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放射学诊断: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专家推荐意见(第一版) 被引量:326
1
作者 郭佑民 +5 位作者 刘士远 史河水 喻杰 郑传胜 金晨望 沈聪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9-285,共7页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其病原并命名为2019一新型冠状病毒,其导致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放射学诊断是COVID-19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规范全国COVID-19的...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其病原并命名为2019一新型冠状病毒,其导致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放射学诊断是COVID-19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规范全国COVID-19的放射学诊断工作,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牵头组织全国委员、心胸学组部分委员和国内相关医院专家讨论编写本推荐意见,阐述总结COVID-19的放射学检查流程、放射学表现和分期、放射学转归和基于放射学表现的出院依据等。同时阐述儿童COVID-19的临床特点和放射学表现,旨在指导各级医疗机构的放射诊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肺癌血供的DSA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3
2
作者 肖湘生 欧阳强 +2 位作者 韩希年 郝楠馨 董伟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46-448,共3页
目的:进一步明确肺癌的血供来源,为肺癌的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对18例原发性肺癌和2例转移性肺癌在介入治疗前同时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和肺动脉DSA造影。结果:20例肺癌全部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肺动脉不参与肺癌的... 目的:进一步明确肺癌的血供来源,为肺癌的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对18例原发性肺癌和2例转移性肺癌在介入治疗前同时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和肺动脉DSA造影。结果:20例肺癌全部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肺动脉不参与肺癌的供血。结论:肺癌的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均应经支气管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 血管造影 血供 治疗
原文传递
周围型肺癌微血管密度与CT增强的关系 被引量:68
3
作者 刘士远 周康荣 +2 位作者 肖湘生 叶挺军 张志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94-698,共5页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微血管密度(MVD) 与肿瘤预后以及CT增强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了127 例周围型肺癌的MVD,并与CT增强程度(87 例回顾性,40 例前瞻性动态增强) 以及转移、预后情况进...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微血管密度(MVD) 与肿瘤预后以及CT增强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了127 例周围型肺癌的MVD,并与CT增强程度(87 例回顾性,40 例前瞻性动态增强) 以及转移、预后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瘤内微血管的分布以肿瘤外围浸润前沿及间质中较为密集,肿瘤实质区及坏死区血管稀疏。回顾组与前瞻组腺癌的MVD 均明显高于鳞癌,回顾组分别为57-6 ±18-4 与41-5 ±20-1(t=2-745,P<0-01);前瞻组分别为61-4 ±9-9 与45-1 ±11-2(t=2-385,P< 0-05) ,而且分化差的高于分化好的。从淋巴结转移及随访情况看,MVD高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3 年存活率低关系密切。肺癌相对CT值的变化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回顾组肿块增强≥30 HU及< 30 HU的MVD分别为57-1±22-7(69 例) 及42-7 ±18-4(18 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69 ,P< 0-01) 。前瞻组40 例肺癌平均增强50-6±19-6 HU,增强高峰在注射对比剂后1 分钟左右,MVD与CT增强的相关系数为0-887 4,P<0-001 。虽然腺癌的增强幅度高于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T 微血管密度 周围型肺癌
原文传递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 被引量:71
4
作者 刘健 张福君 +3 位作者 吴沛宏 顾仰葵 陈林 张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606-609,共4页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及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病例32例,其中肝门区肝细胞癌(HCC)8例,肝门区胆管癌(HC)12例,肝转移瘤6例,肝门区淋巴结转移6例。14例侵犯肝门胆管致肝内胆管扩张,22例合并肝硬化。全部病例...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及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病例32例,其中肝门区肝细胞癌(HCC)8例,肝门区胆管癌(HC)12例,肝转移瘤6例,肝门区淋巴结转移6例。14例侵犯肝门胆管致肝内胆管扩张,22例合并肝硬化。全部病例经CT、MRI检查或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病灶平均直径为4.2 cm。