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在肝癌患者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郑涛 杨甲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5-428,共4页
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癌症的关键细胞因子。与其在正常组织中的抑癌作用不同,在炎症微环境及癌组织中TGF-β信号通路的持续活化具有促进肝癌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Smad4的失活和上... 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癌症的关键细胞因子。与其在正常组织中的抑癌作用不同,在炎症微环境及癌组织中TGF-β信号通路的持续活化具有促进肝癌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Smad4的失活和上皮间质转化( EMT)可能是TGF-β由抑癌因子转变为促癌因子的重要机制。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TGF-β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可为肝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信号通路 肝癌 上皮间质转化
原文传递
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法在肝功能受损的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隋承军 陆炯炯 +5 位作者 徐峰 沈伟峰 耿利 谢峰 戴炳华 杨甲梅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法(THHVE)在肝功能受损的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患者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行肝切除术的术前有肝功能损害的7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THHVE38例(THHVE组),行Prin...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法(THHVE)在肝功能受损的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患者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行肝切除术的术前有肝功能损害的7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THHVE38例(THHVE组),行Pringle法25例(Pringle法组),未行任何阻断7例。THHVE组男性3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4±9)岁;Pringle法组男性2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3±10)岁。比较两组术中总出血量、输血例数、阻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THHVE组与Pringle法组比较术中总出血量[(317±-186)ml比(5064±274)ml,t=-3.025,P=0.004]及需要输血的患者比例(10.5%比32.0%,X^2=4.509,P=0.034)均明显低。THHVE组的血流阻断时间要长于Pringle法组[(21±5)min比(17±5)min,t=3.209,P=0.002],但THHVE组术后第3、7天的总胆红素及术后第1、3、7天的ATJT均明显低于Pringle法组,术后第7天的前清蛋白明显高于Pringle法组。THHVE组与Pringle法组比较总并发症发生率(26.3%比52.0%,X^2=4.291,P=0.038)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7.9%比28.0%,X^2=4.565,P=0.033)均明显低,术后住院时间也更短[(14.04±2.6)d比(16.44±4.0)d,t=-2.625,P=0.012]。结论THHVE应用于肝功能受损肝癌患者的肝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输血率、改善术后肝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外科手术 选择性
原文传递
PBL教学法在肝胆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隋承军 李巧梅 +1 位作者 许丽丽 杨甲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期6-7,共2页
目的探究PBL教学法在肝胆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5两年在我院学习的护理专科学员60名,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PBL组与LBL组,每组30名。结果两组学生在客观题方面的对比(P>0.05);PBL组在主观题成绩与总成绩高... 目的探究PBL教学法在肝胆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5两年在我院学习的护理专科学员60名,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PBL组与LBL组,每组30名。结果两组学生在客观题方面的对比(P>0.05);PBL组在主观题成绩与总成绩高于LBL组(P<0.05);PBL组学员对肝胆外科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授课满意度、临床思维培养以及对肝胆外科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高于LBL组(P<0.05)。结论 PBL教学法在肝胆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理解记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肝胆外科 教学查房 应用
下载PDF
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法在肝细胞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隋承军 张敏峰 +3 位作者 戴炳华 沈伟峰 陆炯炯 杨甲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30-1238,共9页
目的 评估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法(THHVE)在肝细胞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肿瘤复发、转移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拟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中,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将所有入选患者随... 目的 评估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法(THHVE)在肝细胞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肿瘤复发、转移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拟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中,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HHVE组患者在肝切除术中采用THHVE法控制血流,Pringle组采用Pringle法控制血流。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总出血量、断肝过程中出血量、输血率、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指标、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等进行比较。结果 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有143例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最终分析,THHVE组71例,Pringle组72例。与Pringle组相比较,THHVE组患者的术中总出血量[250.0(150.0-400.0)mL vs 350.0(200.0-637.5)mL,P〈0.001]及断肝过程中出血量[100.0(50.0-200.0)mL vs 215.0(100.0-380.0)mL,P〈0.001]均减少。THHVE组患者的血流阻断时间长于Pringle组[27.0(20.0-31.0)min vs 20.0(16.0-24.0)min,P〈0.001],术后第1、第3、第7天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低于Pringle组(P〈0.05),术后第7天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Pringle组(P=0.013)、血清前白蛋白高于Pringle组(P=0.038)。