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更新输血观念 确保输血安全 被引量:30
1
作者 林武存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0,共3页
关键词 输血安全 并发症 输血传染 外科病人 《献血法》 临床用血 艾滋病 观念 更新 试行
原文传递
高等医学院校开设输血医学选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树铭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4期2516-2516,2518,共2页
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用于l插床是Land—steiner发现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开始的,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医学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之成为医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通常称之为输血医学(transfu—sion me... 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用于l插床是Land—steiner发现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开始的,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医学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之成为医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通常称之为输血医学(transfu—sion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医学 高等医学院校 选修课 ABO血型系统 医学高新技术 分支学科 医学学科 红细胞
下载PDF
冰冻和常规保存机采血小板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9
3
作者 赵树铭 成晓玲 +5 位作者 李书武 刁荣华 刘璐 张红 陈寒梅 陈敏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9-290,共2页
目的 研究冰冻和常规保存的机采血小板在血液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6 0例患者使用常规保存血小板 171个治疗量 ,4 90例患者使用冰冻保存血小板 5 91个治疗量 ,比较血小板输注有效率 (CCI)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常规和冰冻... 目的 研究冰冻和常规保存的机采血小板在血液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6 0例患者使用常规保存血小板 171个治疗量 ,4 90例患者使用冰冻保存血小板 5 91个治疗量 ,比较血小板输注有效率 (CCI)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常规和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的输注有效率分别为 5 7.3%和 5 2 .5 % ;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 93.6 %和 85 .1%。未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结论 输注机采血小板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出血和血小板减少 ,常规保存机采血小板较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对血液病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 常规保存机采血小板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应用输血新技术 提高输血安全性 被引量:20
4
作者 林武存 赵树铭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4期2471-2472,共2页
输血是临床各科,尤其是外科日常应用的重要救治技术之一。血液含有多种细胞、蛋白以及凝血因子等,输血应用得当,疗效显著;然而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有些输血不良反应或血源性疾病,危及受血者生命。因此,,临床医师和供血机构医务... 输血是临床各科,尤其是外科日常应用的重要救治技术之一。血液含有多种细胞、蛋白以及凝血因子等,输血应用得当,疗效显著;然而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有些输血不良反应或血源性疾病,危及受血者生命。因此,,临床医师和供血机构医务人员,应十分重视输血的安全性,为患者权衡利弊,应用和提供最适宜的输血方法,输最必需的血液成分,获取最好疗效,最大限度地规避输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安全性 输血不良反应 临床医师 血液成分 输血风险 血源性疾病 救治技术 凝血因子
下载PDF
去白细胞输血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树铭 成晓玲 +3 位作者 胡建 向国春 张佳思 黎儒清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838-839,共2页
目的 评价临床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和浓缩血小板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FNHTR)的效果。方法 选择 10 0例肝硬化、胃溃疡和胃癌等病人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 ,对照组相类似 5 0例病人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 2 4 0例急慢性白... 目的 评价临床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和浓缩血小板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FNHTR)的效果。方法 选择 10 0例肝硬化、胃溃疡和胃癌等病人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 ,对照组相类似 5 0例病人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 2 4 0例急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尿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重症肝炎、烧伤、癌症放、化疗等患者分为两组 ,各组 12 0例随机接受去白细胞血小板或未去白细胞血小板悬液。观察这些患者FNHTR的发生率。结果 在 10 0例接受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患者中未发生FNHTR ,对照组 5 0例患者中有 8例发生FNHTR ,发生率为 16 % ;血小板输注的患者中 ,去白细胞和未去白细胞的FNHTR发生 7例和 2 5例 ,发生率分别为 5 .83%和 2 0 .83%。结论 去白细胞输血可防止或减低FNHT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白细胞输血 预防 临床应用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下载PDF