采用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灶内,采用0.6~0.9 mCi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 cm平面播植。结果2例死于远处转移,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2个月后CT复查,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5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CR+PR)68.8%。2个月随访过程中发现7颗粒子在肝脏内游走,3颗粒子迁徙至肺内;1例出现气胸,肺压缩在30%以下,白细胞轻度下降1例。未见大出血、胆汁瘘、肠瘘、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肿瘤及淋巴结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近期效果好,是治疗中晚期肝门区肿瘤及淋巴结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性核素 放射学 介入性 近距离放射疗法 肝门区肿瘤及淋巴结 评价研究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72
5
作者 肖湘生 吴华伟 +2 位作者 李惠民 刘士远 李成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 用CT、MRI评价肺癌胸膜凹陷间隙内容物的性质 ,并探讨CT、MRI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周围型肺癌 38例 ,影像、手术及大体病理均显示胸膜凹陷征。分别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MRI横断及冠状面T1WI、T2 WI及脂肪抑制成像。测量胸膜... 目的 用CT、MRI评价肺癌胸膜凹陷间隙内容物的性质 ,并探讨CT、MRI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周围型肺癌 38例 ,影像、手术及大体病理均显示胸膜凹陷征。分别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MRI横断及冠状面T1WI、T2 WI及脂肪抑制成像。测量胸膜凹陷间隙内容物的CT值 ,分析MRI信号特点 ,并与手术及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典型胸膜凹陷征 2 1例 ,凹陷间隙内CT值为 7.5 3± 6 .91HU ,符合水样密度。MRI上呈水样信号 ,脂肪抑制后T2 WI仍呈高信号 ;线状胸膜凹陷征 11例 ,仅 2例CT值示水样密度 ,MRT2 WI上 6例胸膜凹陷区见小三角形水样信号 ;叶间裂胸膜凹陷 4例 ,仅见于CT肺窗 ,局部无喇叭口状阴影形成 ,MRT2 WI上局部无水样信号改变 ;复合型胸膜凹陷 2例 ,其表现与以上所述相同。上述各型均于手术及大体病理显示脏层胸膜凹陷 ,局部胸膜光滑无增厚、无脂肪及软组织充填。CT、MRI对胸膜凹陷征内水的总显示率为 85 .3% ,与病理结果对照无显著差异 (χ2 =0 .2 0 6 ,P >0 .0 5 )。结论 CT及MRI进一步证实肺癌胸膜凹陷间隙内为水 ;CT及MRI基本能够反映胸膜凹陷的病理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病理对照 影像学表现 周围型肺癌 胸膜凹陷征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形成的瘤内基础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64
6
作者 吴华伟 肖湘生 +3 位作者 刘士远 李惠民 李成洲 刘会敏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31-735,共5页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形成的瘤内基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周围型肺癌 86例 ,按有无胸膜凹陷征分为实验组 ( 3 4例 )和对照组 ( 5 2例 ) ,并分析其间质情况 ;然后对 7个变量 (瘤内纤维化、肿瘤 胸壁距离、组织学类型、肿...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形成的瘤内基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周围型肺癌 86例 ,按有无胸膜凹陷征分为实验组 ( 3 4例 )和对照组 ( 5 2例 ) ,并分析其间质情况 ;然后对 7个变量 (瘤内纤维化、肿瘤 胸壁距离、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性别 )分别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 1)胶原纤维为瘤内主要间质纤维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t=3 0 74 ,P <0 0 1) ;实验组Ⅰ型胶原含量高于对照组 (t=2 896,P <0 0 1) ,成纤维母细胞百分含量高于对照组 ( χ2 =10 785 ,P <0 0 5 )。 ( 2 )实验组瘤内纤维化程度高于对照组 (t=3 0 74 ,P <0 0 1) ,瘤 壁距离及瘤灶直径均小于对照组 (t=5 4 4 4 ,2 874 ,P <0 0 1) ,两组组织类型构成不同 ( χ2 =13 5 3 ,P <0 0 1) ;( 3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 ,影响胸膜凹陷形成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瘤内纤维化( χ2 =6 85 1,P <0 .0 1)、瘤 壁距离 ( χ2 =6 684 ,P <0 0 1)、组织类型 ( χ2 =5 3 3 8,P =0 0 2 1) ,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性别无明显关系 ( χ2 =0 0 0 0 ,2 3 0 8,1 116,3 0 3 4 ,P >0 0 5 )。结论 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形成的主要基础是间质Ⅰ型胶原纤维 ,成纤维母细胞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统计学 周围型肺癌 胸膜凹陷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胸部CT肺结节数据标注与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18) 被引量:66
7
作者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 +3 位作者 任海萍 刘士远 王浩 刘凯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5,共7页
