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7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早期并发症与处理 被引量:205
1
作者 李兆申 许国铭 +3 位作者 孙振兴 邹晓平 金震东 邹多武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2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诊断性及治疗性ERCP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回顾总结了我院23年间8 579例次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临床资料,分析了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种类、处理及预后。结果23年间8 579例ERCP诊疗中,共发... 目的探讨诊断性及治疗性ERCP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回顾总结了我院23年间8 579例次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临床资料,分析了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种类、处理及预后。结果23年间8 579例ERCP诊疗中,共发生早期并发症112例(1.31%),其中诊断性ERCP发生率为1.30%(95/7290),治疗性ERCP为1.32%(17/1 289),并发水肿型胰腺炎38例(0.44%),胆道感染30例(0.35%) ,消化道大出血26例(0.30%),药物反应8例(0.09%),结石及取石篮嵌顿5例(0.06%),肠穿孔3例(0.03%),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例(0.01%),后腹膜腔积气1例(0.01%)。112例并发症中,经内科保守治疗痊愈106例(94.6%),外科手术治疗5例(4.5%),1例死亡。结论诊断性ERCP并发症中以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为高,可能与插管困难、反复显影、注射造影剂压力过大、量过多有关,治疗性ERCP并发症中以出血为常见,与操作技术、伴有黄疸及糖尿病等因素有关,绝大多数并发症可经内科保守治疗而得以痊愈,仅极少数患者需外科手术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并发症 处理
原文传递
中国6223例急性胰腺炎病因及病死率分析 被引量:165
2
作者 急性胰腺炎协作组 《胰腺病学》 2006年第6期321-325,共5页
目的调查我国急性胰腺炎(AP)的主要病因及病死率,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国12所医院收治的AP患者,采用统一的软件记录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相关的临床治疗经过,然后对所有患者的病因及病死率... 目的调查我国急性胰腺炎(AP)的主要病因及病死率,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国12所医院收治的AP患者,采用统一的软件记录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相关的临床治疗经过,然后对所有患者的病因及病死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收集的6223例患者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743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4480例。胆源性胰腺炎3385例,占54.4%;特发性胰腺炎1228例,占19.7%;高脂血症性胰腺炎782例,占12.6%;酒精性胰腺炎仅496例,占8.0%。284例患者病死,总病死率4.6%;SAP病死率15.6%,MAP为0.3%。结论胆道疾病是我国AP的主要病因,SAP中以特发性胰腺炎的病死率最高,AP患者的病死率与高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病 病因 病死率
下载PDF
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46
3
作者 李军婷 李兆申 +4 位作者 刘厚珏 王吉耀 江石湖 袁耀宗 王根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1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 研究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调 查上海 4家医院的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前 10d内是否服用过 NSAID s,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4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 70例 (16.51% ... 目的 研究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调 查上海 4家医院的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前 10d内是否服用过 NSAID s,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4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 70例 (16.51% )服用过 NS AIDs。两组比较,患者的性别、消化道溃疡史、出血程度、病变大小及部位比较差异无显著 性( P >0.05);但 NSAIDs组患者的年龄偏大,较多患者有消化道出血史、心血管病史, 出血前消化道症状不明显,溃疡或糜烂更易多发,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减少( P<0.05)。结论 应采取适宜策略降低NSAIDs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上消化道出血 药物不良反应 NSAIDS
原文传递
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132
4
作者 张玲 邹多武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在全球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存在很大差异,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近年来,GERD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的GERD发病率亦呈增加趋势。较为公认的GERD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和肥胖。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胃泌素-17联合胃蛋白酶原检测对胃癌诊断价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10