重庆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6
6
作者 赵树铭 李兵 +4 位作者 胡建 蒋天伦 肖瑞卿 林武存 夏志容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964-966,968,共4页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丙型肝炎感染率及流行特征.方法收集从2003年6月~2004年5月共13 620名健康志愿献血者血液,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RNA以及基因分布和序列特征.丙肝病毒抗体采用ELISA,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丙型肝炎感染率及流行特征.方法收集从2003年6月~2004年5月共13 620名健康志愿献血者血液,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RNA以及基因分布和序列特征.丙肝病毒抗体采用ELISA,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5′-非翻译区(5′-UTR)和核心区(Core)片断.病毒基因分型根据核心区序列进行,PCR扩增产物直接用于测序并分型.结果在所有13 620份志愿献血者标本中经ELISA试剂盒共检出67例丙肝抗体阳性,丙肝抗体阳性率为0.49%, 不同年龄组从0.27%~0.86%不等,不同性别间和婚否间无明显差异.对34份抗体阳性标本进一步分析,共扩增出24份5′-UTR阳性,病毒RNA血症阳性率为71%;共有22份标本成功扩增核心区片断并测序和基因分型,基因型1b占4份(18%),基因型2a占5份(23%),基因型3a占9份(41%),基因型3b占4份(18%).基因型3a为主要流行株.结论重庆地区志愿献血人群丙肝感染率较低,有基因型1b、2a、3a和3b,以基因型3a为主要流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献血者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被引量:16
7
作者 林武存 肖瑞卿 +2 位作者 赵树铭 黎儒清 刘凤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874-1876,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24例患者或供者,使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对采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每例采集2~3次,共58次,出现不良反应14次(24%),其中以...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24例患者或供者,使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对采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每例采集2~3次,共58次,出现不良反应14次(24%),其中以枸橼酸盐毒性反应最多(13次),发热反应1次,经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不良反应消失.24例均能采集到足量的单个核细胞,顺利完成移植.结论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以枸橼酸盐毒性反应最多,处理不当,采集难以顺利进行.为确保采集成功,必须做好采集前准备、控制处理血液总量(终点量值)、全血流速及抗凝剂比例,并注意预防和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 采集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辐照血液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树铭 林武存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2-824,共3页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associate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TA-GVHD)是免疫功能低下的受血者输入含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的血液和血液成分后发生的抗宿主的致命的免疫并发症,此病治疗困难,病...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associate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TA-GVHD)是免疫功能低下的受血者输入含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的血液和血液成分后发生的抗宿主的致命的免疫并发症,此病治疗困难,病死率高,重在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输用辐照血液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移植物抗宿主病 辐照
下载PDF
重庆地区街头无偿献血者电话回访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13
9
作者 刁荣华 肖瑞卿 赵树铭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对无偿献血者的电话回访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更好地为无偿献血者服务。方法抽取2007~2008年各10 000例,电话回访无偿献血者记录资料,分析献血者对献血服务满意度。结果2007~2008年对献血服务不满意者分别为810例和400例,不满... 目的对无偿献血者的电话回访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更好地为无偿献血者服务。方法抽取2007~2008年各10 000例,电话回访无偿献血者记录资料,分析献血者对献血服务满意度。结果2007~2008年对献血服务不满意者分别为810例和400例,不满意率分别为8.1%和4%。不满意原因主要有:语言沟通不良、礼节礼貌欠缺、操作技术欠佳等方面。2008年度无偿献血者满意度明显高于2007年。结论无偿献血者对街头献血服务存在多种不满意的方面,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献血者对献血活动的满意度,让无偿献血事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话回访 无偿献血者 满意度
