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902名65岁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马新莲 王彩丽 +2 位作者 李卫东 杨晓春 王玲花 《新疆医学》 2017年第12期1382-1384,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2902名老年人采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进行测评,并调查相关因素。结果老年人认知功能评分单因素分析性别(t=9.557)、年...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2902名老年人采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进行测评,并调查相关因素。结果老年人认知功能评分单因素分析性别(t=9.557)、年龄(F=75.599)、文化程度(F=277.509)、生活自理能力(F=65.578)、居住方式(F=31.743)、有无躯体疾病(t=4.120)、和家人关系(F=79.904)、参加活动(F=164.181)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除躯体疾病外,其它因素均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通过改善居住方式、生活自理能力、增进与家人的关系,鼓励积极参加活动,可望提高老年人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影响因素 长谷川痴呆量表 老年人
下载PDF
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病情的相关性
2
作者 王霞 唐云 王新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15-18,共4页
探讨与分析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2月到2022年2月入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都给予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检测,测定并... 探讨与分析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2月到2022年2月入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都给予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检测,测定并记录患者的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一秒率(FEV1/FVC)、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120例患者中,平均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为3.45±0.14%,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水平<2%有67例(研究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2%有53例(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吸烟、体重指数、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FEV1%pre、FEV1/FVC%、PaO2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研究组中,Pearson分析显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FEV1%pre、FEV1/FVC、PaO2、PaCO2都呈现相关性(P<0.05)。结论 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病情相对比较轻,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与动脉血气状况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嗜酸性粒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功能 血气指标 相关性
下载PDF
兵团六师老年人不同居住方式抑郁状况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马新莲 李卫东 +2 位作者 王彩丽 杨晓春 王玲花 《新疆医学》 2017年第10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对不同居住方式老年人抑郁状况进行调查。方法 2016年5月-9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下属的15个农牧团场、工矿企业2902名65岁以上老年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15)进行横断面调查。将居住方式分为四种,分别为独居、与配偶一起、... 目的对不同居住方式老年人抑郁状况进行调查。方法 2016年5月-9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下属的15个农牧团场、工矿企业2902名65岁以上老年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15)进行横断面调查。将居住方式分为四种,分别为独居、与配偶一起、与子女一起以及在养老院。结果按老年抑郁量表抑郁程度评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养老院(8.12±2.42)、独居(4.97±3.47)、与子女一起(4.73±3.18)、与配偶一起(3.61±2.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4.294,P=0.000)。经两两比较:独居vs与配偶一起、独居vs与养老院、与配偶一起vs与子女一起、与配偶一起vs养老院、与子女一起vs养老院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和配偶一起生活的老年人有利于心理健康,而生活在养老院,其抑郁程度则相对较高。提示我们应该尊重老年人的意愿,为其选择适合的养老方式,减少抑郁状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理健康 居住方式 抑郁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宫颈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红梅 徐晓莉 《农垦医学》 2015年第5期439-440,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CA19-9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5例宫颈癌病人、98例宫颈良性病变及100例健康体检人群,采用罗氏免疫分析仪检测肿瘤标志物,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三组病人肿瘤标志物的平均值及阳...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CA19-9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5例宫颈癌病人、98例宫颈良性病变及100例健康体检人群,采用罗氏免疫分析仪检测肿瘤标志物,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三组病人肿瘤标志物的平均值及阳性率。结果:宫颈癌组95例数据中,单项检测CA125阳性率为70.5%。单项检测CA15-3阳性率为62.1%。单项检测CA19-9阳性率为27.3%。三组联合检测阳性率高达89.5%。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宫颈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在改良电休克中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卫东 王彩丽 米立刚 《新疆医学》 2017年第6期648-649,642,共3页
目的分析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在改良电休克(MECT)中的安全性方法 2016年4月-2016年11月收治需行MECT治疗的精神病患者60例,年龄20~60岁,随机分依托咪酯+芬太尼组(E+F)和依托咪酯组(E)各30例,(E+F)组静注枸橼酸芬太尼1 ug/kg+依托咪酯0.3 ... 目的分析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在改良电休克(MECT)中的安全性方法 2016年4月-2016年11月收治需行MECT治疗的精神病患者60例,年龄20~60岁,随机分依托咪酯+芬太尼组(E+F)和依托咪酯组(E)各30例,(E+F)组静注枸橼酸芬太尼1 ug/kg+依托咪酯0.3 mg/kg;E组静推依托咪酯0.3 mg/kg。监测并记录两组麻醉前、麻醉诱导后、MECT后1、5、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癫痫发作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E+F)组MECT后1、5 min时MAP显著低于E组(P<0.05),MECT后1、5 min时HR显著低于E组(P<0.05);两组脑癫痫发作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两组头痛、肌肉疼痛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嗜睡,注射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无差别(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用于改良电休克中是安全的,可以作为丙泊酚麻醉后脑癫痫波发作不良或者难治性精神病等的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芬太尼 改良电休克 安全性
下载PDF