使用人工智能开展肺结节检测是医疗器械发展的热门方向,有助于帮助影像科医师快速准确地发现肺结节,增强体检和肺癌筛查在肺癌防治方面的效率和作用。为了促进行业发展,保障标注质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 使用人工智能开展肺结节检测是医疗器械发展的热门方向,有助于帮助影像科医师快速准确地发现肺结节,增强体检和肺癌筛查在肺癌防治方面的效率和作用。为了促进行业发展,保障标注质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联合研究胸部CT肺结节的数据标注与质量控制方法,用于肺结节人工智能产品的检验用标准数据集的建设实践。本文从肺结节的标注规则、标注流程、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介绍专家组达成的共识,有助于帮助业内形成统一认识,提高数据标注的一致性和数据集的质量,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肺癌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CT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53
8
作者 肖湘生 于红 +3 位作者 李惠民 刘士远 李成洲 刘靖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利用CT血管造影(CTA)显示支气管动脉(BA)和肺动脉(PA)三维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探讨肺癌血供。方法收集原发性肺癌147例及正常对照46例,采用多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进... 目的利用CT血管造影(CTA)显示支气管动脉(BA)和肺动脉(PA)三维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探讨肺癌血供。方法收集原发性肺癌147例及正常对照46例,采用多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CTA重建,观察和分析BA、PA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肺癌关系。结果肺癌组BA在VR中清晰显示136例,显示率为92.5%,平均2.3支/例;对照组BA清晰显示32例,显示率为69.6%,平均2.0支/例。肺癌组同侧BA管径较肺癌对侧和正常对照组BA明显增粗(P<0.05);肺癌同侧总截面积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较肺癌对侧明显增加(P<0.05);肺癌侧BA扩张扭曲呈蚓状走向肿瘤或进入肿瘤内,多分支网状吻合。肺癌组PA均清晰显示,54例PA穿过肿瘤或从瘤旁经过,未见异常变化;25例PA显影完整,受肿块推挤并从周围包绕肿块,形成手握球征;40例PA基本完整,肿块从外对PA环状包埋,PA管腔呈扁平状、偏心性或向心性缩窄或枯树枝征;28例PA受肿块包绕并残缺截断形成残根征。结论原发性肺癌BA明显扩张,总供血量明显增加;PA穿过肿瘤或狭窄截断。多重螺旋CTA同样证明肺癌主要为BA供血,未见PA供血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 CT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肺癌血供系列研究 被引量:54
9
作者 肖湘生 董生 +3 位作者 董伟华 张电波 李相生 史景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研究肺癌血供来源,为肺癌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对20例肺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分别作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造影;②对32例肺癌患者作CT平扫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平扫、肺动脉期和主动脉期CT值变化;③对20例肺癌患者分别... 目的研究肺癌血供来源,为肺癌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对20例肺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分别作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造影;②对32例肺癌患者作CT平扫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平扫、肺动脉期和主动脉期CT值变化;③对20例肺癌患者分别行支气管动脉CTA(CTBA)和经肺动脉CTA(CTPA);④对12例肺癌患者分别行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多排螺旋CTA(MSCTBA,MSCTPA)。结果①20例肺癌均见支气管动脉供血,未见肺动脉供血;②全部肺癌肿块,肺动脉期CT值与平扫相同,主动脉期有明显强化;③20例CTBA全部见肿瘤血管,并全部强化,20例CTPA未见肿瘤血管也未见强化;④12例MSCTBA见明显血管供应肿瘤,22例MSCTPA均未见供血血管。结论多种方法证明肺癌血供来自体循环,不来自肺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供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3
10
作者 孙钢 肖湘生 +2 位作者 肖越勇 刘汝勤 孙振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742-745,共4页
作者报告了我院经皮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7例患者的结果。穿刺成功率达100%,总有效率达94%。重点分析了疗效与适应证,疗效与间盘组织切吸量及病程长短的关系。认为,疗效与适应证的选择及间盘组织的... 作者报告了我院经皮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7例患者的结果。穿刺成功率达100%,总有效率达94%。重点分析了疗效与适应证,疗效与间盘组织切吸量及病程长短的关系。认为,疗效与适应证的选择及间盘组织的切吸量有密切关系(间盘组织的切吸量大于2g者的疗效较好),而与病程的长短无明显关系。讨论了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疗效判断时间,论证了PLD的治疗机理,发现PLD可改变残存髓核突出的方向,预防术后症状的复发。指出,有小部分钙化的椎间盘突出仍可应用PLD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经皮 椎间盘切除术 疗效 放射医学
原文传递
脑内转移瘤瘤周水肿与解剖部位的MRI研究 被引量:52
11
作者 王金林 肖湘生 +2 位作者 刘光华 施增儒 李玉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95-496,共2页
