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服药物法行肠道准备在肝叶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丽平 王志红 陈月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0B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肝脏手术适宜简便的术前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将330例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口服乳果糖组170例、口服硫酸镁组160例。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调查服药后耐受性、服药后排便次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等。结... 目的研究肝脏手术适宜简便的术前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将330例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口服乳果糖组170例、口服硫酸镁组160例。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调查服药后耐受性、服药后排便次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硫酸镁组有35例因呕吐、腹胀等原因未能全部服完硫酸镁液,服药后不良反应硫酸镁组明显高于乳果糖组(P<0.01)。服药后排便,乳果糖组90%在3次以下,有15例未排便而再次行肠道准备(开塞露40 ml纳肛),而硫酸镁组有86.9%的病例大便次数在3次以上,其中≥6次者达47.5%。两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天数、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肝切除术前肠道准备,乳果糖综合效果优于硫酸镁。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应做好用药指导及效果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叶切除术 肠道准备 乳果糖 硫酸镁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肝病分子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储开建 姚晓平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58-360,共3页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肝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ADPLD,MIM174050),简称多囊肝(polycystic liver disease,PCLD or PLD),过去曾称为成人多囊肝病(adult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APLD),可作为常染色...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肝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ADPLD,MIM174050),简称多囊肝(polycystic liver disease,PCLD or PLD),过去曾称为成人多囊肝病(adult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APLD),可作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MIM173900,173910)的肾外表现而存在,亦可单独发病,前者称为多囊肾相关型多囊肝病(polycystic liver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ADPKD)后者称为独立型多囊肝病(isolated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成人多囊肝病 分子学研究 disease liver kidney ADPKD 肾外表现 相关型
原文传递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肝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储开建 姚晓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成人多囊肝病 诊治进展 disease 单纯性肝囊肿 基因诊断 治疗效果 liver 肾外表现 临床诊断
原文传递
来源于门静脉癌栓的人肝癌细胞系CSQT-1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华生 程树群 +5 位作者 石洁 郭卫星 薛捷 李楠 谢东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从肝癌及门静脉癌栓中分别取材建立人肝癌细胞系,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人肝癌及门静脉癌栓新鲜手术标本,利用胶原酶消化法进行肿瘤细胞原代培养并扩大克隆培养建系。采用光镜、电镜、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异种移植瘤实验对新建细... 目的:从肝癌及门静脉癌栓中分别取材建立人肝癌细胞系,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人肝癌及门静脉癌栓新鲜手术标本,利用胶原酶消化法进行肿瘤细胞原代培养并扩大克隆培养建系。采用光镜、电镜、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异种移植瘤实验对新建细胞系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来源于门静脉癌栓的人肝癌细胞在体外稳定培养已经将近1年,传至100余代,命名为CSQT-1。该细胞系具有典型的恶性上皮细胞特征,其群体倍增时间为48h;染色体中位数为87~90,为亚四倍体;裸鼠皮下异种移植可形成移植瘤,该细胞系中CD133+表达比较稳定。结论:细胞系特征显示该细胞系是一株新建的来源于门静脉癌栓的人肝癌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系 门静脉 肿瘤循环细胞 肿瘤干细胞
下载PDF
肝胆外科专科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楠 程树群 《南方医学教育》 2010年第1期22-22,15,共2页
针对肝胆外科专科教学中的特点,提出应用多媒体技术,突出教学重点,分解教学难点;通过手术实况,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变抽象教学为形象教学,形成清晰的整体医学观。
关键词 肝胆外科 教学 多媒体技术
原文传递
Notch信号转导通路与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
6
作者 蔡雄 吴东 +1 位作者 卫立辛 吴孟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6-531,共6页