边缘型人格障碍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及其心理护理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丽萍 《医疗装备》 2016年第6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边缘型人格障碍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与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取50例正常人群与50例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人员父母情况、父母养育方式等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有母亲拒绝、否认及父... 目的探讨边缘型人格障碍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与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取50例正常人群与50例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人员父母情况、父母养育方式等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有母亲拒绝、否认及父亲职业,保护因素有母亲理解、温暖。结论母亲拒绝、理解、温暖与父亲职业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产生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型人格障碍 心理护理 父母养育方式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下载PDF
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于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53-0056,共4页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实施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十三户医院收治的120例初发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单纯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其治疗成效...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实施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十三户医院收治的120例初发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单纯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其治疗成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BG、2 h P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INS、GLP-1、HOMA-β水平更高而HOMA-IR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hs-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大(P>0.05)。结论 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2型糖尿病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多元化骨质疏松预防护理在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路秋芬 何俊华 王新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129-132,共4页
为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多元化骨质疏松预防护理的应用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为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在2022年6月-2022年12月就诊的120例患者,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组为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和60例研究组(... 为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多元化骨质疏松预防护理的应用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为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在2022年6月-2022年12月就诊的120例患者,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组为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和60例研究组(多元化骨质疏松预防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骨密度数值变化、干预前后PANSS评分以及干预前后的SSPI评分。结果 干预前,组间在骨密度数值变化、PANSS评分、SSPI评分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性,表现为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骨密度数值变化较对照组改善,且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PANSS评分减少,研究组的SSPI评分增加,组间比较后的差异显著,为P<0.05。结论 为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多元化骨质疏松预防护理效果良好,能使患者的骨密度不断增加,改善患者的精神情况,且患者的自身能力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骨质疏松预防护理 男性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内括约肌纵切横缝术在肛裂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骆伟 路秋芬 何俊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3-16,共4页
研究治疗肛裂中应用内括约肌纵切横缝术的实际效果。方法 研究的患者就诊于2016年3月-2019年3月的60例肛裂患者,经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和内括约肌纵切横缝术,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比较指标为:临床指标、并发症情况、治疗效... 研究治疗肛裂中应用内括约肌纵切横缝术的实际效果。方法 研究的患者就诊于2016年3月-2019年3月的60例肛裂患者,经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和内括约肌纵切横缝术,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比较指标为:临床指标、并发症情况、治疗效果、肛门疼痛情况、肛门畸形以及术前术后的肛管直径。结果 研究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情况分析,研究组的数值降低;治疗效果和对照组比较后显著提升;且研究组的肛门疼痛情况、肛门畸形较对照组改善;术前的肛管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差异明显,为P<0.05。结论 内括约肌纵切横缝术在肛裂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能使患者的临床指标不断改善,提升治疗效果,也有利于并发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括约肌纵切横缝术 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 肛裂 应用
下载PDF
基层医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新莲 王玲花 +1 位作者 赵敏强 王彩丽 《农垦医学》 2016年第6期537-538,共2页
目的:总结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37例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6.6%;精神分裂症有效率96.8%;躁狂症有效率1... 目的:总结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37例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6.6%;精神分裂症有效率96.8%;躁狂症有效率100%;抑郁症有效率100%;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ECT安全性高,起效快,疗效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精神障碍 有效率
下载PDF