5
作者 朱春平 赵建业 +7 位作者 申晓军 钱维 马颖才 张硕 许建明 万秀萍 杜奕奇 李兆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和胃蛋白酶原(PG)水平对胃癌的诊断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个中心消化内科门诊因胃部不...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和胃蛋白酶原(PG)水平对胃癌的诊断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个中心消化内科门诊因胃部不适就诊的患者纳入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入选患者在行胃镜检查前用ELISA方法检测空腹血清G-17和PG水平,根据内镜和病理诊断结果,评估G-17和PG对胃癌诊断的效果。结果按照入选排除标准连续纳入1122例患者,包括萎缩性胃炎548例,非萎缩性胃炎370例,胃癌204例。与萎缩性胃炎组、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癌组血清G-17、PGⅡ水平较高,而PGR较低(P〈0.05);然而PGI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17诊断胃癌的最佳界限值约为7pmol/L,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9.31%、70.59%、68.54%、30.95%和88.65%。PGI/PG1I(PGR)诊断胃癌的最佳界限值约为7,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1.18%、83.01%、75.40%、35.00%和86.39%。PGII诊断胃癌的最佳诊断界限值为10μg/L,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53%、53.05%、56.77%、25.82%和90.02%。以G-17〉7pmol/L且PGR〈7为标准诊断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5.00%、91.29%、79.23%、38.93%和84.56%。以G-17〉7pmol/L且PG11〉10μg/L为标准诊断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8.04%、79.74%、73.98%、34.51%和87.35%。以PGR〈7且PGII〉10μg/L为标准诊断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3.82%、84.86%、75.58%、33.17%和85.23%。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诊断 多中心研究 胃蛋白酶原类 胃泌素-17
原文传递
胰腺疾病患者ERCP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89
6
作者 李兆申 许国铭 +1 位作者 钱煦岱 孙振兴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9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胰腺疾病患者ERCP安全性。方法观察了117例胰腺疾病患者ERCP术后4小时、24小时血清淀粉酶变化及急性胰腺炎发生情况,并与114例非胰腺疾病ERCP术后患者作了对比研究。结果117例胰腺疾病患者ERC... 目的为了探讨胰腺疾病患者ERCP安全性。方法观察了117例胰腺疾病患者ERCP术后4小时、24小时血清淀粉酶变化及急性胰腺炎发生情况,并与114例非胰腺疾病ERCP术后患者作了对比研究。结果117例胰腺疾病患者ERCP术后4小时、24小时血清淀粉酶水平分别为292.4±319.6U/L及226.5±262.9U/L,明显高于术前水平(180.7±106.4U/L,P<0.01),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同时间水平(252.1±235.2及187.8±218.3U/L,P<0.05),其中10例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8.5%),亦明显高于对照组(3.5%,P<0.05)。结论有胰腺疾病基础患者ERCP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机率较非胰腺疾病患者明显增高,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 ERCP 并发症 高淀粉酶血症 胰腺炎
原文传递
重视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规范化诊治 被引量:81
7
作者 李兆申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共2页
关键词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 专科医师 内镜技术 消化科 急症 急诊科 诊治 应用 诊疗技术
原文传递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泌5-羟色胺的肠嗜铬细胞形态及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67
8
作者 李兆申 詹丽杏 +3 位作者 邹多武 许国铭 满晓华 叶熙亭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 研究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肠嗜铬 (EC)细胞及其合成和储存 5 羟色胺 (5 HT)的功能变化。方法 按罗马Ⅱ标准诊断的 5 0例IBS患者 ,依其分型标准区分为腹泻型及便秘型。取IBS患者肠镜活检标本行En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部... 目的 研究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肠嗜铬 (EC)细胞及其合成和储存 5 羟色胺 (5 HT)的功能变化。方法 按罗马Ⅱ标准诊断的 5 0例IBS患者 ,依其分型标准区分为腹泻型及便秘型。取IBS患者肠镜活检标本行En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部分活检标本电镜下观察EC细胞形态及功能。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均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腹泻型、便秘型IBS与对照组比较 ,分泌 5 HT的EC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分别为 15 .90± 5 .0 9,14 .73± 2 .73和 7.2 7± 2 .5 0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IBS组EC细胞内合成的 5 HT增加 ,电镜显示肠道EC细胞功能活跃。结论 IBS患者肠黏膜EC细胞功能活跃 ,提示其大量合成并分泌的 5 HT可能在IB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5-羟色胺 肠嗜铬细胞 细胞形态学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慢性胰腺炎全国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5