下载PDF
血小板释放的生长因子与组织皮肤创伤愈合的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静 赵树铭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1期2157-2159,共3页
关键词 血小板 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修复
下载PDF
O型母亲抗-A、抗-B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肖瑞卿 林武存 +5 位作者 隆晓秋 许聃 曾杰 杨民 任德会 张红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969-970,共2页
目的了解母亲体内免疫性抗-A、抗-B IgG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发病关系.方法产前孕妇与丈夫标本按照常规鉴定ABO及Rh(D)血型,ABO血型不合者检测IgM与 IgG抗-A、抗-B抗体效价,检测孕妇血清溶血素效价;产后新生儿与母亲鉴定ABO... 目的了解母亲体内免疫性抗-A、抗-B IgG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发病关系.方法产前孕妇与丈夫标本按照常规鉴定ABO及Rh(D)血型,ABO血型不合者检测IgM与 IgG抗-A、抗-B抗体效价,检测孕妇血清溶血素效价;产后新生儿与母亲鉴定ABO及RhD抗原,ABO血型不合,患儿红细胞做直接抗人-IgG试验,患儿血浆游离抗体试验,患儿红细胞放散抗体3项试验.结果 80例孕妇抗体效价1∶2~8的共11例,占13.75%;1∶16~64的58例,占72.5% ;1∶128~512的共11例,占13.75% ; 新生儿溶血病阳性标本80例,3项试验均为阳性的52例,占总数65%;放散试验阳性的77例,占96.25%;直接抗人IgG试验阳性的65例,占81.25%.结论母亲O型婴儿A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B型,A型较B型重,A型3项试验阳性占71.6%,而B型只占51.85%.重庆地区ABO新生儿溶血病,母亲的免疫性抗-A、抗-B抗体效价引起新生儿溶血病临界值应在1∶16,检测溶血素没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A IGG抗体 抗-B IGG抗体 抗体效价 ABO新生儿溶血病
下载PDF
亚甲蓝血浆病毒灭活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宋敏 赵树铭 +2 位作者 刘凤君 郭辉 蒋天伦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92-1093,1102,共3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MB)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对主要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以及血浆病毒灭活后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方法将16袋400mL全血成分分得的新鲜血浆均分为两份,分别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MB进行病毒灭活,对照组不加MB但仍然... 目的探讨亚甲蓝(MB)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对主要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以及血浆病毒灭活后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方法将16袋400mL全血成分分得的新鲜血浆均分为两份,分别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MB进行病毒灭活,对照组不加MB但仍然进行病毒灭活光照过滤,检测各阶段标本凝血因子Ⅷ(FⅧ):C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FⅧ:C及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病毒灭活后实验组血浆中FⅧ及Fib损失较大且含量未达制备冷沉淀的理论要求。结论血浆病毒灭活对血浆中FⅧ及Fib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且其损耗主要来自MB光化学反应,血浆病毒灭活后不宜用于制备冷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灭活 纤维蛋白原 凝血因子Ⅷ 亚甲蓝 冷沉淀
下载PDF
成人及新生儿红细胞表面ABH血型抗原强度的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陆华 肖瑞卿 隆晓秋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904-3905,共2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及成人ABO血型系统中,A、B、O血型红细胞上A、B、H抗原强度的差异。方法将标准血清倍比稀释,采用试管法检测被测标本红细胞与不同稀释度标准血清的凝集强度直至阴性。将各标本与不同稀释度血清凝集强度计分并累计,最后总... 目的了解新生儿及成人ABO血型系统中,A、B、O血型红细胞上A、B、H抗原强度的差异。方法将标准血清倍比稀释,采用试管法检测被测标本红细胞与不同稀释度标准血清的凝集强度直至阴性。将各标本与不同稀释度血清凝集强度计分并累计,最后总积分用SPSS 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生儿A、B、H抗原强度均显著低于成人;无论是新生儿还是成人,A抗原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B抗原;成年男性与女性之间A、B、H抗原强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与成人之间A、B、H同种抗原强度存在显著差异,抗原种类对A、B、H抗原强度有影响,性别对成人A、B、H抗原强度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ABH 抗原
下载PDF
亚甲蓝灭活血浆病毒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红苹 赵树铭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61-1363,共3页