多导睡眠监测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俊华 骆伟 《兵团医学》 2022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引入多导睡眠检测联合药物的方法缓解患者出现的睡眠障碍效果。方法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期间被我院诊断收治为抑郁症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此次多导睡眠检测联合药物治疗的实践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患... 目的探讨通过引入多导睡眠检测联合药物的方法缓解患者出现的睡眠障碍效果。方法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期间被我院诊断收治为抑郁症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此次多导睡眠检测联合药物治疗的实践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患者)。在治疗方法方面,对照组的患者通过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患者使用多导睡眠监测和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有机结合的治疗方法,通过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估。结果在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在睡眠质量很好、睡眠质量很差的百分比(50%)、(6%)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睡眠质量还行、睡眠质量一般的百分比(22%)、(22%)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和药物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睡眠检测 药物 抑郁症 睡眠障碍
原文传递
精神科药物对患者肝脏损害测定中超声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凤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3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药物对患者肝脏损害测定中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到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超声检查,同时,留存有完整检查信息的100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超声检查数据进行整理并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将其中长期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的... 目的:探讨精神科药物对患者肝脏损害测定中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到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超声检查,同时,留存有完整检查信息的100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超声检查数据进行整理并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将其中长期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的500例患者纳入到观察组,将500例刚确诊或使用抗精神疾病药物少于1个月的患者纳入到对照组;采用PHILPS公司提供的HD 11 XE型超声仪对患者进行超声肝脏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有94(18.8%)例患者被诊断出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超声异常情况,对照组有12(2.4%)例患者被诊断出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超声异常情况(P<0.05);长期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患者超声影像显示,肝脏异常区存在散在性或者是局限性的不规则回声减弱、增强、光点密集以及变粗或变细等现象。结论:采用超声诊断方式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患者的肝脏受损情况进行测定,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药物 肝脏损害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雪莲 米立刚 《新疆医学》 2023年第12期1450-1453,共4页
目的分析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予以奥氮平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2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样本,其纳入时间由2020年1月-2023年1月,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均分为60例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实施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录入患者... 目的分析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予以奥氮平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2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样本,其纳入时间由2020年1月-2023年1月,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均分为60例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实施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录入患者数据至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后,对比患者的治疗疗效、认知功能改善以及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共计58例得到有效的治疗,而对照组中仅有49例得到较理想的治疗,前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后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认知功能改善状况与较对照组相比,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组间数据差异大(P<0.05)。另外,观察组的阳性与阴性精神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前者的分值明显低于后者,差异非常大且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前者的分值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奥氮平治疗较常规治疗效果更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幻听、思维混乱、焦虑以及行为异常等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改善其精神状态,大大提升了其生活质量水平,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精神分裂症 常规治疗 奥氮平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水平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其抑郁症状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艳 《中国农村卫生》 2017年第15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其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1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90例)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其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1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90例)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后HAMD评分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其抑郁症状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理护理干预 抑郁症状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成丽 李红梅 《临床研究》 2016年第7期157-158,共2页
目的 探析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观察组,另外选取70例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 探析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观察组,另外选取70例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高于对照组健康者.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能够作为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16
作者 姚惠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22-24,共3页