9
作者 王洛伟 李兆申 +1 位作者 李淑德 陈浮 《胰腺病学》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建立我国慢性胰腺炎(CP)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数据库,并研究我国CP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和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现状,指导我国CP诊治。方法 采用多中心联合调查方法,在全国设置22个研究中心,... 目的建立我国慢性胰腺炎(CP)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数据库,并研究我国CP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和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现状,指导我国CP诊治。方法 采用多中心联合调查方法,在全国设置22个研究中心,各研究中心的专家组成专家组,专家组讨论通过并制定CP调查问卷,由计算机专业人员根据问卷编制CP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软件,各中心负责将本中心调查的病例资料录入调查软件,调查时间为1994年5月至2004年5月。结果 共收集CP1994例,我国CP发病人数从1995年的48例逐年上升到2003年的346例,发病年龄在5~85岁之间,平均年龄(48.9±15.0)岁,高峰在60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86:1。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发病人数较多。多元统计分析显示,长期过量饮酒、胆道疾病、胰腺外伤为主要病因,分别占35.4%、33.9%和10.5%。CP以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占76.8%。诊断方法以EUS和ERCP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治疗方法以药物和内镜治疗为主,分别占69.1%、16.8%。CP的预后以及CP同胰腺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结论 我国CP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酒精已经成为我国CP的主要致病因素;EUS和ERCP为诊断CP的主要方法;药物及内镜治疗是主要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慢性 流行病学 数据收集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中国ERCP研究现状 被引量:66
10
作者 李兆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446-448,共3页
自1973年首例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在我国应用以来,经过广大内镜工作者近30a的不懈努力,ERCP的成功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84.0%提高到90年代的96.1%,已逐步接近或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胰胆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随着操作技术的不... 自1973年首例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在我国应用以来,经过广大内镜工作者近30a的不懈努力,ERCP的成功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84.0%提高到90年代的96.1%,已逐步接近或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胰胆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内镜及其附属器械的迅速发展,治疗性ERCP于80年代初在我国也得到开展及应用,并逐步成为某些胰胆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使原来需要外科手术的某些胰胆疾病避免了手术的痛苦,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从而开创了我国胰胆疾病治疗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疾病 诊断 治疗 胆道疾病
下载PDF
鼻胃镜(GIF-N230)临床应用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68
11
作者 许国铭 姚银珍 +3 位作者 田青 王娜 湛选保 孙振兴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0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 对 10 4例各类上消化道病变患者用鼻胃镜 (GIF N2 30 )进行观察 ,以探讨此类胃镜的性能与诊断价值。方法 无选择的对上述患者作胃镜检查 ,术前准备同普通胃镜 ,经鼻插入者对鼻腔追加利多卡因喷雾麻醉。结果  5 9例经鼻插入 ,45... 目的 对 10 4例各类上消化道病变患者用鼻胃镜 (GIF N2 30 )进行观察 ,以探讨此类胃镜的性能与诊断价值。方法 无选择的对上述患者作胃镜检查 ,术前准备同普通胃镜 ,经鼻插入者对鼻腔追加利多卡因喷雾麻醉。结果  5 9例经鼻插入 ,45例经口插入 ,全部病例均能完成上消化道检查。 81例 (77 9% )检查时基本无反应 ,19例 (18 3% )有轻度反应 ,仅 4例 (3 8% )反应仍较大。本组有 4例在镜下作了介入治疗 ,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鼻胃镜由于外径细小 ,患者易于忍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胃镜 诊断 上消化道病 GIF-N230
原文传递
铝碳酸镁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及胃内24小时胆汁的影响 被引量:56
12
