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7.5%高渗氯化钠对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卢家凯
刘怀琼
+1 位作者
潘贤佖
汪志文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12,共4页
选用家兔46只,随机分为四组:(1) 正常容量输注4ml/kgHS组(n=11);(2) 失血性休克输注4ml/kg生理盐水(NS)组(n=2);(3) 休克后输注4ml/kg高渗氯化钠(HS)组(n=18);(4) 休克后输注10ml/kgHS组(n=5)。测定了前三组动物的平均动脉压(MAP)、红细...
选用家兔46只,随机分为四组:(1) 正常容量输注4ml/kgHS组(n=11);(2) 失血性休克输注4ml/kg生理盐水(NS)组(n=2);(3) 休克后输注4ml/kg高渗氯化钠(HS)组(n=18);(4) 休克后输注10ml/kgHS组(n=5)。测定了前三组动物的平均动脉压(MAP)、红细胞(RBC)变形指数(DI)、RBCS0%溶血点、膜上Na^+-K^+-ATP酶活力及所有各组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FHB)和RBC平均体积(MCV)。结果显示,血容量正常时HS对血浆FHB无明显影响;给失血性休克动物输注HS后MAP显著提高,MCV显著缩小,同时FHB显著提高,大剂量组FHB提高更明显,提示RBC破坏增加;失血性休克后出现的DI及膜上Na^+-K^+-ATP酶活力下降和50%溶血点显著右移均无显著改善。认为休克后RBC变形性下降、脆性增加、膜内外渗透平衡调节功能下降,在此基础上应用HS,使MCV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是RBC破坏增加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
游离血红蛋白
红细胞脆性
原文传递
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失血性休克红细胞内ATP和2.3-DPG水平变化
2
作者
卢家凯
刘怀琼
+1 位作者
潘贤佖
汪志文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4-6,共3页
本文观察了兔失血性休克及应用小剂量7.5%HS(4ml/kg)复苏时RBC内ATP和2,2.3—DPG水平的变化。20只成年健康家兔被随机分为正常血容量输注HS组、休克输注NS复苏组、休克输注HS复苏组三组。结果显示休克后RBC内ATP和2,3—DPG水平显著下降...
本文观察了兔失血性休克及应用小剂量7.5%HS(4ml/kg)复苏时RBC内ATP和2,2.3—DPG水平的变化。20只成年健康家兔被随机分为正常血容量输注HS组、休克输注NS复苏组、休克输注HS复苏组三组。结果显示休克后RBC内ATP和2,3—DPG水平显著下降,应用小剂量HS复苏后两项指标均有所回升,在输注后120分钟有显著增高。由于RBC内ATP和2,3—DPG水平是反映RBC能量代谢的主要指标,而RBC代谢状态又可通过影响RBC诸多功能影响组织的氧代谢和休克的转归。因此,笔者认为应用小剂量HS复苏失血性休克的同时RBC能量代谢状态也发生明显改善,这可能是促进HS有效复苏休克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
失血性休克
红细胞
三磷酸腺苷
2
3—二磷酸甘油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7.5%高渗氯化钠对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卢家凯
刘怀琼
潘贤佖
汪志文
机构
北京
军
区总医院麻醉科
第三军医大学
大坪医院麻醉科
第三军医大学
野战
外科
研究所
中
心室
出处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12,共4页
文摘
选用家兔46只,随机分为四组:(1) 正常容量输注4ml/kgHS组(n=11);(2) 失血性休克输注4ml/kg生理盐水(NS)组(n=2);(3) 休克后输注4ml/kg高渗氯化钠(HS)组(n=18);(4) 休克后输注10ml/kgHS组(n=5)。测定了前三组动物的平均动脉压(MAP)、红细胞(RBC)变形指数(DI)、RBCS0%溶血点、膜上Na^+-K^+-ATP酶活力及所有各组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FHB)和RBC平均体积(MCV)。结果显示,血容量正常时HS对血浆FHB无明显影响;给失血性休克动物输注HS后MAP显著提高,MCV显著缩小,同时FHB显著提高,大剂量组FHB提高更明显,提示RBC破坏增加;失血性休克后出现的DI及膜上Na^+-K^+-ATP酶活力下降和50%溶血点显著右移均无显著改善。认为休克后RBC变形性下降、脆性增加、膜内外渗透平衡调节功能下降,在此基础上应用HS,使MCV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是RBC破坏增加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
游离血红蛋白
红细胞脆性
Keywords
Hypertoic NaCl Erythrocyte Fragility Deformibility Plasma free hemoglobin Hemorrhagic shock
分类号
R605.971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失血性休克红细胞内ATP和2.3-DPG水平变化
2
作者
卢家凯
刘怀琼
潘贤佖
汪志文
机构
军
区总医院麻醉科
第三军医大学
大坪医院麻醉科
第三军医大学
野战
外科
研究所
中
心室
出处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4-6,共3页
文摘
本文观察了兔失血性休克及应用小剂量7.5%HS(4ml/kg)复苏时RBC内ATP和2,2.3—DPG水平的变化。20只成年健康家兔被随机分为正常血容量输注HS组、休克输注NS复苏组、休克输注HS复苏组三组。结果显示休克后RBC内ATP和2,3—DPG水平显著下降,应用小剂量HS复苏后两项指标均有所回升,在输注后120分钟有显著增高。由于RBC内ATP和2,3—DPG水平是反映RBC能量代谢的主要指标,而RBC代谢状态又可通过影响RBC诸多功能影响组织的氧代谢和休克的转归。因此,笔者认为应用小剂量HS复苏失血性休克的同时RBC能量代谢状态也发生明显改善,这可能是促进HS有效复苏休克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
失血性休克
红细胞
三磷酸腺苷
2
3—二磷酸甘油酸
Keywords
Hypetrtonic saline Hemorrhagic shock Erythrocyte ATP 2,3- DPG
分类号
R605.971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7.5%高渗氯化钠对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
卢家凯
刘怀琼
潘贤佖
汪志文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1
原文传递
2
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失血性休克红细胞内ATP和2.3-DPG水平变化
卢家凯
刘怀琼
潘贤佖
汪志文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