Notch信号转导通路由一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细胞膜配体、受体及下游分子组成。细胞间受体配体作用可激活Notch信号转导过程,从而直接调节基因转录,使细胞基因表达受相邻细胞调控,Notch信号在细胞分化、胚胎发育、组织自我更新过程中均... Notch信号转导通路由一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细胞膜配体、受体及下游分子组成。细胞间受体配体作用可激活Notch信号转导过程,从而直接调节基因转录,使细胞基因表达受相邻细胞调控,Notch信号在细胞分化、胚胎发育、组织自我更新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许多病理过程(包括肿瘤)都有Notch信号参与。Notch信号多作为癌基因促进肿瘤生长,但在某些组织也可起到诱导细胞分化、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肿瘤干细胞中Notch信号的改变可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目前认为,Notch在肝癌中作为抑癌基因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机制初步被认为是Notch1使JNK活化、p53高表达以及Bcl-2表达下调,从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但尚待更加深入的研究。鉴于针对Notch信号通路的干预措施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的新方式,该通路也有望成为肝癌的生物治疗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 信号转导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地震灾害致腹部创伤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楠 李天军 +1 位作者 柏宇 程树群 《腹部外科》 2009年第5期293-294,共2页
目的研究特大地震灾害所导致的腹部外伤的分类和预后,总结其救治经验。方法2008年5月12日至22日江油市903医院收治589例地震伤者中24例(4.1%)合并腹部伤,对其伤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例腹部伤中,3例由于严重的胸腹伤在运送至医院... 目的研究特大地震灾害所导致的腹部外伤的分类和预后,总结其救治经验。方法2008年5月12日至22日江油市903医院收治589例地震伤者中24例(4.1%)合并腹部伤,对其伤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例腹部伤中,3例由于严重的胸腹伤在运送至医院途中或到院即死亡,21例收治住院,5例由于严重胸、腹部伤或颅脑损伤在入院后12h内死亡,总病死率33.3%。常见的腹部伤是腹壁挫伤、腹膜后血肿、脾破裂、肝挫裂伤。所有伤者均合并软组织损伤,23例(95.8%)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存活伤者16例,经及时积极救治,预后良好。结论早期甄别伤情、明确诊断,积极抗休克,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及时处理合并伤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腹部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门静脉癌栓形成与肝癌干细胞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华生(综述) 石洁(综述) 程树群(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527-530,共4页
近期的干细胞研究提示门静脉癌栓(PVTT)可能与肝癌干细胞在门静脉微环境诱导下的定向转移有关,肝癌干细胞脱离原发病灶,外渗到细胞外基质,促进血管的生成或细胞内渗,从而进入循环系统,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通过趋化作用迁移到特... 近期的干细胞研究提示门静脉癌栓(PVTT)可能与肝癌干细胞在门静脉微环境诱导下的定向转移有关,肝癌干细胞脱离原发病灶,外渗到细胞外基质,促进血管的生成或细胞内渗,从而进入循环系统,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通过趋化作用迁移到特定的门静脉内皮黏附,归巢到特定的微环境,形成门静脉癌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肿瘤循环细胞 肿瘤干细胞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约翰逊行为系统理论在一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并发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丽平 唐利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1期1656-1656,1665,共2页
关键词 约翰逊行为系统理论 肝内外胆管结石 抑郁症 护理
下载PDF
Peroxiredoxin I蛋白在肝癌门静脉癌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卫星 薛捷 +6 位作者 李楠 冯宇雄 石洁 胡华生 谢东 程树群 吴孟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抗氧化还原蛋白1(PeroxiredoxinI,PrxI)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40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组织中PrxI蛋白的表达。于大鼠肝癌... 目的探讨抗氧化还原蛋白1(PeroxiredoxinI,PrxI)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40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组织中PrxI蛋白的表达。于大鼠肝癌模型进一步观察PrxI蛋白在肝癌门静脉癌栓形成中的病理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在癌栓形成过程中PrxI蛋白其阳性表达率的改变。临床随访40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肿瘤首次复发时间与PrxI蛋白阳性表达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显示肝癌原发灶组织的PrxI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栓组织的表达阳性率(70%比15%,P〈0.05),蛋白印迹结果显示Prx I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与免疫组化具有相同趋势,条带光度平均值在原发灶和癌栓组分别为1534.2和735.6(P〈0.01)。大鼠肝癌模型汇管区肝癌组织在4、8、12、16、20、24周时,PrX I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80%、75%、65%、40%、20%,存在显著差异(P〈0.01)。临床随访资料显示:原发灶Prx I蛋白表达阳性组的门静脉癌栓患者(28例),其术后肿瘤首次复发时间(6.3个月)明显晚于Prx I蛋白表达阴性组(12例)患者的时间(3.7个月)。结论肝癌门静脉癌栓组织中存在Prx I蛋白的低度表达;PrxI蛋白的表达与癌栓患者术后复发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PeroxiredoxinI蛋白 复发