脑内转移瘤瘤周水肿与解剖部位的MRI研究王金林肖湘生刘光华施增儒李玉伟转移性脑内肿瘤的瘤周常伴有与肿瘤大小不成比例的大片水肿区[1,2]。迄今为止,一般认为脑转移性肿瘤严重的瘤周水肿常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联系,并且常将... 脑内转移瘤瘤周水肿与解剖部位的MRI研究王金林肖湘生刘光华施增儒李玉伟转移性脑内肿瘤的瘤周常伴有与肿瘤大小不成比例的大片水肿区[1,2]。迄今为止,一般认为脑转移性肿瘤严重的瘤周水肿常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联系,并且常将脑水肿的严重程度作为脑转移瘤的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脑转移瘤 瘤周水肿 NMR 成像
原文传递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5
12
作者 欧阳强 肖湘生 +3 位作者 董伟华 张电波 董生 刘加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和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脉高压患者 110例 ,经导管动脉栓塞 (TACE)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 ,分 1~ 3次达到控制目的。脾栓塞采用 35 5~ 5 ...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和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脉高压患者 110例 ,经导管动脉栓塞 (TACE)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 ,分 1~ 3次达到控制目的。脾栓塞采用 35 5~ 5 0 0 μmPVA微粒 ,脾下极动脉超选部分性脾栓塞。采集每次脾栓塞术前、术后资料 ,包括症状、体征、外周血象、增强CT ,上消化道内镜所见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共行部分性脾栓塞 172例次。栓塞范围 30 %~ 6 0 %。栓塞后有 134例次出现发热 ,持续 3~ 30d ,12 6例次出现腹痛 ,其中 2 7例次需用强效止痛药物。少量胸腔积液 6例次 ,保守治疗后消失。未出现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术后 2 4h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 (BPC)开始升高 (P <0 .0 5 ) ,末次栓塞后 3个月白细胞维持在正常值为 6 7例 ,BPC维持在正常值为 82例。术后食欲、体能以及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均有所改善。结论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能有效改善血象 ,提高机体免疫力 ,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性脾栓塞 介入治疗 肝癌 脾功能亢进 疗效观察 经导管动脉栓塞
下载PDF
吸烟者多层螺旋CT双呼吸相肺气肿、空气潴留定量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4
13
作者 张迪 管宇 +2 位作者 范丽 夏艺 刘士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467-1473,共7页
目的定量分析无症状吸烟者在多层螺旋CT(MSCT)呼吸双相扫描下肺气肿及空气潴留(AT),并探讨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进行体检的72例吸烟者,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吸烟慢性阻塞性... 目的定量分析无症状吸烟者在多层螺旋CT(MSCT)呼吸双相扫描下肺气肿及空气潴留(AT),并探讨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进行体检的72例吸烟者,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24例和吸烟非COPD组48例,另纳入39名不吸烟且肺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MSCT呼吸双相扫描和肺功能检查。CT肺气肿定量参数包括:深吸气末阈值-950HU以下低衰减区占全肺体积的百分率(LAA%-950)、深吸气末全肺像素cT值直方图上第15百分位点对应的CT值(P15-IN),深呼气末全肺像素CT值直方图上第15百分位点对应的CT值(P15-EX)、呼吸相对容积改变(RVC)及平均肺密度呼吸比值(E/I MLD)。肺功能参数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率(FEV1%)、FEV。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RV/TLC)及单位肺泡容积一氧化碳扩散量(OLCO/VA)。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三组间cT定量参数、肺功能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CT定量参数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吸烟非COPD组及吸烟COPD组间肺气肿参数LAA%-950(三组数值分别为0.5%±0.7%、0.7%±1.2%及2.0%±2.4%)、P15-IN[三组数值分别为(-892±33)、(-905±15)及(-907±22)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功能参数FEV1%(三组数值分别为88.4%±8.8%、84.2%±7.5%及82.1%±8.0%)、FEV1/FVC(三组数值分别为78.0%±3.8%、76.6%±4.3%及67.3%±5.5%)、DLCO/VA[三组数值分别为(1.36±0.25)、(1.30±0.22)及(1.21±0.22)mmol·min-1·kPa-1·L-1]、RV/TLC(三组数值分别为49.5%±6.6%、45.9%±6.0%及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试验
原文传递
低剂量CT肺癌筛查中肺癌危险因素及高危模型的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43
14
作者 张迪 范丽 +3 位作者 望云 李琼 萧毅 刘士远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9-373,共5页