探讨亚甲蓝灭活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进展。通过查询国内外亚甲蓝病毒灭活技术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现有研究认为亚甲蓝能有效灭活血浆病毒,虽有引起过敏反应的案例,但与未灭活血浆发生几率相似。总之,临床应用... 探讨亚甲蓝灭活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进展。通过查询国内外亚甲蓝病毒灭活技术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现有研究认为亚甲蓝能有效灭活血浆病毒,虽有引起过敏反应的案例,但与未灭活血浆发生几率相似。总之,临床应用亚甲蓝灭活血浆病毒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病毒灭活血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11295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佳 李兵 肖瑞卿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837-1837,1840,共2页
目的对11295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便确立最佳献血模式,选择、组织低危人群献血,从而减少乃至防止血源性疾病发生。方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采用赖氏法,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均采用ELISA检测。结... 目的对11295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便确立最佳献血模式,选择、组织低危人群献血,从而减少乃至防止血源性疾病发生。方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采用赖氏法,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均采用ELISA检测。结果11295名无偿献血者中10312人合格,占总数的91.30%,不合格983人,为8.70%,其中梅毒血清学检测不合格者3.01%。结论在11295名无偿献血者中,梅毒阳性率最高,存在着几种病毒合并感染的现象。提示加强献血者血源性疾病的检测,对保证受血者的安全,控制和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HBSAG 抗-HCV 抗-HIV 抗-TP
下载PDF
重庆地区无偿献血者丙肝病毒感染及对献血者招募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树铭 蒋天伦 +8 位作者 黎儒青 GAO Feng-Xiang LU Ling ZHENG Hao-Qiang 胡建 范娅涵 李兵 肖瑞卿 Yury Khudoyakov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76-680,共5页
近年来,中国的献血者招募模式正在从有偿献血到单位组织献血,进而到完全无偿献血的模式转变。有关真正的无偿献血者中丙型肝炎感染的资料还较少报道。本研究对重庆地区2003年的首次献血者进行丙型肝炎感染及病毒分型的调查,共有13620份... 近年来,中国的献血者招募模式正在从有偿献血到单位组织献血,进而到完全无偿献血的模式转变。有关真正的无偿献血者中丙型肝炎感染的资料还较少报道。本研究对重庆地区2003年的首次献血者进行丙型肝炎感染及病毒分型的调查,共有13620份血清标本进行ELISA丙型肝炎抗体检测,其中抗体阳性标本再经RT-PCR扩增HCVRNA的核心区/E2区片段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发现,HCV抗体阳性率为0.49%(67/13620),其中在40-49岁年龄段的阳性率(0.86%)最高;高学历人群和大城市生活人群的阳性率相对为高。丙肝病毒的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在22份基因分型阳性标本中有基因型1b,2a,3a和3b等四种,分别占4(18%)、5(23%)、9(41)和4(18%),以基因型3(包括3a和3b)为流行。结论:重庆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较低;由于本地及周边地区静注毒品人群中丙型肝炎感染以基因型3为主,提示可能在献血人群中有静注吸毒者的存在。因此,随着献血模式的转变,在献血者的招募中应注意排除吸毒者这一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基因型 无偿献血者
下载PDF
70 156例住院输血患者红细胞抗体筛查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戚超 杨民 +2 位作者 肖瑞卿 赵树铭 陆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42-843,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不规则抗体产生的几率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检测卡对本院2008年1月-2012年8月共70 156例住院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抗筛阳性总数为448例,阳性率...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不规则抗体产生的几率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检测卡对本院2008年1月-2012年8月共70 156例住院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抗筛阳性总数为448例,阳性率为0.64%,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特异性抗体有抗-E 29.91%,抗-E+c 7.59%,抗-Lea 5.36%,抗-D 5.13%,自身抗体占28.80%,不确定抗体占15.63%。女性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χ2=32.666,P=1.09×10-8)。另外,有妊娠史和有输血史的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高于无妊娠史和无输血史患者,且不规则抗体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P值分别为0.002和4.95×10-8)。结论性别、妊娠和输血史与不规则抗体的产生有显著相关性。而Rh血型系统产生的不规则抗体比例最高,其中抗-E的比例比抗-D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抗体筛查 电子交叉配血