原文传递
案例法教学在肝胆外科研究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楠 程树群 《南方医学教育》 2010年第4期40-40,42,共2页
从案例法教学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在肝胆外科研究生临床带教中实施案例法教学的必要性,探讨案例法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教学原则,旨在倡导通过案例法教学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形成清晰的整体医学观。
关键词 肝胆外科 临床带教 案例法
原文传递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消化道反应的护理观察和体会
12
作者 陆莹颖 何水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 消化道反应 临床资料 病原体 冠状病毒 护理措施
下载PDF
依托地震灾区医院展开外科医疗队的研究
13
作者 李楠 连斌 +1 位作者 付强 李强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9年第7期648-649,共2页
通过对外科医疗队在地震灾区依托当地医院展开救援工作的总结,详述外科医疗队的配置、展开及任务完成情况;提出在特大自然灾害条件下,外科救援队的快速组成,人员、设备的合理配置,以及依托地方医疗单位顺利展开;是在紧急救援中充分发挥... 通过对外科医疗队在地震灾区依托当地医院展开救援工作的总结,详述外科医疗队的配置、展开及任务完成情况;提出在特大自然灾害条件下,外科救援队的快速组成,人员、设备的合理配置,以及依托地方医疗单位顺利展开;是在紧急救援中充分发挥救治效能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救援 外伤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172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傅晓辉 储开建 +2 位作者 陆崇德 姚晓平 吴孟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56-758,共3页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施行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手术治疗17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例资料。其中有128例累及肝门,对临床表现,手术情况,术后恢复等情况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累及肝门...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施行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手术治疗17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例资料。其中有128例累及肝门,对临床表现,手术情况,术后恢复等情况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累及肝门的肝血管瘤的术中出血量,阻断的累计时间和术后胸水发生率均高于远离肝门的血管瘤病人,但术后其他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情况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累及肝门的肝血管瘤手术是安全和有效的。对于具备手术指征的病人应当及时施行手术,手术应遵循肝外科的手术特点,并由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门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细胞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傅晓辉 沈锋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96-798,共3页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一种血供丰富的恶性肿瘤,其从发生到发展都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研究HCC的血管生成分子调控机制,有助于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以及判断预后。HCC从休眠状态变为血供丰富、体积增大的过程中伴随...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一种血供丰富的恶性肿瘤,其从发生到发展都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研究HCC的血管生成分子调控机制,有助于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以及判断预后。HCC从休眠状态变为血供丰富、体积增大的过程中伴随着肿瘤细胞向血管生成表型的转化。肿瘤血管的生成是多种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相互平衡的结果。肿瘤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可以满足肿瘤发展的两个必要条件,首先血管提供了维系肿瘤生长所需氧和营养的通路,以及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其次新生血管为肿瘤细胞进入血循环提供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治疗 原发性肝细胞癌 抗血管生成因子 分子调控机制 肿瘤细胞 新生血管 诊断标志物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肝脏炎性假瘤伴血清甲胎蛋白强阳性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平国 刘扬 姚晓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96-496,共1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体检B超发现右肝占位.CT:肝右后叶低密度占位,肝癌可能,局灶性增生有待排出;MRI:肝右后叶占位,肝癌可能;血清甲胎蛋白(AFP)16709.14μg/L,于2002年12月入院.患者无不适症状及其它阳性体征,有乙型肝炎病史30...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体检B超发现右肝占位.CT:肝右后叶低密度占位,肝癌可能,局灶性增生有待排出;MRI:肝右后叶占位,肝癌可能;血清甲胎蛋白(AFP)16709.14μg/L,于2002年12月入院.患者无不适症状及其它阳性体征,有乙型肝炎病史30年.入院检查HBsAg(+)、HBcAb(+);B超显示肝右叶包膜下见一个略低回声区,内回声不均,边界不清,大小24.1mm×29.9mm.于2002年12月27日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血清 甲胎蛋白 强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