作者 许国铭 李兆申 +1 位作者 邹多武 尹宁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98-599,共2页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及胃内24小时胆汁的影响。方法1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均经24小时胃内胆汁监测证实,其中5例为胃大部切除术后毕氏Ⅱ式吻合患者。铝碳酸镁10g,每日4次,治疗1周后观察腹痛、反酸、恶...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及胃内24小时胆汁的影响。方法1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均经24小时胃内胆汁监测证实,其中5例为胃大部切除术后毕氏Ⅱ式吻合患者。铝碳酸镁10g,每日4次,治疗1周后观察腹痛、反酸、恶心、呕吐胆汁等症状变化,并复查24小时胃内胆汁监测。结果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均明显减轻(P值<001),总有效率为9/10。24小时胃内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由治疗前2076%±1332%降至493%±459%(P值<001),反流次数由736±436降至345±152(P值<005)。结论铝碳酸镁可结合胃内胆汁,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胆汁反流 铝碳酸镁 反流性胃炎 疗效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引导下定向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3
13
作者 金震东 李兆申 +4 位作者 刘岩 杜奕奇 王洛伟 湛先保 陈洁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定向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对10例手术无法切除的胰腺癌患者行125I粒子定向植入术,通过19G穿刺针植入粒子。首先,根据肿瘤大小确定植入粒子数量。其次,在超声内镜引导下植...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定向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对10例手术无法切除的胰腺癌患者行125I粒子定向植入术,通过19G穿刺针植入粒子。首先,根据肿瘤大小确定植入粒子数量。其次,在超声内镜引导下植入粒子。术后1个月进行CT随访。结果每例患者植入的粒子数量4~12枚不等。植入术均安全完成,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9例疼痛患者3d内均感缓解。术后1个月时随访,4例为疼痛部分缓解,3例为疼痛轻度缓解;1例肿瘤部分缓解,7例患者肿瘤无明显进展。1例患者2个月后随访发现肝脏转移,另1例患者3个月后病情恶化死亡。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定向植入放射性粒子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内镜超声检查 ^125I碘粒子
原文传递
食管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52
14
作者 李兆申 宛新建 +3 位作者 许国铭 王雯 郑清渝 满晓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0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通过再狭窄动物模型的制作研究实验犬食管支架术后不同时间局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方法以16只成年健康犬为实验对象 ,均分4组。采取“自体阔筋膜移植固定法”置入“Z”型自扩张金属食管支架 ,术后1、2、4、8周分批处死动物 ,取出置... 目的通过再狭窄动物模型的制作研究实验犬食管支架术后不同时间局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方法以16只成年健康犬为实验对象 ,均分4组。采取“自体阔筋膜移植固定法”置入“Z”型自扩张金属食管支架 ,术后1、2、4、8周分批处死动物 ,取出置架部位的食管组织 ,进行大体形态、光镜、电镜等病理分析。结果术后1周 ,置架部位食管粘膜明显充血水肿 ,局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某些部位组织开始向管腔内生长 ;术后2周 ,食管组织增生显著 ,大部分支架结构被增生组织所覆盖 ,局部有广泛肉芽组织形成及部分纤维化 ;术后4、8周 ,增生组织已完全覆盖支架结构 ,并连接成片 ,管腔明显狭窄 ,局部出现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 ,炎性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显著减少。电镜发现 ,术后2周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处于旺盛的增殖及分泌状态 ,术后8周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形成。结论再狭窄主要表现为肉芽组织形成及纤维化 ,炎性细胞的浸润是再狭窄形成的起始因素 ,术后4、8周随着炎性反应的减弱 ,纤维化过程渐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食管支架术 手术后 病理学
原文传递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上消化道内镜诊疗中麻醉润滑、祛泡效果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4
15
作者 陈结 汪鹏 +1 位作者 刘志军 李兆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5年第6期402-403,共2页
上消化道内镜诊疗操作前准备直接影响诊疗效果.部分患者在胃镜检查时躁动、恶心、呕吐,甚至自行拔镜,不仅影响了检查者的操作,容易漏诊、误诊,甚至会造成贲门撕裂等并发症的发生.虽然静脉麻醉在门诊检查中的应用日益普遍,但有相当比例... 上消化道内镜诊疗操作前准备直接影响诊疗效果.部分患者在胃镜检查时躁动、恶心、呕吐,甚至自行拔镜,不仅影响了检查者的操作,容易漏诊、误诊,甚至会造成贲门撕裂等并发症的发生.虽然静脉麻醉在门诊检查中的应用日益普遍,但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因为麻醉适应证,麻醉费用等原因仍只能进行传统的咽喉部表面麻醉.因此内镜操作前准备十分重要.首先是咽喉部黏膜局部麻醉,减轻内镜对咽喉部黏膜的损伤和对咽喉部的刺激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使内镜顺利通过口腔和咽喉部.其次是祛除消化道腔内的泡沫,使内镜下视野清晰.目前国内许多临床单位采用2%盐酸地卡因或1%盐酸达克罗宁溶液作咽喉部局部喷雾麻醉,辅以口服二甲基硅油祛泡,手续烦琐且计量不一,麻醉和祛泡效果参差不齐.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商品名:达己苏)集麻醉、润滑、祛泡作用,口味适宜,在上海、北京和天津市共11家知名医院内镜中心应用,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 内镜诊疗 上消化道 静脉麻醉 对照研究 多中心 润滑 随机 喉部表面麻醉 局部麻醉