目的 通过对肺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拟制定低剂量CT(LDCT)肺癌筛查项目的高危人群标准.方法 回顾性搜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上海长征医院体检人群进行LDCT肺癌筛查,共纳入6990例,其中男4567例,女2423例.阳性结果定义为:任意大小的钙... 目的 通过对肺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拟制定低剂量CT(LDCT)肺癌筛查项目的高危人群标准.方法 回顾性搜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上海长征医院体检人群进行LDCT肺癌筛查,共纳入6990例,其中男4567例,女2423例.阳性结果定义为:任意大小的钙化结节、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混杂磨玻璃密度结节,所有确诊肺癌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分析肺癌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情况、肺癌和恶性肿瘤家族史、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病史、肺纤维化病史、肺结核病史、氡接触或职业暴露史、石棉接触或职业暴露史、二手烟暴露史、其他恶性肿瘤病史、心血管疾病病史共13项.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肺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运用ROC曲线分析判断肺癌高危界值.结果 本次筛查共检出肺癌69例,男34例、女35例;年龄24-88岁,平均(60±16)岁,共85个肺癌病灶,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和心血管疾病是肺癌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值为0.478,95%CI:0.297-0.769,P=0.002)和年龄(OR值为1.024,95%CI:1.024-1.060,P=0.001)是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预测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0,最佳高危节点是56.5岁(敏感度55.1%,特异度75.0%,准确率74.8%).不同性别和年龄预测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7(男)和0.659 (女),年龄最佳高危节点分别是男56.5岁(敏感度52.9%,特异度73.4%,准确率73.3%),女57.5岁(敏感度57.1%,特异度80.5%,准确率80.1%).结论 性别和年龄是肺癌的危险因素,男性≥56.5岁或女性≥57.5岁发生肺癌风险较高.但由于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不排除其他肺癌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危险因素 筛查
原文传递
影像组学对磨玻璃结节型肺腺癌病理亚型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40
15
作者 范丽 方梦捷 +6 位作者 董迪 涂文婷 望云 李琼 萧毅 田捷 刘士远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12-917,共6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影像组学鉴别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N)的浸润性肺腺癌与"非"浸润性肺腺癌的能力,并与形态学特征和定量影像进行对照。 方法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月纳入160例病理证实的肺腺癌为原始训练数据集,搜集2014年11月至2015... 目的建立并验证影像组学鉴别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N)的浸润性肺腺癌与"非"浸润性肺腺癌的能力,并与形态学特征和定量影像进行对照。 方法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月纳入160例病理证实的肺腺癌为原始训练数据集,搜集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76例孤立GGN作为独立验证集。采用LASSO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特征选择和影像组学标签建立。利用选择特征的线性融合计算每例患者的组学标签得分。多参数回归分析用于模型的建立。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价单个特征及模型的预测效能,并使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之间效能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留一法交叉验证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校正曲线用于评价列线图的校正效果,并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分析风险率预测值和观测概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果共提取了485个三维特征,通过降维发现2个特征是最重要的鉴别诊断因子并建立了影像组学标签。个体化预测模型由年龄、影像组学标签、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组成,与其他模型和平均CT值相比,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AUC=0.934),高于临床模型(AUC=0.743,P〈0.001)。基于影像组学的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具有较好的校正效能,而且在验证集中的鉴别诊断效能更高(AUC=0.956)。 结论由年龄、影像组学标签、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组成的个体化预测模型,并通过列线图表示,能有效鉴别浸润性腺癌和"非"浸润性腺癌,与形态学模型和定量影像相比,具有最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磨玻璃结节 影像组学 诊断
原文传递
医学影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中的作用及思考 被引量:39
16
作者 萧毅 郭佑民 刘士远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6-268,共3页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国爆发,疫情迅速以武汉市为中心蔓延至全国和境外。影像科作为疫情防控一线科室,在肺炎筛查和分流、影像诊断与鉴别、疗效评估和随访、工作流程和管理、人员管控和排班乃至科室感染防控能力等诸多方面...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国爆发,疫情迅速以武汉市为中心蔓延至全国和境外。影像科作为疫情防控一线科室,在肺炎筛查和分流、影像诊断与鉴别、疗效评估和随访、工作流程和管理、人员管控和排班乃至科室感染防控能力等诸多方面都面临考验。面对突发疫情,如何迅速响应和正确决策,有许多值得讨论和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正常人腰椎椎体的应力分布 被引量:26