下载PDF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凝胶在难愈性皮肤溃疡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红梅 梁自文 +6 位作者 施宗平 方勇飞 喻荷莲 王泽蓉 张红 刁荣华 蒋天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944-1948,共5页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凝胶(allogeneic rich platelet gel,APG)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按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诊断标准,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51例患者入组。实验前通过计算...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凝胶(allogeneic rich platelet gel,APG)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按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诊断标准,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51例患者入组。实验前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表,按入组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做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并根据其结果给予抗感染治疗和局部溃疡面标准处理。试验组将同种异体APG外敷溃疡面或注射入窦道,再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并用3M医用透明敷贴封闭创面,外用纱布敷料包扎;对照组患者选用新型敷料(速愈乐)治疗溃疡面,外用纱布敷料包扎。以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窦道愈合率、愈合时间及安全性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26例患者溃疡愈合率为77%(20/26),总有效率为100%(26/26),窦道愈合率为100%(4/4),愈合时间为18~42 d,平均30.5 d。对照组25例患者溃疡愈合率为52%(13/25),总有效率为68%(17/25),窦道愈合率为20%(1/5),愈合时间为21~58 d,平均38.5 d。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输血前ICT(HBV、HCV、HIV、梅毒),T细胞亚群计数(CD4、CD8、CD4/CD8的比值)及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患者均无不适。结论同种异体APG用于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溃疡 富血小板凝胶 同种异体 难愈性
下载PDF
单采与手工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世春 李兵 赵树铭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42-843,共2页
目的探讨单采和手工新鲜冰冻血浆(FFP)的质量差异。方法运用常规检验方法测定单采和手工FFP(各20份)的凝血因子(Fib及FⅧ)、部分生化指标(TP、LDH、K+、Na+及Cl-)、游离血红蛋白(FHb)及pH,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种冰冻血浆FHb、K+、Na+... 目的探讨单采和手工新鲜冰冻血浆(FFP)的质量差异。方法运用常规检验方法测定单采和手工FFP(各20份)的凝血因子(Fib及FⅧ)、部分生化指标(TP、LDH、K+、Na+及Cl-)、游离血红蛋白(FHb)及pH,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种冰冻血浆FHb、K+、Na+、Cl-及Plt含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其他检测指标在两者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单采FFPFⅧ活性比手工FFP略高。结论单采与手工FFP具有相同的质量,单采FFP的凝血因子活性略优于手工F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质量比较
下载PDF
改良血小板添加液低温液态保存血小板的形态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昕 史蓉华 +3 位作者 李静 刘凤君 陈寒梅 赵树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797-801,共5页
本研究探讨使用改良的血小板添加液替代70%自体血浆在低温(10℃)液态条件下对血小板的保存效果。采集6名供者单采血小板,每一名供者单采血小板平均分为3组,A组(常规保存组)加入100%血浆、22℃保存;B组(添加液10℃保存组)加入70%PAS-ⅢM/... 本研究探讨使用改良的血小板添加液替代70%自体血浆在低温(10℃)液态条件下对血小板的保存效果。采集6名供者单采血小板,每一名供者单采血小板平均分为3组,A组(常规保存组)加入100%血浆、22℃保存;B组(添加液10℃保存组)加入70%PAS-ⅢM/30%血浆、10℃保存;C组(冰冻保存组)加入100%血浆和海藻糖、-85℃保存;另设D组(血浆4℃保存组)加入100%血浆、4℃保存,作为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照组。A、B组在第1、5、7、9天取样,C组在20天后复苏取样,分别检测CD62p、HSR、PAgT、LDH的变化。血浆常温组、添加液低温组于保存后第3、9天取样扫描电镜观察,血浆低温组于保存后第3天取样观察,冰冻组在20天后复苏取样观察,同时使用新鲜血小板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保存期内随保存时间延长,A组和B组CD62p表达增加,HSR和最大聚集率降低;A组的LDH释放、CD62p表达、HSR、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B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C组LDH释放明显较其他两组增多,但CD62p表达较少(p<0.05)。A、B组血小板形态保持较好,C组血小板形态保持差。结论:改良的PAS-ⅢM保存液能够替代血浆用于血小板的保存,在低温条件下能够很好地保护血小板的功能,保存效果优于血浆常温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血小板添加液 低温保存 海藻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