分析全面腹部超声对急腹症诊断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从本院对接受超声检查的疑似急腹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后期病理性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其中30例患者接受腹部超声检查,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接受全面腹部超声检查,作为... 分析全面腹部超声对急腹症诊断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从本院对接受超声检查的疑似急腹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后期病理性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其中30例患者接受腹部超声检查,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接受全面腹部超声检查,作为观察组,对比检出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特异度、阳性预测率、误诊率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结果更好;检查时间对比,观察组耗时更长,但是观察组诊断时间更短;以上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都可以作为急腹症疾病初筛诊断依据,全面腹部超声的误诊率更低,特异度更好,可结合实际环境需求,患者的症状表现择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 急腹症诊断 价值研究
下载PDF
五家渠市精神疾病患者免费投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新莲 王玲花 +1 位作者 王彩丽 李艳 《新疆医学》 2017年第3期300-301,310,共3页
目的调查五家渠市精神疾病患者免费投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以2016年8月15日免费发药为时间节点,对95例五家渠市精神疾病患者(男性37例,女性58例)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者41例(43.2%)前三位依从... 目的调查五家渠市精神疾病患者免费投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以2016年8月15日免费发药为时间节点,对95例五家渠市精神疾病患者(男性37例,女性58例)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者41例(43.2%)前三位依从为氯氮平13例、利培酮例12例、奥氮平10例;2免费投药的患者服用共9种抗精神病药物,药物使用频度前三位依从为氯氮平46(48.4%)、利培酮33(34.7%)、丙戊酸钠20(21.1%)例;3联用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者54(56.8%),以利培酮联用氯氮平最常用11例;另外联合使用情感稳定剂者27例(28.4%)。结论提示目前我们免费投药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规范合理,氯氮平使用率仍较高,超过四分之一的患者联合心境稳定剂以提高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抗精神病药物 免费投药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与检验结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成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11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与检验结果。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1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及39例糖尿病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设为甲组,糖尿病患者设为乙... 目的:探讨和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与检验结果。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1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及39例糖尿病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设为甲组,糖尿病患者设为乙组。甲、乙两组患者均进行血脂检验,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情况。结果:甲组患者血脂指标的水平均高于乙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检验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以提升诊断准确性,还能为治疗提供正确的依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检查 冠心病 糖尿病 临床价值 检验结果
下载PDF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费投药及随访82例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新莲 王玲花 +3 位作者 王彩丽 李艳 赵敏强 王自强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931-934,共4页
目的: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费投药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全师免费投药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救助条件的82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费投药,并随访2年,于入组前及随访2年后进行社会功能评定(SDSS)、依从性评定、复发率比较。... 目的: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费投药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全师免费投药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救助条件的82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费投药,并随访2年,于入组前及随访2年后进行社会功能评定(SDSS)、依从性评定、复发率比较。结果依从性比较,入组前完全依从33例,部分依从27例,不依从22例;随访2年后完全依从52例,部分依从21例,不依从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4,P<0.01)。社会功能比较:社会性退缩:入组前(1.32±0.75)分,随访2年后(0.96±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P<0.001);家庭内活动:入组前(1.44±0.69)分,随访2年后(0.87±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P<0.001);个人自理:入组前(1.29±0.68)分,随访2年后(0.95±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P<0.001);对外界兴趣:入组前(1.23±0.63)分,随访2年后(0.97±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P<0.025);总分:入组前(15.42±7.23)分,随访2年后(9.56±6.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P<0.001)。复发率比较:入组前2年复发33例(40.2%),随访后2年复发15例(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P<0.001)。结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费投药并实施随访可以提高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提高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依从性 复发 随访
原文传递
人性化护理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李艳 何俊华 《兵团医学》 2023年第3期79-80,共2页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之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针对本院确诊的70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数量均为35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管理,对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之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针对本院确诊的70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数量均为35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管理,对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GQOL-74评分之间是没有差异性的,P>0.05,在护理后,其GQOL-74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提高的幅度较明显,和对照组之间相比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患者在人性化护理管理后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人性化护理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