺片,通过GS-isolectin B4染色观察各组视网膜血管化及病理性新生血管情况。结果在各检测时间点,各实验组和OIR组幼鼠的体质量均低于N组(P<0.05)。P7时,各实验组和OIR组体质量无差别(P>0.05);至P8、P11和P14时,LPS-500组幼鼠体质量明显低于OIR组和其他实验组(P<0.05)。P14时,N组幼鼠的浅层视网膜血管已覆盖整个视网膜;而OIR组和实验组幼鼠的视网膜均存在无血管区,且LPS-500组无血管区面积最大(27.32%±3.58%,P<0.01)。P18时,N组视网膜血管网层次结构清晰;OIR组和实验组幼鼠的视网膜均出现病理性新生血管,且LPS-500组新生血管累及视网膜的范围最广(累及钟点数为6.83±1.72,P<0.01)。结论 LPS诱导炎症可加重大鼠OIR,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提示炎症可能参与ROP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新生血管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两种缺氧模型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及其对促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凡 王雨生 侯慧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1-405,409,共6页
目的观察物理和化学缺氧模型中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的表达及其对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RF/6A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目的观察物理和化学缺氧模型中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的表达及其对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RF/6A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取C57 BL/6J小鼠骨髓,培养鉴定BMSCs。采用三气培养箱模拟物理缺氧及氯化钴(Co Cl2)诱导化学缺氧。物理缺氧6h、12 h、24 h和48 h后检测MMP-13表达。选表达最高的处理时间,检测不同浓度Co Cl2(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300μmol·L^(-1)及400μmol·L^(-1))处理后MMP-13表达。检测缺氧后BMSCs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及BMSCs增殖能力,观察其条件培养基诱导的RF/6A管腔形成情况。结果细胞经鉴定符合BMSCs特征。物理缺氧24 h后,MMP-13蛋白表达量达高峰(3.16±0.24),较常氧组(1.00±0.12)增加3倍(P<0.01)。100μmol·L^(-1)和200μmol·L^(-1)CoC l2组(1.60±0.09、1.64±0.24)中MMP-13表达较常氧组(1.00±0.20)均增加(均为P<0.05),而300μmol·L^(-1)和400μmol·L^(-1)CoC l2组中MMP-13表达与常氧组相同或稍低。三气培养箱构建的和CoC l2诱导的缺氧环境下培养24 h后,BMSCs中HIF-1α蛋白表达较常氧组(1.00±0.23)明显增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40±0.26和3.12±0.13(均为P<0.01),而两种缺氧模型间无明显差异。在培养24 h时,物理缺氧组(1.53±0.04)和化学缺氧组(1.31±0.14)均较常氧组(1.04±0.10)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均为P<0.05),且物理缺氧促增殖效果更明显。三气培养箱模拟的物理缺氧组、CoC l2诱导的化学缺氧组和常氧组RF/6A管腔形成总长度分别为(5506±380)μm、(5109±558)μm和(3120±300)μm,三气培养箱模拟的物理缺氧组和CoC l2诱导的化学缺氧组较常氧组均明显增加(均为P<0.01),而两种缺氧模型之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C l2和三气培养箱均可建立缺氧模型,促进BMSCs表达MMP-13,提高其促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基质金属蛋白酶 间充质干细胞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Delta样配体4-Notch信号在眼底血管发育和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窦国睿 王雨生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新生血管可见于多种眼部疾病,是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期研究表明,Delta样配体4(D114)-Notch信号在生理性和病理性的血管新生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Notch信号通过相邻细胞间的信号传递来调控细胞分化,进而影响细胞命运... 新生血管可见于多种眼部疾病,是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期研究表明,Delta样配体4(D114)-Notch信号在生理性和病理性的血管新生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Notch信号通过相邻细胞间的信号传递来调控细胞分化,进而影响细胞命运。D114是Notchl和Notch4在细胞膜上的配体,选择性地表达在生长的内皮细胞和一些肿瘤内皮中,并可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低氧环境诱导。D114-Notch信号的发现和认识、以及它与新生血管关系的阐明,对于相关眼部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NOTCH 血管/生长和发育 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Delta样配体4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治疗复发的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海燕 王雨生 +3 位作者 胡丹 张鹏 张自峰 白建伟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治疗复发的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复发的特发性CNV患者20例21只眼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的临床随访观察资料。患者中以往曾...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治疗复发的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复发的特发性CNV患者20例21只眼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的临床随访观察资料。患者中以往曾行光动力疗法(PDT)治疗者12例13只眼,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者8例8只眼。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经平坦部玻璃体腔注射0.05ml Bevacizumaab(1.25mg)。治疗后2周,1、3、6个月时复诊,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结果。随访期内发现复发者,再行同样方法的注射治疗。结果14只眼视力提高超过1行,占66.7%;5只眼视力波动在1行以内,占23.8%;2只眼视力下降,占9.5%。17只眼CNV完全闭合,占81.0%;4只眼CNV部分闭合,占19.0%。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下降115μm。随访期内,3只眼行第2次注射治疗,占14.3%;4只眼注射治疗后眼压升高,占19.0%.平均眼压为26.7mmHg(1mmHg=0.133kPa),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PDT或TTT治疗后复发的特发性CNV患者,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仍然可以减轻渗漏和黄斑水肿,部分患者可以明显提高视力。除部分患者眼压波动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药物疗法 抗体 单克隆/治疗应用 BEVACIZUMAB
