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护人员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内救治静脉溶栓流程优化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陈明 毛燕君 +3 位作者 翁艳秋 于龙娟 张婷婷 张玲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31-34,4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流程中可优化环节,为救治流程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5-6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2名参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内救治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其进行访谈...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流程中可优化环节,为救治流程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5-6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2名参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内救治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其进行访谈,通过笔记及录音采集数据,应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内救治静脉溶栓流程的体验包括5个主题:(1)目前救治流程基本合理;(2)对卒中急救护士配置的需求;(3)对信息化平台支持的需求;(4)患者和家属医疗决策时间延迟;(5)对多学科合作密切性加强的需求。结论有必要将溶栓地点前移至CT室并配置卒中急救护士岗位,加快建设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信息平台,开展院内多元化病情告知方式,加强多学科合作密切性,进一步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内救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流程优化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一站式”护理救治模式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护质量的效果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馨 高嵩芹 +1 位作者 于龙娟 毛燕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0期57-59,63,共4页
目的探讨"一站式"护理救治模式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护质量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2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研究组,采用"一站式"护理救治模式,组成分诊台、急诊室、急诊CT室、抢救室、介入... 目的探讨"一站式"护理救治模式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护质量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2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研究组,采用"一站式"护理救治模式,组成分诊台、急诊室、急诊CT室、抢救室、介入手术室及脑血管内科护士为一体的护理救治团队,以最佳护理资源服务患者。回顾性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经传统救治模式收治的11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就诊-CT检查时间、CT检查-用药时间及DNT均短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和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推广"一站式"护理救治模式是目前缩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NT、促进患者康复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 缺血性脑卒中 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结肠癌造口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8
3
作者 皋文君 于龙娟 袁长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5期1-5,共5页
目的了解结肠癌造口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提升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上海市、浙江省及江苏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造口门... 目的了解结肠癌造口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提升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上海市、浙江省及江苏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造口门诊就诊的409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造口患者心理健康量表(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Chinese version)、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evalued scale,SSRS)及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表(hospital anxiety depression scale,HAD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结肠癌造口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得分为(61.29±20.10)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焦虑和自理程度、婚姻状态及每月用于造口产品的费用是结肠癌造口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量的34.6%。结论肠癌造口患者的心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及社会工作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减轻其焦虑、抑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肠造口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城市移居老人疏离感水平现状及其干预对策 被引量:16
4
作者 叶丛蕾 于龙娟 +1 位作者 邹雨辰 皋文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城市移居老人的疏离感水平现状、主要原因及干预对策,以期帮助城市移居老人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方法 2015年3至2016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5个社区的150名城市移居老人为研究对象,以自行研制... 目的探讨城市移居老人的疏离感水平现状、主要原因及干预对策,以期帮助城市移居老人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方法 2015年3至2016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5个社区的150名城市移居老人为研究对象,以自行研制的城市移居老人疏离感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城市移民老人疏离感水平现状和原因,提出干预对策。结果城市移居老人疏离感总均分为(123.47±1.10)分,其中亲人疏离感维度均分最高,为(3.52±0.76)分,自我疏离感维度均分最低,为(2.76±0.51)分;婚姻状况、与子女相处时间及家庭月收入是城市移居老人疏离感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城市移居老人作为社会的特殊人群,其疏离感水平较高,应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离感 城市移居老人 干预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取栓流程优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邱佩琪 张小曦 +6 位作者 刘建民 邓本强 鲁琼 文婉玲 张永巍 杨鹏飞 戴冬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6年第8期712-714,741,共4页
目的评价脑血管病急诊模式优化措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诊取栓效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实施脑血管病急诊模式优化前后收治的AIS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与优化组各收集到患者49例,两组自接诊... 目的评价脑血管病急诊模式优化措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诊取栓效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实施脑血管病急诊模式优化前后收治的AIS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与优化组各收集到患者49例,两组自接诊到CT检查、送入导管室、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再通的时间分别为24.1±13.6 min vs 13.4±7.6 min,t=4.417(P<0.001);87.8±48.0 min vs 70.6±23.0 min,t=2.095(P=0.020);49.5±24.7 min vs 38.9±12.5 min,t=2.034(P=0.024);197.0±62.3 min vs 142.6±46.6 min,t=4.05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优化的脑血管急诊模式可显著缩短AIS患者自抵达急诊到CT检查、静脉溶栓、抵达导管室、动脉取栓再通的时间。结论优化的脑血管急诊模式可显著提高急诊取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诊模式 动脉取栓 流程优化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基层全科军医任职培训中的运用