17
作者 谭军 万卫平 +3 位作者 王鸣鹏 张国桢 朱汉民 贾连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66-568,共3页
目的:了解正常人腰椎椎体的应力分布特点。方法:采用QCT扫描一正常志愿者的L1椎体,依据L1椎体的CT片以Algor的FEAS有限元分析系统逐层几何形重建,并按照骨窗灰度适当划分单元,建立L1的3128个结点,218... 目的:了解正常人腰椎椎体的应力分布特点。方法:采用QCT扫描一正常志愿者的L1椎体,依据L1椎体的CT片以Algor的FEAS有限元分析系统逐层几何形重建,并按照骨窗灰度适当划分单元,建立L1的3128个结点,2188个块单元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各单元材料特性依据校正后的CT值-表观密度-弹性模量间的换算关系进行计算,共采用了200种弹性材料,进行800N轴向加载,进行应力分布计算。结果:应力集中的部位有小关节、椎弓根、上下终板中部及椎体的侧后壁下缘;骨松质椎体中部略偏后方和上下终板附近应力水平较高,高应力区呈三维“工”形结构。结论:正常人腰椎椎体的应力分布与解剖学结构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生物力学 三维有限元 应力分布 骨松质
下载PDF
肺癌肿块分叶状形态的病理基础——病理与X线对照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肖湘生 董伟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分叶状肿块肺癌的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收集手术切除肺癌标本32例,进行病理X线对照研究。结果:作组织学检查的48个肿块中39个肿块分叶表面见小叶间隔纤维增生而成的包膜,肿瘤内的小叶间隔内也有纤维增生。170... 目的:探讨分叶状肿块肺癌的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收集手术切除肺癌标本32例,进行病理X线对照研究。结果:作组织学检查的48个肿块中39个肿块分叶表面见小叶间隔纤维增生而成的包膜,肿瘤内的小叶间隔内也有纤维增生。170个肿块分叶中的150个大小在6~15mm之间,与肺小叶的大小相一致;肿块分叶呈弧形,与肺小叶的形态相一致。结论:肺癌分叶形成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小叶间隔内的纤维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分叶 病理 小叶间隔 纤维增生 X线
下载PDF
肝动脉注入羟基喜树碱明胶微球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董生 肖湘生 +1 位作者 陈庆华 陆伟根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为了观察羟基喜树碱明胶微球(OPT-ms)的疗效,我们建立了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材料与方法:以肝动脉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比较了肝动脉注射常规型OPT(1mg/kg),空白明胶微球(10mg/kg)和OPT-ms... 目的:为了观察羟基喜树碱明胶微球(OPT-ms)的疗效,我们建立了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材料与方法:以肝动脉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比较了肝动脉注射常规型OPT(1mg/kg),空白明胶微球(10mg/kg)和OPT-ms[10mg(含药1mg)/kg]治疗大鼠肝癌的作用。结果:接受常规OPT、空白明胶微球治疗的大鼠,其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肿瘤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但与对照组相比动物的生存期未显著延长(P>0.05),而接受OPT-ms治疗的大鼠,其肿瘤的坏死更彻底、更广泛,且动物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结论:OPT-ms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型OPT单纯肝动脉化疗和空白明胶微球的单纯肝动脉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瘤 羟基喜树碱 微球体 肝动脉注入
原文传递
16层CT肺部筛查低剂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张军 肖湘生 +3 位作者 刘士远 陶晓峰 于红 李惠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扫描中剂量与体格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收集150例健康体检低剂量胸部CT,男性89例,女性61例。身高1.52~1.82m,平均1.66m,体重45~86kg,平均63.13kg。采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CT 自肺尖至肺底...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扫描中剂量与体格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收集150例健康体检低剂量胸部CT,男性89例,女性61例。身高1.52~1.82m,平均1.66m,体重45~86kg,平均63.13kg。采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CT 自肺尖至肺底扫描。扫描参数:准直1mm,螺距15(0.938),FOV280~330mm,120kV,0.5s/Rot。重建层厚肺窗7mm,纵隔窗10mm。设计给予4种剂量进行扫描并进行比较。结果:全部病例在20mAs及更小剂量条件下获得可以用于筛检的图像,不必使用高条件。多数病例在10mAs条件下可以获得适用于筛检的图像(96例,64%),少数可以用更小剂量(16例,10%),其余需要稍高条件(38例,26%)。10mAs剂量取得良好图像者的身高体重比95%可信区间为1.00~1.03,需要20mAs的为1.13~1.22,仅需5mAs的为0.83~0.88。结论:16层CT肺部筛查最小剂量随体格不同而有变化,10mAs即可适用于多数人群,20mAs几乎可以覆盖全部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CT 放射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