原文传递
眼科远程医疗在中国西部地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7
作者 崔志利 王雨生 《眼科》 CAS 2007年第z1期25-27,共3页
  要点   ·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眼科资源的分布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远程眼科医疗使基层医疗单位与区域中心医院建立有机联系,有利于解决西部地区部分眼病患者的看病难问题……
原文传递
赖氨酰氧化酶家族影响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的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文芹 王雨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83,共3页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多种眼底疾病共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是近年治疗CNV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依然存在耐药性和停药复发等问题。近年的研究发现,赖氨酰氧化酶家族在CNV的发生发...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多种眼底疾病共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是近年治疗CNV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依然存在耐药性和停药复发等问题。近年的研究发现,赖氨酰氧化酶家族在CNV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有望成为CNV治疗的新方向。本文将阐述赖氨酰氧化酶家族在CNV生成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酰氧化酶 脉络膜新生血管 细胞外基质 新生血管 骨髓来源细胞
下载PDF
兔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感光细胞凋亡的研究
19
作者 刘玮 肖航 +2 位作者 惠延年 王雨生 张自峰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3期2138-2141,共4页
目的观察出血性视网膜脱离(HRD)后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情况和凋亡相关基因p53在其中的表达,探讨凋亡在出血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作用。方法21只青紫蓝兔的42只眼,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经玻璃体腔向视网膜下注入自体抗凝血0.2ml,对照组... 目的观察出血性视网膜脱离(HRD)后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情况和凋亡相关基因p53在其中的表达,探讨凋亡在出血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作用。方法21只青紫蓝兔的42只眼,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经玻璃体腔向视网膜下注入自体抗凝血0.2ml,对照组视网膜下注入含肝素钠生理盐水0.2ml。2只青紫蓝兔的4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手术后1h和1.3、7、10、14、28d对视网膜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实验,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杂交检测方法观察P53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RD后1d视网膜外核层即出现大量凋亡细胞,Sd达到峰值,7d内核层出现凋亡细胞。HRD后1~7d的p53表达显著,其中在Sd达到峰值·实验组1、3、7d的p53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01)。结论 凋亡可能是HRD视网膜损伤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眼出血 凋亡 P53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稳定表达NDRG2的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20
作者 张丽霞 王雨生 +2 位作者 安洁 张健 张自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5-418,422,共5页
目的分别建立人N-Myc下游受调节基因2(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2,NDRG2)表达上调、下调的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稳定转染细胞株,并观察NDRG2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质粒PLenti6-NDRG2、PLenti6-cherry、PLKO... 目的分别建立人N-Myc下游受调节基因2(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2,NDRG2)表达上调、下调的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稳定转染细胞株,并观察NDRG2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质粒PLenti6-NDRG2、PLenti6-cherry、PLKO-NDRG2shRNA、PLKO-scramble以及PAX2和PMD2G构建慢病毒载体,感染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通过药物筛选获得NDRG2表达上调、下调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株。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NDRG2的表达。通过MTT、EdU等方法检测所获得细胞株的生长曲线及增殖能力。结果 NDRG2 mRNA在过表达对照组和过表达组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0.38、6.57±0.9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RG2mRNA在干涉对照组和干涉组细胞中的表达量分别为1.05±0.31、0.49±0.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RG2过表达和干涉慢病毒载体感染后,SRA01/04细胞中NDRG2 mRNA的表达分别出现了明显的上调和下调。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在NDRG2过表达组和干涉组细胞中,NDRG2蛋白的表达量分别出现了明显的升高和降低。MTT检测结果显示:与其对照组相比,NDRG2过表达组细胞生长曲线表现出降低趋势,干涉组细胞生长曲线表现出升高趋势,在培养后5d检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U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对照组Cherry-SRA01/04细胞、过表达组NDRG2-SRA01/04细胞EdU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57±2.53)%、(33.53±3.0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NDRG2表达上调后DNA的合成受到抑制。干涉对照组Scramble-SRA01/04细胞和干涉组shNDRG2-SRA01/04细胞EdU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70±1.05)%、(46.43±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NDRG2表达下调后DNA合成速度加快。结论通过病毒载体感染联合药物筛选,分别建立了NDRG2表达上调和下调的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稳定转染细胞株,且NDRG2基因对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RG2 晶状体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