6
作者 满春燕 韩一平 +1 位作者 王万强 张萍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5年第3期275-276,共2页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以增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基层全科军医任职培训。笔者在基层全科军医任职培训课程中进行PBL教学方法尝试,就其在教学应用中...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以增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基层全科军医任职培训。笔者在基层全科军医任职培训课程中进行PBL教学方法尝试,就其在教学应用中发现的优势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全科军医 任职培训
下载PDF
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馨 高嵩芹 +1 位作者 于龙娟 毛燕君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2期-,共4页
目的:探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对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DNT)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12月救治的2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组建包含急诊分诊护士、溶栓小组护士、急诊 CT... 目的:探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对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DNT)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12月救治的2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组建包含急诊分诊护士、溶栓小组护士、急诊 CT 护士、急诊抢救室护士、介入手术室护士、脑血管内科护士及康复医学科护士的缺血性脑卒中护理救护团队。对照组回顾性收集2013年1-12月采用传统救护模式救治的2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2组患者 DNT、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DNT、Barthel 指数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44.93±11.47) min、(65.26±21.36)分、93.39%(240/257),对照组为(111.99±11.10) min、(39.53±20.56)分、80.41%(197/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516、14.559,χ2=18.740,均 P<0.01)。结论运用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可有效的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DNT,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团队资源管理
原文传递
基于对分课堂和主动实践学习的护生死亡教育改革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皋文君 于龙娟 +5 位作者 崔静 吴菁 邓娟 闫妍 王婧婷 叶旭春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21期1980-1983,共4页
目的探索基于对分课堂和主动实践学习的护生死亡教育改革研究。方法选取某校2015级45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临终关怀"章节实施对分课堂和主动实践教学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佛罗梅尔特临... 目的探索基于对分课堂和主动实践学习的护生死亡教育改革研究。方法选取某校2015级45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临终关怀"章节实施对分课堂和主动实践教学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S)、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及自行设计的死亡教育授课反馈表测量护生对照护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和死亡态度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护生对照护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死亡态度及其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逃离接受维度较干预前均发生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对死亡教育授课反馈结果也较好。结论基于对分课堂和主动实践学习的护生,死亡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其对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其形成积极的对待死亡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分课堂 死亡教育 教学改革 护理教育 临终关怀
下载PDF
并联无缝链接救护模式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明 毛燕君 +3 位作者 翁艳秋 于龙娟 张婷婷 张玲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年第5期489-493,共5页
目的探讨"并联无缝链接"救护模式在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1例为对照组接受串联救护模式,实验组回顾性连续纳... 目的探讨"并联无缝链接"救护模式在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1例为对照组接受串联救护模式,实验组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经"并联无缝链接"救护模式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74例。两组均于发病4.5小时就诊且接受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从发病到静脉溶栓用药院内救治流程各环节所耗时间的变化。结果就诊至影像学检查时间、影像学检查到静脉溶栓时间、就诊至静脉溶栓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9.8±11)min比(60±18.6)min、(24.3±10.3)min比(68.0±28.5)min、(44.3±15.6)min比(114±26.5)min],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并联无缝链接"救护模式能够有效缩短DNT(door-to-needle),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使用率。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内静脉溶栓流程与国外先进模式相比,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可借鉴德国柏林卒中救治成熟经验发展卒中移动单元,缩短DNT,提高静脉溶栓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无缝链接
下载PDF
抗逆力理论视角下定点医院抗疫一线护士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体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荣青 牟静 +5 位作者 曾莉 张璐 陈丹丹 陈曼诗 吴灵芝 吴亚雯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抗疫一线护士的真实应对体验,分析影响护士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危险因素、保护因素及适应策略,为提升护士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基于抗逆力理论设置访谈提纲,对12名...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抗疫一线护士的真实应对体验,分析影响护士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危险因素、保护因素及适应策略,为提升护士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基于抗逆力理论设置访谈提纲,对12名隔离病房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用Colaizzi的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即抗疫一线护士应对疫情的多重危险因素、多层保护因素、多维适应策略。结论:应探索和完善医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关注抗疫一线护士的身心健康,平衡护士应对疫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协助护士建立多维适应策略,提升护士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抗逆力 抗疫一线 护士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