THHVE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ringle组(21.1%vs 37.5%,P=0.032)。THHVE组患者的总生存期长于Pringle组(P=0.036),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采用THHVE法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之一,采用THHVE法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采用Pringle法的47.6%。结论THHVE法是肝癌肝切除术中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流控制方法,可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肝功能损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较Pringle法明显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半肝血流阻断法 手术失血 存活率分析
下载PDF
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入肝血流阻断在复杂肝切除术中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隋承军 沈伟峰 +3 位作者 陆炯炯 戴炳华 张敏峰 杨甲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71-774,共4页
目的探讨肝下下腔静脉(IVC)阻断联合入肝血流阻断(Pringle法)在复杂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治疗一科、肝移植科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同一手术组收治的91例符合条件的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肝下下腔静脉(IVC)阻断联合入肝血流阻断(Pringle法)在复杂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治疗一科、肝移植科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同一手术组收治的91例符合条件的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行Pringle法+肝下IVC阻断43例(A组),行Pringle法48例(B组)。两组的术中总出血量分别为50~1150(312.79±267.28)mL和100~1400(471.04±317.80)mL,断肝过程中出血量分别为10~300(80.70±79.77)mL和50~650(200.21±165.09)mL,A组术中总出血量及断肝过程中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阻断前的中心静脉压(CVP)无差别[(8.47±2.60)cmH2Ovs.(7.94±2.30)cmH2O(1cmH2O=0.098kPa)],A组阻断后的CVP明显低于B组[(1.81±2.34)cmH2Ovs.(7.21±2.27)cmH2O,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下IVC阻断联合Pringle法应用在复杂肝切除术中可明显降低CVP,显著减少术中失血量。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阻断 肝切除术 中心静脉压 术中出血
原文传递
肝癌手术切除术前总胆汁酸预测其安全性的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于里涵 沈伟峰 +3 位作者 李叶晟 郑涛 张敏峰 杨甲梅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前总胆汁酸(TBA)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行手术治疗的H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Child-Pugh A级173例,B级3例。分析患者术前TBA及其他相关肝功能指标判断肝硬化的敏感性,以及术前TBA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前总胆汁酸(TBA)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行手术治疗的H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Child-Pugh A级173例,B级3例。分析患者术前TBA及其他相关肝功能指标判断肝硬化的敏感性,以及术前TBA水平与手术并发症的关系。结果:病理确诊为肝硬化患者88例;非肝硬化患者中,Knodell分级达S4的患者6例,全组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27例(15.3%)。与非肝硬化患者比较,肝硬化患者术前TBA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其他肝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非肝硬化患者中,Knodell S4级患者术前TBA水平较S1~3级患者明显升高(均P〈0.05);术前TBA水平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5,明显大于其他指标(均P〈0.05)。术前TBA水平≥10μmol/L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TBA水平〈10μmol/L患者(P〈0.05)。结论:术前TBA是评价HCC患者肝功能的敏感指标,当术前TBA≥10μmol/L,建议选择单一肝段切除或局部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总胆汁酸 肝功能
原文传递
胆道术后(不包括胆囊切除术)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6
7
作者 蔡文昌 杨诚 +2 位作者 倪庆强 沈伟峰 杨甲梅 《肝胆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不包括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以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及降低胆道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15年4月和5月两个月我院收治并行胆道手术(不包括胆囊切除术)的241例胆道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不包括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以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及降低胆道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15年4月和5月两个月我院收治并行胆道手术(不包括胆囊切除术)的241例胆道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与术后感染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采用SAS9.1.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1例胆道手术,发生感染25例,感染率为10.37%;感染均发生于术后第1~14天,中位时间是7天;感染部位为:腹腔、胆道、血液、切口和肺部,分别占40%、32%、12%、8%和8%;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输血,胆肠吻合术,术前白细胞(>10×10~9/L),术前总胆红素(>34μmol/L),引流管时间(≥6天)和术后并发症是导致胆道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白细胞(>10×10~9/L)和引流管时间(≥6天)是导致胆道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系统疾病术后感染的发生和胆管炎症、术后引流关系密切。待胆道炎症消退进行手术,保持术后引流通畅,对预防胆道术后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系统疾病 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
下载PDF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一例并国内文献复习 被引量:5
8