原文传递
早期空肠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16
作者 张文俊 李兆申 +4 位作者 许国铭 方裕强 李建萍 邹晓平 施新岗 《胰腺病学》 2002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 观察早期空肠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7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为治疗对象,发病10d左右置入螺旋式空肠营养管,持续使用2周,并与同期采用静脉高营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为对照。结果 30例患者实施空肠营养,占重症... 目的 观察早期空肠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7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为治疗对象,发病10d左右置入螺旋式空肠营养管,持续使用2周,并与同期采用静脉高营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为对照。结果 30例患者实施空肠营养,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40%。治疗前行空肠营养和静脉营养者APACHE-Ⅱ积分、Ranson积分和CT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空肠营养组和静脉营养组住院时间分别为(31.4±3O.2)d和(42.1±21.6)d;住院平均费用分别为56015元和6O705元;治愈率为96.67%和93.02%;死亡率为3.33%和6.97%;真菌感染率为3.33%和32.56%(P<O.05)。结论 空肠营养有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天数和减少住院费用的趋势,能明显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空肠营养 全肠外营养 真菌感染
下载PDF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治建议(草案) 被引量:46
17
作者 李兆申 湛先保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4-526,共3页
关键词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BLEEDING 门静脉高压 诊治 周围循环衰竭 破裂出血 曲张静脉 肝硬化 and 静脉壁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3
18
作者 金震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9,共5页
关键词 内镜超声检查术 消化系疾病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脏高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董文珠 邹多武 +5 位作者 李兆申 许国铭 邹晓平 朱爱勇 尹宁 满晓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 检测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内脏感觉及其结肠黏膜肥大细胞 (MC)、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改变 ,探讨MC、SP、VIP对IBS患者内脏高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黏膜标本取自 19例正常人和 2 2例腹泻型IBS(D IBS)、2 0... 目的 检测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内脏感觉及其结肠黏膜肥大细胞 (MC)、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改变 ,探讨MC、SP、VIP对IBS患者内脏高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黏膜标本取自 19例正常人和 2 2例腹泻型IBS(D IBS)、2 0例便秘型IBS(C IBS)患者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乙状结肠 ,应用特殊组织化学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MC、SP和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进行染色 ,应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电镜观察MC及其毗邻结构 ;应用电子气压泵及灌注导管测压仪检测上述患者肛门直肠压力、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感觉及直肠顺应性。结果 IBS组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MC明显增多 ,MC显著变异 (P <0 .0 1) ;IBS组结肠黏膜SP、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较正常对照组增多、增粗、阳性强度增强 (P <0 .0 1) ;IBS组SP、VI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阳性强度均值、面积与MC的密度、面积密切相关 (r =0 .3 860~ 0 .663 2 ,P <0 .0 1、P <0 .0 5) ,并可观察到MC与无髓神经末梢及浆细胞等内分泌细胞毗邻或密切接触 ;IBS组肛门直肠括约肌的静息压、收缩压、松弛压与正常对照组相似 (P >0 .0 5) ,感觉阈值、排便阈值、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直肠顺应性降低 (P <0 .0 1) ,向直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肥大细胞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内脏高敏感性 病理生理机制
原文传递
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进展 被引量:41
20
作者 林金欢 徐晖 李兆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64-866,共3页
上消化道异物是指在上消化道内不能被消化且未及时排出而滞留的各种物体。依据最新的《美国毒物控制中心年度报告》,2013年全美新发异物103737例,占人体有害物的3.99%。
关键词 上消化道异物 内镜处理 毒物控制中心 年度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