作者 程利鹏 付军 +1 位作者 耿利 杨甲梅 《肝胆外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我国Ig 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 G4-RSC)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以及预后。方法收集国内资料完整的符合Ig G4-RSC诊断标准的36例病人结合我院诊治的一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结果男28例,女9例。... 目的探讨我国Ig 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 G4-RSC)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以及预后。方法收集国内资料完整的符合Ig G4-RSC诊断标准的36例病人结合我院诊治的一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结果男28例,女9例。好发年龄于50-60岁之间。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梗阻性黄疸(89%)、上腹部不适或疼痛(49%)和消瘦(27%)。15例接受血清学Ig G4检查有14例(93%)升高。22例Ig G检查中21例(95%)升高,29例CA19-9检查中18例(62%)升高。影像学检查:37例中33例胆总管下段狭窄(89%),4例肝门区胆管和胆总管中下段狭窄(11%)。37例均合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多发淋巴结肿大3例(7%)。14例接受外科手术,术后病理证实Ig G4-RSC,5例术后加用激素治疗。23例行激素治疗,其中6例施行胆管支架植入,症状均有缓解。6例复发,再次行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Ig G4-RSC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常以梗阻性黄疸就诊,血清学检查Ig G4多有升高,常合并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术前较难获得),激素治疗有效,复发再次激素治疗,症状仍能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 胆管炎 胰腺炎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在肝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隋承军 杨甲梅 《腹部外科》 2014年第2期75-79,共5页
如何有效地控制肝切除术中出血一直是肝胆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肝脏有流人道和流出道两套血管系统,对肝脏的血流控制包括对流人道和流出道血流的控制。控制流人道出血有许多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而如何有效地控制流出道出血一直是个难题... 如何有效地控制肝切除术中出血一直是肝胆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肝脏有流人道和流出道两套血管系统,对肝脏的血流控制包括对流人道和流出道血流的控制。控制流人道出血有许多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而如何有效地控制流出道出血一直是个难题。学者们创立了许多方法,包括全肝血流阻断、选择性全肝血流阻断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只在特定的患者中被采用。有学者发现通过降低中心静脉压可减少肝切除术中肝静脉系统的出血,但是对其有效性仍存在争议。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在第一肝门阻断的同时,阻断肝下下腔静脉即可有效减少肝切除时来自肝静脉系统的出血。此方法相对于其他控制肝脏流出道出血的方法都简单易行,在肝切除术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现状进行讨论,对其减少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总结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阻断 肝切除术 中心静脉压
下载PDF
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隋承军 陆炯炯 杨甲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2-525,共4页
出血是肝切除术中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控制肝切除术中的出血包括控制流人道和流出道的血流。控制流人道出血有许多方法,目前最国内常用的是Pringle法,即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包括持续性阻断及间歇性阻断。在入肝... 出血是肝切除术中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控制肝切除术中的出血包括控制流人道和流出道的血流。控制流人道出血有许多方法,目前最国内常用的是Pringle法,即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包括持续性阻断及间歇性阻断。在入肝血流阻断的情况下,肝切除术中的出血主要来自于流出道,即肝静脉和肝短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阻断 肝切除术 术中出血 中心静脉压
原文传递
他汀类药物对肝细胞癌的预防作用
11
作者 郑涛 杨甲梅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6年第7期501-504,共4页
他汀类药物是现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降血脂药,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抗纤维化、降低肝癌发生风险的作用,这为肝癌的预防性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就他汀类药物抗炎... 他汀类药物是现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降血脂药,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抗纤维化、降低肝癌发生风险的作用,这为肝癌的预防性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就他汀类药物抗炎、抗纤维化、预防肝癌的分子机制以及临床疗效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他汀类药物 预防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的外科治疗进展与争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甲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8-380,共3页
近10年来肝细胞癌(HCC)的外科治疗尽管有了较大进步,疗效也有了一定提高,但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仍有许多争议。多数学者认为:HCC手术切除仍为首选。肝切除技术的改进主要是控制断肝时的出血,至今已开展了各种辅助设备的断肝。入肝血流阻... 近10年来肝细胞癌(HCC)的外科治疗尽管有了较大进步,疗效也有了一定提高,但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仍有许多争议。多数学者认为:HCC手术切除仍为首选。肝切除技术的改进主要是控制断肝时的出血,至今已开展了各种辅助设备的断肝。入肝血流阻断(Pringle法)下的断肝,因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或可能的残肝内远期肝癌的复发等而受到挑战。肝移植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许多中心已开始应用边缘供肝和活体供肝。所以缓解供肝短缺、小HCC局部毁损或手术切除仍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总之,HCC的外科治疗应严格掌握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各种方法间的治疗结果仍需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外科治疗
下载PDF
特殊类型的肝胆管细胞肝癌一例诊治体会
13
作者 沈伟峰 杨甲梅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9-59,共1页
患者,男,20岁。因体检发现肝左叶巨大肿瘤1月余,于2013年3月20日入院。入院前曾在外院行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1次,行肝脏病灶立体定位精确放射治疗(放疗)2次。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史10年。
关键词 细胞肝癌 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胆管 乙型病毒性肝炎 诊治 精确放射治疗 巨大肿瘤 立体定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